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温射频消融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卫强  索晓惠  林华 《中国全科医学》2002,5(3):197-198,200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温射频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用可扩展锚状电极配合RF-2000射频治疗仪高温射频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采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及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NK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的变化;采用免疫粘附酵母菌花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RBC-C3bRR、RBC-ICR)。同时选择25例体检正常献血者作对照。结果 治疗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 细胞、NK细胞、RBC-C3bRR的百分率及CD4^ /CD8^ 细胞的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CD8^ 细胞、RBC-ICR的百分率及SIL-2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CD3^ 、CD4^ 细胞、NK细胞、RBC-C3bRR的百分率及CD4^ /CD8^ 细胞的比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CD8^ 细胞、RBC-ICR的百分率及SIL-2R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消融具有免疫激活作用,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射频消融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方法 :采用CTRF117射频治疗仪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 4 0例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 (CD+ 3 ,CD+ 4 ,CD+ 8)及NK细胞的百分率 .结果 :治疗前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 3 ,CD+ 4 ,CD+ 8,NK细胞及CD+ 4 /CD+ 8比值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CD+ 3 ,CD+ 4 ,CD+ 8,NK细胞及CD+ 4 /CD+ 8比值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可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表达,研究大肠癌患者免疫状况与肿瘤分期的关系,以预测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60例大肠癌患者和30例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大肠癌患者CD4^+细胞值、CD4^+/CD8^+比值下降且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CD8^+细胞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这种变化随临床分期的增高更加显著(P〈0.05);化疗后CD4^+细胞值、CD4^+/CD8^+比值的下降和NK细胞活性的降低及CD8^+细胞值的增高更为突出(P〈0.01);术后发生转移的患者CD4^+细胞值、CD4^+/CD8^+比值下降及NK细胞活性下降,CD8^+细胞值再回升。结论:大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并随病情进展及肿瘤转移而加重,切除肿瘤有助于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胃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NK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49例胃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NK细胞。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胃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 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 1) ,CD8+ 细胞数明显增多 (P <0 .0 5 ) ,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 (P <0 .0 1) ;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P <0 .0 5 )。胃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与肿瘤的TNM分期呈负相关 (P <0 .0 5 ) ,病期越晚 ,患者的免疫损害越严重。结论 :胃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对肿瘤患者T细胞及NK细胞进行监测 ,有利于了解病情 ,为肿瘤的免疫增强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谭隆旺  贺斌  孙寒  成友华  郑霞 《西部医学》2011,23(11):2120-212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肺癌患者,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化疗后2周、4周,采用碱性磷酶抗碱性磷酶(APAAP)法检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者作对比分析。结果肺癌患者CD8+细胞显著高于健康者,同时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BAI治疗后2周T细胞亚群、NK细胞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4周CD3+细胞、CD4+细胞、CD1+/CD8+比值、NK细胞升高,CD8+细胞下降(P〈0.01)。结论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较正常人低下,BAI治疗后4周有可能使肺癌患者免疫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临床上观察细胞免疫功能对肺癌患者的BAI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监测作用;接受BAI治疗的患者间隔4周后进行第二次治疗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AECOPD患者分为常规抗感染治疗组(A组)和免疫治疗干预组(B组),在治疗前1天与治疗21天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健康人群比较,了解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A组治疗前CD3+T、CD4+T、CD4+/CD8+、NK细胞比值较健康成人组明显下降,治疗21天后CD3+T、CD4+T、CD4+/CD8+、NK细胞比值较治疗前上升,且有统计学意义,B细胞、CD8+T细胞比值无显著变化;B组治疗前CD3+T、CD4+T、CD4+/CD8+、NK细胞比值亦较健康成人组明显下降,治疗后CD3+T、CD4+T、CD4+/CD8+、NK细胞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B组CD3+T、CD4+T、CD4+/CD8+、NK细胞比值明显高于A组。结论:1.AE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于健康成人,经常规抗感染治疗好转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恢复;2.免疫干预治疗后免疫功能较常规抗感染治疗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宋庭轩 《中原医刊》2006,33(16):26-27
目的探讨围术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及免疫增强剂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CA)测定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比。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D4、CD4/CD8,NK细胞均低于观察组(P<0.01):应用免疫增强剂后CD4,CD4/CD8在术前术后明显提高(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免疫增强剂后细胞免疫功能较快恢复到正常状态,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康复及早期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应用免疫增强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经细胞或组织病理学确诊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d1静脉滴注,顺铂25mg/m2,d1~d3静脉滴注,21d为1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采集正常健康者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 D3、C 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健康者相比,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化疗前后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下降,CD8+T细胞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升高,CD8+T细胞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能增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可以将细胞免疫功能作为一项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外科手术对期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老年患者术前、术后1,3,5及7d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以37例老年正常中青年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老年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均低于正常中青年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术后1dCD3和CD8降低;术后3dCD8和NK降低;术后5dCD4增高;术后7dCD3,CD4,CD8均增高;而CD4/CD8比值术后1,3,5及7d较术前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手术既有免疫抑制又有恢复免疫平衡、刺激免疫功能的;从免疫学角度看,对老年患者施行手术是较为完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二次射频消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经临床确诊为肝癌,并进行二次肝癌射频消融患者30例(包含彩超或CT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二次射频消融术相隔时间为40~ 45 d.分别抽取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记录首次肝癌射频术前1日,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以及其第2次肝癌射频术前1日,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时T淋巴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CD+4/CD+8 T)频数的变化.结果 (1)30例肝癌患者均完成至少2次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随访1~5个月,平均随访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1例死亡.(2)首次肝癌射频消融术后1周CD+3 T淋巴细胞频数较术前增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第2次射频术后1周CD+3 T淋巴细胞频数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周CD+3 T淋巴细胞频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1周、4周CD+4 T细胞频数较术前均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1周、4周CD8+T淋巴细胞频数较术前均有下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1周、4周CD+4/CD+8 T比值较术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第2次射频术后1周、4周CD4+T细胞频数较首次术后1周、4周均有提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1周CD+4/CD+8 T比值较首次射频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4周CD+4/CD+8 T比值较首次射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能力有所增强,二次射频术后在短期内患者免疫功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CD分子检测并了解其变化。方法 用荧光单抗CD19^ 、CD4^ 、CD8^ /CD28^ 对B细胞和T细胞亚群进行标记和记数。结果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相比,体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抑制性T淋巴细胞增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减少,B淋巴细胞二者间无差异。结论 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危重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因此,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除对症处理外,另须配合使用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二步分段盐析法,制备了胎儿淋巴细胞抑制因子(FLIF)。该因子具有相对热稳定性、无细胞毒性;它能非特异地显著地抑制成人淋巴细胞转化。FLIF作用于静止淋巴胞胞的激活阶段,对已活化的淋巴细胞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测定脐带血和成人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提示:脐带血的CD3.CD4.CD8较成人低,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说明胎儿的免疫力低于成人,但脐血的T淋巴细胞在胎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液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血液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病毒性感染患者血片中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型统计。结果  145例中I型 (泡沫型 )异型淋巴细胞检出 93例 (占6 1.5 % ) ,Ⅱ型 (不规则型 ) 31例 (占 2 3.4 % ) ,Ⅲ型 (幼稚型 ) 2 1例 (占 15 .1% )。结论 除EB病毒感染容易引起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外 ,其它病毒感染同样会引起异型淋巴细胞的增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B细胞的比值变化。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配制单个细胞,温育后加入抗体,计算阳性百分率。结果:患儿组 T3、T4与健康组差异不显著,TS及 B细胞患儿组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TP患儿可出现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6.
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MTT法观察了云芝糖肽对由植物血凝素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T细胞亚群变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50-100μg/mLPSP对经PHA诱导的人PBL增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浓度的PSP也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并可使CO^4+细胞明显升高,使CD^+4/CD^+细胞比例增加,提示PSP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福萍 《中外医疗》2013,(34):35-36
目的 研究HFM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HFMD和5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T、CD4+T、CD8+T、CD16+56+NK、CD19+B细胞的百分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G、IgA及IgM含量.结果 HFM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CD8+比值、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19+B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增高(P 〈0.05);血清IgG水平升高(P〈0.001);CD15+56+NK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2);CD3+T、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血清IgM、Ig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FMD体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监测HFMD体内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HFMD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芩苷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尼龙棉柱分离T、B淋巴细胞,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单独作用及其与丝裂原(ConA,LPS)共同作用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 0.25~2 mg/mL的黄芩苷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P<0.01),0.125~2 mg/mL的黄芩苷显著增强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P<0.01).0.25~2 mg/mL的黄芩苷显著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P<0.05或P<0.01),且显著增强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P<0.05或P<0.01).结论 黄芩苷显著促进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并与ConA、LPS对T、B淋巴细胞有协同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9.
麻诊患儿免疫状态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麻疹患儿急性期与复期的免疫状态,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0例麻疹患儿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和B细胞,用ELISA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M),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补体C3和C4。结果:急性期CD3^ 和CD4^ 比例下降,CD8^ 比例上升,CD4^ /CD8^ 比例倒置,NK细胞比例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1)。恢复期CD3^ 和CD4^ 比例逐渐上升,CD8^ 和NK细胞比例逐渐下降,CD4^ /CD8^ 比例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CD19^ 、C3和C4于急性期和恢复期间的差异无显性。麻疹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M)阳性例数与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麻疹患儿机体细胞免疫抑制以CD3^ 和CD4^ 下降为主,临床治疗应针对CD3^ 和CD4^ 下降相关的免疫抑制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反应性关节炎(Re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ReA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T、CD4+T、CD8+T、CD16+56+NK、CD19+B细胞的百分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G 、IgA及IgM含量.结果:Re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及CD19+B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增高(P<0.01);血清IgG水平升高(P<0.05);CD15+56+NK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CD3+T、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血清IgM、Ig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反应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监测ReA患者体内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ReA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