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手术的刺激及麻醉药的残余作用均可导致肺功能下降。我们采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有效地减轻了上腹部术后肺功能的抑制 ,且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和曲马多并不影响肠蠕动的恢复。1 临床资料本文 5 0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 )病人中男 2 1例 ,女 1 9例 ,年龄 2 5~ 60岁 ,体重 5 0~ 75kg,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2 5例。两组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ASAⅠ~Ⅱ级 ,术前肺功能正常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 ,麻醉 术前 3 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5mg、鲁米那钠 0 .1g…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2005年3月,我院实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中分别加入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并比较了其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布比卡因和伍用小剂量氯胺酮对术后硬膜外腔镇痛(PCEA)的效果和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全子宫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A组:布比卡因150mg+舒芬太尼50μg+0.9%NS至100ml;B组:A组+氯胺酮100mg。术后50小时随访病人,用四级法评分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A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性差异。结论:小剂量氯胺酮伍用舒芬太尼、布比卡因PCEA优于舒芬太尼和布比卡因的联合。  相似文献   

4.
覃宝全 《华夏医学》2002,15(3):368-369
国内时有硬膜外麻醉实践中应用氯胺酮的报告 [1~ 3 ]。笔者在 350例应用哌异替啶 -异丙嗪合剂未能克服牵拉反应的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中应用了小剂量氯胺酮 ,效果较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腹腔手术患者 350例 ,男 2 38例 ,女 1 1 2例 ,年龄 1 5~ 73岁。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 1 0 0 mg,阿托品 0 .5mg。 T7~ 8~T1 0~ 1 1 椎间盘穿刺置管 ,局麻药为 1 .6%利多卡因 +0 .2 %丁卡因 ,阻滞平面为 T4~ 5~ L2~ 3 。开放静脉后滴入哌替合剂 1~2 ml,进腹后探查腹腔出现明显牵拉反应时 ,静脉缓慢注射氯胺酮 0 .5mg/ kg,必要时重…  相似文献   

5.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有密切的关系。我科2007年1月~12月将小剂量氯胺酮用在腹部手术术后作硬膜外镇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上腹部术后镇痛的比较.方法 选上腹部手术100例,随机分为PCEA组和PCIA组.PCEA组行气管插管全麻加硬膜外联合麻醉(T8-9或Tg-10间隙穿刺),术后行PCEA.PCIA组行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行PCIA.观察术后48h内两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 (1)两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无明显差异.(2)在不良反应上,PCEA尿潴留明显高于PCIA组,P<0.01,其余无特殊影响.结论 PCEA和PCIA均能很好的用于上腹部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小剂量氯胺酮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术后保留硬膜外管行PCEA)。观察组首量:氯胺酮20mg+0.5%布比卡因3ml+0.9%生理盐水3ml;PCEA镇痛液配方:氯胺酮150mg+0.5%布比卡因25ml+氟哌啶2mg+生理盐水至100ml。对照组首量:吗啡1.0mg+0.5%布比卡因3mI+0.9%生理盐水3ml;PCEA镇痛液配方:吗啡5mg+0.5%布比卡因25ml+氟哌啶2mg+生理盐水至100ml。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低。结论剖宫产术后,小剂量氯胺酮硬膜外腔自控镇痛与吗啡硬膜外腔自控镇痛效果一样,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张雨书  陈涛 《浙江医学》2005,27(5):389-390
我们对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中预先注射小剂量氯胺酮,观察其对硬膜外麻醉作用以及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吗啡应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疗效确切已被共认,但其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尿潴溜、皮肤瘙痒等发生率较高,给病人带来了痛苦。作者从2004年5月-2005年5月应用氯胺酮复合地塞米松,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静脉自控镇痛在妇科开腹手术术后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作用。方法将9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I组接受吗啡0.02mg/kg,U组接受吗啡0.15mg/kg+氯胺酮0.04mg/kg,m组接受吗啡0.15mg/kg+氯胺酮0.06mg/kg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并于术后6、12、24、36、48h记录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和发生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瘙痒等)。结果Ⅲ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I组和Ⅱ组(P〈0.05),而Ⅱ组和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的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明显高于Ⅲ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开腹手术术后小剂量氯胺酮(0.06mg/kg)辅助吗啡静脉自控镇痛能够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减少吗啡的用量,并能够减少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吗啡联合氯胺酮单次注入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两组,全部选择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使用利多卡因、丁卡因混合液。吗啡织(M组)药物配方为吗啡2mg,氯胺酮联合吗啡组(KM组)药物配方为吗啡2mg+氯胺酮10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5ml。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将各组药物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注药前、后10minSBP、DBP、HR、SpO2的变化,48h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药物对循环呼吸功能均无明显改变。KM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M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1),而不良反应M组和K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吗啡联用氯胺酮术后镇痛有镇痛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术后镇静满意、患者感觉良好的优点,是一种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在妇科开腹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应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并探讨氯胺酮的合适剂量。方法将99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M组接受吗啡0.02mg/(kg·h),MK1组接受吗啡0.15mg/(kg·h)+氯胺酮0.04mg/(kg·h),MK2组接受吗啡0.15mg/(kg·h)+氯胺酮0.07m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分别于手术结束后6、12、24、36、48h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结果MK2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M组和MK1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1),而M组和MK1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之间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M组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28.5%)明显高于MF2和MF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结论小剂量氯胺酮[(0.07mg/(kg·h)]在妇科开腹患者静脉术后镇痛中能够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减少吗啡的用量,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静脉预先镇痛对妇科手术病人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影响。方法开腹全子宫切除患者5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在开腹前和关腹前分别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两组PCEA均为0.01%吗啡与0.125%布比卡因混合液配方。用法:负荷量5ml,背景量1.5ml/h,PCA量3ml,锁定时间20min。观察指标:镇痛效果使用VAS评分法,记录术后1、2、4、8、12、24、36、48h病人疼痛评分,术后第1、2天的PCA按压次数(PCAC)。副反应:病人镇静、头晕、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12h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4、36、48h两组差别不明显(P>0.05)。术后第1天实验组PCAC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副作用: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5.3%)低于对照组(38.4%)。结论氯诺昔康预先镇痛对妇科手术病人术后吗啡自控镇痛有明显增效作用,减少了PCEA过程的吗啡用药量,以及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高乌甲素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影响。方法:60例ASAI-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在气管插管后静注高乌甲素0.15mg/kg。B组在手术结束时静注高乌甲素0.15mg/kg。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均静注芬太尼1ug/kg用于术后镇痛。分别记录术后4、6、8、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麻醉时间,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A组在术后4、6、8、24小时VAS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从手术结束到呼之睁眼时间相似。B组需追加哌替啶行术后镇痛患者数明显多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乌甲素0.15mg/kg超前镇痛可以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以及可减少阿片药的用量,同时不影响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病人自腔硬膜外镇痛(PCEA)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EA组(A)和非PCEA组(B),对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患者术前,术后应激反应的部分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糖,前白蛋白和皮质醇进行观察。结果:(1)PCEA组镇痛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P<0.01);(2)术前各项指标无差异,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糖和皮质醇浓度A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前白蛋白浓度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术后PCEA能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稳定内环境,有利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文献报道氯胺酮可减轻心脏手术患者的内分泌代谢反应及炎症反应。本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术前给与氯胺酮是否可以缓解患者围术期内分泌代谢反应及炎症反应。 方法 40例拟在腹腔镜下行妇科择期手术的ASA I-II级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2组(n=20):氯胺酮组(K组)患者于全麻诱导前2 min经静脉给予氯胺酮0.25 mg.kg-1,对照组(C组)患者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接受标准化的全麻。在给予氯胺酮前(T0),气管插管后2 min (T1),切皮后30 min (T2),拔除气管插管后2 min (T3)及手术结束后1 hr (T4)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糖及皮质醇浓度。在给予氯胺酮前(T0) 及手术结束后1 hr (T4)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 IL-6 and TNFα浓度。术后纪录患者的疼痛评分、药物副作用及出院时间。 结果 K组患者的血糖在T1, T2, T3及 T4几个时间点较C组低(p<0.05)。K组患者在T4时间点的血皮质醇浓度低于C组(p<0.05)。K组患者术后(T4)的血IL-6 和TNF-α浓度较C组低(p<0.05)。K组患者的术后静息VAS评分、累计芬太尼使用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 腹腔镜手术导致的围术期内分泌代谢反应和炎症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被术前给予氯胺酮所抑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病人白控镇痛(PCEA)的效应。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在硬膜外复合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S、F两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模式为负荷量(5mL)+持续剂量(2mL/h)+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S组镇痛药为0.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F组镇痛药为0.25%罗哌卡因+芬太尼(5μg/mL)。观察并记录术后3、6、12、24h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和BCS舒适评分及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相同时段VAS/BCS评分基本相似(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PCEA用于上腹部手术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术后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应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并探讨氯胺酮的合适剂量。方法将150例行腹部及四肢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均以一次性镇痛泵(1ml/h)行静脉术后镇痛。F组芬太尼0.3ug/(kg·h),FK1组芬太尼0.2ug/(kg·h)+氯胺酮40ug/(kg·h),FK2组芬太尼0.2ug/(kg·h)+氯胺酮70u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分别于手术结束后12、24、36、48、60h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血氧饱和度。结果FK2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F组和FK1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5),而F组和FK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的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F组恶心、呕吐(16.0%)的发生率较高,但是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三组的血氧饱和度值在各时间点均不低于96%,而且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ug/(kg·h)氯胺酮在静脉术后镇痛中能够增强芬太尼[0.2ug/(kg·h)]的镇痛作用,而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后镇痛及镇痛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并保留术后镇痛;Ⅱ组全麻并行术后静脉镇痛;Ⅲ组全麻后不保留术后镇痛。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硬膜外穿刺或全麻诱导前)、术后第1天清晨测定血浆血糖(G)、血清胰岛素(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观察记录3组术后2、4、8、16、24、48h患者疼痛评分(VAS)。结果3组术后G、INS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ISI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术后G、INS明显高于Ⅰ、Ⅱ组,ISI明显低于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术前、术后第1天G、INS、IS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患者术后镇痛能明显改善腹部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镇痛模式对术后第1天胰岛素敏感性改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atientcontrolledepiduralanalgesia ,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合并症孕妇 10 0例 ,随机分为无痛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无痛组是在宫口扩张潜伏期末或活跃期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 ,取L3~ 4 间隙为穿刺点 ,首次用 0 .75 %利多卡因 5ml,连接PCA泵 ,内置溶液 60ml(0 .12 5 %布比卡因加芬太尼 1~ 2mg·L-1) ,第 1小时 <15ml,以后约 10ml·h-1,用药量 4~ 5 5ml,至宫口近全或开全时停药 ,观察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胎儿新生儿情况。结果 :无痛组虽然子宫收缩有短时间的轻度抑制 ,但不影响产力 ,活跃期缩短 ,第二产程不用药可避免该产程延长。羊水污染、胎心异常及新生儿评分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PCEA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