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116-119
目的总结归经于脾胃的中药,为临床用药提供基础,并探讨归经理论与精准医学靶向治疗理念之间的联系,为二者之间的机制研究提供方向。方法通过分析高学敏主编的《中药学》中所收录的中药,对不同归经的中药进行统计和分类。结果共474味中药,检出12类不同归经,由高到低频次分别是肝、肺、胃、脾、肾、心、大肠、膀胱、胆、小肠、心包、三焦。归脾经的中药以化湿药、消食药、温里药、理气药、补虚药为主;归胃经的中药以化湿药、消食药、驱虫药、温里药、理气药为主。结论脾胃病的治疗,尤其是湿阻、食积、虚寒、气滞证时应以归脾胃经的药物为主,有利于提高中药的靶向作用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有关文献中中药的消化系统毒性的报告及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方法 ,对 12 2种具有消化系统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其有效成分与消化系统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消化系统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四气属性中寒、热两类药物 ;五味属性中苦、甘、辛三类药物 ;归经属性中归肝、脾、肺、胃四经的药和有效成分中含生物碱类及甙类成分的药物方面。结论 :中药药性理论及有效成份与其消化系统毒性之间有一定关系 ,应用文献统计归类分析的方法 ,分析研究已有资料中中药毒性是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中药挥发油作为中药的一大类活性物质,其应用应以药性理论为指导原则。基于阴阳药性的认识和对含挥发油中药药性分析,将中药挥发油分为“气味同阳”“气味同阴”“气味阴阳”三大类,并且文献研究发现“气味同阳”的中药挥发油(全部具有辛味)治疗寒证的报道显著多于其它两类中药挥发油治疗寒证或热证的报道。在此基础上,基于“辛能开腠理”和“辛通四气”等药性理论认识,首次提出应用“气味同阳”中药挥发油作为治疗寒证外用制剂透皮吸收促进剂的设想,有望充分发挥中药挥发油的“药辅合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有关文献资料中中药肝毒性的报告及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方法 ,对 55种具有肝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其有效成分与肝毒性有一定相关性。肝毒性主要集中在寒、热类 ,苦、辛类 ,归肝、脾、肾经类和有效成分中碱、甙类药物方面。结论 :中药药性理论及有效成分均与肝毒性有一定的关系 ,应用归类分析的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是中药毒性研究中确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药“性味归经”之间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中关联分析在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WEKA软件对《中药学》中的全部481味中药的性、味、归经进行Apriori算法的关联分析。结果:传统"淡附于甘"、"涩附于酸"、"热"性与"辛"味具有联系的认识与关联分析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涩"味、"酸"味与"归大肠经"有较大的关联,"寒"性作用与"归小肠经"的关联较大,"归小肠经"与"归大肠经"的关联,"凉"与"甘、苦"之间的联系;温性和归心经结合与部分归脾经的联系;辛味和归胃经结合与部分归脾经;归小肠经、归膀胱经、归肺经等作用在没有归肝经作用的前提下,与"寒"或"凉"有关等,均暗含了中药性、味、归经等药性属性之间的正性或负性的交互作用。结论:应用数据挖掘研究中药药性相互关系具有可行性,也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从祖国医学文献记录来看,人体经脉中气血的流注次序均起于肺经而终于肝经。其顺序为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然后复由肺起。如此周流不止,运行不休,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关于经脉的这种流注次序,历来众说纷云,不少学者从医学角度进行了探讨,并做了大量的理论阐述,但均未能触及  相似文献   

7.
代俊萍  蒲雪 《中医学报》2019,34(1):103-106
目的:探讨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和中药药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含有挥发油成分的中药进行提取,通过常规检测方法确定折光率和相对密度等参数。采用气质联用仪分析获得不同挥发油成分,并根据骨架及官能团进行分类,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药挥发油与药性之间的关联。结果:五味与单萜、倍半萜、倍半萜氧化物、芳香族挥发油4种成分具有相关性,其中与单萜、倍半萜、芳香族挥发油呈正相关,该3种成分含量越高,苦度越高;与倍半萜氧化物呈负相关,该种成分含量越高,苦度越低。四气与单萜、单萜与芳香族复合物2种成分具有相关性,并且均呈正相关,成分含量越高,热度越高。归心经与挥发油单萜、倍半萜呈正相关,归肝经与挥发油单萜氧化物、倍半萜、二萜及其氧化物呈正相关,与挥发油倍半萜呈负相关;归肺经与挥发油倍半萜氧化物、单萜与芳香族复合物呈正相关,与芳香族挥发油呈负相关;归脾经与挥发油倍半萜、二萜及其氧化物呈正相关,与芳香族挥发油呈负相关;归肾经与挥发油单萜与芳香族复合物呈正相关,与挥发油倍半萜与芳香族复合物呈负相关。结论:中药挥发油中不同成分与中药药性四气、五味存在相关性,不同类别的挥发油呈现不同的透皮效果,可见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和中药药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归纳整理现代临床常用粪便类中药的基本特征,挖掘分析其在古代方剂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粪便"并含"中药"为关键词,全面检索CNKI、万方、重庆维普、CBM数据库自建库至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涉及的粪便类中药,对临床常用粪便类中药进行筛选,并对其正名出处、历代别称、药物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进行整理;同时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平台分别检索包含每味粪便类中药的古代方剂,以每味药物方剂总数的20%作为支持度取值个数,统计其药物组合模式,并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对粪便类中药与其他药物的内在关联性进行运算,获得每味粪便类药物常见的药物配伍模式以及可能存在的用药规则。结果现代临床仍然常用的粪便类中药共有11味。它们分别被记载于多本中医药学专著中,别称繁多、药物来源广泛;其药性寒、热各异,药味涵盖酸、苦、甘、辛、咸,归经分属肝(胆)、心(心包)、脾(胃)、肺(大肠)、肾(膀胱)经;主治功效有解表、清热、祛风除湿、消滞、化瘀通络、化痰止咳平喘、息风、开窍、攻毒杀虫止痒、拔毒化腐生肌等不同;11味粪便类中药共检索到相关方剂1 550个,每味药均有其内在药物组合模式及关联规则。结论粪便类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对粪便类中药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新应用,将在肠道微生态研究领域及各系统疾病的诊治中有着非常广阔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性理论认为辛味中药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解表、行气燥湿、驱风止痛、通关开窍等作用。这些作用的现代物质基础可能是辛味中药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油或挥发性物质。其药理作用可能与挥发性化学成分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汗腺、松弛平滑肌等有关[1]。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文献查阅及整理,对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系统回顾与用药规律分析.方法 借鉴循证医学的思路与方法,按活动期用药和稳定期用药分类,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为主库,检索词为“RA”、“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收集近10年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组方资料.将药物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结果 (1)活动期用药特点:四气方面,温性药使用频次最高,使用频率占43.2%,其次是寒性药占30.7%,平性药占18.2%.五味方面,苦味药使用频率最高,占34.9%,其次是辛味药占30.1%,甘味药占25.7%.归经方面,归肝经最多,占23.3%,归脾经占16.8%,归肺经占13.4%,归胃经占12.4%.毒性方面,有毒中药占11.4%,无毒中药占88.6%.功效方面,祛风湿药使用频率最高,占21.5%,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占16.8%,清热药占13.6%,补虚药占12.5%,解表药占11.4%.(2)稳定期用药特点:四气方面,温性药使用频次最高,占45.6%;其次是平性药占25.1%,寒性药占23.3%.五味方面,甘味药使用频率最高,占33.8%,其次是辛味药占29.5%,苦味药占25.4%.归经方面,归肝经最多,占26.1%,归脾经占15.4%,归肺经占14.8%,归肾经占13.2%.毒性方面,有毒中药占12.1%,无毒中药占87.9%.功效方面,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占22.7%,其次是祛风湿药占20.8%,活血化瘀药占16.1%,解表药占13.2%,清热药占10.7%.结论 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以温性为主,多辛味,及归肝、肺经药物,说明中医多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等为治则.性温,味辛,归肝、脾经等中药对治疗RA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遣方组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安医家王仲奇治疗时邪病的处方用药特色。方法:从《王仲奇医案》中选取王仲奇治疗时邪病的有效处方74首,利用Office 2010处理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应用数据分析软件IBM SPSS Modeler 14.1和SPSS 22.0,分别对所用药物的用药频数、性味归经、药物类别、聚类规则及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结果:用药频数前五位分别是茯苓、苦杏仁、佩兰、通草、半夏。药类及性味归经频数分析显示清热药、化痰药、补虚药和解表药位居前四位;以苦寒之药佐甘温之药,寒温并用;药物以入脾胃经为主,兼顾肺气的功能,脾肺同调。聚类规则分析显示处方含金银花、天花粉、石斛等9类药物。关联分析得出二项配伍药对前3位为苦杏仁、前胡,茯苓、黄芩,苦杏仁、黄芩;三项配伍前3位为苦杏仁、枳壳、茯苓,茯苓、青蒿、苦杏仁,茯苓、薏苡仁、佩兰。结论:王仲奇辨证论治时邪病时,以三焦为本,多从湿热入手,治疗以苦寒药与甘温药并用,驱温热,化湿浊,时邪亦解矣。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文献查阅及整理.分析中医药分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常用中药的药性特点和功效主治。方法借鉴循证医学的思路与方法,对RA按活动期用药和稳定期用药进行分类,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为主库,检索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药”,收集近十年中医药治疗RA临床资料。将药物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有毒无毒以及功效。结果①活动期用药特点:四气方面,温性药使用频次最高,使用频率占43.2%,其次是寒性药占30.7%,平性药占18.2%。五味方面,苦味药使用频率最高,占34.9%,其次是辛味药占30.1%,甘味药占25.7%。归经方面,归肝经最多,占23.3%,归脾经占16.8%,归肺经占13.4%,归胃经占12-4%。毒性方面,有毒中药占11.4%,无毒中药占88.6%。功效方面,祛风湿药使用频率最高,占21.5%,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占16.8%,清热药占13.6%,补虚药占12.5%,解表药占11.4%。②稳定期用药特点:四气方面,温性药使用频次最高,占45.6%;其次是平性药占25.1%,寒性药占23-3%。五味方面,甘味药使用频率最高,占33.8%,其次是辛味药占29.5%,苦味药占25.4%。归经方面,归肝经最多,占26.1%,归脾经占15.4%,归肺经占14.8%,归肾经占13.2%。毒性方面,有毒中药占12.1%,无毒中药占87.9%。功效方面,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占22.7%,其次是祛风湿药占20.8%,活血化瘀药占16.1%,解表药占13.2%,清热药占10.7%。结论治疗RA活动期用药多辛温祛风湿、活血化瘀,稳定期多用甘温补益、活血,分阶段使用、分期治疗反映了中医药治疗RA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经验系统分析针刺治疗胆系疾病(胆囊炎、胆石症)的取穴规律、组方规律。方法: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组方、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18篇文献中,针刺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涉及61个穴位,胆经、肝经和膀胱经是使用频次较高的三条经脉。在组方方面,选取单穴、双穴和三穴进行组方的较多,占文献总篇幅的66.9%,并且多是胆俞穴、胆囊穴、日月穴、期门穴、阳陵泉的相互组合。结论:穴位作用规律和穴位组方规律是现代针灸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开窍药药性与物质基础及其效应的关联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芳香开窍类中药药性与物质基础及其药理作用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分析方法,结合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成果探讨芳香开窍类中药的性、味、归经与功效。结果:该类药所含挥发性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脑脊液屏障等产生明显影响,表明芳香开窍类中药的醒神回苏功效是通过其所含挥发性成分产生的综合药理效应实现的,并表达药性系统。结论:芳香开窍类中药药性与其物质基础及其药理作用之间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香附四物汤全方挥发油与组方药材挥发油经皮外用“药辅合一”作用。  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香附四物汤全方挥发油和当归油、川芎油、木香油、香附油等4种组方药材挥发油。采用GC-MS分析挥发油成分, 通过皮肤电阻法比较全方挥发油和各组方药材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 以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评价挥发油的皮肤细胞毒性, 并采用大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全方挥发油和组方药材挥发油的生物效应。  结果  香附四物汤全方挥发油以藁本内酯为其最主要成分, 含量为43.54%;与各组方药材挥发油相比, 全方挥发油含有16种新成分。全方挥发油及4种组方药材挥发油均具有显著的透皮促渗效果(P < 0.05), 其中全方挥发油的促渗作用较强, 是氮酮的2.5倍。5种挥发油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的毒性均显著低于氮酮(P < 0.05), IC50值为氮酮的1.98~6.25倍。5种挥发油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缩宫素诱导的离体子宫收缩, 其中全方挥发油对平滑肌收缩幅度、收缩频率和肌张力的抑制作用均最强, 分别为66.69%, 47.56%和66.98%。  结论  香附四物汤全方挥发油作为透皮促渗剂应用于中药外用制剂具有低毒、高促渗和生物活性强的特点, 更易发挥“药辅合一”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半夏泻心汤为例从药性理论的归经探讨仲景方的现代应用, 半夏泻心汤组方药物归脾、胃、心、肺、大肠、胆、肝、肾、小肠9经(甘草除外),该方可应用于上述9经所主之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