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性成分并与其他方法比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性成分,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再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与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水蒸气蒸馏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分别准确鉴定出77、67、59、66个成分,四种方法共准确鉴定出92个成分。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与索氏提取法所得挥发性成分相似性较高,但水蒸气蒸馏法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基本可以涵盖艾叶全部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金银花的新型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含量,比较水提法与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差别.结果:水提法与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所得浸膏率低、绿原酸占浸膏比率高.结论: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所提绿原酸虽在含量上低于普通水提取,但其纯度高,杂质含量少,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连木嫩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连木嫩叶挥发油,对其化学成分采用GC-MS分析.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差异,分别鉴定出18种和24种化学组分.其中8种为相同的主要挥发油成分,如β-月桂烯、D-柠檬烯、1-碘代-十六烷等.结论 两种方法提取的黄连木嫩叶挥发油成分种类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主要挥发油成分的提取效果相当,综合考虑需要组分可以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手段鉴定畲药算盘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闪式提取器对畲药算盘子化学组分进行快速、高效提取,利用气质联用仪分离分析提取物中的挥发性组分,应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获取粗分离部分中难挥发、高沸点、极性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式等信息。结果 通过GC-MS分离鉴定了算盘子挥发性组分中的35个化合物。利用LC/Q-TOF对算盘子硅胶柱色谱分离的部分组分进行分析,获得了6个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化学式。结论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分离分析中药复杂未知成分的强有力工具,通过分析初步确定畲药算盘子闪式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酸,其次为酚、醛类等物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连木嫩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连木嫩叶挥发油,对其化学成分采用GC-MS分析。结果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差异,分别鉴定出18种和24种化学组分。其中8种为相同的主要挥发油成分,如β-月桂烯、D-柠檬烯、1-碘代-十六烷等。结论两种方法提取的黄连木嫩叶挥发油成分种类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主要挥发油成分的提取效果相当,综合考虑需要组分可以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水蒸气蒸馏法(Steam Distillation简称SD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法)提取灰毡毛忍冬中挥发油的含量及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GC-MS法对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 SD法提取的挥发油含量远远低于SFE-CO2法所提取.其中SD法提取物的相对分子量基本在100~300,而SFE-CO2法萃取物的相对分子量范围为152~618.结论 两种提取方法 提取的挥发油在含量和成分上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海桐花蕾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提取海桐花蕾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并用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了67种和41种成分,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十一烷、壬烷、α-荜澄茄油烯等的含量增加;同时提取出了水蒸气蒸馏法不能蒸馏出来的一些成分,如:α-胡椒烯、α-金合欢烯、β-月桂烯、马鞭草烯等。结论: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烟用桂花香精的成分及其对卷烟的增香作用。方法 采用GC-MS法对烟用桂花香精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24种成分,检出率占总成分的84.19%。其中主要的成分有(Z,Z,Z)-9,12,15-十八碳三烯-1-醇(30.70%)、棕榈酸(12.33%)、二氢-β-紫罗兰酮(5.08%)、二氢-β-紫罗兰醇(4.75%)、Z-12-二十五烯(4.33%)和对甲氧基苯乙醇(3.54%)等。结论 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烟用桂花香精对卷烟的增香作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国海南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所产香荚兰商品荚乙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并测定香草醛的量。方法 对不同样品处理方法进行比较,采用GC-MS分析法,利用Agilent DB-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 μm),在初始温度为60 ℃,保持1 min,以10 ℃/min升至260 ℃,保持6 min,再以6 ℃/min升至290 ℃,保持8 min;载气为氦气的条件下,对比两产地乙醇提取物的差异。结果 两产地所产香荚兰商品荚乙醇提取物中分别鉴定出34和32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18种。香草醛在香荚兰商品荚中的相对质量分数较高,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0.04~1.10 m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回收率为100.05%,RSD为1.88%。结论 本方法能快速、简便、高效地检测出香荚兰商品荚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并且在香草醛的定量测定中具有稳定、可重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莪术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的方法。方法加速溶剂萃取法(ASE)提取莪术挥发性成分,气质联用(GC-M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萃取溶剂乙酸乙酯,萃取温度80℃,静态时间6min,循环2次。气质联用条件:进样1μl,初始温度60℃,终止温度290℃;质谱扫描范围50~500m/z,扫描间隔0.5s,采用NIST和Wiley谱库对检测物进行在线检索。结论采用优化后的ASE可快速提取莪术挥发性成分,结合GC-MS检测。该方法显著优于传统提取和分析方法,具有高效、无污染、工艺简单和高实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加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后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加哇的挥发油成分,并用GC-MS法对萃取物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加哇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包括十八烷酸,异士木香内酯和棕榈酸等。结论该方法适于加哇挥发油成分的定性分析,加哇的挥发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酯等成分。  相似文献   

12.
降香CO2超临界萃取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降香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和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萃取物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 分离出52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15%的组分有3个,分别鉴定为橙花叔醇、2,4-二甲基-2,4-庚二烯醛、2,4-二甲基-2,6-庚二烯醛.结论 3种挥发性成分占超临界萃取物气化产物的82.544%.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定本氏木兰挥发性组分并研究其是否有抗菌能力。方法通过水蒸汽蒸馏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了本氏木兰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来确定挥发性成分,采用归-化法得出组分百分含量。用不同极性溶剂蒸馏提取本氏木兰中不同极性的组分,用4种细菌考察了不同极性组分的抗菌作用。结果用超临界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提取组分大致相同,但组分含量差异较大。强极性和非极性组分有较好的抗菌能力。结论本氏木兰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值得深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三七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分别采用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静态顶空法提取三七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运用NIST11.0质谱数据库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已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并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回流提取、超声提取、静态顶空法提取的三七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60、50、24个挥发性成分。在静态顶空法中相对质量分数最高的是香桧烯,占挥发性成分的24.97%;在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中相对质量分数最高的都是聚炔类物质环氧十三烷-4,11-二炔,分别占挥发性成分的9.97%和14.75%。首次从三七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3个聚炔类化合物和2个甾体类化合物。结论 三七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烷烃类、烯烃类、醛类、酸类、酯类、萜类、聚炔类、甾体类和杂环类物质。3种方法的补充利用可较全面地提取出三七中的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零陵香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75μm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75μm CAR/PDMS)、65μm二乙烯基苯/聚二甲基硅氧烷(65μm DVB/PDMS)、85μm聚丙烯酸酯(85μm PA)和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100μm PDMS)共4种不同涂层的固相微萃取(SPME)萃取头,在最佳条件下,分别对零陵香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并通过气相/质谱(GC/MS)联用分析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零陵香挥发性成分SPME关键参数为:萃取温度80℃、时间50 min。4种萃取头共检出零陵香挥发性成分10类103种,酚类、酯类和烃类化合物是零陵香挥发性成分的主要化学类型。4种萃取头检出共有成分6种,分别为葫芦巴内酯、二氢猕猴桃内酯、(+)-雪松醇、植酮、菲、3-氨基-4,5-二甲基-2(5H)-呋喃酮;各萃取头中75μm CAR/PDMS萃取头检出挥发性成分数量最多。结论本文首次采用SPME-GC/MS对零陵香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零陵香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萃取牛蒡片挥发油的可行性并检测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牛蒡片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挥发油的萃取率为0.84%,从挥发油中分离出41个峰,鉴定出其中31种化合物。结论:超临界CO2萃取可作为一种有效提取牛蒡片挥发油的方法,其挥发油为多种类型化合物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测定仙茅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对仙茅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无论在成分还是其相对含量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可鉴定出6个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可鉴定出13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共有成分为4种。结论:两种样品采集方法,可以提供仙茅不同沸点挥发物的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野生与人工栽培的麻黄不同部位成分的差别。方法以50%甲醇为溶剂,用加热回流法分别提取野生与人工栽培麻黄的茎与根部,再以HPLC测定各个提取液中的麻黄碱的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麻黄挥发油,用GC—MS测定野生与栽培的麻黄挥发油中的成分。结果HPLC测定野生麻黄的茎与根的提取液中分别含麻黄碱0.55%和0.00057%,人工栽培麻黄的茎与根的提取液中分别含麻黄碱0.26%和0.0017%。用GC—MS确定了麻黄挥发油中的45种物质,其中野生和栽培品共有成分13种。结论野生麻黄茎中含麻黄碱的量约是人工栽培的2倍,而在两种麻黄的根中麻黄碱的量都非常低。在麻黄挥发油中未发现麻黄碱。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荜澄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探讨挥发油得率与提取时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分离鉴定荜澄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荜澄茄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动力学模型对提取过程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挥发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应用GC-MS技术进行挥发油的成分分析。结果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动力学模型方程为:V=1.96×(1-e-0.00607t)(R2=0.998 9)和ln(Vs-V)=-0.00473t+0.7275(R2=0.998 2)。荜澄茄挥发油经GC-MS分离鉴定出24种化合物。结论所得提取过程的数学模型较好表达了挥发油提取量和提取时间的关系,可用于指导荜澄茄挥发油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从荜澄茄挥发油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6.70%,绝大部分为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