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连续植块培养原代成骨细胞及其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简便、经济、高效的原代成骨细胞培养方法,并比较其特性.方法: 收集1~4次连续植块培养获得的SD乳鼠颅盖骨原代成骨细胞,观察第1~4次连续植块培养获得的成骨细胞在细胞形态、分裂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骨钙素和BMP-2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变化.结果:连续植块培养收集的1~4次原代成骨细胞,在细胞贴壁、变形、铺展、汇合时间,Gomori改良钙-钴法ALP活性,骨钙素及BM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上,均没有明显的区别.结论: 连续植块培养可获得与植块培养性状相同的SD乳鼠原代成骨细胞,且细胞数量多,节约经费、时间,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中药黄芪对成骨细胞体外成骨能力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永东  刘晓青 《华夏医学》2004,17(3):306-308
目的 :观察黄芪水提液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增殖、分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 2 4 h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按细胞密度 1× 1 0 5个 / ml接种 96孔培养板 ,然后将生理盐水 (NS)、黄芪低剂量 (0 .5 g/ ml)、黄芪高剂量 (5 g/ml) ,终稀释成 1∶ 2 0 ,1∶ 4 0 ,1∶ 80分别加入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 ,进行细胞增殖 (MTT法 )、AL P活性测定以及矿化结节计数。结果 :黄芪低剂量 (0 .5 g/ ml)在 1∶ 80稀释比 ,MTT法所测吸光度 A值及 AL P活性显著高于 NS对照组 (P<0 .0 1 ) ;黄芪高剂量 (5 g/ ml)在 1∶ 2 0稀释比 ,MTT法所测吸光度 A值及 AL P活性亦显著高于 NS对照组(P<0 .0 1 ) ;矿化结节计数两组均显著高于 NS对照组 (P<0 .0 1 )。结论 :黄芪在体外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芪对成骨细胞成骨能力的血清药理学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黄芪含药血清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增殖、分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大鼠12只,随机分3组,分别以生理盐水(NS)、0.5g/mL及5g/mL剂量的黄芪灌胃,取大鼠血清经处理终稀释成1:20、1:40、1:80分别加入成骨细胞体系,进行细胞增殖(MTT法)、ALP活性测定以及矿化结节计数。结果 黄芪(0.5g/mL)灌胃的含药血清在1:80稀释比,MTT法所测吸光度A值及ALP活性显著高于NS对照组;黄芪(5g/mL)灌胃的含药血清在1:20稀释比,MTT法所测吸光度A值及ALP活性亦显著高于NS对照组;矿化结节计数两组合药血清均显著高于NS对照组。结论 黄芪在体内对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受药物本身经体内吸收、代谢后的浓度变化调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目前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方法的不足,探讨简便、经济、高效的原代成骨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采用SD大鼠胎鼠颅盖骨培养原代成骨细胞,并收集1-3次连续植块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分裂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化的变化.结果连续植块培养收集的1~3次原代成骨细胞,在细胞贴壁、变形、铺展、汇合时间,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矿化作用均无明显的区别.结论连续植块法用于培养SD大鼠成骨细包具有简便、经济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正常新生大鼠颅骨中分离培养大批成骨细胞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 将新生SD大鼠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颅骨,剔净后剪成1mm×1mm×1mm碎块,0.1%胶原酶Ⅱ消化15min,碎骨块接种于培养瓶中培养,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学及钙化结节、碱性磷酸酶染色进行鉴定。结果 用改良组织块法分离的大鼠成骨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维持其在体内的功能:合成碱性磷酸酶,最终能形成矿化结节。结论 用改良组织块法进行大鼠成骨细胞培养,方便易行,可分离、培养大量高纯度成骨细胞,在体外传代后仍保留其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6.
梁林  龚海英  张丽  佟巍  金鑫  李灵芝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3):222-224,F0004
【目的】采用改良胶原酶法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方法】取新生24 h SD大鼠颅骨,剔净后剪成碎块。依次以0.25%胰蛋白酶-0.02?TA和0.1%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培养于-αMEM培养液中。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钙钴染色法检测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法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特征,碱性磷酸酶呈阳性。【结论】采用改良胶原酶法培养的成骨细胞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特征,且成分较单一。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传统组织块法、传统酶消化法和优化组织块法进行新生SD大鼠原代成骨细胞体外分离和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细胞予以鉴定和比较.优化组织块法可短期内培养出大量纯度高的成骨细胞,具有典型的形态特征和成骨能力,碱性磷酸酶(ALP)染色、Ⅰ型胶原免疫荧光均呈阳性,ALP检测活性可达92%.该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操作简单的体外原代成骨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原代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和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用空白培养基、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及不同浓度的rhBMP-2作用24h后,MTT法测量药物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接种到培养板连续培养7d,von Kossa染色观察成骨细胞矿化结节,采集图像并转换处理后计算矿化结节面积的百分比。结果: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活力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方式,而且可使成骨细胞矿化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与rhBMP-2的作用相当。结论:辛伐他汀可促进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矿化,从而发挥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麦胚提取物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麦胚提取物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然后用噻唑蓝 (MTT)法测定麦胚提取物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 ,氨基安替比林测酚法测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 ,茜素红染色方法 (ARS)研究对成骨细胞矿化的影响。结果  0 10 g·L-1的麦胚提取物可以促进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 ,0 5 0g·L-1促使成骨细胞矿化结节的形成。结论 麦胚提取物可以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并有促进矿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值及分化等.方法大豆异黄酮加入新生SD大鼠颅骨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中.用噻唑蓝( MTT )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对硝基酚磷酸盐法测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用放免法测定OB骨钙素( BGP)含量,以反映OB的分化状况.结果用大豆异黄酮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MTT吸光值明显增加,成骨细胞ALP活性显著升高,成骨细胞BGP分泌显著增加(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其作用程度低于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弱雌激素作用可能是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鄄I)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ALP)的合成和钙化结节形成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IGF鄄I分别刺激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对硝基酚磷酸盐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ALP活性;VonKossa染色测定钙化结节数目。结果:一定浓度IGF鄄I能明显增加大鼠成骨细胞数量(P<0.05),在0.1~100.0ng/ml这种作用与IGF鄄I的浓度呈正相关;经IGF鄄I刺激,大鼠成骨细胞ALP合成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IGF鄄I刺激,大鼠成骨细胞钙化结节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IGF鄄I能增加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数量,促进成骨细胞ALP合成和钙化,提示IGF鄄I可能直接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12.
Wang L  Wang Z  Li X  Li DC  Xu SF  Lu B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200-203
目的探讨应用可控管道结构支架接种成骨细胞并行旋转式动态三维培养作为一种新的节段性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方法的可行性、效果和机制。方法设计、制备可控管道结构自固化磷酸钙(CPC)支架,并设计开发新型旋转式生物反应器。分离、扩增兔颅骨成骨细胞接种支架后分别行旋转培养和静态培养7、14、21d后,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细胞葡萄糖日耗量、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检测及扫描电镜(SEM)观察、X射线能谱(EDX)分析。结果旋转培养组细胞的增殖、代谢、成骨分化等均显著优于静态培养(F=144.187、F=491.603、F=34.913,均P〈0.01、P〈0.01);旋转培养组细胞支架内分布的均匀性优于静态培养,EDX分析显示细胞分泌磷酸钙基质。结论可控管道结构CPC支架结合旋转式动态三维培养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代谢、分化和支架内合理分布,可成为一种新的节段性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3.
蛇床子素对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le)在体外对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改良Gomori钙钴法染色鉴定,^3H-胸腺嘧啶和^3H-脯氨酸掺入法分别测定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磷酸苯二钠法测定细胞内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以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依普黄酮(ipriflavone,IP)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结果:蛇床子素对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的增殖、ALP的活性和胶原合成都有促进作用。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比IP强,但对胶原合成的促进作用弱于IP。结论:蛇床子素通过增加成骨细胞数量、促进细胞胶原蛋白及ALP的合成而促进成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致敏淋巴细胞对兔颅骨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致敏淋巴细胞对兔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 经酶消化法从新生兔颅骨中分离成骨细胞,进行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成骨能力的检测。从经铬(Cr^6 )致敏的新西兰兔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并提取其培养上清液(LCM),并分别观察在无LCM、加未经抗原(Cr^6 )刺激的LCM和加经Cr^6 刺激的LCM等3种情况下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分泌的情况。结果 从兔颅骨分离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在长期培养中能够形成钙化结节。致敏淋巴细胞培养介质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促进碱性磷酸酶的分泌,抑制骨钙素的产生。经方差分析检验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致敏淋巴细胞能够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可导致骨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15.
大黄酸-雌酮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酸-雌酮(LC-1)对原代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D乳鼠颅盖骨成骨细胞;采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磷酸苯二钠法(pNPP)测定细胞内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研究不同浓度LC-1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并与雌酚酮和大黄酸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给药3d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6mol/L LC-1组、10^-7mol/L LC-1组和10^-7mol/L雌酚酮组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增加细胞内外ALP活性(P〈0.05);大黄酸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其中10^-6mol/L组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有增加细胞ALP活性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黄酸-雌酮在体外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和由骨髓单核细胞诱导的破骨细胞为模型,观察仙茅代表性酚苷类成分仙茅苷、仙茅素A、苔黑酚葡萄糖苷和苔黑酚龙胆二糖苷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磷酸苯二钠法测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的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细胞骨矿化结节的形成;TRAP染色测定破骨细胞的数目;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细胞骨架和破骨细胞肌动蛋白环的结构和形态;将破骨细胞与骨片共同培养,计算机图像处理测定破骨细胞在骨片上形成的骨吸收陷窝的面积.结果 仙茅苷在10-9和10-8 mol/L的浓度下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10-7~10-5 mol/L浓度时抑制破骨细胞TRAP的活性(P<0.05).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和苔黑酚龙胆二糖苷可减少破骨细胞的数目,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P<0.05).仙茅苷在10-10mol/L,仙茅素A、苔黑酚葡萄糖苷和苔黑酚龙胆二糖苷在10-9 mol/L浓度时均可增加成骨细胞ALP的活性和骨矿化结节的形成(P<0.01),在一定程度上使1,25-二羟维生素D3损伤的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结构得以恢复;减少破骨细胞在骨片上形成的骨吸收陷窝面积,破坏破骨细胞伪足和F-actin的结构.结论 仙茅酚苷类成分仙茅苷、仙茅素A、苔黑酚葡萄糖苷和苔黑酚龙胆二糖苷均可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具有显著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新生SD大鼠髁突软骨下骨成骨细胞培养模型。方法用新生24 h SD大鼠,分离获取髁突,去尽软骨层,获得纯尽软骨下骨。采用改良贴壁组织块反复消化法培养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其细胞形态,并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钙化结节染色方法进行细胞鉴定,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增值能力。结果细胞呈多种形态,有三角形、梭形、不规则形。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钙化结节染色均呈阳性,细胞接种后1~3 d内细胞增殖缓慢,第8天达到高峰,以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结论该方法获得新生SD大鼠髁突软骨下骨成骨细胞能在体外稳定培养,并且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改良贴壁组织块法与改良Ⅰ型胶原酶消法对SD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增殖效果.方法 取10只出生1 -3dSD乳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下骨,将骨片平分成2份,分别采用改良贴壁组织块法和改良Ⅰ型胶原酶消法培养颞下颌关节髁突成骨细胞,并标记为Ⅰ组和Ⅱ组,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HE染色、ALP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取第4代成骨细胞进行细胞计数、MTT生长曲线及流式细胞仪周期分析,比较2种原代培养方法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异同.结果 (1)Ⅰ组和Ⅱ组培养的细胞经鉴定均为成骨细胞; (2) Ⅱ组成骨细胞总量约为Ⅰ组细胞总量的1.5倍; (3) Ⅱ组成骨细胞MTT生长曲线较Ⅰ组细胞提前2d进入对数生长期及达到生长高峰; (4)2组细胞在达到第4代时,细胞周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贴壁组织块法和改良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均适用于颞下颌关节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培养,但改良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可以更快速有效地获得大量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源自同一大动物个体不同组织的成骨性种子细胞的体外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寻找和筛选更符合大动物骨缺损修复研究要求的种子细胞来源和分离方法。【方法】选用中国青山羊模型,参照常规方法,分离骨膜、骨髓、脂肪源性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记录原代细胞的汇合生长时间;细胞传代后成骨诱导培养21 d,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细胞分泌骨桥蛋白测定、钙结节茜素红S染色检测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结果】骨膜、脂肪、骨髓源性原代细胞汇合生长时间分别为14、11和7 d;传代后MTT法检测显示细胞增殖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骨髓、脂肪、骨膜源性细胞。细胞内ALP活性、细胞分泌骨桥蛋白及钙结节染色显示细胞进入成骨分化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骨膜、骨髓、脂肪源性细胞。【结论】在体外培养的各个阶段,来自同一大动物个体的不同组织源性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骨髓及脂肪源性细胞更适于大动物骨缺损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体外分离、培养兔和人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模型 ,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方法 :抽取新西兰兔骨髓 ,采用全骨髓法培养 ;人髂骨松质骨经胰酶消化获得成骨细胞 ,以 1× 10 6 / ml的细胞浓度进行培养 ,约10 d左右得到贴壁生长的单层细胞。随后传代培养 ,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 结果 :获得的细胞呈多种形态 ,有长短不一、粗细不均、互相连接的胞浆突起 ,细胞可相互重叠呈复层生长 ,并形成钙结节。经连续传代 ,细胞形态与功能不变 ,具有典型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论:无论采用兔骨髓基质细胞全骨髓法 ,还是人松质骨经胰酶消化法均能在体外培养出大量高纯度成骨细胞 ,方法简便、易行 ,为成骨细胞复合生物降解材料移植修复骨缺损奠定了基础 ,而且培养的成骨细胞可作为生物学模型 ,供干预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