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S)和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FSNGN)。该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肺受累可以表现为肺部阴影,结节和空洞,与肿瘤,肺结核等不易鉴别.肺大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肾受累则多表现为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新月体性肾炎.如不能及时诊治,则多进展迅速.造成不可逆的终末期肾哀竭。而及时诊断和治疗,多可控制病情的进展,甚至可使病情逆转。因此,早期诊断是改善患者的预后的关键。ANCA除见于原发性小血管炎.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溃疡性结肠炎等,但具意义未明,其靶抗原也与原发性小血管炎不同。  相似文献   

3.
1982年Daries等在一组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中发现了直接针对多形核白细胞和单个核细胞胞浆成份的自身抗体,称之为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a anboay,ANCA)。1985年Vander Woude等发现了ANICA与Wegener肉芽肿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1988年Falk和Jennene发现了与系统性血管炎和坏死性新月体形成型肾小球肾炎有关的另一种ANCA。1989年Fargan等发现了与炎症性肠病有关的ANCA。到目前为止,已召开了4次国际ANCA会议。  相似文献   

4.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及肾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荣艳 《疑难病杂志》2007,6(7):438-440
1概述系统性血管炎是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疾病,多根据受累血管大小分类。原发性小血管炎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韦格纳肉芽肿(WG)及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均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血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正常人外周血提取中性粒细胞制血抗原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结果 ANCA在血管炎组的检出率(37%)明显高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组(4.5%),而85例正常对照全部阴性;韦格氏肉芽肿活动期检出率(6/6)高于非活动期(2/6)。结论 ANCA可作为鉴定血管炎类疾病的特异笥诊断指标,对韦格氏肉芽肿的诊断及判断活动性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又称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是西方国家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就是体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因此又称之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相关的原发性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和原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0岁,因“间断发热2月,咳嗽3周,浮肿5天”入院。患者于2012年12月11日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最高体温达39.3℃,伴鼻塞、乏力,纳差、关节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咳嗽、腹泻等症,于我院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主要行抗感染(病毒唑、痰热清)、解热镇痛(布洛芬)等措施处理,症状无缓解。于2013年1月20日出现咳嗽、咯痰,偶咯少量血丝痰,伴气促、胸闷,予以按“肺部感染”处理,  相似文献   

8.
李胜  周平  胡秀梅 《疑难病杂志》2012,11(6):465-466
目的分析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14例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cANCA阳性3例,2例识别PR3;pANCA阳性11例,10例识别MPO。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受累,常伴发热、乏力、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肾受累占92.8%,其中61.5%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活检多为肾小球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性新月体肾炎;肺受累占71.4%,60.0%发展为呼吸衰竭,影像学多见结节状、斑片状模糊阴影;其他尚有神经、消化系统,眼、鼻、皮肤、关节等脏器受累。92.8%有贫血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临床误漏诊情况严重。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后,7例(50.0%)缓解,3例(21.4%)维持透析治疗,4例(28.6%)死亡。结论 ANCA相关小血管炎呈多系统损害,肾、肺最易受累,给予免疫抑制治疗部分患者病情有明显缓解。对可疑患者应及早行ANCA等相关检测,以期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肺部损害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ANCA阳性小血管炎肺部损害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确诊ANCA阳性小血管炎肺部损害,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明确诊断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肺损害24例,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72岁,其中65岁以上者19例,65岁以下者5例.23例(96%)患者合并肾脏受累表现.影像学为双肺弥散病变,表现为网状或磨玻璃样、团块或结节影,少数合并胸腔积液.临床治疗预后差,25%患者确诊3个月内死亡.结论 ANCA阳性小血管炎在临床并不常见,多发生于老年人,临床表现多样,合并肺脏及肾脏损害多见,对于老年患者,出现多系统损害,特别是肺脏及肾脏损害,应警惕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可能,血清抗原检测是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戴青  鲍春德 《上海医学》2008,31(12):841-842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方法 对2000年1月-2005年7月39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71.7%者有发热,69.2%者累及肺脏,58.9%者累及肾脏,51.3%者有关节疼痛,28.2%者有皮疹,23.0%者有周围神经病变,15.3%者有鼻窦炎,7.6%者有腹痛,7.6%者有听觉受累,5.1%者有结膜炎.实验室检查中,所有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均增快,51.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46.1%有核周型ANCA阳性,10.2%有胞浆型ANCA阳性.经楠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诱导缓解及续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等维持治疗后,24例缓解(61.5%),6例复发(15.3%),9例死亡(23.0%).最常见的死因为感染.结论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异质性,肺和肾是最常受累的器官.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诱导缓解后续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等维持是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有效措施,避免感染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学科分类 内科肾脏病学任务来源 部委计划项目起止时间 1989年9月1日-2000年5月30日项目详细内容 立项背景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S)和局灶节段坏死性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又适宜我国目前推广、普及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ANCA)的检测方法。方法:对598份血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immunofluorescence,IIF)、总抗原ELISA、抗原特异性ELISA(MPO和PR3ELISA)等3种方法进行ANCA检测。结果:IIF法最为敏感,但IIF法易受抗核抗体的影响,故不宜单独应用。MPO和PR3ELISA检测,对于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诊断特异性高,但由于需要价格昂贵的特异性纯化抗原,目前难以在我国普及推广。总抗原ELISA对于抗MPO和抗PR3抗体阳性血清检测的敏感性可达92%。结论:IIF法与MPO和PR3ELISA联合应用是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案;IIF法与总抗原ELISA联合应用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价格便宜,适于现阶段在我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血清中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AECA),探讨其在该类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例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及10例临床上使用PTU治疗甲亢,无系统性血管炎症状而ANCA阳性的患者,应用体外原代培养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制备可溶性抗原,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血清中的AECA.结果:PTU相关ANCA阳性小血管炎组患者疾病活动期共有10(91%,10/11)例病人血清可检出AECA,有6种不同的蛋白可以被识别.对以上10例AECA阳性患者同时测定了其缓解期血清的AECA,发现其中7例AECA转为阴性,3例出现的条带与活动期比较无差别.使用PTU治疗甲亢,无系统性血管炎症状而ANCA阳性患者组中未检出AECA.结论:PTU相关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中存在着不同分子质量大小的AECA,AECA在该类疾病的发病中可能具有比ANCA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Li MT  Zeng XJ  Fang WG  Li H  Li XM  Feng K  Li YZ  Zeng XF  Zhang FC  Tang FL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4):2082-2085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导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PTU导致ANCA阳性血管炎(APV)的认识。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自2000年以来9例因应用PTU导致的ANCA阳性病例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9例患者发病年龄16—51岁(平均33.1岁),服用PTU时间3—84个月(平均32.4个月);(2)6例进行了ANCA靶抗原谱的测定,除抗髓过氧化物酶(MPO)外,均同时存在识别其他抗原的抗体,包括:抗蛋白酶3(PR3)、抗人白细胞弹力蛋白酶(HLE)、抗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和抗乳铁蛋白(LF);(3)6例核周型ANCA(pANCA)高滴度阳性(≥1:1280)的病例临床确诊为APV(均有肾脏受累,其中5例为肾穿刺病理证实),另外3例pANCA低滴度阳性(≤1:320)的病例无明确血管炎表现;(4)8例患者被发现ANCA阳性后停用PTU,其中1例APV仅停用PTU后病情缓解,另外4例APV同时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后病情逐渐缓解,而1例继续服用PTU随诊18个月pANCA滴度未升高。结论PTU可引起ANCA阳性,而高滴度pANCA阳性提示APV,其病情与抗体滴度相关;及时停用PTU,根据肾穿刺病理的病变程度确定治疗方案,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诱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近2年诊治的2例P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43、50岁,平均46.5岁.分别服PTU时间6月、17年.2例均出现发热、关节痛,并累及肾脏及肺等重要脏器,出现咯血和肾功能不全.2例均出现核周型ANCA(p-ANCA)阳性,胞质型ANCA(c-ANCA)阴性,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1例抗核抗体(ANA)阳性.肾脏活检病理均有新月体性肾炎改变,确诊后2例患者均立刻停用PTU,并应用糖皮质激素(0.5~1g/d×3 d)冲击,后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1例联合应用CTX(1g/次,1次/4周)冲击,临床症状缓解.结论 PTU可诱发ANCA阳性小血管炎,应及时诊断和停药,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膜脂流动性及其胞浆抗体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问接免疫荧光法(HF)及荧光偏振技术测定48例U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PMN膜脂流动性,并与50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UC患者ANCA阳性检出率为41.67%,且随着病情加重其检出率有增高趋势;PMN膜脂流动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UC患者中ANCA阳性及阴性组间膜脂流动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部分uc患者的病情发展与ANCA有关,PMN膜脂流动性低下与UC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初发型、活动期UC住院患者89例为入选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p-ANCA;同时对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UC患者p-ANCA总体阳性率为30.34%,其中远端直肠炎11.43%,左半结肠炎24.24%,全结肠炎74.43%,轻度4.76%,中度38.71%,重度81.25%。重度UC患者PLT计数较中度和轻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度和轻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LT、CRP、ESR三组之间皆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UC患者p-ANCA(+)Logistic回归协变量血小板计数、ESR和CRP的OR值分别1.173、2.40和0.51(P>0.05),无相关性。结论UC患者p-ANCA(+)表达率很低,不适宜临床筛查,但病情严重及病变部位广泛病人表达显著升高,p-ANCA(+)可能是U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诊断血管炎或其他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间ELISA方法检测ANCA阳性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4例,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断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中血管炎患者22例(21.2%),其中确诊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3例。非血管炎患者82例(78.8%),其中结缔组织病40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非结缔组织病42例,其中以溃疡性结肠炎最为常见。根据ELISA方法检测的ANCA结果,分为蛋白酶3(PR3)-ANCA阳性组及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阳性组,与PR3组对比,MPO组患者的受累系统更多且肾脏受累更常见(P〈0.01),而胃肠道受累较少见(P〈0.01)。与非血管炎组对比,血管炎组受累系统更多(2.28比3.55,P〈0.01),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及肾脏受累更常见(P〈0.叭或〈0.05);白细胞总数升高、24h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在血管炎组发生率更高(分别为P〈0.01,P〈0.05)。结合受累系统数、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提高对血管炎的阳性预测值。结论ANCA阳性患者的疾病谱很广,结合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可以提高ANCA对于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分析2006~2010年间我院收治的3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3~71岁,C-ANCA阳性1例,P—ANCA阳性2例,其中1例曾患甲亢,曾服用丙基硫氧嘧啶。3例患者诊断明确前均误诊为肺结核,ANCA对其确诊有重要意义。结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不典型,除肺部症状外,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统,误诊率高,ANCA检测有助于AASV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的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ANC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6l例LN患者。使用ELISA法将其分为ANCA阳性和ANCA阴性两组,分别为53例和20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诊断标准数、狼疮活动度(SLE-DAI)评分、症状、体征、并发症和各种常规、生化、免疫学检查以及病理结果、随访结果。结果 ANCA阳性组中浆膜炎(75.5%)、急性肾衰(64.2%)、心肌炎(30.2%)、神经精神症状(26.4%)、肺出血(7.5%)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P〈0.05);同时AN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在SLE-DAI评分、诊断标准数、血沉、血红蛋白(≤11g/dl)、抗Sm、补体C3、γ球蛋白、IgG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中病理以Ⅳ型LN(67.9%)为主,慢性指数(CI)、新月体形成、肾小管萎缩、微血栓与ANCA阴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方面ANCA阳性组死亡率高于ANCA阴性组(P〈0.05)。结论 ANCA的定性分析有助于判断LN患者病情活动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