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裂孔穿刺选择性硬膜外前间隙造影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或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2106例,经骶裂孔穿刺置管选择硬膜外前间隙造影进一步验证临床诊断。结果骶裂孔穿刺置管硬膜外前间隙造影成功者1862(88.4%)例,与所做CT、MRI诊断不相符者86(4.2%)例。结论经骶裂孔穿刺置管硬膜外前间隙造影是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行介入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CT引导经骶裂孔硬膜前间隙置管胶原酶溶解术加针刺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胶原酶溶解术加针刺治疗组30例及胶原酶溶解术对照组30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及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腰腿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P0.05),治疗2周后及6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胶原酶溶解术加针刺治疗组46.67%、90.00%;胶原酶溶解术对照组23.33%、73.33%(P<0.01).结论 应用CT引导经骶裂孔硬膜前间隙置管胶原酶溶解术加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缓解腰腿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骶管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时间在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保守治疗的25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经骶管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的2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治疗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优良率,研究组(97.2%)显著高于参照组(77.2%),2组间相比较,P0.05。对比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4%)显著低于参照组(28%),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骶管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可获取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崔凤德 《四川医学》2002,23(5):463-464
目的:探讨与总结经骶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应用特制穿刺针在局麻和X线透射下经骶裂孔穿刺并置入带钢丝的麻醉导管到硬膜囊前间隙椎间盘突出的水平面或附近,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本组治疗82例中有62例得到了6个月以上的随访,未见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经骶管硬膜囊前间隙置管盘外溶解术安全可靠,可避免其他盘外溶解法将药物误入蛛网膜下腔,而发生脊髓损伤性截瘫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骶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骶裂孔穿刺硬膜囊前间隙注射胶原酶。经半年后随访,有效率96%,优良率88%。结论:该治疗方法安全可靠,损伤小;操作简单,而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减少。只要严格选择适应证,掌握正确方法,不失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注射胶原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 2 1例患者采用上海医学工业研究院研制的注射用胶原酶 ,经骶裂孔硬膜外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至突出的髓核旁 ,观察其疗效 ,并分别于注射后 1个月、2个月、6个月按Watts氏髓核溶解术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注射后 1~ 2月总优良率达 85.71 %。结论 :胶原酶可使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溶解 ,从而消除了神经根的压迫因素 ,解除或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经骶裂孔置管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骶裂孔置管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临床诊断明确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行骶裂孔置管胶原酶注射,参照日本腰椎疾病疗效评定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94.4%,优良率88.88%,无1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骶裂孔置管胶原酶溶盘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盘内注射法和盘外注射法。由于盘内注射法术后容易引起患者腰痛,所以目前困内多采用盘外注射法。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别经硬膜外前间隙和经硬膜外侧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人,经病变间隙穿刺向侧方置管,硬膜外导管进入前间隙后注射胶原酶[1],对照组94人经病变间隙小关节内侧缘穿刺经侧硬膜外腔注入胶原酶[2]。两组对照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4、30、60、90天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优良率。结果治疗组术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0、60d均P<0.01,90dP<0.001),治疗组术后60、90d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硬膜外置管前间隙注入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经侧硬膜外注入胶原酶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膜外前间隙的穿刺方法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08年5月采用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1200单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4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4例患者中,优12例,占35%;良19例,占56%;可2例,占6%;差1例,占3%;优良率为91%。无神经脊髓损伤、穿刺失败及椎管内感染病例。结论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此方法直观、安全、易操作、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椎间盘盘内注射三氧与联合盘内外注射胶原酶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临床及CT或MRI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随机分为2组,A组45例接受盘内及盘外(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B组45例首先接受椎间盘内注射三氧的治疗,再接受与A组相同的治疗方法。结果(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及突出部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3个月随访,A组显效率40.0%(治愈18例),好转率55.6%(25例),有效率95.6%(43例);B组显效率73.3%(治愈33例)、好转率24.4%(11例),有效率97.8%(44例)。虽然A与B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B组较A组显效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氧盘内联合胶原酶盘内外注射与胶原酶盘内外注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方法比较.前者显效率明显提高。因此,三氧盘内联合胶原酶盘内外注射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微创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C型臂引导下硬膜外侧间隙置管神经根冲击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其中97例完成此研究,在C型臂定位引导下经棘突旁开2~3cm垂直进针,沿小关节内侧缘入路达硬膜外侧间隙侧隐窝注入2%利多卡因5ml和0.9%氯化钠15m1混合液,置入硬膜外导管后,注入含曲安奈德40mg、甲钻胺0.5mg、维生素B_6 200mg、香丹注射液10ml的消炎镇痛液。每隔7d治疗1次,3次为1疗程。治疗效果采用改良VAS评分及MacNab法评价。结果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O.05);治疗后3个月时,优效为66例(68.1%),良效10例(10.3%),可效11例(11.3%),无效10例(10.3%)。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硬膜外侧间隙置管神经根冲击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观察胶原酶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 颈椎间盘突出症138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6例,在C型臂或CT监视下A组行颈椎旁椎间孔入路注射胶原酶,B组行颈部硬膜外间隙入路注射胶原酶,C组行颈硬膜外间隙和椎旁椎间孔联合入路注射胶原酶.结果 术后3个月~3年随访观察疗效;A组优良率从6个月到3年为76.1%(35/46例)~80.9 0A(34/42例),B组优良率84.7%(39/46例)~87.8%(36/41例),C组优良率95.6%(44/46例)~95.2%(40/42例),三组间比较B组优于A组(P〈0.05),C组明显优于A、B组(P〈0.05).结论 胶原酶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入路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但联合入路法明显优于单纯椎旁入路或硬膜外间隙入路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T引导下2靶位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方法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10mm)患者35例,在CT引导下,Ⅰ型靶针达硬膜外间隙,Ⅱ型靶针通过工型靶针刺人突出物内,向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600U,向突出物表面注射胶原酶1200U。结果治疗结束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方法进行评定,结果优24例(68.6%),良8例(22.8%),差3例(8.6%),优良率91.4%。治疗过程中全部患者无严重疼痛及症状加重,无神经根、血管等损伤。结论在CT引导下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硬膜外间隙与突出物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未见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C型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硬膜外前间隙注射镇痛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射频组,前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的靶点射频热凝结束后,在硬膜外前间隙注入镇痛复合液 后者则单纯行椎间盘射频热凝治疗.治疗效果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Nab法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例的1周、1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较单纯射频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C型臂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前间隙注射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射频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胶原酶溶核术联合硬膜外注药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6例,采用胶原酶溶核术联合硬膜外注药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12个月时采用疼痛强度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结果显效、有效、好转、无效率依次为82.0%(333/406例)、9.4%(38/406例)、5.7%(23/406例)、3.0%(12/406例);与治疗结束,PN相比,治疗后3、12个月时VAS评分下降;51岁以上年龄组疗效较其他年龄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原酶溶核术联合硬膜外注药术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7.
CT引导经硬膜外前间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硬膜前间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连续硬膜外腔前间隙镇痛后行胶原酶溶解,B组(38例)单行连续硬膜外腔前间隙镇痛。治疗后1周、3个月、12个月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随访。结果2组治疗后1周、3个月、12个月VA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A组治疗后12个月VAS值较B组明显改善(P<0.05)。A组、B组术后12个月改良Macnab疗效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分别为95.0%、89.5%,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在CT引导下经硬膜前间隙连续镇痛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优于单行连续硬膜外腔镇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胶原酶溶解术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分为3组,各20例:A组单纯行胶原酶溶解术;B组胶原酶溶解术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C组单纯行硬膜外阻滞治疗.治疗前1 d,治疗后3 d,2个月,6个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直腿抬高试验(SLRT)与治疗优良率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3 dVAS值、SLRT值均较治疗前1 d明显改善(P〈0.01或P〈0.05);A组与B组治疗后2个月、6个月VAS值、SLR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和提高(P〈0.01或P〈0.05),C组无明显变化;B组治疗后2个月、6个月较A组与C组的VAS值明显降低、SLRT值明显提高(P〈0.05).A组治疗后3d、2个月、6个月时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7/20,16/20,13/20;B组分别为:20/20,18/20,16/20;C组分别为:20/20,9/20,6/20;B组2个月,6个月优良率较A组与C组提高.结论 胶原酶溶解术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优良率100%,远期优良率达80%,均较单纯行胶原酶溶解术与单纯硬膜外阻滞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骶管和硬膜外给药对曲安奈德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将其依照注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骶管阻滞注射曲安奈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注射曲安奈德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及体征变化,并将其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4.0%、84.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0%),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穿刺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保证疗效同时极大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减轻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痛苦,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