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通过60具寰椎标本的观察和测量,建立经口前路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方法60具成年人体寰椎干骨标本,观察并确定前路寰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进钉点,测量其与寰椎上关节面、前正中矢状面及与横突孔内侧壁的距离,寰椎侧块宽度,侧块长度,前路寰椎椎弓根螺钉的骨性钉道长度,椎弓根厚度,安全的进钉方向(向外倾斜角度)。结果经口前路寰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进钉点为:与前正中矢状面的距离为(14.1±1.0)mm,寰椎侧块长度为(20.8±2.8)mm,宽度(19.6±2.4)mm;与横突孔内侧壁的距离为(10.1±2.0)mm。前路寰椎椎弓根的骨性钉道长度为(28.8±1.8)mm,椎弓根的高度为(5.6±0.8)mm。安全置钉方向为向外倾斜(9°±3°)。结论①经口前路寰椎椎弓根螺钉的最佳进钉点为距离前正中失状面14mm处;②安全进钉方向为向外倾斜9°置入的寰椎椎弓根螺钉均位于骨性钉道内,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颈椎椎弓根标本与CT图像测量椎弓根相关径线的差异,为临床颈椎椎弓根置钉手术前CT图像对椎弓根相关径线测量结果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27具中国成人干燥颈椎(C3~C7)标本和CT图像上测量椎弓根高度(PH、PH′)、宽度(PW、PW′)、椎弓根轴线的骨性通道全长(TL、TL′)、两种椎弓根长度(PL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bone cement injectable canulated pedicle screw,CICPS)在注入不同量骨水泥时的骨水泥弥散情况及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按临床置钉标准程序将CICPS、韩国DTPSTM椎弓根螺钉和普通椎弓根螺钉植入骨质疏松松质骨模型(骨密度0.16 g/cm3,n=7)中,分别加压注射不同体积骨水泥(1、2、3、5ml)增强2种空心螺钉,普通螺钉作为对照组。X线、CT观察骨水泥弥散形态;最大轴向拔出力实验分析骨水泥使用量与最大轴向拔出力之间的关系;比较3种螺钉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特点。结果 X线观察螺钉均未发生骨水泥向后泄漏。X线、CT三维重建显示骨水泥从CICPS 3个侧孔中流出,分布均匀;而骨水泥主要从韩国DTPSTM椎弓根螺钉的近端侧孔流出,远端侧孔较少。CICPS各组(1、2、3、5 ml)最大轴向拔出力分别为(140.3±15.9)、(197.1±9.8)、(215.4±10.7)、(237.0±23.6)N;DTPSTM各组(1、2、3、5 ml)最大轴向拔出力分别为(114.3±17.7)、(180.5±13.6)、(207.2±30.0)、(291.3±25.1)N。经骨水泥增强的空心椎弓根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显著高于普通螺钉[(28.5±4.0)N,P<0.05]。空心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随骨水泥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骨水泥使用量为1、2、3 ml时,CICPS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显著高于DTPSTM(P<0.05)。骨水泥使用量为5 ml时,DTPSTM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高于CICPS(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椎体模型中,骨水泥增强可显著增加CICPS的锚定作用;骨水泥使用量在1~3 ml的情况下,其稳定性优于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5种不同椎弓根螺钉在脊柱标本中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探讨螺钉设计参数、拧紧力矩同骨密度之间的关系,为骨质疏松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治疗莫定理论基础。方法采集固定腰椎尸体标本6具,运用生物力学实验手段,测定不同骨密度下螺钉设计参数、拧紧力矩等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1)5种不同型号椎弓根螺钉固定脊柱标本,其拔出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腰椎节段的拔出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大,轴向刚度亦然;(3)骨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螺钉内固定的强度、拔出力的大小,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4)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强度与拧紧力矩直接相关,拧紧力矩越大,固定越牢固,并与骨密度成正相关(r=0.936);(5)在骨矿量相对下降的标本中,各种螺钉的拔出力大小依次为U2>U1>SF1>SF2>RF。结论螺钉的类型、被固定标本的骨密度同固定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骨矿量下降的标本中以“U”型钉的固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胸腰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置钉位置不佳穿破骨壁的原因。方法对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术中探察、X线监测发现置钉位置不佳者18例,按穿破骨壁部位不同分析原因。结果18例患者中外侧壁穿破7例,内侧壁穿破3例,下侧壁穿破3例,穿破椎体前壁1例,进入上方椎间隙4例。结论脊柱先天畸形、退变、骨折、腰椎滑脱或脊柱侧凸等病变导致椎弓根局部解剖变异或不易辨认,术者未注意个体化、穿刺精度不高以及对经椎弓根穿刺时脊柱生物力学变化理解不够是置钉位置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经口前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固定融合器,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基于解剖学观察,设计和制作该融合器。取7例成年颈椎标本,先采用固定融合器固定,然后用万能生物力学试验机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记录30、50和70 N载荷下的轴向位移。拆卸器械,用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后,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30、50和70 N载荷下,前路固定融合器固定后标本轴向位移分别为(0.39±0.07)、(0.76±0.05)、(1.15±0.09)mm,后路钉棒固定后的轴向位移分别为(1.06±0.09)、(1.53±0.11)和(1.99±0.10)mm。相同载荷下,前路固定融合器固定的轴向位移均小于后路钉棒固定方式(t=11.130,17.120和16.150,P<0.001)。结论:设计的经口前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固定融合器具有更好的轴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可伸缩的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评价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收集新鲜成人颈椎标本(C1-T1)6具,采用朱青安方法分别比较A、B、C、D、E组即完整组、破坏组、自体髂骨植骨加AO钢板固定组、自体髂骨植骨AO钢板及后路棘突钢丝固定组与椎弓根钉固定组在前屈(flexion)、后伸(extension)、左/右侧弯(1ateral bending)及左/右旋转(rotation)6种运动状态下角位移,评价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 固定后3组脊柱受试单位在6个方向负载状态下的ROM较破坏组明显减少,3组内固定受试组均能达到有效的生物力学固定效果。但下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组比前路髂骨植骨AO钢板固定组更能减少生理载荷下的ROM(P〈0.05)。而前路髂骨植骨AO钢板及后路棘突钢丝固定组与下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间的ROM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新设计的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器械能提供有效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与C臂透视引导下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宜春新建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6例胸腰椎骨折并行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于C臂透视引导下进行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观察组于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评估2组置钉准确率,比较椎弓根定位时间、椎弓根置钉时间、手术时间,及患者椎体高度压缩度、椎管面积比、脊柱后凸程度,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置钉准确率为97%高于对照组82%(P<0.05);观察组椎弓根定位时间、椎弓根置钉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1±0.5)min,(2.9±0.6)min,t=6.163,P<0.01;(4.1±1.2)min,(5.7±1.3)min,t=5.236,P<0.01;(79±9)min,(90±11)min,t=5.878,P<0.01];手术后,2组椎体高度压缩度、脊柱后凸度较手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22±5)%,(28±5)%,t=5.179,P<...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种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对椎体承载能力的影响。[方法]取12具大小相近,年龄相仿的新鲜家猪L3~L5节段椎体,随机分成分a组(采用四钉法)、b组(采用六钉短螺钉法)和c组(采用六钉长螺钉法)。其中四钉法(a组)仅在L3、L5椎体常规置入椎弓根螺钉,六钉短螺钉法(b组)及六钉长螺钉法(c组)在L3、L5椎体常规置入椎弓根螺钉后,在L4椎体置入不同长度的椎弓根螺钉。在正立位与前屈位时终板处施加相同应力,观察3组椎体样本分别承受轴向压力及屈曲力矩的大小。[结果]在正位施加应力时,终板所受(200N,300N,400N,500N)力值时,c组所能承受的力[(897.00±23.52)N,(1490.00±36.37)N,(2080.67±97.75)N,(3030.33±66.46)N]较b组[(757.00±60.90)N,(1234.67±58.50)N,(1806.00±22.11)N,(2486.00±12.53)N]和a组[(402.00±18.74)N,(602.33±71.71)N,(1271.33±55.15)N,(1953.00±52.37)N]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前屈位施加应力时,终板所受(100N,200N,300N,400N)力值时,c组所能承受的力矩值为[(4.50±0.25)Nm,(8.30±0.70)Nm,(11.90±0.73)Nm,(18.74±0.67)Nm]较b组[(3.67±0.41)Nm,(5.73±0.31)Nm,(9.47±0.26)Nm,(15.89±0.46)Nm]和a组[(2.93±0.23)Nm,(4.25±0.41)Nm,(6.33±0.55)Nm,(10.89±0.19)Nm]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钉长螺钉法固定的使用能有效维持椎体的稳定性,生物力学性能佳,是术中椎体固定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验证在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偏差因素.方法 选取正常颈椎标本16具,采用64排螺旋CT层厚1 mm扫描后获得Dicom格式数据.获取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建立与寰枢椎后表面解剖结构三维互补的基板,组合形成导向模板.在激光快速成型机上进行导板实体化,利用导向模板辅助置钉.在计算机软件中将置钉前后的标本配对拟合,重新定义三维空间坐标轴后,测量理想钉道和实际螺钉的进针点、角度和钉道方向.结果 寰椎椎弓根螺钉左侧和右侧进针点在x、y、z轴上的偏移分别为(0.14 ±0.59)、(0.31 ±1.32)、(0.27 ±0.68)、(0.23 ±0.55)、(0.43±1.21)、(0.30±0.72) mm.枢椎椎弓根螺钉左侧和右侧进针点在m、n、p轴上的偏移平均值分别为(0.25±0.85)、(0.52±1.52)、(-0.27 ±0.67)、(0.44±0.87)、(0.38±1.48)、(-0.14±0.62)mm.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和实际钉道的进针点、钉道方向的偏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置钉偏差原因主要为软硬件存在的固有因素和人为产生的因素所致.该导向模板技术具有操作简易和个体化设计等优点,能提高置钉精准性及减少螺钉偏差.  相似文献   

11.
分析可吸收螺钉和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9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吸收螺钉组54例和金属螺钉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活动度及X线测量结果、踝关节评分、异物反应等。结果可吸收螺钉组患者的背屈角度、跖屈角度大于金属螺钉组(p <0.05),两组腓骨的重叠阴影、下胫腓联合间隙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吸收螺钉组患者的踝后足评分系统的评分值、踝关节稳定性、行走能力、奔跑能力、工作能力、踝关节活动度、影像结果评分高于金属螺钉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金属螺钉组患者(p <0.05);可吸收螺钉组患者的治疗后异物反应较轻,切口不愈合、切口感染、二次内固定手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金属螺钉组患者(p <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有效方式,具有高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特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00-103
目的 探讨Herbert 钉对Lisfranc 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遴选2016 年12 月至2019年12 月我院收治的44 例Lisfranc 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2 例。观察组接受Herbert 钉固定;对照组采用普通皮质骨螺钉固定。两组患者刀口愈合后采用中药活血止痛散熏洗改善症状,主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AOFAS 评分、VAS 评分及优良率。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6 个月AOFAS 评分为(91.43±3.55)分,高于对照组的(75.36±3.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个月VAS 评分为(1.92±0.65)分,低于对照组的(2.89±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个月功能优良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bert 钉相对于皮质骨螺钉固定方式对于改善Lisfranc 损伤患者术后功能情况有更为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生物可吸收螺钉与普通皮质骨螺钉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通过查找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及Embase等数据库,共纳入12篇相关文献。采集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及相关并发症等相关结果数据,利用RevMan5.35 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2 篇相关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共872 例患者,其中生物可吸收螺钉组(AS)447 例及普通皮质螺钉组(MS)425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普通皮质骨螺钉相比,生物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踝关节背屈及跖屈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其中异物反应发生率较普通皮质骨螺钉组高,其余如断钉、异位骨化、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与普通皮质骨螺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可吸收螺钉是治疗下胫腓损伤的有效内固定物,可有效避免普通皮质骨螺钉二次手术,同时也能减少断钉的风险及手术后感染发生的风险,但同时也增加异物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栓塞CT诊断作用及其表现.方法 对5例患者的临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为肺栓塞.病变位于左肺2例,右肺1例,双肺2例;单肺多发2例,双肺多发2例.结论 CT检查能准确诊断肺栓塞,是一种高效、迅速、方便、准确的检查方法,能有效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医药工程设计》2007,28(4):69-69
KFS4型螺杆分装机是上海华东制药机械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研发的新一代高速螺杆分装机。本机采用直线输送进瓶、四支螺杆分装自动加塞。设计上采用机电一体化,下粉螺杆由伺服电机驱动,微电脑设定步数,从而准确控制螺杆转动的分装所需范围计量。高精度凸轮分割器控制齿形拨块进行准确定位、分装、压塞。整机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6.
Li Q  Tian W  Liu B  Hu L  Li ZY  Yuan Q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9):1339-1341
目的评价导航辅助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胸腰椎骨折51例,Sextant组21例,常规手术组30例,从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及数字类比疼痛评分(NAPS)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Sextant组手术切口在(2.4±0.4)cm,为术中工作通道大小。平均手术时间(2.1±0.4)h,平均术中出血量(114.0±67.4)ml,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为术后(2.0±0.7)d,术前NAPS评分(7.0±1.0)分,术后(3.0±0.7)分。常规手术组手术切口在(17.4±3.4)cm,平均手术时间(2.7±0.7)h,平均术中出血量(317.0±113.2)ml,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为术后(7.2±2.5)d,术前NAPS评分(7.1±1.5)分,术后(3.1±0.8)分。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导航辅助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 pedicle screw,EPS)与骨水泥强化螺钉(polymethylmethacrylate-augmented pedicle screw,PMMA-PS)在骨质疏松人工骨模块中的稳定性。方法:30块骨质疏松人工骨模块随机分为3组(n=10),普通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CPS)组:直接置入CPS;PMMA-PS组:先向钉道内注入PMMA,再置入CPS;EPS组:直接置入EPS。24 h后进行X线及CT检查和轴向拔出实验、并测量最大拔出力(maximum pullout strength,Fmax)和能量吸收值(en-ergy absorbed value,EAV),然后观察模块的破坏情况、并测量出口处直径(diameter of hole,DOH)。结果:CPS组中螺钉被人工骨材料直接包裹,PMMA-PS组中PMMA严密包裹螺钉,明显提高了螺钉周围的密度;EPS组中螺钉的前端在模块内膨胀形成一个“爪状”结构。CPS组、PMMA-PS组和EPS组的Fmax分别为(48.50±9.22)、(217.40±62.15) N和(84.50±11.36) N。PMMA-PS组和EPS组的Fmax均明显高于CPS组(P=0.000,P=0.038),而EPS组的Fmax明显低于PMMA-PS组(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PS组、PMMA-PS组和EPS组的EAV分别为(0.11±0.04)、(0.41±0.08) J和(0.18±0.06) J,PMMA-PS组和EPS组的EAV均明显高于CPS组(P=0.000,P=0.016),而EPS组的EAV明显低于PMMA-PS组(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螺钉拔出后,PMMA-PS组的破坏最为严重,EPS组其次,CPS组的破坏最小。CPS组、PMMA-PS组和EPS组的DOH分别为(8.40±0.86)、(13.85±1.63) mm和(10.29±1.15) mm,PMMA-PS组和EPS组的DOH均明显大于CPS组(P=0.000,P=0.002),而EPS组的DOH明显小于PMMA-PS组(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PS和PMMA-PS均可以明显提高螺钉在骨质疏松人工骨模块中的稳定性,尽管EPS提高螺钉稳定性的效果不如PMMA-PS,但它为预防临床上骨质疏松条件下螺钉松动和避免传统方法中使用PMMA的诸多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李枫  刘德敏  侯伟光 《西部医学》2023,35(8):1167-1172
研究经皮内镜下可视化置钉在经皮内镜下后路腰椎融合术(End-PLIF)椎弓根螺钉置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4月我院有腰椎融合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症(Meyerding分级I、II)患者共50例。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5例。甲组的手术方式为经皮内镜下后路腰椎融合术+经皮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椎弓根螺钉置钉,乙组的手术方式为经皮内镜下后路腰椎融合术+传统X线透视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比较两组X线透视总次数、导丝置入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采用Gertzbein-Robbins标准评价置钉优良率;术前及术后24 h VAS评分和ODI指数、改良Macnab标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疗效。同时对经皮内镜下改进的置钉器械进行3D打印制造并验证其可行性、实用性。通过上述指标观察其医患X线辐射情况、微创性、置钉的优良率及手术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了手术和随访。甲组患者X线透视总次数、手术时间、导丝置入时间,均少于乙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24 h VAS、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24 hVAS、ODI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改良Macnab标准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经皮内镜置钉优良率优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内镜下置钉能减少医患X线辐射次数,降低医患辐射暴露风险,且置钉的优良率较高;同时,3D打印的经皮内镜下置钉器械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来判断皮质骨轨迹螺钉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CBT)与传统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技术在后路胸腰椎手术中应用的优劣。方法 通过Pubmed、万方数据库搜索了2019年2月前所有CBT与PS的比较研究。纳入标准:1)皮质骨轨迹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在后入路胸腰椎融合术的对比研究;2)均采用徒手操作,不涉及特殊导航系统;3)后路开放手术。排除标准:1)前后路联合手术;2)使用了特殊导航系统;3)使用了经皮置钉的技术。提取数据并整理到Excel表格,使用Revman 5.3.5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对象包括是否融合、术中估计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合并症、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12篇英文文献,1篇中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2篇,其余为队列研究。共计纳入人数为855人。1)末次融合:无充分证据认为两者在融合方面存在差异。2)术中出血量:CBT术中出血量低于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手术时间:在后路开放手术中,CBT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椎弓根螺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住院时间:相较于椎弓根螺钉手术,CBT手术住院时间较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合并症:皮质骨轨迹螺钉手术总体合并症发生率较椎弓根螺钉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尚无充分证据支持二者的术中硬膜漏发生率有差异。6)末次随访ODI评分:无充分理由支持皮质骨轨迹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术后末次ODI评分有差异。结论 皮质骨轨迹螺钉在术中估计出血量、合并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优于椎弓根螺钉,而在硬膜损伤、融合率、术后末次随访ODI评分方面尚无足够证据证实二者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63-66+70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置钉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 月~2016 年11 月共67 例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37 例使用跨伤椎固定法(4 钉组),30 例使用附加伤椎置钉法(6 钉组),观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第1 天伤口疼痛VAS 评分,测量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12 个月)时节段Cobb 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23 个月,平均(15.3±3.7)个月。与4 钉组比较,6 钉组手术切口更长、术中透视次数更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 天伤口疼痛VAS 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4 钉组比较,6 钉组术后节段Cobb 角和末次随访节段Cobb 角均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钉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术可以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加用伤椎置钉可以更好的纠正并维持胸腰段后凸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