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辅助布比卡因臂丛阻滞效果观察。方法:将60位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为B组和BD组,B组病人采用0.5%布比卡因30 mL+1 mL生理盐水,BD组病人采用0.5%布比卡因30 mL++1 mL 100μg右美托咪啶,拟超声定位腋路法阻滞臂丛神经,观察臂丛神经相关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没有区别(P>0.05),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B组起效时间为17.20依12.36 min,BD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12.23依10.65 min,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B组为410.56依43.54 min,BD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为620.85依121.23 min,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和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结果相似。结论:右美托咪啶加入布比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可以缩短起效时间30%,增强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50%。  相似文献   

2.
夏晓东  夏瑞  尹泓  别世杰  陈恭达  龚勇 《广东医学》2012,33(12):1829-183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静脉内瘘手术的成年患者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ASAⅡ~Ⅲ级).分为3组,每组20例.D1组,0.25%罗哌卡因(30 mL)内含Dex(0.2 μg/kg)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25 mL/(kg·h),输注10 min];D2组,0.25%罗哌卡因(30 mL)腋路臂丛,静脉输注Dex[1.0 μg/(kg·h),输注10 min]+生理盐水(0.05 mL/kg);C组,0.25%罗哌卡因(30 mL)腋路臂丛,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25 mL/(kg·h),输注10 min]+生理盐水(0.05 mL/kg);3组神经阻滞完成后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生命体征、镇静程度Ramsay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时间均延长(P<0.05);D1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缩短(P<0.05);D2组心率明显减慢(P<0.05),且镇静程度Ramsay评分明显增加(P<0.05).3组患者术中均无臂丛阻滞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也未发现明显神经并发症.结论 0.25%罗哌卡因混合Dex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不仅能延长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和镇痛时间,还能缩短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能明显提高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8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0.5%盐酸罗哌卡因组(A组)和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组(B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评价麻醉效果。结果:在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方面,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5%盐酸罗哌卡因未见明显差异。结论: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5%盐酸罗哌卡因应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对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从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之间收治的80例ASAⅠ-Ⅱ级急诊或者择期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对他们进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随机将他们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超声引导进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患者进行神经刺激联合超声引导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在操作时间、相关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持续的时间以及在0.5小时之内的阻滞成功率、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差异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0.5小时之内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小于0.05。实验组在平均操作的时间以及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等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都比对照组更短,而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则更长,P小于0.05。两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比较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大于0.05。结论对上肢手术患者进行神经刺激联合超声引导下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有利于提高定位的准确性,而且对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超声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一侧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0)传统异感法阻滞,Ⅱ组(n=30)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Ⅰ组寻找到神经异感后注入局麻药,Ⅱ组应用超声定位找到神经注入局麻药.局麻药均为0.5%罗哌卡因,剂量25 ml.观察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完善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结果 Ⅰ组、Ⅱ组在操作时间、不良反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仪是神经定位的辅助工具,超声定位神经阻滞进一步提高了阻滞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Wang TJ  Yang LS  Zhang DZ  Fang L  Feng L  Li SZ  Tian GL  Wei JN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5):1046-1050
目的 观察新型酰胺类纯S型左旋式长效局麻药盐酸罗哌卡因在中国人患者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药效动力学特征.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体重60~75 kg,上肢肘及肘关节部以下神经、肌腱粘连松解、移位及功能重建手术患者200例,均在腋路臂丛阻滞下手术.根据罗哌卡因的剂量不同随机分为4组(组Ⅰ 1.00 mg/kg、组Ⅱ1.25 mg/kg、组Ⅲ1.50 mg/kg、组Ⅳ2.00 mg/kg),每组50例,每组又依罗哌卡因的浓度不同分为5小组(0.15%、0.20%、0.25%、0.30%、0.35%),每小组10例.结果 罗哌卡因对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完善和持续时间,组Ⅱ与组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Ⅲ、组Ⅳ与组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组Ⅰ和组Ⅱ在注药后90 min时肌力分别在M1和M2以下即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呈分离现象,组Ⅲ和组Ⅳ在55 min和27 min达到M3和M4以上.结论 罗哌卡因剂量在1.50~2.00 mg/kg、浓度在0.30%~0.35%范围内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达到较完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剂量在1.25 mg/kg,浓度在0.20%~0.25%范围内时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完善时间稍慢,持续时间稍短;剂量在1.00 mg/kg、浓度为0.15%~0.20%时,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较慢,且止血带痛较多,仅能满足无需止血带的清创缝合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复方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本组2005-03—2007-10对80例行上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分为罗哌卡因(R)组和复方利多卡因(L)组,每组40例,采用肌间沟法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患者对神经阻滞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L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R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L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R组(P〈0.05),神经阻滞优良率均为100%。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均可安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但复方利多卡因起效快并且在术后镇痛方面优于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患者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前臂及手部手术使用止血带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选用0.25%罗哌卡因30 mL行臂丛神经腋路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右美托咪定(0.5 μg/kg)。记录止血带使用时间和神经阻滞前,神经阻滞后15、30 min,术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记录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和术后镇痛维持时间;观察用止血带前、松止血带后10 min皮质醇、丙二醛、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AP、HR和皮质醇、丙二醛、IL-6显著下降(P<0.05),运动阻滞和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显著增加(P<0.05)。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能抑制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患者止血带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70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定位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穿刺定位,对照组实施传统解剖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两组局麻药均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2%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比较两组麻醉完成时间、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并发症。观察麻醉后的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完成时间均较对照组短,麻醉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对照组麻醉后发生并发症6例,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P<0.05)。对照组神经阻滞效果Ⅰ级18例,Ⅱ级17例;观察组Ⅰ级33例,Ⅱ级2例,观察组阻滞效果更完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舒张末期速度、血流量均显著提高,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收缩期峰速度方面两组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使穿刺点、路径、穿刺深度、目标神经部位更精确,直视下及时完成麻醉效果的反馈与纠正,保障局麻药均匀扩散至神经丛,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更迅速,阻滞尺神经更完全,麻醉并发症少,镇痛效果更确切,成功率更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上肢手术实施臂丛神经阻滞提供有利的影像学支持,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0.375%左旋布比卡因组(A组)和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组(B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评价麻醉效果。结果: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甲磺酸罗哌卡因较左旋布比卡因慢;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甲磺酸罗哌卡因较左旋布比卡因短。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左旋布比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为临床麻醉适宜浓度,但左旋布比卡因药效强于甲磺酸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