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尿酸盐转运蛋白介导的尿酸排泄障碍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主要病因。人体内主要有3种转运蛋白调节尿酸盐在内环境的平衡,包括两种重吸收转运蛋白——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和葡萄糖转运体9以及一种介导尿酸盐分泌的蛋白——ABC转运蛋白2。研究尿酸盐转运蛋白对揭示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发病机制、疾病防治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介绍负责尿酸盐重吸收的URAT1的结构、组织分布、生理功能、基因组学及与其他转运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金标准明确诊断的痛风患者中双能CT(dual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DECT)检出尿酸盐结晶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关节滑液偏振光分析尿酸晶体阳性诊断为急性或慢性痛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液或痛风石分析和DECT扫描。采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s回归及t检验,分析DECT结果与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治疗的关系。结果: 共29例患者入组本研究,22例DECT检出尿酸盐结晶,7例未检出,根据是否检出尿酸盐晶体分为两组,与DECT阴性组相比较,DECT阳性组年龄更高[(47±12)岁vs.(39±11)岁,P=0.15], 体重指数(body bass index,BMI)更高[(27.9±3.7) kg/m2vs.(22.8±2.1) kg/m2,P=0.002],痛风病程更长[(135±102)个月vs.(45±53)个月, P=0.035];阳性组既往血尿酸最高值亦高于DECT阴性组[(643±121) μmol/L vs.(543±103) μmol/L,P=0.043];阳性组患者DECT时血清尿酸值虽然高于DECT阴性组[(558±150) μmol/L vs.(513±88.9) μmol/L,P=0.497],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CT检查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较,检查时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分别为18例(81.8%) vs.4例(57%), P=0.311;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患者分别为22例(100%) vs.5例(71%), P=0.052;反复典型发作的患者分别为22例(100%) vs.6例(85%), P=0.241。各关节症状与DECT发现尿酸盐结晶一致性比较,右膝关节最高(Kappa=0.627), 其后依次为左第一跖趾(metatarsophalangeal 1, MTP1, Kappa=0.58)、右MTP1(Kappa=0.551)、左膝(Kappa=0.494),均具统计学意义,踝关节症一致性较低(右踝:Kappa=0.19,左踝:Kappa=0.256),均无统计学意义。与DECT尿酸盐晶体检出率有关的变量分别为BMI[2.307(1.139~4.670) kg/m2, P=0.02]、痛风病程 [ 0.306(0.906~4.881)年,P=0.186]、既往尿酸最高值 [0.023(0.981~2.764) mg/dL, P=0.137]。结论: BMI较大、既往最高尿酸值较高、痛风病程较长的痛风患者DECT检出的敏感性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痛风结石成像技术在尿酸盐结晶检测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1月于本院进行关节双能量CT检查的39例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分析双能CT对痛风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由两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师对确诊痛风者的受累关节尿酸盐结晶体积进行测量,两周后重复测量,判断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选取部分痛风石观察改变图像重建参数后体积测量值的变化。结果 39例患者中26例为痛风,13例为非痛风性关节炎,双能CT诊断痛风的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100%;对20例确诊痛风患者的尿酸盐结晶体积测量平均值为(1.792±2.468)cm3,Urid(Hap)基物质浓度平均为(1185.26±31.92)mg/cm3,两位医师对尿酸盐结晶的体积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者内两周后再次测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10枚尿酸盐结晶进行三组参数测量体积,结果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能CT对尿酸盐结晶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固定图像重建参数体积...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双能量扫描技术在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进行患病关节的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照组为10列非痛风患者。采用双能量CT物质分解算法处理图像后,由2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根据关节有无尿酸盐结晶沉积将结果判定为阳性或阴性。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尿酸盐结晶沉积的差异及双源双能量CT检出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通过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24例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共发现223处尿酸盐结晶沉积,而临床四肢体格检查仅能发现88处关节疑有病变,仅占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发现病灶的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未发现尿酸盐结晶的沉积。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对痛风疑似患者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检测中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和无创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不同PH、不同温度条件对尿酸盐结晶形成的影响,以便进一步探讨尿酸盐沉积的机制,为阐明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机理及确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改变PH和温度,考察高尿酸的生理盐水溶液以及高尿酸血清中尿酸盐结晶形成情况,并观察UA浓度的变化。结果:PH降低或温度降低,有利于尿酸盐结晶的形成,导致高尿酸的生理盐水溶液以及高尿酸血清中尿酸浓度降低,当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时,尿酸浓度降低更明显,尿酸以尿酸盐的形式析出,导致尿酸浓度下降显著。结论:PH降低和温度降低是引起尿酸盐结晶析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妙痛风灵对尿酸盐转运蛋白的影响。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用四妙痛风灵治疗,RT-PCR方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尿酸盐转运蛋白m OAT1、m URAT1的表达。结果 m OAT1相对表达水平,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中药治疗组高于西药治疗组,P<0.05。m URAT1相对表达水平,4组间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四妙痛风灵可降低模型小鼠m OAT1的表达水平,减缓尿酸盐的重吸收,加快其排泄速度,使尿酸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尿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4例痛风患者血中尿酸进行检测并与90例高尿酸血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痛风患者血中尿酸浓度较高尿酸血症的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尿酸浓度大量增高是痛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西门子双源双能量CT(Dual-Energy CT,DECT)不同卷积函数(kernel)在痛风检测中对足踝部尿酸单钠晶体(Monosodium Urate Crystal,MSU)的显示效果。方法 分别在正弦图确定迭代算法(Sinogram-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AFIRE)、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Back Projection,FBP)下使用不同kernels(SAFIRE3:Q30、Q34、Q40;FBP:D24f、D30f、D34f、D36f、D40f)重建22例临床诊断为痛风的患者足踝部DECT影像,使用Gout软件行痛风检测。以超声结果作为参考标准,使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比较不同kernels对MSU体积、MSU数量、伪影数量、图像背景噪声、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的影响,并分析测量参数与患者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22例患者超声均可见MSU沉积,除SAFIRE3 Q34、FBP D24f、FBP D34f外,其余各ker...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形态的变化规律。 方法  选择60例(87只眼)2007年-2010年间皮质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Chylack分期均为皮质型Ⅲ期。随机分成3组,A组为植入三片式(Senser)人工晶体组、B组为植入一片式(Natural)人工晶体组、C组为植入一片式(Rayner)体积较大组。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量化测量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宽度变化,观察人工晶体位置。 结果  (1)A、B、C 3组术前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 μm处 (AOD500)、房角开放距离-250 μm 处(AOD250)、小梁虹膜夹角(TIA500)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明显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术后3个月时,3组间ACD:A组及B组变化大于C组(P<0.05),A组与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500 μm处小梁虹膜夹角A组及B组变化也明显大于C组(P<0.05),A组与B组间无明显差异。250 μm处前房角开放距离在3组间均无明显差异。500 μm处前房角开放距离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B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前房与术前相比,前房明显加深,房角明显加宽。三片式(PMMA襻 拱5°夹角)对中央前房深度影响较大,对于闭角型青光眼预防及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超声检查的方法,分析痛风关节炎患者下肢关节以及肌腱的异常表现,探讨在肌腱部位通过超声检测发现尿酸钠 (monosodium urate, MSU)晶体沉积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在痛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连续就诊并资料完整的痛风患者共8...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前瞻性双盲对比临床研究以评价通益风宁降低血尿酸的效能和耐受性,34例痛或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每天口服一片通益风宁(含别嘌呤酸100mg和苯溴马龙20mg)或别嘌呤醇100mg共2周,结果通风宁组(n=22)血尿酸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别嘌呤醇组(n=12,P〈0.10),而尿尿酸排泄的下降幅度则显著低于别嘌呤醇组(P〈0.01),提示通益风宁的降血尿酸作用比别嘌呤醇强。本组观察未发现通益风宁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诊断痛风结节沉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痛风患者65例,另选同期收治的65例非痛风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性关节炎及不明原因下肢疼痛)作为对照组,双源CT双能量扫描两组患者的疼痛部位,比较两组患者的尿酸盐沉积差异.挑选3名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在不了解影像学结果的情况下通过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对痛风组患者尿酸盐沉积状况(痛风结节)进行评估,比较临床评估与双源CT双能量成像结果的差异.结果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显示对照组无痛风结节沉积,痛风组患者在腕关节、膝关节及足踝关节检测出痛风结节沉积的比例分别为96.06%(33/34),100.00%(22/22)和96.49%(55/57).65例患者经双源CT双能量成像共检测出痛风结节沉积部位545处,是医生临床评估(125处)认定的4.36倍.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无创简便,准确率高,漏诊率低,应作为临床筛查痛风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Santeng Dingtong recipe (STDT) on monosodium urate crystal (MSU) induced rabbit arthritis.Methods: Forty-two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7 in each group. Group 1 received 0.9% saline 2.5 ml/kg per day by gastrogavage (ig) for 10 days; Group 2, 3 and 4 received STDT 0.125 g/kg, 1.0 g/kg and 8.0 g/kg per day respectively by ig for 10 days; Group 5 received colchicine 4.5 mg/kg per day by ig for 4 days; and Group 6 was untreated. MSU crystals 10 mg /500 μl containing polymyxin B 10 u/ml was injected into the knee joints of Group 1–5 to make rabbit arthritis models. Leukocytes in synovial lavage fluids was then counted and differentiated; pathological injury of synovial membranes was observed under HE staining; interleukin-1 beta (IL-lβ),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 and leukotriene B4 (LTB4) content in synovial lavage fluids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Results: MSU caused a rapid leukocyte infiltration and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IL-lβ, TNFα and LTB4 2 hrs after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STDT inhibite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in synovial fluids dose-dependently, protected the synovial membrane against pathological injury and reduced the production of IL-lβ, TNFα and LTB4; while colchicine did not decrease the level of TNFα, bu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in synovial fluid and reduced the production of IL-11β and LTB4.Conclusion: STDT exerts a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in rabbit model of acute MSU arthritis, its mechanism being probably due to the decrease of IL-1β, TNFα and LTB4 synthesis. This program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ew Drugs Foundation (No.98-35-N-1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尿酸清除率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68例痛风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了解痛风患者中发生糖代谢异常的比例。同时测定血尿酸、24小时尿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胰岛素等,分析尿酸清除率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栗痛风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比例高于普通人群,尿酸清除率低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尿酸清除率高者。结论痛风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比例增高,尿酸清除率减低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肢多发痛风石切除术前准备要点、操作要点以及术后处理注意事项。方法:选择四肢多发痛风石患者23例,均为男性,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8.7岁。病程为4~20年,平均病程为9.13年,均为四肢多发痛风石,术前血尿酸380~665 μmol·L-1。本组病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待血尿酸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值并且未处在急性发作期时行痛风石切除,部分患者行功能修复重建术,术后积极配合规范痛风内科治疗。结果:21例患者术后2周切口甲级愈合,2例患者切口有尿酸盐渗出,再次清创缝合后愈合。23例患者中18例获得随访,5例失访。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与术前比较,16例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不适感减轻;而2例关节活动未见好转,1例并发腕管综合征患者麻痛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在治疗四肢多发痛风石患者方面有优势,能获得满意临床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钟春梅  廖常彬  李正良 《四川医学》2011,32(12):1937-1938
目的探讨药用碳联合别嘌醇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药用碳加别嘌醇片,对照组除不使用药用碳外,其他治疗相同。两组均不使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药用碳4片,3次/d;别嘌呤醇片1片,3次/d,疗程30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观察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相比,降尿酸疗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BUN、Cr的疗效,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血尿酸、BUN、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中,药用碳不仅可降低BUN、Cr,还可降低血尿酸,与别嘌醇联用有协同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收集了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作患者共312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痛风发作的因素。作者认为痛风发作除与血尿酸浓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外,还受患者年龄、工作性质、伴发疾病等诸因素影响,且与血容量及季节有关。高尿酸性肾脏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应予以重视。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预防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合并肥胖的痛风患者临床特征及尿酸排泄特点。【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痛风患者228例,收集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生化指标,测定24h尿尿酸和尿肌酐并计算肾尿酸排泄指标。【结果】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把患者分为肥胖组(n=44)、超重组(n=88)及非超重组(n=96),肥胖组年龄小于超重组及非超重组[43(32,57)岁比55(45,65)岁、58(45,67)岁],起病年龄小于非超重组[37(26,48)岁比48(38,59)岁],血尿酸水平高于非超重组[594(522,697)μmol/L比511(372,653)μmol/L],肥胖组高胆固醇血症[25例(56.8%)比30例(31.3%)]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26例(59.1%)比46例(47.9%)]比例高于非超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高甘油三酯血症比例[19例(43.5%),33例(37.5%)比17例(17.7%)]及代谢综合征比例[22例(50.0%),32例(36.4%)比12例(12.5%)]均高于非超重组,肥胖组尿酸排泄分数低于非超重组[5.5(3.6,7.4)%比7.0(5.2,9.8)%],肾小球尿酸负荷高于非超重组[5.3(4.2,7.5)mg·min-1·1.73m-2比3.5(2.2,5.2)mg·min-1·1.73m-2](P均<0.016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与尿酸排泄分数负相关(P均<0.05)。【结论】合并肥胖的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高、肾小球尿酸负荷高可能与其肾脏尿酸排泄相对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处理技术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0 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DECT 检查,且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分析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DECT扫描见尿酸盐结晶沉积171例,诊断敏感性为90.00%;171 例DECT均可见尿酸盐沉积,见弥漫性绿色影,共发现542处,主要分布于四肢关节及附近结缔组织内,双足及踝关节、膝关节、双手及腕关节及肘关节病灶数分别为321、206、12及3处;尿酸盐结晶沉积最长径线<5 mm尿酸盐结晶共417 处(76.94%),5~10 mm共108 处(19.93%),>10 mm共17 处(3.14%);结晶形态多数不规则,部分呈点状。结论双能量CT 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检测率高,与病理穿刺一致性高,且对非典型部位尿酸盐结晶沉积显示率高,可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