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可达人群的20%[1].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发病因素很多,有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因素、感染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在中医学中属于口疮、口糜、口疡等范畴,以反复发作、久治难愈为特征,治疗颇为棘手,因而治疗方法多根据可能的病因进行全身治疗及局部对症治疗.近年来,采用中西医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有关研究表明偏头痛的发病率约为14.6%,由于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临床对本病的治疗也有多种方法[1].有关研究表明,中西医对本病均有不错的疗效.下面仅就近几年研究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采用西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对30例慢性输卵管炎引起不孕症患者使用西医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30例慢性输卵管炎引起不孕症患者,经治疗后受孕26例,受孕率86.67%,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 西医治疗法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医和西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男性不育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男性不育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208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治疗)和对照组(西医治疗),各104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96/1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84/10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根除率,随访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复发少.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8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临床上均由电子胃镜以及病理活检诊断明确的慢性胃炎患者142例,同时幽门螺杆菌(Hp)试验检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对慢性胃炎有特别疗效的中药方剂,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2个月后,进行治疗效果的比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81%;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胃炎的有效办法,经济实用,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农村城市化、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趋势越来越严重.由于哮喘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所以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文试图从中、西医角度分析哮喘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不同,以期探求哮喘病的最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毛细支气管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该病最常见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以呼吸急促、胸凹陷、喘鸣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酸中毒,危及生命,病死率达1%~3%.由于其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国内有报道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毛细支气管炎的中西医治疗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急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蛇咬伤428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兴波  刘波  聂凌  史忠 《重庆医学》2008,37(22):2512-2514
目的 探讨急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蛇咬伤的具体方式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428例蛇咬伤患者病例资料,横、纵向对比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蛇咬伤较单一方法(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较单一方法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并大大缩短病程,较好地避免了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一方法治疗更完善,效果更明显,能有效减轻毒素对内部脏器的损害,从而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分析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资料,中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为情志内伤与脾胃虚弱,病机主要是肝郁脾虚与脾肾阳虚,多以疏肝健脾、补脾温肾为法辨证论治;西医学认为其发病是精神、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感染等多种因素和多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解痉药、止泻药或通便药和益生菌等协同治疗.为减轻治疗副作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采取中西结合,开发多维度、立体式、综合性诊治体系是临床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