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甘草对雷公藤二萜内酯体内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甘草对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体内代谢产物的影响,为阐明甘草对雷公藤的减毒增效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LC-MS/MS法研究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单独给药以及与甘草联合给药后在大鼠尿液中的相应代谢成分,分析比较单独给药及联合给药后代谢产物种类和生成量的差异。结果在雷公藤甲素单独给药和与甘草联合给药的大鼠尿液中,均发现代谢产物5个:m/z([M+H]^+)377,359,359,359,375;在雷公藤内酯酮单独给药和与甘草联合给药的大鼠尿液中,均发现代谢产物3个:m/z([M+H]^+)413,397,375;各代谢产物生成量在单独给药组和联合给药组中有很大差异。结论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单独给药和与甘草联合给药后其部分代谢产物相同,但是代谢产物的生成量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甲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又叫雷公藤内酯醇,它是从雷公藤中分离出的一种含有3个环氧基的二萜内酯化合物,其在雷公藤中的含量非常低,其中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部位的相对较高,但是一般的植物提取得率都非常低。在充分保留其抗肿瘤、抗炎和免疫抑制等活性作用成分的基础上合成多种适合临床应用的药物,为临床有效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乙素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药材经95%乙醇回流提取,过中性氧化铝柱,三氯甲烷-甲醇(9:1)洗脱,洗脱液蒸干后用流动相定容。色谱柱:Hypersil BDS色谱柱(250mm×4.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3:77)(雷公藤甲素),乙腈-水(16:84)(雷公藤乙素)。检测波长:220nm。结果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乙素线性范围均在5~1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和97.3%,RSD<2%(n=9)。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乙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GC/TOF-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雷公藤甲素对大鼠尿液中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的影响和毒性作用机制,寻找与毒性相关标志物,为雷公藤类药物临床毒性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依据。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雷公藤甲素高(2.4 mg/kg)、中(1.2 mg/kg)、低(0.6 mg/kg)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单次灌胃给药后,收集第0、1、3和7天的尿液,GC/TOF-MS进行分析,对尿液中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进行鉴定并获取半定量数据,经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剂量给药和不同时间取样尿液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谱有明显差异,可被清晰区分并呈明显的动态变化轨迹。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结果与常规血液生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发现,给药引起尿液中的苹果酸、枸橼酸、牛磺酸、谷氨酸、苏氨酸及软脂酸等发生明显改变,提示与雷公藤甲素毒性相关,为潜在的毒性标志物。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测定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可反映雷公藤甲素对大鼠的毒性,代谢组学技术可以作为药物毒性评价方法。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提示,雷公藤甲素对肝脏的毒性机制可能与大鼠肝脏线粒体受损、影响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及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
RP-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脂质体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雷公藤甲素脂质体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μ-Bondapak C18(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19nm;流动相:甲醇-水-异丙醇(4:3:1);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雷公藤甲素与制剂中的辅料达到良好分离,雷公藤甲素在0.8—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65%,RSD为0.42%。结论此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甲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磊  王兴鹏 《上海医学》2004,27(4):279-280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主要产于中国南部地区,其提取物的成分很复杂,雷公藤红素(Tripterine)、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me)、雷公藤甲素(TriptoIide)和雷公藤乙素(TripdioIme)是其主要活性成分。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和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肾病、哮喘、肿瘤等。近年来,雷公藤甲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倍受关注,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雷公藤外用凝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i.d,5μm),检测波长为220nm,流动相为甲醇:水(46:54),流速1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在10.24~51.20μg/ml间,雷公藤甲素的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 7),方法回收率为98.3%,RSD为0.23%(n=5).结论:此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雷公藤甲素外用凝胶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雷公藤甲素作用机制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综述雷公藤甲素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预计其在基因表达信号通路方面和药理作用靶向性方面的研究将成为未来重点。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雷公藤饮片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测定市售雷公藤饮片中雷公藤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色谱柱为HypersilODS2 (4 .6mm× 2 0 0mm ,5 μm) ;流速为 0 .8mL/min ;检测波长为 2 18nm。 结果 线性范围为 0 .0 0 4μg~0 .7μg ,r=0 .9999,加标回收率为 98.2 % ,RSD =2 .0 2 % (n =6 )。 结论 本法重复性好 ,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又名黄藤、黄藤木、黄腊藤等,属卫茅科植物,是目前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材。雷公藤甲素(tripdio-lide)是从雷公藤中分离的二萜内酯化合物,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目前雷公藤甲素测定方法主要采用HPLC法。本实验采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对雷公藤甲素进行测定研究,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1.
正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是从雷公藤中提取分离到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是各种雷公藤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和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1])。但雷公藤甲素存在水溶性差,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生物利用度不高等问题。自微乳释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是由药物、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  相似文献   

12.
一个新的二氢黄酮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根茎中分得一个新的二氢黄酮甙,经化学和波谱分析,将其结构鉴定为:甘草素4′O[βD(3O乙酰基)呋喃芹糖(1→2)]βD吡喃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4′O[βD(3Oacetyl)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相似文献   

13.
一个新的二氢黄酮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根茎中分得一个新的二氢黄酮甙,经化学和波谱分析,将其结构鉴定为:甘草素 4′ O [β D (3 O 乙酰基) 呋喃芹糖 (1→2)] β D 吡喃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 4′ O [β D (3 O acetyl) apiofuranosyl (1→2)] β D glucopyranoside)。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应用液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中共分离出3个三萜皂苷、2个香豆素和8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一个三萜皂苷为新化合物。结论:通过ESI-MS,^1HNMR,^13CNMR,HMQC和HMBC分析,将新三萜皂苷的结构鉴定为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1→2)-β-D-葡萄糖醛酸]-24-羟基-甘草内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种源对甘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及播种苗生长的影响,揭示种源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甘草种子的千粒质量、含水量、种皮透性、发芽率、发芽势,播种后测定幼苗和一年生苗的生长指标。结果上海庙种源种子的千粒质量大于巴音乌素种源,上海庙种源和巴音乌素种源种子的单粒质量分别为12.3和11.7mg。巴音乌素种源种子种皮的透水性较上海庙种源强,电导率测定值是上海庙种源的2倍。上海庙种源种子的硬实率较高,种子耐贮藏性和种子活力较强。巴音乌素种源未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于上海庙种源,但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低于上海庙种源。两种源未处理和处理过的种子均以小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两种源幼苗生长指标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上海庙种源一年生播种苗的多数生长指标略高于巴音乌素种源,但两种源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种源对甘草种子的物理特性、种皮的透性、种子的发芽特性有一定的影响;种源和种子大小对甘草幼苗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但对一年生播种苗的生长量及生物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Wistar大鼠的毒性及肾脏损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大鼠灌胃雷公藤甲素0,200和300μg/kg14d,分别于给药0,7和14d时测定大鼠体重。实验结束时取肾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给药后动物体重呈现增长减慢以及下降现象,肾脏切片中死亡受体(Fas)及其配体(FasL)表达增加,肾脏细胞中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转移至胞浆。结论:雷公藤甲素可引起受试动物肾脏出现凋亡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较长期使用雷公藤甲素对正常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连续灌胃7周,其中空白对照组10只:2%丙二醇2mL·kg-1,日2次;雷公藤甲素组10只:2%丙二醇雷公藤甲素混溶液20μg·kg-1,日2次。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浆CRH含量。结果:雷公藤甲素组血浆CRH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雷公藤甲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可能作用机理之一是兴奋下丘脑CRH神经细胞,使下丘脑合成、分泌CRH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甘草次酸对雷公藤内酯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雷公藤内酯醇单独给药组和雷公藤内酯醇与甘草次酸联合给药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2 mg/kg,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选择离子检测(SIM)的方式测定2组大鼠不同时间血浆中的雷公藤内酯醇浓度,比较2组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 结果 在0.2~25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线性良好.定量下限为0.2 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12.0%,准确度为90%~105%,绝对回收率>80%,基质效应>90%,血浆样品的稳定性良好.药代动力学数据显示,联合给药组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消除半衰期(t1/2)、平均滞留时间(MRT0~180 min)、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80 min)分别是单独给药组的0.75,2.51,1.15及1.39倍,其中t1/2、MRT0~180 min在2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甘草次酸与雷公藤内酯醇联用可降低雷公藤内酯醇的峰浓度,延长其体内滞留时间,从而提高其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该测定方法简便、效率高、重复性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宁夏地区栽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中获得的甘草黄酮提取物(licorice fla-vonoids,LF)对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的2型糖尿病(T2DM)模型的降血糖作用及对正常BALB/c小鼠餐后血糖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喂养4周后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100~125mg.kg-1,ip)制备C57BL/6J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2周后实施300mg.kg-1和100mg.kg-1剂量的LF灌胃,干预5周后,测定空腹血糖值、糖耐量变化值,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采用糖耐量实验观察LF对正常BALB/c小鼠实施蔗糖负荷(sucroseload)糖耐量的影响。结果 LF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C57BL/6J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升高血清SOD和GSH-PX水平的同时,降低血清MDA含量。LF对2型糖尿病C57BL/6J小鼠的糖耐量异常现象改善不明显。LF对于正常BALB/c小鼠实施蔗糖负荷后血糖峰值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宁夏地区栽培甘草中获得的甘草黄酮提取物具有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作用,并具有调节正常动物餐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