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炎症与血栓形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炎症的促凝作用以及凝血-炎症网络的相互作用所致的恶性循环,已成为血栓形成的重要发病机制。而体内存在的天然抗凝物质的抗炎作用,已被认为是极重要的生理功能,从而给炎症、败血症、创伤、DIC与血栓形成等的治疗注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炎症与血栓形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上认为炎症与血栓形成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病理过程。所谓炎症(inflammation)是指外源性和内源性损伤因子引起细胞多种损伤性病变,机体的局部和全身则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以局限和消灭损伤因子,并清除和吸收坏死组织,修复损伤,属于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而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则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炎症与血栓形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现已公认体内炎症一凝血之间存在网络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丹  金红  李玉光 《河北医学》2010,16(1):123-125
抵抗素(Resistin,RE)作为一种脂肪因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大量实验证明,抵抗素不仅参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发生,而且是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炎症状态,参与血栓的形成和发展,与心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炎症与血栓     
杨林花 《美中医学》2008,5(7):29-32
血栓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形成机制复杂。炎症作为机体常见的病理过程,在血栓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炎症和血栓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炎症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血栓形成;致血栓因子则可参与调节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与炎症-血栓网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炎症、血栓形成均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状态。近年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炎症与血栓形成之间存在网络关系”。炎症促进高凝状态;同时,血栓形成中的产物也可引起炎症。它们的相互作用在临床许多疾病,如DIC、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多种血栓性疾病以及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的发病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各种炎症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主要作用.现就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rowth arrest—specific gene6,Gas6)是维生素K依赖蛋白家族成员、Axl家族的共同配体。近来研究表明Gas6参与炎症反应、血管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诊断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有重要意义。本文就Gas6的结构及其受体特点、与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的关系作一综述,并探讨其在心脑血栓性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生在实践工作中 ,很早就发现脑缺血伴发炎症反应 ,但直到近几年才对其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脑缺血时白细胞浸润发生在缺血后 6~ 2 4小时内 ,促使白细胞向血管外迁移的细胞因子产生在脑缺血的初始部位。脑动脉阻断后即使立即再通 ,脑组织的缺血损伤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而且不能完全挽救由继发损伤造成的脑缺血组织的继续扩大。缺血后脑死亡的机制可能与组织酸中毒、细胞内钙聚集、氧化应激(蛋白氧化、脂质过氧化、DNA氧化 )、一氧化氮合成、微循环损害及弥散性去极化抑制等有关。目前 ,较多的研究兴趣集中在缺血再灌注后的炎性过程…  相似文献   

10.
超声技术能无创、定性、定量评价血管壁的运动及弹性功能的改变,能直观、准确地评价血管壁运动力学的特征,早期反映血管弹性特征的变化。血管管壁的内皮损伤性炎症是血栓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条件。内-中膜厚度测量技术、血管回波跟踪技术、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等超声技术指标能有效评价炎症及血栓形成时血管弹性的变化。该文对以上3项技术在炎症及血栓形成的血管方面的应用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1.
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病理环节。抗栓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占重要地位。目前使用的抗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抗凝剂和溶栓剂。尽管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同时出现的出血等不良反应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药物的临床应用。寻找抗血小板以外的多途径抗栓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中药具有多靶点、多环节且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因此在预防血栓前状态研究方面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例青年男性冠心病猝死者进行系统病理学尸体解剖,重点对其心脏和冠状动脉进行形态学观察,探讨冠心病猝死的形态学改变。方法: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冠状动脉基本病变,弹力-胶原纤维双重特殊染色观察冠状动脉弹力膜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特异性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死者有与年龄不相称的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左冠状动脉主干Ⅳ级重度狭窄,管腔内血栓形成并完全阻塞管腔;各冠状动脉外膜及粥样坏死区域炎症反应明显,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提示浸润淋巴细胞多为CD3阳性T淋巴细胞。弹力-胶原纤维双重染色示:冠状动脉内弹力膜连续中断并呈片絮样增生分布。结论:年轻人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比老年人更剧烈,炎症可能是导致血栓形成的起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炎症指标在血液透析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变化,探讨炎症状态在AVF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慢性肾衰竭(CRF)AVF术后患者77例按照是否出现内瘘血栓分为:内瘘通畅组(通畅组,n=60),内瘘血栓组(血栓组,n=17),分别比较上述两组患者与炎症状态相关的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白细胞(WBC)、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等指标。结果:与通畅组比较,血栓组hsCRP、 MCP-1、FIB的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血栓组与通畅组比较,前者血浆sEPCR的含量均值及平均秩次高于后者,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值已非常接近0.05,可能与本组样本量少有关;血栓组与通畅组比较,ALB水平、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瘘血栓形成时多种炎症指标升高,提示AVF血栓形成有炎症参与,炎症状态可能是AVF血栓形成的诱发因素,进而可能主动参与了血栓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炎症标志物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关系。方法将确诊的下肢DVT患者42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就诊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静脉血进行G反应蛋白(CBP)、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印P)及血常规检测。结果DVT患者CBP、ESB、FD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DVT表现出CBP、ESR、白细胞等炎症标志物的水平变化,临床可结合以上指标作为DVT的辅助诊断,有助于发现DVT高危人群,预警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普遍存在一种微炎症状态,这种持续存在的炎症状态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如何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是当今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而与肾脏血管内皮受损密切相关的血栓调节蛋白是调控体内多种生理反应的关键位点,具有抗凝、抗炎、保护内皮细胞及维持血管稳态的功能,可为慢性肾脏病抗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因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附壁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23例[男169例,女54例,(65±14)岁],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血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hsCRP、心肌酶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差别。结果:检出有左室附壁血栓者21例(9.4%),血栓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8.0±11.6)mg/dl,vs(10.4±7.3)mg/dl,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CRP 18 mg/dl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RR=4.57,P=0.035)。结论:hsCRP明显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后附壁血栓的形成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氯吡格雷通过不可逆的抑制ADP与血小板表面的P2Y12受体结合,使与之耦联的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的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不能暴露,从而使纤维蛋白原无法与GPⅡb/Ⅲa结合,同时还通过阻滞ADP和颗粒内容物从血小板中释放,从而抑制血小板的激活。随着应用的增加,临床发现氯吡格雷并不是对所有的患者都有效,有一部分患者在使用氯吡格雷后仍出现血栓事件,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氯吡格雷抵抗或氯吡格雷无反应。本文就有关氯吡格雷抵抗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9.
根根据 Virchow 血栓形成原理,以家兔股动脉血管(直径1mm)制作血栓形成动物模型并在模型术后1~6d 测量血栓体积,行股动脉造影、血小板计数检查及光镜下血栓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血栓体积在模型术后第4d 最大,同时末梢血小板计数值也最高,以后随着血栓的明显机化,血栓体积趋于减小;血小板数值也相应减少至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检形成因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周围性血管疾病,在下肢深静脉处尤为常见,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行走、站立困难等,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较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针对此种疾病,临床医师要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治疗此种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