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重叠率所获得的腹腔动脉及其分支图像质量,以获得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MSCTA)理想的重建参数。方法:随机选择45例临床推荐行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纳入研究,选择3.0 mm×2.5 mm的扫描参数,对横断面扫描图像的原始数据分别用重叠率0%,50%和75%进行层厚3.0 mm轴面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两种后处理成像方法。根据腹腔动脉及分支血管边缘的清晰度、腹腔动脉的分支级别显示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用双盲法评分,所有统计工作应用SPSS软件完成。结果:3种不同重叠率对腹腔动脉血管成像的总体质量以75%与50%重叠率图像质量最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75%、50%重叠率图像质量高于重叠率0%(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腹腔动脉血管成像选择3.0 mm层厚、50%重叠率能很好显示腹腔动脉及分支,VR比MIP重建的血管图像更优。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多期扫描及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 3期血管成像的可行性 ,不同后处理技术显示肝脏血管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 方法 :对 97例患者行肝区多层螺旋CT 3期血管成像扫描。重建方法为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容积再现技术 (VR)。同期 2 1例患者行肝动脉DSA成像。 结果 :肝动脉期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扫描范围内的腹主动脉 ,腹腔干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与变异。MIP及VR技术显示肝动脉分级多为 2级以下 ,DSA显示肝动脉均达 3级以上。门、肝静脉期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及肝静脉系统情况。MIP及VR均多能显示门静脉及肝静脉达 3级以上。两种技术显示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MIP法显示细小血管清晰、真实 ,类似血管造影 ,VR立体感强于MIP。结论 :MSCT肝脏 3期血管成像是了解肝脏动脉及门、肝静脉系统情况的无创、安全、方便的检查方法 ,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有关肝动脉和门、肝静脉方面的信息。MIP与VR结合使用是较好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排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MSCT)胰周血管成像的扫描技术和成像方法。方法:40例无胰腺及胰周疾病的患者随机分2组:①A组准直器1.00mm,1.25mm重建;②B组准直器2.50mm,3.00mm重建。非离子型造影剂(Omnipaque300mgI/ml)按1.5ml/kg计算,注射速率3ml/s,通过造影剂跟踪技术来确定动脉期延迟时间,取T11腹主动脉为靶血管,阈值设为180~200Hu,门脉期延迟65~70s。将动脉期图像进行容积显示法(V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成像,统计正常腹腔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率,并进行χ2检验。结果: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的显示率均为100%,胃十二指肠动脉的显示率为100%(A组)和90%(B组),P>0.05;胰十二指肠上动脉的显示率为95%(A组)和20%(B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造影剂按1.5ml/kg计算,注射速率3ml/s,准直器1.00mm,1.25mm重建,VR和MIP成像能获得良好的胰周血管图像。  相似文献   

4.
尉东涛  张建平  孙海成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08-109,F000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血管重建成像对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方式证实的22例肝脏肿瘤进行128层螺旋CT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阴影显示(SSD)与容积显示(VR)等技术进行双期血管重建成像。结果肝动脉期vR和MIP等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属支,门静脉期VR和MIP后处理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结论128层螺旋CT双期血管重建成像技术快速、直观、准确,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肝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及胃癌介入治疗中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针对胃周动静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在我院80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治疗前均使用飞利浦256层i CT进行腹部三期增强扫描后,将原始数据重建薄层后传至飞利浦后处理工作站,使用后处理程序容积演示(volume rendering,VR)、曲面重建技术(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thin,MIP-Thin)、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显示胃及及肿瘤供血血管。结果采用VR、CRP、MIP-Thin、MIP重建技术,可以对胃主要动脉血管起源、走行及变异的情况进行显示分析,但动脉远端细小血管及静脉显示较差。结论 MSCT对胃及肿瘤血管成像技术,可以为临床腹腔镜及介入治疗胃癌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38例经CT肺血管成像(CTPA)确诊的肺栓塞患者,采用MSCT对患者先行常规动脉增强扫描,观察对肺动脉及栓子的显示效果;采用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将所得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处理,进一步观察肺动脉各分支及栓子的显示效果,并与单纯MSCT扫描结果比较。结果 38例肺栓塞患者均成功完成检查,常规MSCT共显示362支肺动脉分支受累,而经过图像后处理后共发现385支肺动脉分支受累,其中主肺动脉8支,左右肺动脉35支,肺叶动脉78支,段动脉218支,亚段动脉46支;经MPR、MIP、VR图像处理后,能较为清晰的观察肺动脉分支充盈缺损及其他征象;385支受累肺动脉分支中MPR显示97.14%(374/385)高于MIP(362/385)、VR92.73%(357/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SCT扫描后经过图像后处理技术能进一步准确观察栓子和肺动脉分支受累情况,通过征象表现对指导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MPR在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分支栓子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MIP、VR。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胰腺血管成像的最佳扫描参数.方法:对40例纳入本研究的病人行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研究.扫描时动脉期采用bolus-tracking技术;门脉期采用test-bolus技术.使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法(VR)重建胰腺动脉和静脉.结果:MIP、VR对胰腺间接供血动脉和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胃网膜右静脉的显示率均为100%,对胃结肠干均为80%.MIP、VR对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77.5%、67.5%;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82.5%、75%;胰十二指肠下动脉,67.5%、57.5%;右结肠上静脉,87.5%、80%;胰十二指肠上后静脉,65%、40%;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62.5%、4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结合扫描前准备、适当的层厚、合理的延迟时间、一定的造影剂剂量和注射速率可获得良好的胰腺血管显示.  相似文献   

8.
杨健  归俊  许承志  毛健强 《广西医学》2010,32(2):174-17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支气管肺隔离症(P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S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平扫与增强扫描,经图像后处理成像采取了MSCT血管成像与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容积重建(VR)相结合的技术,显示异常血管与病灶的关系。结果10例PS均为单发,左肺下叶后基底段8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2例,均为叶内型。MSCT与多模式重建血管成像均清晰显示异常供血全部来自胸主动脉分支,单支动脉供血。结论MSCT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PS,可取代有创性DSA检查,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 (MSCT)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PH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60例PHC患者初次行TACE治疗前的MSCT增强图像,并行多层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以TACE术中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MSCT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肝动脉的形态及肝癌的血供方面的准确性。结果 60例均清楚显示肝动脉走行、肝癌的血供情况,肝动脉变异8例,肝外动脉供血6例,均与TACE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一致;1、2级肝动脉显示VR、MI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明显优于VR。结论 MSCT增强及后处理技术能良好地显示肝动脉的走行及肝癌的血供情况,在TACE治疗前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双期扫描后肝血管重建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例原发性肝癌MSCT肝双期扫描后肝血管重建的表现,重建技术有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重建(SVR),SVR有两种方法:表面遮盖法(SSD)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MSCT肝双期扫描后动脉期血管SVR图像直观,立体感强,能清晰显示动静脉瘘,但不能显示瘘口;MPR成像能清楚显示门脉主干及下腔静脉内癌栓的整体形态及范围。结论:MSCT肝双期扫描后肝血管重建技术是显示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及静脉系统内癌栓的有效无创伤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层CT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和总结了多层CT在设备技术等方面,包括探测器、球管和数据处理系统的进展,并对多层CT在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CT仿真内镜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同时提出了因多层CT的出现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字减影CTA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A(Digital Subtraction CT Angiography,DS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用颅底骨血管模型,16层螺旋cT(Brightspeed elite)扫描:1)轴位螺旋和非螺旋同一参数重复10次扫描;(2)两组同样的参数放在同一序列内,曝光间隔时间不同(2.3s,3.5s,4.1s,4.7s,5.9s;4s,5s,6s,7s,8s)和采集层数不同(32,41,48,51,55;60,64,72,77,80),各重复1次扫描;(3)模拟注药后按(2)的参数扫描,采集80层,曝光间隔时间为2.4s,重复5次扫描.结果:非螺旋轴扫重复10次,减影成功率为100%,螺旋轴扫重复10次减影成功率为20%;同一序列相同两组扫描,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0.6的整数倍时减影成功率为100%,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不为0.6的整数倍时减影均不成功.不同采集层数减影成功率为85%,不成功扫描重复后完全减影.模拟注药后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9s,5次减影成功率为100%,得到清晰的减影"血管"图像.结论:球管曝光起始位置是影响DSCTA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控制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球管转速的整数倍可确保球管曝光起始位置相同;探测器的使用宽度不影响DSCTA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8,自引:22,他引:28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2004年12月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10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动脉血管造影由上肢静脉注入对比剂,静脉血管造影由下肢静脉注入对比剂,行三维重建。结果 101例中男68例,女33例,平均年龄45.6岁,头部CTA35例,发现动静脉畸形5例,动脉脉瘘1例,烟雾病1例,动脉瘤2例。颈部血管CTA5例,发现颈部血管迂曲者1例,椎动脉变异者1例,鼻咽瘤侵犯血管1例。胸部CTA12例,发现肺动脉栓塞1例,主动脉变异1例,永存动脉干1例。腹部CTA29例,发现肠繁膜上动脉栓塞1例,骨动脉栓塞1例。下腔静脉造影5例,发现下腔静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少量渗漏3例,腹腔巨大畸胎瘤推压肠纺膜血管1例。下肢静脉造CTA15例,均见下肢静脉血栓患侧显影浅谈,可见迂曲扩张的侧支循环血管影,健侧显影良好。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全身各部位血管病变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双源CT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6,自引:19,他引:36  
双源CT具有双球管和双组探测器,其单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可达83ms,可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同时,双球管可同时输出不同能量的X线,提高了CT对不同组织的鉴别能力,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2例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病例。结果显效12例,好转26例,无效9例,死亡5例。结论治疗以中性疗法为主,混合性脑卒中的正确诊断依赖于现代成像技术,同时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通过CT及三维重建影像诊断和分型,探讨CT诊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近年来对多起胫骨平台骨折病例均进行了X线片和CT平扫检查,根据CT图像将胫骨平台划分为三个柱形区域,依此分型,同时分析了CT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并据此统计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发病率。结果CT三维能通过重建影像,直观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正确分型有一定帮助。结论通过CT检查可以详细明确病情,三柱分型有助于制定出一套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对176例肺部肿块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材,所取组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析其准确性。结果 CT引导肺穿刺的确诊率达91%,并发症发生率为8%。结论 CT引导肺穿刺活检是一种简便、准确、快速、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芦杰  刘小平  刘森 《中外医疗》2011,30(15):186-186
目的 探讨肺部CT影像分析对糖尿症合并肺结核在的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症患者32例,详细分析其早期肺部CT影像资料.结果 本组32例共有52个肺段发现病变,其中肺结核常见部位37个(71.15%),少见部位15个(28.85%).CT征象:肺结核病变以大片状实变形为主者,例、空洞者6例、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左心房黏液瘤的诊断.方法:对15例临床怀疑左心房壁瘤患者行CT检查.结果:5例病理证实,10例CT证实左心室壁瘤.结论:CT检查左心房黏液瘤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小,对诊断左心房黏液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结肠癌的CT表现 1.原发灶 结肠癌原发灶的主要CT征象有肠壁的增厚、肿块、肠腔狭窄和局部肠壁的异常强化.利用水灌肠法进行增强CT扫描,可更好地显示病变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