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ChE)水平联合乳酸清除率(LCR)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90例,根据28天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38例),根据SChE水平分为低SChE组(≤4 000 U/L)和正常SChE组(>4 000 U/L),根据24 h LCR分为低LCR组(LCR≤10%)和高LCR组(LCR>10%),记录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感染性休克确诊24 h内血常规、降钙素原(PCT)、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血乳酸(LAC)。 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APACHEⅡ评分、部分肝肾功能指标较高,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SChE、LCR水平较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SChE和LAC为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ChE联合LAC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效能最高(P<0.05)。 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SChE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正常SChE组(P<0.05),低LCR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高LCR组(P<0.05)。 结论年龄、APACHEⅡ评分、SChE和LAC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SChE和24 h LCR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浓度及血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住我院ICU的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按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测定入住ICU即刻、入院6 h动脉血乳酸浓度,计算6 h乳酸清除率,以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入院即刻血乳酸、6 h血乳酸浓度及6 h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h内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浓度增高及6 h低乳酸清除率患者预后不良,6 h乳酸清除率具有良好的评估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何喜军  石源  尹卓伟  徐佳宁  赵海 《医学综述》2012,18(23):4054-4055,4058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指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96例感染性休克伴有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2.0 mmol/L)的患者根据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46例)和存活组(50例),比较两组动脉血乳酸监测指标(动态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乳酸持续升高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死亡组入ICU后0、6、24和48 h的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达标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6、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6 h乳酸清除率≥10%时病死率明显降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6 h乳酸清除率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动态动脉血乳酸水平、6 h乳酸清除率是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入RICU的4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测定入住RICU后0、6、24、48 h动脉血乳酸水平,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入住RICU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随治疗开始乳酸水平逐渐降低,存活组患者入院后0、6、24、48 h动脉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存活组6 h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较高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差,入院ICU后6 h乳酸清除率较低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早期血乳酸水平、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第28天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应用早期目标性液体复苏方案(EGDT)对37例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测定患者治疗0h及12h的血乳酸水平,并计算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及治疗第28天病死率。计算12h乳酸清除率,并与APACHEⅡ评分作一致性比较。将病例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年龄、性别、乳酸峰值、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乳酸峰值及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重复测量值的方差分析,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的乳酸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不同时间段的乳酸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乳酸的测定值、乳酸峰值及乳酸清除率与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28天病死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动脉血乳酸差值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测定患者入院时及早期复苏6 h后动脉及外周静脉血血气分析,记录患者动脉血乳酸(A?lac)及外周静脉血乳酸(V?Lac),计算患者外周静脉?动脉血乳酸差值(ΔLac),根据患者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变化,预测患者预后。结果:共入选59例感染性休克复苏达标患者,28 d存活34例,死亡25例。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CHE) 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明显升高(P < 0.05),患者入院时A?Lac和V?Lac明显升高(P < 0.05),早期复苏6 h后V?Lac和ΔLac明显升高(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苏后ΔLac是患者28 d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早期复苏6 h后ΔLa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38(OR=74.107,P < 0.001),最佳临界值为0.65 mmol/L时,预测患者28 d死亡的敏感度为76.0%,特异度为85.3%。结论:外周静脉?动脉血乳酸差值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生存率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休克患者血清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并评估其对患者预后及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休克患者,分为乳酸正常组(<2.0 mmol/L)46例和乳酸组(≥2.0 mmol/L)34例;低乳酸清除率组(<10%)35例和高乳酸清除率组(≥10%)45例;生存组65例和死亡组15例。检测血清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并对各组患者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记录机械通气及病死例数。结果乳酸组、低乳酸清除率组及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4.45±4.71)分、(25.44±6.02)分和(25.04±6.17)分,均高于乳酸正常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机械通气和死亡率分别为23.53%(8/34)、14.71%(5/34)和25.71%(9/35)、14.29%(5/35),均高于乳酸正常组和高乳酸清除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24 h、48 h乳酸浓度分别为(11.62±4.05) mmol/L和(14.62±2.88) mmol/L,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乳酸清除率为(9.68±3.91)%,低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乳酸及乳酸清除率与休克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血清乳酸越高、血清乳酸清除率越低,休克患者病情发展较重且预后较差。动态监测血清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对休克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及临床治疗指导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快捷、有效、简便、实用指标.方法:选取68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入ICU时行APACHEⅡ评分并检测其动脉血乳酸值,在6小时后复检,计算出该患者6小时血乳酸清除率;根据疾病的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1例;根据6小时血乳酸清除率的高低,将患者分为a组(低乳酸清除率组30例)、b组(中乳酸清除率组22例)、c组(高乳酸清除率组16例).结果: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6小时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而入ICU时的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小时乳酸清除率越高,6小时目标治疗达标率越高(P<0.05),MODS并发率及病死率越低(P<0.05),且6小时乳酸清除率>20%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6小时血乳酸清除率是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疗效及预后早期、敏感、定量的指标,是一种快捷、有效、简便、实用的评估方法,对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脓毒症患者不同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特点,为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71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脓毒症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7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4例);根据28 d转归分为生存组(58例)和死亡组(13例)。记录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检测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APTB)患者血清Fad D9重组蛋白、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单核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96例APTB患者(APTB组),按照肺部病灶有无空洞和病灶肺叶数分亚组。同期选择体检健康且经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阴性者(健康对照组,HC组)及阳性者(结核潜伏感染组,LTBI组)各48例。比较各组血清Fad D9重组蛋白、sCD14-ST、Pgp水平。评估Fad D9重组蛋白、sCD14-ST、Pgp诊断APTB和鉴别APTB、LTBI的价值。 结果Fad D9重组蛋白、sCD14-ST、Pgp水平APTB组>LTBI组>HC组,且有空洞者高于无空洞者,病灶肺叶≥3个者高于<3个者(P<0.05)。Fad D9重组蛋白、sCD14-ST、Pgp对APTB诊断和APTB、LTBI鉴别有良好效能(P<0.05)。 结论APTB患者血清Fad D9重组蛋白、sCD14-ST及Pgp明显升高,且与肺部病灶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乳酸及sTREM-1、sCD14、sCD16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乳酸、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LVESI)、左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LVED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指标[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sCD163]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乳酸水平、HR、MAP、LVESI、LVEDI、LVEF、血清sTREM-1、sCD14、sCD163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2/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巴酚丁胺相比,左西孟旦可有效恢复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纠正血乳酸水平,改善心功能和降低sTREM-1、sCD14、sCD163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1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d、3d、7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及两组患者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时间和28d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入住E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8d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d、3d、7d,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MDA、NO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SOD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SOD水平先下降后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MDA、N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可进一步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氧化应激水平,缩短患者入住EICU时间,降低28d死亡率,为脓毒症休克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联合心肌坏死标志物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126例患者6 h复苏治疗达到预期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目标.患者入院采血,测定乳酸清除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并于治疗6 h和24 h取血检测乳酸清除率水平.分析乳酸清除率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酸清除率>10%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P<0.01);存活组乳酸清除率及各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病死组(P<0.01);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MYO、CK-MB的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在患者预后病死风险单独判断中的价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P<0.01);6h乳酸清除率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ROC曲线下面积和95%CI值明显高于单用乳酸清除率和单用心肌损伤标志物(P<0.01).结论:乳酸清除率联合cTnT、MYO、CK-MB、NT-proBNP等心肌标志物对感染性休克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且评估效果显著高于各指标独立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在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5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17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胰腺炎(MAP组)149例和非轻症胰腺炎(NMAP组)68例,根据患者预后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Hcy、CRP、FIB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cy、CRP、FIB预测AP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轻症胰腺炎组和非轻症胰腺炎组在入住ICU、HB、Ca、CREA、BG、LDH、Hcy、CRP、FIB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入住ICU、Hcy、CRP、FIB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Hcy水平与CRP、FIB呈正相关(P<0.05),血清CRP水平与FIB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cy、CRP、FIB联合预测AP患者预后的AUC为0.839,高于Hcy的0.684、CRP的0.678、FIB的0.669(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OR=50.222,P=0.013)、Hcy>13.32 μmol/L(OR=3.550,P=0.016)、CRP>88.96 mg/L(OR=7.218,P=0.001)、FIB >5.22 g/L(OR=4.812,P=0.005)是影响AP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cy、CRP、FIB水平升高,三者在预测AP患者病情和预后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郑晓晶  胡周全  虎琼华  崔巍  张鸣 《西部医学》2022,34(10):1517-1521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迁移率蛋白-1(HMGB1)、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样本HMGB1、PCT水平,分析其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根据患者28 d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对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因素行回归分析。 结果 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275,P=0.019);PCT与APACHEⅡ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469,P<0.001);生存组HMGB1、PCT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Alb、HMGB1、PCT是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lb与HMGB1、PCT均呈负相关(r=-0.398、r=-0.274,P<0.05)。 结论 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HMGB1、PCT水平不仅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杭州市丁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252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排除74例,最终纳入研究的脓毒症休克患者为178例.根据患者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联合Sestrin2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组,连续随访28 d,根据预后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83例)和死亡组(39例)。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TX3、Sestrin2水平,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清PTX3、Sestrin2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PTX3、Sestrin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死亡组血清PTX3、Sestrin2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 <0.05)。ROC曲线结果分析显示,PTX3联合Sestrin2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04(95%CI:0.853,0.955),特异性为85.68%(95%CI:0.838,0.948),敏感性为84.26%(95%CI:0.884,0.932)。死亡组年龄≥60岁占比、SOFA评分、...  相似文献   

20.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关系。方法对53例诊断为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38)和死亡组(n=15)。分别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第1个24 h内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结合APACHEⅡ和SOFA系统进行评分。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T4水平与APACHEⅡ和SOFA评分呈负相关(r1=-0.53,P<0.01;r2=-0.35,P<0.01)。结论血清T4水平可作为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