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HGF和TGF-β对高糖作用下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方法取肾肿瘤切除的正常极肾脏组织,贴壁法培养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细胞分别培养于不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另设相同渗透压的甘露醇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方法对细胞表达HGF和TGF-β进行检测.结果高浓度葡萄糖作用早期,细胞增殖旺盛,然而随着高糖的持续刺激,细胞增殖发生停滞,同时诱导细胞发生肥大反应.同时观察到高糖作用的早期HGF表达升高,随着作用的持续时间延长,其表达量下降,而TGF-β出现持续的高表达,同时外源加入HGF可以抑制TGF-β的表达.结论高糖作用下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早期出现自限性增殖后细胞增殖停滞,出现肥大.这与HGF和TGF-β的表达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高糖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培养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中,其中25 mmol/L葡萄糖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hHGF,分别于不同时间段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高糖作用早期细胞增殖旺盛,随着高糖的持续刺激,细胞增殖发生停滞,同时细胞出现肥大.外源性加入HGF后,对高糖造成的细胞损伤具有修复作用.结论高糖作用下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早期出现自限性增殖后细胞增殖停滞,出现肥大.HGF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由于高糖诱导的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3.
HGF对高糖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高糖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培养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中,其中25mmol/L葡萄糖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hHGF,分别于不同时间段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高糖作用早期细胞增殖旺盛,随着高糖的持续刺激,细胞增殖发生停滞,同时细胞出现肥大外源性加入HGF后,对高糖造成的细胞损伤具有修复作用。结论 高糖作用下的肾间质成纤维细咆早期出现自限性增殖后细胞增殖停滞,出现肥大HGF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由于高糖诱导的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肾间质纤维化以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大量积聚为特征。本研究初步探讨糖尿病肾病时其间质纤维化机理。方法:应用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其增殖和纤维连接蛋白(FN)分泌的影响。结果:高糖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但可促进其分泌FN。结论:高糖对间质成纤维细胞具有直接的作用,而参与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高糖及己酮可可碱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病变的机理以及己酮可可碱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为研究高糖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并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纤维连接蛋白。同时,本研究也观察了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一种非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结果:高糖和己酮可可碱均可抑制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但高糖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而己酮可可碱可减少其分泌,且可抑制高糖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结论:高糖可能通过促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在糖尿病肾病的间质病变中起作用。而己酮可可碱抑制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将有利于肾间质病变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以探讨HGF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中的18只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另外18只行假手术。于术后第3、7、14天分别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HGF、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并行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在肾间质纤维化早期,肾HGF表达明显增加而TGF-β1表达却明显下降;在肾间质纤维化晚期,肾HGF表达明显下降而TGF-β1表达却明显上升,同时α-SMA和FN的表达明显增强,肾的病理改变明显,而且HGF表达与TGF-β1、α-SMA及F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HGF可能是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它与TGF-β1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和核转录因-κB (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上进行研究。设立正常葡萄糖对照组(糖浓度为5.6 mmol/L)、高糖组(30 mmol /L)以及 PDTC 干预组(100μmol/L)和分别含丙泊酚12.5、50、100μmol/L 的干预组。用 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 TGF -β蛋白,以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TGF -βmRNA 的表达,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系膜细胞内磷酸化 NF -κBp65(p -NF -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诱导系膜细胞24 h 后,TGF -β蛋白分泌明显增强(P <0.01),丙泊酚(12.5、50、100μmol /L)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分泌的 TGF -β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系膜细胞在低浓度葡萄糖水平下可低水平表达 TGF -βmRNA,高糖作用24 h 后,TGF -βmRNA 表达明显增强(P <0.01),丙泊酚可明显下调高糖诱导的 TGF -βmRNA 的表达(P <0.01);在高糖作用1 h 后,系膜细胞内的 p -NF -κBp65蛋白表达增强(P <0.05),丙泊酚能够部分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 p -NF -κBp65蛋白增多(P <0.05)。结论在体外含高糖培养条件下,丙泊酚可以抑制 TGF -βmRNA 及蛋白在系膜细胞的表达,部分逆转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 NF -κB 的活化,提示丙泊酚对糖尿病肾病可能有抗炎、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uth factor,HGF)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表达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及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影响,从而探讨HGF在糖尿病肾病中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刺激组及HGF干预组,通过MTT比色测定不同时间、不同HGF浓度对大鼠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MMP-9、TIMP-1、TGF-β1、HGF以及Ⅳ型胶原(Ⅳcol)的含量;以RT-PCR法检测系膜细胞MMP-9,TIMP-1、TGF-β1及HGF基因的表达。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刺激系膜细胞增生,HGF可以抑制高糖引起的系膜细胞增生。通过外源添加HGF可以显著抑制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Ⅳcol、TIMP-1及TGF-β1的分泌,但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MMP-9的分泌则无显著影响。同高糖刺激组相比,外源HGF使系膜细胞MMP-9及HGF基因表达明显增强,而显著抑制系膜细胞TIMP-1及TGF-β1基因的表达。结论HGF对于高糖条件下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这一作用可能同以下途径有关:HGF抑制高糖刺激所导致的系膜细胞增生;HGF抑制TIMP-1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促进MMP-9mRNA表达,从而调节MMP-9与TIMP-1之间的比例促进ECM降解;HGF显著抑制TGF-β1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并且促使内源HGFmRNA表达增高,从而恢复TGF-β1与HGF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肺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TGF-β1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转分化。将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培养液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HGF组;③TGFβ-1组;④HGF+TGFβ-1组,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肺泡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表达。结果:①TGF-β1组肺泡上皮细胞从原来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样形态。②TGF-β1组的细胞α-SMA的表达明显增加,SP-A的表达明显减低。③HGF组的细胞形态学、α-SMA、SP-A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④HGF+TGFβ-1组,多数细胞保持原来肺泡上皮细胞的形态,α-SMA表达明显低于TGFβ-1组、SP-A表达明显高于TGFβ-1组。结论:HGF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负性调控TGFβ-1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  相似文献   

10.
丹参抑制瘢痕形成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丹参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的丹参加入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测细胞抑制率、成纤维细胞自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胶原。结果 丹参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随浓度增大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增加;而且,丹参可抑制成纤维细胞自分泌TGF-β1及减少胶原的合成(P<0.05),且二者成正相关关系。结论 丹参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TGF-β1的自分泌,减少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6.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