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抗炎作用及其对T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DBA/1J小鼠,以牛Ⅱ型胶原诱导建立小鼠关节炎CIA模型。成模后,以雷公藤红素2mg/kg给药治疗并设置对照组,记录小鼠关节评分;二次免疫70d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浆中IL-17、IL-6、TGF-β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鼠关节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细胞中Th17和Treg比例。结果雷公藤红素组小鼠关节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HE染色结果显示,雷公藤红素有效改善关节滑膜炎性浸润情况(P0.05);ELISA检测小鼠血浆结果显示雷公藤红素使Th17相关细胞因子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雷公藤红素可显著降低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亚群比例(P0.01)并增加Treg细胞亚群比例(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可以有效缓解CIA小鼠关节炎症症状,抑制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生成和软骨破坏。雷公藤红素治疗CIA小鼠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减少CIA小鼠体内IL-6等促炎症因子的分泌并伴随着抑炎因子参与的免疫平衡调节过程而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大鼠胶元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血清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及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从细胞因子角度以及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其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来氟米特组、穴位埋线治疗组、来氟米特+穴位埋线治疗组。动态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各项关节炎活动指标、HE染色观察滑膜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7和TGF-β1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以及关节炎指数;提高血清中TGF-β1含量和降低血清中IL-6、IL-17含量,各治疗组能有效减轻CIA模型滑膜组织关节炎炎症及病理形态的改变。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可能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而显著减轻关节炎症和破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是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筛选的理想模型,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关节炎模型.但是,目前鲜见Ⅱ型胶原诱导CIA模型的系统免疫学变化的报道.因此,本研究采用DBA/1小鼠诱导了CIA模型,并对其免疫学改变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 将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和并充分乳化,于DBA/1小鼠尾根部皮内注射进行初次免疫,20 d后同样方法进行再次免疫.应用千分尺测量CIA模型小鼠的左右两侧足掌厚度,并进行关节炎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小鼠血清Ⅱ型胶原特异性抗体,Luminex技术和αLISA技术测定血清及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CIA小鼠于造模后23 d开始,陆续出现前肢、后肢的红肿、功能障碍,发病率高达100%,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关节肿胀程度呈进行性加重,关节炎评分增高.CIA小鼠脾脏指数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且Ⅱ型胶原刺激的特异性T细胞增殖明显增强.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1L-4含量及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TNF-α和IL-1β水平亦显著升高.此外,CIA小鼠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Ⅱ型胶原特异性抗体.结论 Ⅱ型胶原诱导CIA模型发病率高,免疫学改变以Th1细胞因子升高为主,兼有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灌胃给药21 d后观察大鼠体重变化、足肿胀度;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滑膜和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小鼠巨噬细胞NO2-释放法测定大鼠滑膜和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活性。结果桂枝芍药知母汤能改善CIA大鼠体重变化,降低原发性和继发性足肿胀度,下调CIA大鼠滑膜和血清IFN-γ、IL-4水平。结论CIA大鼠滑膜中IFN-γ、IL-4水平均升高,血清中以IFN-γ升高为主。桂枝芍药知母汤抗风湿作用,可能通过下调CIA大鼠滑膜和血清IFN-γ、IL-4水平,从而调节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DBA/1小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CIA),分析其发病的特点、临床表现及病理学变化。方法用完全弗氏佐剂乳化牛Ⅱ型胶原,在DBA/l小鼠尾根部皮内注射100μL,3周后重复注射等量抗原,动态观察小鼠的临床变化,如足爪肿胀程度、关节炎指数评分和体重变化等,对发病关节及小鼠脾脏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从首次免疫后28d开始,胶原免疫组小鼠踝关节开始出现明显红肿,7周左右肿胀达到高峰,小鼠CIA发生率为100%;病理学结果显示,患病关节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软骨和骨骼破坏、滑膜增生等较为典型的变化;脾脏生发中心增多,红髓充血;正常对照组小鼠则无上述表现。结论用牛Ⅱ型胶原,可成功诱导DBA/l小鼠CIA模型,发生率为100%。该模型较充分模拟了人类RA的病变特征,关节炎指数、踝关节和脾脏病理等是评价CIA模型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γδT细胞、滑膜组织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70(HSP70)以及骨和软骨MHC-Ⅰ和NF-κB表达的变化,探讨γδ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背部及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的方法制作Wistar大鼠CIA动物模型,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动物外周血γδT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关节液TNF-α和IL-10的含量、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滑膜组织HSP60和70以及关节软骨和骨MHC-Ⅰ类分子和NF-κB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A模型组动物外周血γδT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1),关节液中TNF-α含量升高(P<0.05)、IL-10含量降低(P<0.05),滑膜组织HSP60和70的表达上调(P<0.05),关节软骨和骨MHC-Ⅰ、NF-κB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关节滑膜、软骨和骨细胞HSP60、HSP70和MHC-Ⅰ表达的上调,将有助于γδT细胞活化,进而引起关节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对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与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方法将24只雄性DBA/1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组、CIA+生理盐水组和CIA+Gas6组,每组6只。在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与牛II型胶原蛋白混合乳剂0.1ml,21d后再次以弗氏不完全佐剂与牛II型胶原蛋白混合乳剂0.1ml构建CIA小鼠模型。模型建立后第42天记录小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采集下腔静脉血1ml,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7和IL-10的表达;无菌切取脾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L-17+细胞和CD4+Foxp3+细胞的比例;切取右踝关节,HE染色观察关节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CIA小鼠AI评分增高,踝关节存在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和软骨破坏,血IL-17和IL-10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CIA小鼠脾脏CD4+IL-17+细胞比例升高,而CD4+Foxp3+细胞的比例下降(均P<0.05)。与CIA组小鼠相比,CIA+Gas6组小鼠AI评分下降,踝关节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软骨破坏减轻,血IL-17水平下降而IL-10水平升高(均P<0.05);同时CD4+Foxp3+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而CD4+IL-17+细胞比例下降(均P<0.05)。结论Gas6能够减轻CIA小鼠的关节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抗炎和对Th17/Treg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DBA/1J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从形态学、病理学及免疫学等多方面对该模型进行鉴定。方法将牛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Ⅱ)与佐剂混合并充分乳化,于DBA/1J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进行初次免疫,21 d后同样的方法进行再次免疫。观察小鼠体重变化、关节肿胀程度等形态学指标,进行踝关节病理检查,并用CB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造模组小鼠体重于首免后35 d开始下降并持续低于对照组。于28 d,造模组小鼠出现足爪红肿,35 d足爪肿胀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62 d发病率高达90%。病理学检测显示,造模组小鼠关节腔变窄,滑膜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软骨结构不同程度破坏。相比于对照组,造模组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6、IFN-γ、MCP-1显著升高(P0.05),而抗炎因子IL-10轻微下降(P0.05)。结论 DBA/1J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可成功诱导CIA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炎症发展和滑膜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皮内注射Ⅱ型胶原诱导大鼠CIA,给予不同剂量川芎嗪灌胃,以环孢霉素A(CSA)为阳性对照.检测关节炎指数积分和炎症足垫厚度,X摄片检测关节结构,透射电镜观察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化观察滑膜VEGF的表达和滑膜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SA和100 mg/(kg·d)川芎嗪可降低关节炎指数积分和炎症足垫厚度,减轻炎症关节结构的破坏,改善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抑制滑膜表达VEGF和减少滑膜MVD.结论川芎嗪可抑制CIA大鼠关节炎症发展和关节结构的破坏,其机制与川芎嗪可抑制滑膜表达VEGF,从而抑制滑膜组织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ASIC1基因敲除小鼠构建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探讨敲除ASIC1对关节炎发病程度及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小鼠和基因敲除小鼠分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过观察足爪炎症情况进行关节炎评分,并测定继发侧足爪肿胀度;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TUNEL法、ELISA法检测关节软骨损伤及关节炎炎症情况。结果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组的关节炎评分及足爪肿胀度低于野生型小鼠模型组;HE结果显示敲除ASIC1可减轻AA小鼠关节软骨的破坏情况;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敲除ASIC1可提高AA小鼠关节软骨中Ⅱ型胶原的表达;TUNEL法结果显示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组中软骨细胞的凋亡水平低于野生型小鼠模型组;ELISA法结果表明,敲除ASIC1可下调AA小鼠血清中高表达的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水平。结论 敲除ASIC1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发病程度及关节软骨的破坏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治疗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葳  李韬  周其文  杨东山 《河北医学》2004,10(3):239-242
目的:总结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共34例,年龄2~16岁,3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改良B-T分流术,1例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无远期死亡。结论:本症应争取早日行根治术,肺动脉发育差者应行改良B-T分流术,右室发育不良者在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死亡原因以低心排综合征多见,应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多种方法预防。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