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江苏省部分孕期妇女不同季节血清维生素D水平,了解其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江苏省8个地区不同医院的围产营养门诊采集18 478名健康孕妇的空腹血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量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和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的浓度。25(OH)D2和25(OH)D3总和为25-羟基维生素D[25(OH)D],以25(OH)D为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18 478名孕妇的血清25(OH)D浓度平均为(19.2±9.4) ng/mL,维生素D缺乏率[25(OH)D<20 ng/mL]为59.7%,严重缺乏率[25(OH)D<12 ng/mL]为24.9%,充足率[25(OH)D>30 ng/mL]为13.7%。2013、2014、2015年孕妇的平均血清25(OH)D浓度分别为(17.3±8.5)、(18.2±9.0)、(20.5±9.7) ng/mL,其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69.4%、63.6%、54.4%。不同年份孕妇25(OH)D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孕妇血清25(OH)D浓度平均分别为(19.2±9.5)、(19.6±9.0)、(18.4±8.7) ng/mL,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60.0%、57.9%、62.8%,不同地区间孕妇25(OH)D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血清25(OH)D浓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8,P<0.01)。孕妇维生素D的水平与检测血清25(OH)D浓度的季节有关,夏秋季高于春冬季,其血清25(OH)D浓度依次为 (22.7±9.2)、 (22.2±9.3)、 (15.3±7.3)、 (12.3±6.4) ng/mL。结论:孕妇维生素D缺乏率高,应加强对孕妇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及时指导维生素D缺乏的孕妇合理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上海地区妊娠早、中期妇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l vitamin D,25(OH)D]值,为建立上海地区妊娠早、中期妇女25(OH)D参考值范围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至2017年在上海西南部及东北部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黄浦、杨浦两个院区20 657例妊娠<28周的初诊建卡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取同期245例未妊娠的体检女性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入组孕妇外周血25(OH)D浓度水平。参考非妊娠期女性维生素D营养状态诊断标准描述妊娠早中期25(OH)D营养状况分布:血清25(OH)D 浓度<12 ng/mL为严重缺乏,[12~20) ng/mL为缺乏,[20~30) ng/mL为不足,≥30 ng/mL为正常。结果 妊娠早、中期孕妇与正常对照组25(OH)D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6.0) ng/mL或(19.3±7.0) ng/mL vs.(22.7±9.2)ng/mL,P<0.01]。妊娠早、中期25(OH)D的5th检测值均为9.8 ng/mL,而95th检测值分别是29.0 ng/mL及31.9 ng/mL。正常对照组25(OH)D严重缺乏占4.9%,缺乏占33.1%,不足占46.5%,正常占15.5%;孕早、中期25(OH)D缺乏和严重缺乏分别占14.1%和45.9%,不足占33.4%,正常的仅占6.6%,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妊娠期25(OH)D水平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夏秋季孕妇25(OH)D水平高于春冬季(P <0.05)。孕期体重与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与非妊娠期女性25(OH)D水平及分布均存在差异。建议建立妊娠期女性25(OH)D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杭州市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水平,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8月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体检的1~6岁儿童1613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别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25(OH)D2及25(OH)D3含量。结果 男童的血清25(OH)D和25(OH)D3水平显著高于女童(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清25(OH)D和25(OH)D3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25(OH)D2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不同性别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6,P=0.324),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9,P=0.005),≥4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相对较高。结论 男童的血清25(OH)D、25(OH)D3水平显著高于女童,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血清25(OH)D、25(OH)D3水平降低,≥4岁儿童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病人血清维生素D与甲状腺功能及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的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239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值分为:≥30 ng/mL为正常组、20 ng/mL≤25(OH)D<30 ng/mL为不足组、10 ng/mL≤25(OH)D<20 ng/mL为缺乏组、<10 ng/mL为严重缺乏组,比较血清25(OH)D与临床指标及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为56.9%,随着血清25(OH)D下降,年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 hemoglobin,HbA1c)、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钙(calcium,Ca)、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与血清25(OH)D呈独立正相关(P<0.05);性别、年龄、吸烟、HbA1c、TSH与血清25(OH)D呈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女性、年龄、吸烟、HbA1c、TSH是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25(OH)D缺乏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中对炎症的影响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纳入了在承德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诊断为EOS 53例(EOS组),另有我院产科出生留院观察排除感染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25(OH)D的季节分布、平均水平,维生素D缺乏发生的比例、水平,血25(OH)D预测新生儿EOS的ROC曲线,再根据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15 ng/mL)、维生素D非缺乏组,比较两组间的炎性指标水平。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S组、对照组、所有纳入病例的维生素D不同季节总体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组25(OH)D平均水平(11.09±6.05)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4.22±5.77) ng/mL(P<0.05);25(OH)D缺乏(≤15 ng/mL)在EOS组中有44例(83.01%),其维生素D平均水平(9.14±3.49)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中26例(65.00%)的维生素D平均水平(10.57±2.28) ng/mL(P<0.05);由EOS组和对照组得出25(OH)D预测EOS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635(P=0.026),有统计学意义。早发型败血症组中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数百分比在维生素D缺乏组显著高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P<0.05)。结论: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与早发型败血症发生有关,血25(OH)D检测对早发型败血症有预测价值,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体内存在更高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维生素D与甲状腺功能及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病人151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含量分为≥ 30 ng/mL正常组,20~ < 30 ng/mL不足组,10~ < 20 ng/mL缺乏组, < 10 ng/mL严重缺乏组,比较血清25(OH)D含量与各临床指标以及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在T2DM人群中血清维生素D不足比例为89.40%,4组病人血清25(OH)D含量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病人血清25(OH)D含量与TSH呈负相关关系(P < 0.05)。结论T2DM病人体内血清维生素D缺乏和TSH之间呈负相关,对于T2DM病人应考虑及时补充维生素D,并注意监测其甲状腺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生素D与支气管扩张患者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支气管扩张患者127例,分别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测定,根据血清25(OH)D的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0 ng/mL],维生素D不足组[25(OH)D:20.1~30 ng/mL],维生素D充足组[25(OH)D:30.1~100 ng/mL].3组分别进行糖精渡越时间测定了解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结果 40.9%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37.0%的患者存在维生素D不足,仅有22.0%的患者维生素D充足;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充足组3组的糖精渡越时间分别为(1123.5±25.3)、(866.3±28.6)、(694.5±25.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生素D缺乏组最长;维生素D与糖精渡越时间之间存在负相关(r=-0.697,P<0.01).结论 支气管扩张患者通常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明显下降,维生素D水平与黏液纤毛传输时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贵阳市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与老年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9年6月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过维生素D检查的老年患者资料,共5913例,检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检测结果分为维生素D缺乏、不足、正常情况,按临床诊断分组,分为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5组,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贵阳市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与老年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25-羟维生素D_3平均水平为20.797 ng/mL,其中25-羟维生素D_3缺乏(20 ng/mL)3137例,占53.03%;维生素D_3不足(20 ng/mLD_330 ng/mL)1722例,占29.13%;维生素D_3正常(30 ng/mL)1054例,占17.84%。健康正常对照组维生素D_3水平显著高于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和糖尿病组(P0.05),而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在血清25(OH)D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不同严重程度间的血清25(OH)D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情严重程度越高,血清25(OH)D水平越低,血清25(OH)D水平与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贵阳市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性疾病明显相关,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般人群血清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与心率收缩压乘积的关系?方法:在前期横断面研究的基础上,抽取苏州市621名年龄≥40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分组下的心率?收缩压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关系?结果:25(OH)D <10 μg/L组与≥20 μg/L组相比,心率增快(5.0 ± 1.2)次/min(P < 0.01),RPP增加(754.3 ± 187.8)次/min?mmHg(P < 0.01)?当PTH处于高水平时,25(OH)D<10 μg/L组与≥20 μg/L组相比,心率增快10.7次/min(P=0.001),RPP增加1 279.4 次/min?mmHg(P=0.011);调整多个因素后,心率仍增快8.2次/min(P=0.017),RPP增加1 041.8次/min?mmHg(P=0.06)?当PTH处于低水平时,25(OH)D<10 μg/L组与≥20 μg/L组相比,心率增快3.7次/min(P=0.018),RPP增加639.5次/min?mmHg(P=0.007);调整多因素后RPP仍增加595.7次/min?mmHg(P=0.012)?结论:维生素D缺乏者心率加快?RPP增加?心脏做功增加,尤其维生素D缺乏与高水平的PTH同时存在时对以上效应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3-16
目的 分析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771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维生素D的高危因素。结果 2771例婴幼儿25(OH)D水平为(36.27±9.09)ng/mL,缺乏、不足比率分别为4.5%、20.9%。不同性别、年龄组婴幼儿25(O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6,P=0.255),夏秋季节婴幼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春冬季节(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春冬季、纯母乳喂养、户外活动时间2 h及未规律补充维生素D是婴幼儿维生素缺乏的高危因素。结论 滨州地区健康婴幼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年龄无关,与季节变化有关;应加强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并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VitD)是一组具有广泛生理作用的类固醇衍生物,其作用是通过VitD受体(VDR)介导的。体内大多数组织和细胞都有VDR。VitD抵抗是指机体对正常甚至大剂量VitD或1,25(OH)2D的低反应或无反应现象,VDR基因点突变是主要原因之一,对机体有着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D及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介导的生物效应参与调节体内多个病理生理过程,包 括钙磷代谢、免疫调控、抗炎、抗感染、肿瘤预防等。自噬是真核细胞溶酶体介导的一种分解代谢途径,分为巨自 噬、微自噬及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3种类型。自噬有助于维持细胞能量及新陈代谢,炎症、感染、肿瘤等多种病理过 程均与自噬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维生素D/VDR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影响自噬,调节自噬的不同阶段,在自身免疫性疾 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炎症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Vitamin D is a kind of steroid hormone and present naturally in very few foods.However,a number of foods have been fortified and sun exposure produces vitamin D in the skin.Once consumed or made in the skin,vitamin D undergoes two hydroxylation steps to generate the final hormonal form.It is hydroxylated first in the liver to produce 25(OH)D3 and then second in the kidney to create the hormonal form,1,25(OH)2D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腓肠肌远端腱切术方案建立老龄大鼠骨骼肌肥大模型,探讨维生素D补充对老龄大鼠骨骼肌肥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大鼠(24个月龄)20只,手术切断左后肢单侧腓肠肌远端肌腱造成超负荷骨骼肌肥大模型(Overload,Ovld侧),另一侧行假手术(Sham侧)。造模完成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D组,维生素D组每天灌胃1 000 IU/kg的维生素D,对照组灌胃等量大豆油(溶剂),干预1周后处死。无菌条件下取腹主动脉血待检;取左、右后肢跖肌称量,并液氮速冻,置低温冰箱保存待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含量和骨骼肌中维生素D受体(VDR)的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TOR、rpS6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表达。结果 在实验期间,2组大鼠摄食量和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大鼠 Ovld侧跖肌质量均较Sham侧增加(P<0.05),且维生素D Ovld侧跖肌的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Sham侧跖肌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D提高了大鼠血清25(OH)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促进了Ovld侧肌组织VDR的表达(与Sham侧比较,P<0.05),而对照组Ovld侧肌组织VDR的表达与Sham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2组Ovld侧肌组织中p-mTOR/mTOR、p-rpS6/rpS6比值均比Sham侧增加,但仅在维生素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腓肠肌远端腱切术能够有效促进老龄大鼠骨骼肌肥大,而维生素D补充能进一步促进骨骼肌肥大,其机制可能与维生素D促进老龄大鼠骨骼肌中VDR的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相关信号蛋白mTOR、rpS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重庆市永川区乡镇3~6岁留守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位点多态性与25-羟维生素D[25-(OH) D]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招募永川区部分乡镇3~6岁留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以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进行FOKⅠ位点基因型检测.结果 ①285例3~6岁留守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19.566±5.185) ng/mL,维生素D充足占2.81%;不足组占41.40%;缺乏占52.98%;严重缺乏占2.81%.留守儿童组血清25-(OH)D较之非留守儿童组低,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中3岁组25-(OH)D平均水平最高,各年龄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②ff基因型的维生素D水平较其余2种基因型低,但3种基因型的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后,各基因型维生素D水平相比较差异仍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永川区留守儿童25-(OH)D水平严重低下,需采取措施提高维生素D水平,VDR受体基因FOK Ⅰ位点多态性可能与25-(OH)D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对人正常气道上皮维生素D受体表达及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为研究对象,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25羟维生素D3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组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25羟维生素D3处理组。各处理因素作用细胞时间为24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观测各处理组维生素D受体(VDR)mRNA及蛋白表达、分布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个不同处理浓度的25羟维生素D3对VDR的表达量及分布均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 25羟维生素D3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影响可能并不依赖于VDR的表达及转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正常?超重和肥胖3组人群皮下和大网膜脂肪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20例正常组?35例超重组?27例肥胖组人群的腹部皮下和大网膜脂肪组织VDR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D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皮下脂肪组织中,肥胖组VD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超重组(P < 0.05);在大网膜脂肪组织中,超重组VDR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高(P < 0.05),肥胖组VDR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超重组相比降低(P < 0.05)?结论:肥胖患者脂肪组织中VDR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临床上补充维生素D干预肥胖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佝偻病)时对小儿乳牙萌出的影响。方法: 60例(0~2岁)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维生素D突击治疗组(维生素D3 30万IU,每4~6周肌肉注射1次,3~4个月内用2~3次)和对照组(维生素D浓缩滴剂每日2 000~4 000 IU口服,1个月后改为400~800IU/d),观察月萌牙人数。结果: 维生素D突击治疗组平均月萌牙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分别为28/32和15/28(P<0.01)。结论: 维生素D突击疗法治疗佝偻病可促进小儿乳牙的萌出。0~2岁佝偻病患儿乳牙萌出的速率可作为评价其疗效的敏感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分析长沙地区健康成年人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探讨其与血尿酸的关系。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健康体检成年人4 379例,收集参加者年龄、性别、血尿酸、25-(OH)D等基线资料,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发现,成年人男、女性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20.83±0.49) ng/mL与(18.41±4.42) ng/mL,男性的血清25-(OH)D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女性血尿酸为(284.98±76.32) mmol/L,高尿酸血症348名(15.36%);男性平均血尿酸为(386.32±80.45) mmol/L,高尿酸血症551名(25.83%)。Pearson相关分析25-(OH)D与血尿酸无相关性(r=0.054,P>0.05)。维生素D与高尿酸血症无直接关联,需大样本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糖尿病(GDM)可导致孕妇血糖紊乱以及各种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维生素D可改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在孕期服用维生素D理论上可改善GDM所致的孕妇血糖紊乱及不良母婴结局。现有研究证实维生素D缺乏与GDM不良母婴结局有关,但有关维生素D补充对GDM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尚无统一结论。本文综述近年有关维生素D补充与GDM患者血糖控制以及不良母婴结局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GDM患者分娩质量及改善母婴结局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