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建立用于评价副溶血弧菌毒力的小鼠模型,为研究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适宜浓度的菌液经腹腔感染4~5周龄雌性BALB/c小鼠,观察小鼠的症状及死亡数。结果高盐(2%NaCl)条件下培养的强毒株RIMD2210633,经腹腔感染107CFU 的菌量,小鼠存活率为20%~30%,而环境无毒株S251的小鼠存活率为100%。结论建立了评价副溶血弧菌毒力的实验小鼠模型,并应用于不同盐分浓度培养的强毒株与环境无毒株的毒力比较实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2010年食品中副溶血弧菌血清型及在食品中的分布状况、生物学特征。方法对食品中检出的159株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并对14株O4群副溶血弧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和毒力基因TLH、TDH、TRH检测。结果 159株副溶血弧菌共分46个血清型,血清型以O2:K28最多,占6.67%,14株O4群副溶血弧菌分子分型相似性均在80%以下,菌株谱型差异较大。其毒力基因TLH+、TDH-、TRH-。结论食品中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菌型非常分散,食品之间存在严重交叉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及流通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某海域海鱼弧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从中国某海域海水中分离出的海鱼弧菌的致病性。方法:分为①毒力实验组:35只二级昆白小鼠随机分为4组,②伤口感染实验组:35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4组;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细菌培养、伤口分泌物培养、脏器和伤肢病理光镜检查,并将鼠体内分离的菌株和实验前菌株进行核酸指纹图比较分析,确认细菌来源。结果:①毒力实验:海鱼弧菌组(海组)腹腔注射细菌悬液后一般情况差,持续24h,病理学检查见多脏器水肿、变性。②伤口感染实验:伤口感染阳性率为100%,病理学检查伤肢皮下及横纹肌可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有蜂窝织炎形成。结论:自中国某海域分离出的海鱼弧菌在10^6CFU/ml时,具有感染能力,可致实验鼠的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副溶血弧菌(VP)在银川市的流行特点和变异变迁规律,了解该菌是否伴随着沿海地区的变化而呈动态变化,为副溶血弧菌引起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食品卫生学检验方法GB/T4789.7进行分离、鉴定;应用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TDH)、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TRH)基因检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对分离、鉴定的副溶血弧菌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 166份水产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4株,检出率14.46%,其中海产品116份,检出23株,阳性检出率为19.83%,淡水产品50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株,阳性检出率为2%;所有菌株几乎不携带毒力基因;通过PFGE分子分型,24株菌共分为14个带型,呈现型别多样性。结论银川市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状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近年引起食物中毒的26株副溶性弧菌分离株的携带主要毒力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TRH)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建立PCR反应体系,检测26株从2005年11月至2008年8月发生的8起散发性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毒力基因TDH和TRH,K-B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结果26株副溶血性弧菌有23株携带有TDH基因,阳性率为88%,所有菌株均未带有TRH基因;26株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等13种药物未见有耐药菌株;但对磺胺异恶唑、替卡西林、氨苄西林等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达76.9%、69.2%、80.8%。而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头孢呋辛酯、头孢噻吩、头孢唑啉等也有耐药菌株的存在。结论带有TDH基因是近年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性弧菌分离株的主要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所分离菌株对多种常用药物敏感性高。研究结果为评价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性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制定可行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国东部沿海江河入海口水域的弧菌分布以及不同季节弧菌种类的差异,为致病性弧菌环境检测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分别在2019年8月和2020年1月,在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4个监测地市分别挑选2条河流,在入海口采集水样,进行弧菌分离培养,每份水样挑选30个疑似弧菌菌落,通过微生物质谱仪进行鉴定。分析不同海域、不同季节的弧菌分布特征。结果 在山东省烟台市、浙江省慈溪市、河北省沧州市和广西自治区防城港市4个监测地市进行水样采集,共采集水样32份,经分离纯化培养,共得到菌株960株,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鉴定,最终鉴定出弧菌562株,其中副溶血弧菌211株(占22.0%)、霍乱弧菌172株(占17.9%)、溶藻弧菌124株(占12.9%),其余弧菌8种共55株(占5.7%)。4个海域弧菌优势弧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黄海(山东烟台)、东海(浙江慈溪)以霍乱弧菌为主,渤海(河北沧州)以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为主,南海(广西防城港)以副溶血弧菌为主。夏季分离弧菌优势菌株为霍乱弧菌,共148株,占该季节全部分离弧菌的30.8%;冬季分离弧菌优势菌株为副溶血弧菌,共65株,占该季节全部分离弧菌的13.5%,夏季、冬季分离的优势弧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东部沿海江河入海口水域的弧菌分布存在海域和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就中国海域分离的创伤弧菌对小鼠的毒力、伤口感染力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实验研究.方法:昆明小鼠腹腔注射创伤弧菌悬液,观察一般状态、白细胞计数和血培养.第5日脱颈处死后解剖取脏器,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制片,HE染色,光镜观察.在毒力实验中,昆明小鼠致伤后浸泡在含创伤弧菌的人工海水中45~60min,打捞后分笼于层流柜中饲养.于致伤浸泡后不同时间行白细胞计数及血培养,并观察一般状态和伤口炎性反应、定时取伤肢分泌物培养.将伤肢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制片,HE染色,用光镜检查.用K—B法作创伤弧菌对各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小鼠注射创伤弧菌悬液后白细胞升高,死亡率为80%,小鼠的血、脾、肺、肝、肾、肠组织及腹腔培养物细菌培养均为阳性,病变部位以肺、肝及肾脏为重,病变性质主要为血液循环障碍,并由此引起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及血停滞现象.海水浸泡伤创伤弧菌感染小鼠死亡率为20%;20%小鼠12h血培养阳性;6,12h及1~3d伤肢培养均为阳性,死亡小鼠及1d后活杀小鼠所有脏器培养均为阳性.感染小鼠的脏器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以肺和肝脏较为明显,并有脓肿灶形成.结论:中国海域分离的创伤弧菌具有高度致病力,创伤弧菌除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曲南、磺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低外,对其它抗生素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时晨  于良  王悦  刘艳飞  李侃 《医学动物防制》2023,(12):1160-1163
目的 了解秦皇岛市市售食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耐药性,为由该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7—2021年检出的96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不耐热性溶血毒素(thermolabile hemolysin, TLH)的基因tlh、热稳定直接溶血毒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 TDH)的基因tdh及热稳定直接溶血相关毒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related hemolysin, TRH)的基因trh进行测定和药敏实验。结果 市售食品中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仅携带tlh毒力基因,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lh和tdh毒力基因,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除携带tlh和tdh毒力基因外,还携带trh毒力基因;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其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81.25%,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25.00%,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10.42%,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为0%~10.00%;多重耐药菌株的构成比为10.42%。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征、毒力基因、耐药特征及MLST分型情况。方法 对2016—2020年分离到的42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PCR方法扩增其毒力基因和7个管家基因,PCR扩增测序后采用DNAstar和Bioedit等软件,对本次研究的42株副溶血弧菌进行MLST同源性分析。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42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扩增出tlh基因,临床株以tlh+tdh+VPaI-1+VPaI-7+T3SS1+T3SS2+毒力基因型为主(53.8%,7/13),而食品株以仅含有tlh+毒力基因型为主(37.9%,11/29),13株临床株中均含有tdh或/和trh,仅有1株临床株为tdh和trh双阳性。42株菌共分为 22种ST型,其中ST3型10株,本研究中的42株菌株,PHYLOViZ软件分析显示是以ST345型副溶血性弧菌为起源,形成ST162、ST1413和ST2 3个克隆群。菌株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100.0%耐药,对头孢呋辛、羧苄西林和多西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88.0%、83.3%和81.0%,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哌酮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21.4%和35.7%。结论 本研究表明,阜新市存在较为严重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临床株携带的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多于食品株,且对抗生素存在较为严重的耐药性,提示应加强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监测,需重视流通环节海产品的监督管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佐君  钱冬梅 《四川医学》2019,40(10):1043-1046
目的了解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特征和病原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肠道门诊收治的330例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性。结果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在青壮年组较中年组、老年组发病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大便性状多为水样便(72. 7%),其它症状依次为腹痛占77. 3%,恶心占66. 1%、呕吐占50. 3%,发热占23. 3%,脱水占总数的17. 6%,里急后重占13. 6%。33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均≥97. 0%,对氨曲南敏感率仅为77. 6%。结论青壮年是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的高发人群。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症状表现为水样便、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脱水、里急后重。副溶血弧菌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高,对氨曲南敏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海水中优势细菌感染伤口前后的药物敏感性变化.方法56只SPF小鼠致伤后随机分为实验组(浸泡在含有海洋细菌的人工海水中)、阴性对照组(浸泡在不含微生物的人工海水中),而后放入无菌层流柜中饲养,对实验鼠进行伤口分泌物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与浸泡前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对比分析.结果海水5种优势菌浸泡前及致伤浸泡后从小鼠伤口分离出的感染菌对氨苄西林(AMP)的平均耐药性最高(62.0%);对哌拉西林(PIP)的敏感性平均变化率最大(15.4%);对庆大霉素(GEN)、复方新诺明(SXT)、头孢噻肟(CTX)、亚胺培南(IPM)、左旋氧氟沙星(LVX)、诺氟沙星(NOR)、氯霉素(CL)、头孢噻肟/棒酸(CTX/CLAV)的敏感性最好,可作为海洋细菌感染的优选抗生素.结论沿海某地弧菌属对氨苄西林有高耐药性,其优势菌感染动物前后药敏谱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郭宏  韩晓东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236-1239
目的:了解烧伤感染创面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策略。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7年11月间我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198例烧伤感染创面分泌物中共检出致病菌155株,阳性率为78.3%,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仍是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优势菌种。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结论: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排名第一,铜绿假单胞菌相对减少,耐药菌株普遍存在,且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了解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脓液中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49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例脓液标本有36例检出细菌,分离到细菌40株,有4例为两种细菌混合感染;排在前3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检出细菌总数的65.0%、12.5%、7.5%.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96.1%、88.5%、100.0%和100.0%.结论 大肠埃希菌为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切口感染患者临床推荐使用头孢西丁加甲硝唑或阿米卡星加甲硝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茂名市涉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茂名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分离到的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性实验、毒力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 分子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2017—2018年共分离到涉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分离株44株,O型共分7个血清型,无明显优势血清型。44株分离株除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外,对其它抗生素均敏感,未发现有分离株携带tdh和trh基因。44株分离株分成44种不同的PFGE带型,MLST分型发现有30个新的ST型,呈现一定的遗传多样性。结论 广东省茂名市涉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血清型别多样,对大部分的抗生素敏感,均未发现携带tdh和trh 基因,且呈现一定的遗传多态性,需要继续加大监测的力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在海上环境下海战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海上环境下海战伤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选取40只成年杂种犬,制作海上环境下海水浸泡复合火器伤动物模型.随机将动物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犬.对照组采用头孢地嗪治疗,治疗组头孢地嗪加左氧氟沙星治疗.海战伤的其他处理方法相同.在伤后第2和第4天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观察6天伤口感染率、死亡率.结果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重度烧伤早后期创面细菌菌种变化及治疗的经验教训.方法对1997~2003年收治的37例重度以上烧伤,住院时间均超过60d患者,通过调查住院期间,进行创面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共检出细菌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革兰阴性菌39株,主要以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药物敏感率在60%~75%之间,对亚胺培南药物敏感率为10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三代耐药明显,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药物敏感率分别为58%、100%,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红霉素、万古霉素药物敏感率分别为42.8%、57%、100%,肠球菌耐药率较高,大部分肠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烧伤早期创面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烧伤后期创面细菌革兰阳性菌较多.这些细菌的耐药菌株明显增多.耐药菌株的感染是造成重度烧伤患者创面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正确处理创面是防治烧伤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分析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以制定针对性强的感染控制对策。 方法 统计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867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1例,感染率2.42%。阑尾切除手术感染率最高。病原菌分析:革兰阳性菌7株(33.33%),革兰阴性菌13株(61.90%),真菌1株(4.76%)。患者年龄>60岁、体重指数>25、罹患糖尿病、手术时间>90 min、切口处标本通过、未使用抗菌药物、麻醉评分Ⅲ~Ⅳ级、有腹腔感染、未进行切口保护、手术部位在下消化道及住院时间>8 d者感染发生率较高,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重指数>25、罹患糖尿病是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对高龄、肥胖和罹患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应特别注意切口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监测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感染性腹泻分布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设置哨点医院采集门诊未使用抗生素腹泻监测病例的大便样本、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阳性菌株进行复核和分析.结果 福田区腹泻病例肠道致病菌感染率为8.59%,检测出病原体为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的EPEC、EIEC、ETEC,不同性别、年龄段和户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情况不同季节感染情况不同,秋季较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的EPEC、EIEC、ETEC感染不同季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田区感染性腹泻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EPEC、EIEC、ETEC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