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急性脑梗塞P-选择素改变及阿斯匹林治疗作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急性脑梗塞患者P -选择素改变及阿斯匹林的治疗作用 ,采用ELISA方法测定 11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 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P -选择素 ,在阿斯匹林治疗前后作对比观察。结果表明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P -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用阿斯匹林治疗后血浆P -选择素显著降低 (P <0 .0 1)。认为血小板活化是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P -选择素水平与梗塞灶大小无关。P -选择素参与急性脑缺血脑损伤病理过程 ,阿斯匹林具有减少血小板活化、减轻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梗死患者全血标本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与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血栓形成组(43例)及腔隙性梗死组(47例)于发病后1~3d内CD62P与FIB-R的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增高.脑血栓形成组FIB-R表达增加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至病程第7日FIB-R表达增高仍有显著性差异.两患者组中发病前服用阿司匹林与否未见对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结论脑血栓形成与腔隙性梗死急性期均存在血小板活化;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膜表面表达CD62P及FIB-R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梗死患者全血标本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与纤维蛋白受体(FIB-R)的生物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43例)及腔隙性脑梗死组(47例)于发病1~3d内CD62P与FIBR的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有显著增高(P〈0.05或P〈0.001)。脑梗死组的FIBR表达增加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P〈0.001),至病程第7日FIB-R表达显著高于病程1~3d,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患者中发病前服用阿司匹林与否对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结论脑梗死与腔隙性梗死急性期均存在血小板活化;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膜表面表达CD62P及FIBR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梗死患者全血标本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与纤维蛋白受体(FIB-R)的生物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43例)及腔隙性脑梗死组(47例)于发病1~3 d内CD62P与FIB-R的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有显著增高(P<0.05或P<0.001).脑梗死组的FIB-R表达增加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P<0.001),至病程第7日FIB-R表达显著高于病程1~3 d,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患者中发病前服用阿司匹林与否对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结论 脑梗死与腔隙性梗死急性期均存在血小板活化;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膜表面表达CD62P及FIB-R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2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率(PAgR),血液流变学以及影响PAgR的有关因素。结果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尤其PAgR明显增高。通过应用微量阿斯匹林(M-ASA)治疗,每日30mg,共2个月,联用强的松6周至8周。结果表明:PAgR下降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血液粘度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2)。提示对临床上处于高粘状态,PAgR明显增高患者,M-ASA不失为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对冠心病患者脂类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冠心病人群代谢综合征伴随情况,探讨代谢异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常见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伴代谢综合症患者55例(并发组),单纯冠心病患者75例(单纯组)。计算不同年龄和性别冠心病人群代谢综合征伴随情况。测定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人体基本参数、血脂及炎性相关因子的差异。结果本研究中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症患病率为42.3%,合并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较单纯组增高,脂联素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高密度脂蛋白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血脂代谢异常及更高的炎性反应显著地增加了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参数进行测定,分析NS患者的凝血功能,合理指导临床抗凝药物的使用,防止血栓的形成。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ThromboScreen400C血凝分析仪及配套  相似文献   

8.
王援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60-160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P-选择素、纤维蛋原(Fib)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空白对照组,测定血清P-选择素、Fib含量,同时分析二者在不同CHD患者中的表达变化。结果:SA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Fib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UA及AMI组与对照组的血清P-选择素、Fib含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Jp〈0.01),而AMI组与UA组的P-选择素、Fib含量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P〈0.01),AMI组明显高于UA组。结论:P-选择素、Fib水平与CHD的病变程度有相关性,检测CIAD患者P-选择素、Fib水平,有利于发现高危人群,预防冠心病,对指导CHD临床诊断与抗凝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红景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藏药红景天胶囊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病患者 82例随机分为 2组 (红景天组及常规治疗组 ) ,对照组健康人 39例。测定三组中血浆P 选择素 (P sel)、血栓素B2 (TXB2 )、6 酮前列环素 ( 6 Keto PGF1α)的含量。EH患者中一组常规降压治疗并口服红景天后2 0天再测定上述指标 ,另一组仅常规降压治疗 2 0天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EH患者血浆P sel、TXB2 升高 ,6 Keto PGF1α降低 (P均 <0 0 1 )。EH组红景天治疗后较常规降压组血浆P sel降低 ( 9 87± 2 36比7 32± 2 79,P <0 0 1 ) ,TXB2 下降 ( 2 73 9± 68 3比 2 2 1 4± 47 3,P <0 0 1 ) ,6 Keto PGF1α上升 ( 30 4±9 6比 42 2± 1 2 7,P <0 0 5 )。结论 红景天可改善EH患者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脉造影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157例,所有患者均测体重指数、非同日血压、血脂脂蛋白谱、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h血糖;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标准;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为有意义病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结果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冠心病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高(P〈0.01),纤维蛋白原升高使冠心病患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结论冠心病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后果之一,除积极控制基本危险因素外,还应关注和干预治疗危险标志物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1.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osis,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CD62P、PAC-1、TXB2、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的变化。2.观察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3.探讨可能导致P,r患者血栓发生的机制。方法1.流式细胞仪(FCM)测定血小板表面的CD62P,PAC-1水平。2.ELISA方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TXA2)代谢产物TXB2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keto—PGF1α水平。3.观察和比较各组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小板数量变化的关系。结果1.阿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均高于正常组,P〈0.01。2.胛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变化与血小板数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PT患者各项血小板功能指标与血小板数目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阴患者除血小板数量显著增多外,其血小板各项功能指标亦有明显异常。研究结果表明:PT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除与其血小板数目异常增多有关外,还与血小板功能异常活化(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PAC-1异常增高)及血浆TXB2、6-keto-PGF1α平衡失调(TXB2/6-keto—PGF1α比值异常增高)有关。而明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与其血小板数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故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除按常规治疗予以降低血小板数量外,还应同时注意对血小板功能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到2015年4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于入院30 min内静脉泵入尿激酶150万U,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再通率、再闭塞率及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 PTT)。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3.1%(P<0.05)。两组再通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再闭塞率为3.8%,低于对照组15.4%(P<0.05)。两组治疗前的PT、a PTT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 PTT均延长(P<0.05)、PT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PT、a PTT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AMI患者效果理想,利于改善凝血指标,对再闭塞的预防效果佳,且可减少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抵抗性。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62P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62P的表达同慢性肾炎进展的关系。方法 慢性肾炎患者 52例根据BUN、Cr分为Ⅰ组 :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BUN≤ 9mmol/L ,Cr≤ 178μmol/L) 2 0例 ,Ⅱ组 :氮质血症期 (9mmol/L2 0mmol/L ,Cr >445μmol/L) 13例 ,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 3组患者外周血CD62P的表达 ,并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组外周血CD62P的表达分别为 9.12 %± 2 .5%、7.13 %± 2 .1%、3 .41%± 1.5%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1.87%± 0 .65% (P <0 .0 1,P <0 .0 5) ,Ⅰ、Ⅱ组又显著高于Ⅲ组 (P <0 .0 1)。各组间血小板的常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62P的表达与肾脏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冰冻机采血小板超微结构回收率以及CD62P, PAC-Ⅰ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以终浓度5%二甲亚砜(DMSO)为主的冷冻保存剂加入机采血小板冻存1周、4周后血小板超微结构,体外回收率(RR)以及CD62P和PAC-Ⅰ的改变.方法跟踪30例机采血小板产品,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透射电镜(TEM)技术和流式细胞术(FCM)等分析并比较加入以DMSO为主的冷冻保存剂在-120 ℃冻存1周,4周后血小板的超微结构,RR值及CD62P和PAC-Ⅰ的改变.结果 30例冷冻保存1周及4周后的血小板仍然具有相对完整的超微结构.冻存1周及4周后血小板的RR分别为冻前的79.49%±6.14%和74.07%±5.39%.新鲜机采血小板的CD62P及PAC-Ⅰ的值分别为50.72%±14.31%,53.23%±20.26%;冻存一周及四周后CD62P和PAC-Ⅰ的值分别为30.96%±11.02%,22.96%±9.90%;32.07%±9.21%,19.55%±10.33%.结论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冰冻血小板仍然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和相对完整的超微结构,但也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激活.与较高的回收率相对应, 冷冻保存1周及4周后的机采血小板产品仍然具有较高的CD62P及PAC-Ⅰ活性,其CD62P及PAC-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CD62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及其与动态硬化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6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48小时以内CD62P的改变,其中109例脑梗塞患者于恢复期进行复查。结果:(1)脑梗塞急性期CD62P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初发脑梗塞组恢复组CD62P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1),而复发脑梗塞组恢复期CD62P较急性期无明显下降(P>0.05);(3)脑梗塞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恢复期CD62P较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高(P<0.05);(4)脑出血伴脑梗塞者CD62P明显升高。结论:活化血小板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对血小板活化发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到2015年4月收治AMI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于入院30 min内静脉泵入尿激酶150万U,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再通率、再闭塞率及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通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再闭塞率为3.8%,低于对照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PT、aPTT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PTT均增大(P0.05)、PT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PT、aPTT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AMI患者效果理想,且不增加出血率。  相似文献   

17.
CD62P是一种存在于血小板α颗粒内和血管内皮细胞棒状小体内的糖蛋白,可以介导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黏附形成瘤栓,在肿瘤浸润、侵袭和转移灶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CD62P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对肿瘤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