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洋 《中外医疗》2012,31(14):20-21
目的探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85例行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手术,肿瘤直径1.5~5.6 cm,平均3.4 cm;肿瘤位于肾上极37例、中极33例、下极15例。所有病例TNM分期均为T1N0M0。透明细胞癌54例,颗粒细胞癌2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7例,嫌色细胞癌3例。结果 85例均成功手术,随访78例,随访时间10~5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2例术后20个月出现同侧肾上腺肿瘤转移,行肾上腺切除术。余76例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迹象。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可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保留患肾功能,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2.
黄蔚山  林灼怡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63-3264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双侧肾癌2例,孤立肾肾癌2例,对侧肾有病变或潜在功能受损的肾癌8例,对侧肾正常肾癌9例,肿瘤平均直径3.3cm。21例中13例行肿瘤剜除术,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示肾透明细胞癌16例,颗粒细胞癌3例,混合性细胞癌2例。术后20例(95%)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40个月,平均随访56个月。5a、10a生存率分别为90%、81%。4例术后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安全有效,尤其适于局限性低分期小肾癌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岁.肿瘤直径2.7~5.1 cm,平均3.6 cm.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结果:3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5.8±34.6)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3.8±3.9)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6.9±41.5) ml.术后病理为32例肾透明细胞癌,5例颗粒细胞癌,2例嗜酸性细胞瘤,切缘均阴性.34例患者获随访,随访2~32个月,平均11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可靠,短期随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侧9例、双侧1例。绝对指征1例,相对指征3例,选择性指征6例。肿瘤直径1.8-4.5cm,均为T1期(1997年TNM标准);行改良肾肿瘤剜除术(切缘于肾肿瘤外1cm正常肾实质处)7例,肾上极切除术1例,肾下极切除术2例。结果10例患者随访4-60个月,平均30个月,未见并发症及残肾肿瘤复发,无瘤生存率与根治性手术者相近。结论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有效,适合于对侧肾功能正常、一侧局限且较小的肾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取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28例孤立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肾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T1a期,其中透明细胞癌22例,嫌色细胞癌3例,乳头状肾癌2例,囊性肾癌1例。术后平均随访46.5个月,肿瘤复发1例,复发率为3.6%。随访期间未出现肾功能衰竭而需透析治疗者。结论: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有效,适合于对侧肾功能正常、一侧局限的偶发肾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的疗效。方法47例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小肾癌切除术,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龄48岁。肿瘤直径0.8~3.0cm,平均2.3cm。透明细胞癌38例,嫌色细胞癌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囊性肾癌1例。术后定期行腹部CT、超声、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结果47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45例,失访2例,平均随访17个月,45例肿瘤均无复发。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43~61岁,平均(54±1.8)岁;对侧肾脏正常39例,对侧肾脏存在疾患9例;肿瘤直径1.5~4.0cm,平均(2.3±0.6)cm;28例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0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术后每3个月行腹部CT、肾脏ECT、超声及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结果 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65~140min,平均(110±15)min;热缺血时间16~40min,平均(25±4)min;出血量50~500ml,平均(150±22)ml;术后留置引流管3~7d,平均(5±0.6)d;术后住院8~12d,平均(10±0.8)d。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3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肾嫌色细胞癌3例。术后无尿漏、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随访10~25个月,平均(16.8±3.5)个月,5例术后1个月双肾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出现轻度下降,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48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和效果。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2年12月~2010年4月期间诊断为肾细胞癌并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3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5.4岁(28岁~72岁),平均肿瘤直径2.75 cm(1.5 cm~5.0 cm),病理分期均为T1N0M0,评估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等情况。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肾癌根治手术进行比较。结果: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8天出现肾创面出血,输尿管损伤术后狭窄肾积水l例,其余28例术后无尿瘘、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出现。术后平均随访42个月,无肿瘤转移或复发,未发现肾功能不全。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组与开放根治性肾切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肾窝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早期局限性肾细胞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治疗早期肾癌的效果。【方法】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29例,其中双侧肾癌3例,孤立肾肾癌2例,单侧肾癌24例,其中对侧肾功能存在损害者14例,对侧肾功能正常者10例。【结果】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T1期,其中透明细胞癌21例,乳头状肾癌5例,囊性肾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术后平均随访49.8个月,肿瘤复发2例,复发率为6.9%。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93.1%(27例)、82.8%(24例)。随访期间未出现因肾功能衰竭而需透析治疗者。【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对早期肾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尽可能保留肾功能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与根治性肾切除相似的疗效,是治疗肾癌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小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4月~2004年3月,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21 例,其中孤立肾1 例,对侧肾有病变或肾功能受损3例,对侧肾正常17 例。肿瘤直径1.5~6.0 cm,平均直径2.8 cm;其中对侧肾正常者直径均<4 cm,平均2.5 cm;对侧肾有病变或受损者平均直径为4.2 cm。TNM分期:T1 期16 例,T2 期4 例,T3 期1例。4例行肿瘤剜除术,10例行肾极切除术,7例行肿瘤楔形切除术。结果21例随访7~66个月,平均随访40.8个月。1例3年后发现右肺及纵隔转移,1例术后27月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接受透析治疗。其余19例未见并发症及肿瘤局部复发。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早期局限性肾癌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可作为治疗对侧肾正常直径<4 cm T1~T2期局限性肾癌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1b期肾细胞癌 (renal cell carcinoma,RCC) 行各种保留肾单位手术 (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50 例行开放、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下NSS的T1b期RCC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均成功行NSS,手术时间 (70~210) min,平均 (122.8±44.1) min。阻断肾血流38例,热缺血时间 (20~47) min,平均 (29.0±8.5) min。术中出血量 30~1 100 mL,平均 (196.6±212.8) mL,肿瘤RENAL评分4~10,平均7.3±1.6,术前血肌酐42~150 μmol/L,平均 (77.4±22.0) μmol/L;术后住院5~46天,平均 (8.4±6.5)天。术后病理示:透明细胞癌45例,嫌色细胞癌3例,乳头状癌2例。50例患者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肾功能复查,肌酐分别为 (87.3±11.6)μmol/L、 (82.5±10.8)μmol/L和(79.7±12.1)μmol/L,血尿素氮分别为 (5.7±1.6) mmol/L、 (5.2±1.3) mmol/L和(5.1±1.2) m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SS既能有效切除肿瘤,又能保留部分肾单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T1b期RCC可行的选择,尤其对双侧肾肿瘤或者孤立性肾脏肾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5年8月~2005年7月在我院实施NSS的66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为双侧肾肿瘤,分别施行了两次肾部分切除术。结果肾部分切除术63例,肾肿瘤剜除术6例,术中阻断肾蒂45例。所有病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围手术期无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42例肾细胞癌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5·4个月,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3%和90·7%。结论对于适合的肾肿瘤患者,NS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可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保留患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RN)治疗T1b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后腹腔镜NSS治疗的33例T1b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NSS组),并与同期行后腹腔镜RN治疗的20例T1b期肾癌的临床资料(RN组)进行比较.结果: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RN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少于NSS组(P<0.01).NSS组患者术后3个月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低于RN组(P<0.05),而术后6个月NSS组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高于RN组(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1b期肾癌患者,如若病例合适、条件许可,后腹腔镜下NSS是安全可行的,可考虑作为优先选择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1例儿童RCC病例的临床资料。年龄:1.2~10.8岁,中位年龄6.1岁;性别:男14例,女7例;发病部位:左肾13例,右肾8例。患儿中6例以无痛肉眼血尿、3例以腹痛、2例以腹部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其余10例由健康检查彩超发现。结果 21例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1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6例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5例行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其中4例肿瘤最大径<4 cm,1例肿瘤最大径7.8 cm;2例仅行肾肿瘤活检术。术后病理分类为:RCC 9例,囊性RCC 1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RCC 11例。TNM分期为:T1aN0M0/Ⅰ期7例,T1bN0M0/Ⅰ期3例,T1aN1M0/Ⅲ期1例,T1bN1M0/Ⅲ期1例,T2aN0M0/Ⅱ期3例,T2aN1M0/Ⅱ期1例,T2bN1M0/Ⅲ期1例,T3aN0M0/Ⅲ期1例,T3aN1M0/Ⅲ期1例,T4N1M0/Ⅳ期2例。前期术后有4例RCC患儿接受α-干扰素治疗,后均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无化疗病例。患儿随访0.4~8.7年,中位随访时间1.3年。1例失访,15例存活,5例死亡,接受NSS的5例患者均存活。结论 儿童RCC较少见,因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术前病理诊断较困难,术后需要进行TFE3基因检测以明确病理类型。治疗以根治性肾切除术为主,对于肿瘤局限的合适病例亦可选择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以尽可能保留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诊治情况。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450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0例患者中,男287例,女163例,平均年龄54.2岁。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375例,颗粒细胞癌40例,其它类型肾细胞癌35例。临床分期为T1NOM0267例,T2NOM0142例,T3期以上(含乃期)41例,其中偶发肾癌263例,有症状肾癌187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72例,保留肾单位手术78例,其中静脉癌栓取出术8例,术后行α-干扰素治疗161例。平均随访时间37个月(4个月~60个月)。结论:B超、CT是目前肾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对于局限性小肾癌而言是一项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对侧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联合生物治疗对肾细胞晚期病人的作用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偶发性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偶发性肾癌施行NSS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临床分期均为T1N0M0期。11例行术中低温下肾动脉阻断,平均阻断时间11 min(6~20 min),5例未阻断肾动脉。手术切缘距肿瘤1.0 cm。术后均注射IFN-α及IL-2进行免疫治疗。结果 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6例肿瘤切缘均阴性;术中平均出血180ml(80~300 m1)。平均随访28个月(6~72个月)。术后继发性血尿3例,1例出现远处转移,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结论在适应证选择合适情况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偶发性肾癌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保留患肾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肾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42例肾细胞癌、18例远离肿瘤的正常肾脏及 1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 :VEGF在肾癌组织(6 4.2 9% )与正常肾组织 (2 1.43 % )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肾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 ,随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升高 ,Ⅰ、Ⅱ级与Ⅲ级间VEGF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Ⅰ期与Ⅱ期、Ⅲ期与Ⅳ期间VEGF表达无差异 ,低分期组 (Ⅰ、Ⅱ )与高分期组 (Ⅲ、Ⅳ )VEGF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VEGF的表达与肾癌的发展及转移相关 ,VEGF可作为肾细胞癌基因治疗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与根治性肾切除术(RN)治疗T1b期肾肿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T1b期肾肿瘤病人60例,均行后腹腔镜手术,按照手术方式分NSS组30例和RN组30例.比较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2年,比较2组病人术前及术后24 h、1年、2年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并比较2组术后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2组病人术后24 h的BUN和Scr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而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年,NSS组Scr、BUN水平均明显低于RN组(P<0.01).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禁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1年、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S与RN疗效相近,NSS对T1b期肾肿瘤病人远期肾功能的影响更小,能更好地保护病人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临床分期为T1-3N1-2M0肾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探讨其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 1988年至2008年间我院共收治无远处转移肾癌并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患者531例,其中42例伴淋巴结转移患者顺利完成了手术,对其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19.0%为T1期,21.4%为T2期,59.5%为T3期;42.9%为N1期和57.1%为N2期。末次随访30例(71.4%)出现肿瘤复发,26例(61.9%)患者死亡,83.3%(25/30)初次复发即为多发性。42例患者中位肿瘤特异生存期(CSS)和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23个月和11个月。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病理分级(P=0.005),淋巴结分期(P=0.014)和T分期(P=0.037)是CSS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状态(P=0.002),肿瘤大小(P=0.007),病理分级(P=0.009)和淋巴结分期(P=0.019)是D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1-3N1-2M0期肾癌患者预后较差。淋巴结分期是T1-3N1-2M0期肾癌CSS和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术中出现可疑肿大淋巴结者应行扩大的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