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PC、PBT熔融共混时的酯交换反应,发现PBT中残余的Ti催化剂会对酯交换反应起催化作用。通过加入能和Ti催化剂络合添加剂,可以控制酯交换程度,这为控制PC/PBT合金的性能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DSC测定了一系列PC/PBT熔融共混物的Tg,结果显示PC、PBT是部分相容的两相体系,PC、PBT之间的酯交换反应有利于相容性的提高。通过对PC、PBT两相中各组分表观质量分数的计算,发现PC溶于PBT的能力要比PBT溶于PC的能力大。通过对PC、PBT相互作用参数χ12的计算,发现在所研究的范围内(PC含量为30~70%)PC、PBT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χ12略大于其临界相互作用参数(χ12)c,表明PC、PBT在熔融共混时会发生相分离,亦即形成部分相容的两相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WD-23)和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B902)之间的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磷阻燃剂:10-(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共聚物(DPWDF).利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阻燃剂及阻燃PC/ABS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480 ℃以后,阻燃剂在空气氛围中的残炭量比在氮气氛围中的高;阻燃剂提前于基体PC/ABS分解,有利于促进基体成炭,提高基体的高温残炭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PBT、PC间的酯交换反应及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热行为。IR结果表明,在熔融共混过程中PBT、PC间发生了酯交换反应,磷酸三苯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酯交换反应的进行,但是当温度过高或共混时间过长时,TPP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5.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分别分析并考察了一种有马来酸酐(MAH)参与共聚的本体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MABS)与一种乳液法ABS树脂(ABS1)的橡胶含量,并采用端基分析法测定了MABS中MAH质量分数。测定了无相容剂情况下的2种ABS树脂(ABS1和MABS)与聚碳酸酯(PC)合金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2种合金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ABS1合金的相容性要优于PC/MABS,因而其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均优于PC/MABS。可以通过提高橡胶质量分数和适当提高共聚物中丙烯腈的质量分数来提高PC/ABS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合金材料是综合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对其结晶行为的研究,可为设计,调节及控制材料的性能提供理论基础。评述了近年来PET/PC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研究的最新工作和理论进展,包括PET/PC共混体系酯交换、相容性及结晶性的关系,退火对PET/PC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的影响,第三组分对PET/PC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的影响,PET/PC共混体系结晶动力学以及PET/PC共混体系高压结晶行为的研究。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共混物薄膜产品中的残余溶剂量与干燥过程密切相关,是影响高分子涂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将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与自制强制空气对流干燥装置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共混比的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共混物的二氯甲烷铸膜液在不同热空气流速和温度下的干燥过程,并应用蠕变传递模型关联了干燥动力学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共混物的共混比例对干燥速率有较大影响。由于PC链段之间能形成氢键,导致PC链段微区较易结晶,对溶剂小分子的扩散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关联得到的溶剂在高分子共混膜中无限稀释扩散系数随着PC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选择合适的高分子-溶剂体系对减少高分子涂膜中残余溶剂,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的熔融可加工性,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环丁砜(SFL)、三乙酸甘油酯(GL)以及碳酸丙烯酯(PC)等4种增塑剂分别用于PVDF的共混改性。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动态力学分析仪(DMA)以及电子拉力机等分别研究了PVDF增塑剂共混试样的结晶性、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共混试样中增塑剂的质量分数小于10%时,增塑剂与PVDF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且共混试样具有很好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增塑剂的质量分数大于10%时,增塑剂与PVDF的相容性变差,发生相分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 WAXD、DSC动态力学和应力一应变测量对 PVA/CS合金膜的聚集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合金膜中的PVA结晶完善性变差,结晶度和结晶熔融峰温度随CS含量增加而降低。合金膜中的CS晶型发生了转化。动态力学损耗谱显示,合金膜中仍保持单组分的玻璃化松弛。当PVA含量大于50%%时,两个Tg峰中间产生一新的力学损耗峰。合金膜的模量和断裂强度高于单组分,而断裂伸长率低于单组分,这都表明,PVA与CS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该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多官能团单体—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存在下PP/LDPE共混体系接受γ-辐射的效果。用溶解度参数和TEM技术评估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多官能团单体在共混体系中的分布,并用SEM、DSC、动态力学等方法对共混体系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P/LDPE是不相容的共混体系,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主要分布在共混体系的相界面区域,辐照强化了共混体系的相间结合,增加了界面厚度,改善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差热扫描量热计(DSC)、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PMMA/PVC二元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MMA和PVC之间存在较强的特殊相互作用力,在一定配比范围内为一良好相容体系,这与Fox方程和Hamada修正方程估算的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2.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活性单体,高抗冲苯乙烯(HIPS)通过熔融接枝制得了动能化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接枝物(HIPS-g-GMA)。用红外光谱和电子能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HIPS-g-GMA的红外谱图,证明GMA已经接枝到HIPS上。电子能谱分析也提供了相似的结论。研究了单体浓度和DCP用量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并用化学滴定方法测定了接枝物的接枝率。用DSC、SEM、WAXD、DMA等研究了PBT/HIPS和PBT、HIPS-g-GMA的结晶、形态结构、动态力学性能及力学性能随组成的变化。SEM及DMA分析表明增容后体系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力学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ABS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树脂,但由于橡胶相含有双键而耐候耐热性差,本文试图以交联的聚丙烯酸丁酯为核,合成PBA/SAN核-壳乳液接枝共聚物。考察了核-壳乳液接枝共聚物的定量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接枝物组成近似于其乳液恒比组成;接枝率、接枝效率、分子量和接枝层,壳层厚度随聚合过程参数的改变而呈规律性变化,损耗正切峰表明在种子聚合物相中存在SAN聚合物的微相区。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聚丙烯/聚氯乙烯(PP80/PVC20)二元体系,以及聚丙烯多单体接枝物[PP-g-(St-co-MMA)]/PP/PVC三元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由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得到了共混物中氯元素面分布图。对氯元素面分布进行了粒径分布统计和面积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PP80/PVC20共混物100份中加入6份PP-g-(St-co-MMA)增容剂时,增容效果最好;进一步增加PP-g-(St-co-MMA)含量时,PP/PVC的相容性反而降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的实验结果也佐证了SEM和EDS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液晶种类对聚氨酯-液晶复合膜血液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以改善医疗保健质量,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近几年对住院医师培训标准和方法进行了更新,确立了基于综合能力的培训认证目标,要求住院医生培训后具备六项核心职业能力。美国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积极响应认证委员会的新标准,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全面改革其住院医生培训途径与方式,在教学培训内容、培训活动要求、指导监督制度、考核与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本文在系统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在住院医师培训标准与方法方面应采取的借鉴以及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混的方法,将聚碳酸酯对苯乙烯-甲基丙烯本共聚物进行增韧改性,并DSC,SEM,FT-IR和力学测试为手段,对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PEO以分散相形式存在于PEO/EVA共混物中,且具有部分相容性。X-射线衍射谱表明EVA含有较强的PE衍射峰;PEO/EVA共混物既表现出PE的衍射峰也含有PEO的晶面反射。随着PEO的Mn的增加,PEO/EVA的Wc、x增大且于时获得最大值:PE0/EVA的Wc、x值比纯PEO的Wc、x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