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合成和研究双(β-二酮)开链聚醚(H2L)的碱金属NaI与过渡金属FeⅡ,FeⅢ的异核金属大环配合物。方法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室温磁化率和穆斯堡尔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 在所形成的配合物中,NaI处于醚链空腔中。结论 FeⅡ和FeⅢ分别在双(β-二酮)处配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1-苯基-3-甲基-4-对甲基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TP)缩L-缬氨酸甲酯席夫碱及其Cu(Ⅱ)、Co(Ⅱ)、Ni(Ⅱ)、Fe(Ⅱ)、Mn(Ⅱ)金属配合物,筛选新型抗菌化合物。【方法】采用羰胺缩合法合成席夫碱配体,再采用分步合成法得到席夫碱配合物,通过核磁(1H NMR)和红外(IR)光谱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由1H NMR和IR光谱数据推测席夫碱配体主要以烯胺酮式结构存在,配体分别以亚胺N原子、吡唑啉酮的羰基O原子、酯羰基O原子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形成ML2型中性配合物;发现在5.00、2.50、1.25 g/L三种浓度下,HPMTP、HPMTP缩L-缬氨酸甲酯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都具有抑制活性,其中浓度为2.50 g/L时抑菌效果较差。【结论】抑菌能力的强弱是金属配合物〉席夫碱配体〉HPMTP,其中Cu(Ⅱ)和Ni(Ⅱ)配合物的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碱性醇溶液中,用对甲苯氧乙酰肼和二硫化碳合成5-(4-甲基苯氧甲基)-1,3,4-(口恶)二唑-2-硫酮及其铜(Ⅰ)、锌(Ⅱ)、银(Ⅰ)、钴(Ⅱ)的配合物。对其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测定,并研究了部分化合物的抑霉活性。  相似文献   

4.
合成L-丝氨酸希夫碱及其铜(Ⅱ)镍(Ⅱ)配合物,用HNMR、元素分析、IR、热重-差热分析和摩尔电导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及其铜(Ⅱ)、镍(Ⅱ)配合物化学式分别为K(CuH14NO5)、Cu(C14H13NO5)和Ni(C14H17NO7)。配体以酚氧、亚胺氮和羟氧与金属离子配位,铜(Ⅱ)配合物含1分子水,形成四配位的化合物;镍(Ⅱ)配合物含3分子水,形成六配位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合成L-丝氨酸希夫碱及其铜(Ⅱ)镍(Ⅱ)配合物,用1HNMR、元素分析、IR、热重-差热分析和摩尔电导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及其铜(Ⅱ)、镍(Ⅱ)配合物化学式分别为K(CuH_(14)NO_5)、Cu(C_(14)H_(13)NO_5)和Ni(C_(14)H_(17)NO_7)。配体以酚氧、亚胺氮和羧氧与金属离子配位,铜(Ⅱ)配合物含1分子水,形成四配位的化合物;镍(Ⅱ)配合物含3分子水,形成六配位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过渡金属配合物药物,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合成了Cu(Ⅱ)、Ni(Ⅱ)-2-巯基吡啶-N-氧化物两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得到配合物的组成;利用红外光谱确证了配体和中心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摩尔电导表明在有机溶剂DMSO中,配体与中心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非离子型,配合物以非电解质形式存在;紫外光谱表明中心原子对配体的共轭体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合成3种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并比较配体和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方法  在无水乙醇溶剂中,通过溶解、搅拌合成芦荟大黄素-铁(Ⅱ)、芦荟大黄素-铜(Ⅱ)、芦荟大黄素-镁(Ⅱ)3种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Fe2+-H2O2-亚甲蓝法、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法(DPPH法)等检测配体和配合物对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  结果  成功合成芦荟大黄素-铁(Ⅱ)、芦荟大黄素-铜(Ⅱ)、芦荟大黄素-镁(Ⅱ)3种配合物,根据结构表征结果,推测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可能结构为两分子芦荟大黄素通过9位羰基和8位羟基与一分子金属离子(Fe2+、Mg2+、Cu2+)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和配体对3种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但配合物的清除作用强于其配体(P<0.05)。  结论  芦荟大黄素与Fe2+、Cu2+、Mg2+ 3种金属离子配位后,增强了其配体本身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过渡金属配合物药物,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合成了Cu(Ⅱ)、Ni(Ⅱ)-2-巯基吡啶-N-氧化物两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得到配合物的组成;利用红外光谱确证了配体和中心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摩尔电导表明在有机溶剂DMSO中,配体与中心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非离子型,配合物以非电解质形式存在;紫外光谱表明中心原子对配体的共轭体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虫草素为配体的钌多吡啶(Ⅱ)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虫草素(3′-脱氧腺苷)为配体,合成了3种钌(Ⅱ)配合物[Ru(L)2(DOA)]Cl2(L=bpy,1;phen,2;dmbpy,3;DOA=3′-脱氧腺苷),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MTT法结果表明配合物1,2和3对皮肤癌细胞A375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抗肿瘤活性优于配体虫草素;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结论以虫草素为配体的钌多吡啶配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试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溶液法合成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用比浊法测定两者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Schiff碱及其铜(Ⅱ)配合物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1,3丙二胺合铜(Ⅱ)配合物的抑菌能力优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1,3-丙二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据丙泊酚注射痛选择人工流产术后镇痛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拟行人工流产术者150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Ⅲ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并下腹部行物理治疗。每组根据疼痛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RS)分为3亚组:VRS=0为a亚组;VRS=1为b亚组;VRS≥2为c亚组。诱导时当丙泊酚给药量达总量1/4时暂停给药,进行VRS评分,之后静脉注射剩余量丙泊酚完成麻醉诱导。术后30min时采用VAS评分。记录VRS、VAS、术前及术后的MAP、HR。结果术后疼痛发生率Ⅱ、Ⅲ组低于Ⅰ组(P〈0.05),Ⅰa与Ⅱa、Ⅲ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b组低于Ⅰb组(P〈0.05),Ⅱb与Ⅲ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c组低于Ⅱc组(P〈0.05)。结论丙泊酚注射人工流产术时无注射痛者无需给予术后镇痛,轻微注射痛者仅给予布托啡诺镇痛就足够,中、重度注射痛者给予布托啡诺和下腹部物理治疗联合镇痛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复合托烷司琼对中耳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中耳手术患者8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患者随机分为4组,诱导前10min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mL(Ⅰ组)、托烷司琼2mg(Ⅱ组)、盐酸戊乙奎醚1mg(Ⅲ组)、托烷司琼2mg加盐酸戊乙奎醚1mg(Ⅳ组)。记录术前、诱导后、术毕心率、血压的变化;术毕口干程度;术后24h PONV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及补救措施。结果各组诱导后MAP均明显降低(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术毕MAP均明显增高(P〈0.05)。Ⅰ组和Ⅱ组诱导后和术毕HR明显增加(P〈0.05),Ⅲ组和Ⅳ组HR变化不明显(P〉0.05)。Ⅲ组和Ⅳ组明显口干,气道分泌物明显少于Ⅰ组和Ⅱ组(P〈0.05)。Ⅳ组术后PONV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复合托烷司琼可以稳定术中血液动力学,减少气道分泌物,明显降低中耳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与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MAO)及5-羟色胺(5-HT)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卒中患者40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照指标量化评分。根据评分分为无抑郁组(Ⅰ)、轻度抑郁组(Ⅱ)、中重度抑郁组(Ⅲ)三组,分别进行血清MAO活性及5-HT水平测定。结果轻度抑郁组血清MAO活性明显高于无抑郁组(P〈0.05);中重度抑郁组血清MAO活性明显高于无抑郁组(P〈0.05);轻度抑郁组5-HT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组(P〈0.05),中重度抑郁组5-HT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组和轻度抑郁组(P〈0.05)。卒中后抑郁与血清MAO活性呈正相关(r=0.538,P〈0.05),与血清5-HT水平呈负相关(r=-0.570,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与血清MAO活性呈正相关性,与血清5-HT水平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CT、MRI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特点。方法对本科确诊的68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研究对象都全部做X线、CT、MRI影像学检查。本文通过X线、CT、MRI检测骶髂关节病变程度(诊断AS的主要依据)来诊断分析早、中、晚强直性脊柱炎。结果 X线显示1例(5.0%)正常,表明X线存在早期AS漏诊的可能,X线结果显示Ⅰ级为15例(75.0%)、4例(20.0%)Ⅱ级与CT,MR比较得出,其在诊断早期AS上存在难度,X线24例(50.0%)Ⅲ级,24例(50.0%)Ⅳ级与CT的23例(47.9%)Ⅲ级,25例(52.1%)Ⅳ级比较,两者相差不大;CT8例(40.0%)Ⅰ级,12例(60.0%)Ⅱ级,与MRI 1例(5.0%)Ⅰ级,19例(95.0%)Ⅱ级比较,得出MRI能更好更准确的检测早期AS,CT与X线、CT与MRI、X线与MRI比较,分别计算得P值0.05,故3个因素两两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检查可先用X线平片做基本诊断,若正常可基本排除AS(不排除漏诊的可能);若不正常,疑似或早期可用CT和MRI明确诊断,中晚期X线可基本明确诊断,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还需要CT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亚群水平在健康体检者及胃部疾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血清中PG亚群测定对萎缩性胃炎诊断的意义。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体检者和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中PGⅠ、PGⅡ及PGⅠ/PGⅡ值的变化,将正常对照组与疾病组及各疾病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比值降低(q=5.97、q=6.18,P均<0.05;q=6.24、q=6.34,P均<0.01),胃溃疡患者血清PGⅠ升高(q=5.01,P<0.05)、PGⅠ/PGⅡ比值降低(q=4.72,P<0.05);②与胃溃疡组相比,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血清PGⅠ明显降低(q=7.20、q=7.03,P均<0.001),PGⅠ/PGⅡ比值也降低(q=7.20,P=0.001);③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相比,PGⅠ和PGⅠ/PGⅡ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q=1.05、q=1.36,P均>0.05)。血清PGⅠ≤80μg/L且PGⅠ/PGⅡ≤6时,检测萎缩性胃炎的灵敏度为53.3%,特异度为94.3%。结论血清PGⅠ和PGⅠ/PGⅡ的降低,是胃癌及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筛查和辅助诊断的一项血清学指标,血清PGⅠ≤80μg/L且PGⅠ/PGⅡ≤6对检测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中、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BALB/c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中、重症小鼠模型.方法采用RSV原液(TCID50为10~4.2/100μL)及100TCID50RSV液滴鼻感染BALB/c小鼠,于感染后第3、5、7、9d处死小鼠,进行病毒分离、病理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1)RSV原液组(实验Ⅰ组)的病毒分离阳性率明显高于100TCID50RSV液组(实验Ⅱ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光镜下实验Ⅰ组肺泡壁明显增厚,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以Ⅲ级炎症为主;实验Ⅱ组病变较实验Ⅰ组减轻,Ⅲ级炎症面积及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百分数少于实验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以第5天最重,第7天以后开始减轻;(3)电镜下实验Ⅰ组可见肺泡Ⅰ型、Ⅱ型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肺泡隔水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实验Ⅱ组病变轻于实验Ⅰ组.结论用RSV原液可以成功地建立中、重症的RSV感染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情况的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入住我院的患者共151例,按照其冠脉造影结果及血糖水平分为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52例),Ⅱ糖调节受损合并冠心病组(45例),Ⅲ单纯冠心病组(54例).入院患者均测定HbA1c、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源性可溶性糖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和内源性分泌型糖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59例≥50岁髋部骨折住院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Ⅰ组,20例)、糖尿病非骨质疏松症组(Ⅱ组,21例)及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Ⅲ组,18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sRAGE、esRAGE水平,并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肌酐(Cr)、碱性磷酸酶(AKP)、钙(Ca)等生物化学指标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3组患者的BMI、Cr、TG、TC、AK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血浆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Ⅲ组C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血浆FBG、HbA1c、BMD、sRAGE、esRAG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RAGE、esRAGE水平与FBG、HbA1c呈负相关(P<0.01),与BMD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sRAGE、esRAGE可能成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乙酸乙酯层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pehadex LH-20、HPLC等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MS、1H-NMR和13C-NMR鉴定其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Ⅰ)、豆甾醇(Ⅱ)、羽扇豆醇(Ⅲ)、环桉烯酮(Ⅳ)、对羟基苯甲酸乙酯(Ⅴ)、羽扇豆醇乙酸酯(Ⅵ)、木犀草素(Ⅶ)、熊果酸(Ⅷ)、α-菠甾醇(Ⅸ)、蒙花苷(Ⅹ)。  结论  Ⅰ,Ⅱ,Ⅲ,Ⅴ,Ⅷ为首次从密蒙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李敏遐  候燕明  林冬云 《吉林医学》2010,31(36):6674-6676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应激性反应的产生及儿茶酚胺类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分娩的新生儿,根据分娩过程中的情况,分为经阴道正常分娩者为阴道分娩组(Ⅰa组);择期剖宫产组(Ⅰb组);阴道助产组(Ⅱa组);行剖宫产组(Ⅱb组);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均行剖宫产,为c组。收集新生儿脐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结果:Ⅰb组儿茶酚胺水平最低,其次为Ⅰa组,两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a组、Ⅱb组、c组新生儿儿茶酚胺水平显著升高,与Ⅰa、Ⅰ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阴道自然分娩可提高新生儿脐血儿茶酚胺类激素的水平,提高新生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