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壮年住院病例的特点.方法 对某院青壮年住院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女性病人多于男性;前五位住院疾病为妊娠分娩产褥期病、消化系统病、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病和损伤中毒.前五位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病、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病和呼吸系统病.前后5年对比,循环系统病有增加趋势,损伤中毒有减少趋势.结论 把女性青壮年人群作为保健重点,并注重青壮年人群的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病和损伤中毒的防治,才能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倪建风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9):885-887
目的通过对12年住院死亡病例的回顾性调查,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住院死亡病例各年病死率、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死亡疾病系统顺位、死亡患者前10位疾病顺位分别进行整理、分组和制表分析。结果各年度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死亡患者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是主要死亡年龄,占65.3%;死亡疾病系统顺位依次是循环系统、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等;死亡患者前10位疾病依次是脑出血、重型脑损伤、肺源性心脏病等。结论应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损伤和中毒的防治工作,并提高抢救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池市某院近5年住院病人死亡情况及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的防治及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2007年-2011年住院死亡677份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病死率为0.98%;男性病死率1.37%,女性病死率0.57%,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为该院前3位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64.11%。结论:男性、中老年、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患者为死亡高危人群,应重点加强这些高危人群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2,908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洁 《中国病案》2007,8(11):41-42
目的探讨医院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2006年2908例住院死亡病例,对其病死率、性别年龄构成、死因构成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近十年来病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男性死亡人数明显多于女性,死亡年龄大多集中在50岁以上,前三位的死亡疾病系统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以及损伤和中毒。结论加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减少交通事故的意外损伤,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死亡病例疾病构成特点。方法对某院2006年-2010年住院死亡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死率0.75%,男性死亡病例多于女性,死亡者以60岁以上病人为主(61.01%),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35.20%)、呼吸系统疾病(15.03%)、恶性肿瘤(14.07%)、损伤与中毒(11.3%)以及消化系统疾病(9.31%)。结论应重点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重点疾病的防治,降低病死率,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曹原  范卫刚  牛莉清 《中国病案》2011,12(7):52+42-52,42
目的分析某院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及死亡特点,探讨防治方法。方法收集2001年-2009年住院死亡病案412份,对其死因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因构成的前3位分别是: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交通事故引起的重型颅脑损伤及多脏器复合伤是青壮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强安全教育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以降低本地区住院病死率,提高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病例特征,为疾病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0年住院死亡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病死率为0.39%,50岁以上年龄组最多,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构成住院死亡主要疾病,占全部死亡的61.50%。结论:密切关注死因的构成,加强预防和治疗,控制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成为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2004年-2009年某院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臻 《中国病案》2011,12(4):56-56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病死率以及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及死亡原因,为疾病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662例死亡病人性别、年龄、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病死率为0.83%。男性明显多于女性。60岁以上年龄组最多。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分列前三位。结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普及群众的预防保健知识、大力开展健康体检及安全教育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2-2008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对我院2002-2008年1089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为降低我院的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089例住院死亡病例的病案资料。结果1089例死亡病人,总病死率为1.46%,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为我院住院死亡病例的主因。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建议中年以上人群应定期体检,尽量早发现、早诊治,以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住院死亡病例特征,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629例死亡患者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为死亡原因,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住院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死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病死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接近3/4的死亡患者为5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为该院前3位死因。结论男性、高龄及恶性肿瘤患者是死亡高危人群,应针对高危人群特点,加强疾病防治工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死因谱的特征。方法对某院2009年-2010年住院死亡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为住院患者死因构成的前5位。结论需加强宣传,提高人群防病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环境保护,临床治疗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周敏  吴超  邓洪涛 《重庆医学》2007,36(22):2310-2312
目的 通过对本院住院患儿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变化趋势分析,为进一步做好儿童疾病的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996~2006年本院儿科住院患儿的17 773份病历资料进行疾病分类和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结果 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占疾病排名第1、2位,传染性疾病逐年下降,新生儿疾病增长最快.2000年前肺炎居死亡病例第1位,2000年后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成为死亡主要病因,肺炎降为第2位.结论 从1996~2006年儿童疾病谱和死亡率分析,发生了明显变化,传染性疾病逐年下降,新生儿疾病成为住院及死亡的重要原因,肺炎、腹泻、上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单病种疾病中主要疾病.因此,目前本院及本地区工作重点为继续加强儿童呼吸道疾病及腹泻等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加强产儿科合作和围产儿管理,继续强化儿童疾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方法对359例住院育龄妇女死亡病例资料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主要原因: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的26.5%、25.9%和19.8%;死亡以35岁~44岁年龄段为最高,占死因构成的34.5%。损伤和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和自杀;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疾病为消化系统肿瘤排第一位,其次为白血病、肺癌、乳腺癌。结论加强对育龄妇女文化、卫生、交通等各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效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特点、临床特点及院内转归。方法对年龄≤44岁的青年男性AMI患者(61例,青年组)与同期同病同性别年龄≥65岁、<75岁(老年组)的AMI患者(61例)就其危险因素、冠脉造影、临床特点及院内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危险因素青年组高血压、糖尿病明显少于中年组;吸烟青年组高于老年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阳性家族史两组无明显差别;冠脉造影青年组单支病变多,累及回旋支(LCX)多,右冠状动脉(RCA)少;老年组双支及双支以上病变多,多累及LCX,RCA。与老年组相比,青年组住院天数、心肌酶、机械并发症及死亡构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心梗患者大量吸烟者多,单支病变多,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者少,但年轻心梗患者院内转归与老年组相似。  相似文献   

15.
石宝星  范忠才 《重庆医学》2016,(33):4691-4694
目的 通过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8 670例死亡病案,了解疾病分布及死因变化规律.方法 疾病分类2000年及2001年以ICD-9为标准,其他年份以ICD-10为标准,应用Excel2007、SPSS17.0软件系统对该院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住院死亡患者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年来男女死亡性别比例约为1.92∶1,心脏病死亡男女性别比例为1.3∶1.15年来住院患者人数在迅速增加,而病死率逐年下降.死亡高发年龄段为60岁及以上(4 281例,占49.38%),尤其是60岁以上的心脏病患者死亡人数占心脏病总死亡人数的61.9%.其次是45~59岁年龄段(占20.30%),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冠心病、脑出血、脑梗死;心血管系统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冠心痛、高血压和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前三位死因依次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呼吸衰竭;恶性肿瘤死因的前三位依次为肺癌、白血病及肝癌.按季节分布来看,冬季死亡人数最多(2 362例,占27.24%).从住院天数来看,以住院时间小于或等于1d的住院患者死亡人数最多,为2 625例,占30.28%.结论 分析住院患者死因、疾病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医院管理方案改革,提高该地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73例青年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年AMI具有多病因、临床表现典型、死亡率低、预后相对良好等特点。本组有38人(52%),患有梗塞前心绞痛,然而大部分未及时就医以至发展为AMI;66例(90%)存在着各种冠心病危险因素。15例(20%)梗塞后并发了动脉栓塞。注意以上这些特点对早期防治青年AMI,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率、致残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The impact on public health of head injury as a major sourc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especially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is well recognized. In Maryland the primary annual incidence of head injury severe enough to result in death or hospitalization has been estimated to be 149 per 100,000 population. These figures are comparable to national and other regional estimat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mprovements in the acute care management of head injury have generally led to improved surviv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