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特点,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38例住院的T2DM患者,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PINS)。所有对象依B超检查结果是否脂肪肝分为NAFLD组(54例)和非脂肪肝(NFLD)组(84例)。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2DM中NAFLD的患病率为39.2%,NAFLD组血清肝酶水平升高者为69.23%;T2DM合并NAFLD组患者BMI、TG、FINS、PINS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T2DM患者中NAFLD呈现较高的患病率;BMI、TG、FINS、PINS可能是T2DM合并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卢曙芳  陈伟宁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1):1295-1297
目的分析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并了解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方法按是否有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将100例中老年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NAFLD组45例和无NAFLD组55例,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3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比较其临床特点、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2DM合并NAFLD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HOMA-IR均高于无NAFLD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OMA-IR、TG是中老年T2DM患者发生脂肪肝的独立相关因素。T2DM合并NAFLD组、无NAFLD组及NC组的IM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HOMA-IR、TG与中老年T2DM患者发生脂肪肝密切相关,合并NAFLD的T2DM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T2DM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81例患者,根据B超检测有无脂肪肝影像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组(NAFLD)和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组(无NAFLD),分别统计2组患者的BMI、血脂(TG、TC、HDL、LDL)、ALT、AST、Cr、CHE、尿素和UA的测定等临床资料,行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细胞敏感指数(HOMA-β)。比较各组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NAFLD组HOMA-β指数明显下降(P<0.01),甘油三酯、尿素、肌酐均明显升高(P<0.05),HOMA-IR值升高(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TG、ALT、CHE为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NAFLD组相比,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较严重,并存在一定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 更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226例住院T2DM患者,根据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合并NAFLD组102例,不合并NAFLD组124例,将以上两组资料与135例单纯NAFLD患者进行比较,分析T2DM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患者BMI、TG、LDL—C、LDL--C、UA较T2DM合并NAFLD及不合并NAFLD组均有显著增高(P〈0.01)。T2DM合并NAFLD组患者的BMI、SBP.TG、LDL-C、AST、ALT、WC、FINS、2HINS较不合并NAFLD组显著增高(P〈0.01),而HDL—C、2HPG显著降低(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TG、WC升高是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合并NAFLD与肥胖、血脂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5.
王礼文  陈健  冯学山 《海南医学》2013,24(12):1729-173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已建立健康档案的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两组,比较T2DM合并NAFLD(A组,n=114)与T2DM不合并NAFLD(B组,n=86)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围(WC)、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空腹血糖(F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组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脂代谢紊乱、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TG、UA对糖尿病合并NAFLD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易发生于肥胖、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TG、UA升高是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41例观察对象分为81例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T2DM+NAFLD)、80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和80例正常对照组(NC),测定腰臀围比值(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脂联素(APN)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T2DM+NAFLD组的BMI、WHR、TG、FPG、FINS、HOMA-IR、ALT、AST均显著高于T2DM组,APN低于T2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G、WHR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APN是其保护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G、HOMA-IR和HDL-C是APN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低脂联素血症在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脂紊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对74例T2DM合并NAFLD患者进行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TC、LDL、HDL Lp(α)、apoA和apoB的测定,并与40例非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作比较。结果:脂肪肝组BMI、HbA1c、TG、TC、LDL和apoB水平均较非脂肪肝组明显升高(P〈0.05~0.01),HDL、apoA和Lp(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较未并发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异常及血糖异常,提示合并脂肪肝的T2DM具有更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8年1~6月的269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腹部B超结果分为合并NAFLD组148例,不合并NAFLD组121例.结果:与不合并NAFLD组比较,合并NAFLD的T2DM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舒张压(DSP)显著增高(P均<0.05):同时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DBP、TG、LDL-C、HDL-C对T2DM合并的NAFLD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主要是腹型肥胖)、血脂紊乱、血压增高相关;而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程度、糖尿病并发症不相关,导致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最主要原因为胰岛素抵抗及其所包含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按T2DM患者是否合并NAFLD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T2DM不合并NAFLD组、T2DM合并轻度NAFLD组、T2DM合并中重度NAFLD组。超声检测各组患者颈动脉IMT,记录斑块数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T2DM不合并NAFLD组比较,T2DM合并轻度NAFLD组、T2DM合并中重度NAFLD组的颈动脉IMT明显增加,斑块检出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T2DM合并中重度NAFLD组的颈动脉IMT、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T2DM合并轻度NAFLD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明显增加,且T2DM合并中重度NAFLD的患者增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叶琪  俸东升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60-136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肝脏超分级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彩色超声检查后分为三组:A组54例为不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B组46例伴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C组52例伴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分别测定平均颈动脉IMT、HOMA-IR、HbA1c、血脂、体重指数(BMI),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不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相比,NAFL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更明显(各组P<0.05),颈动脉内膜的厚度与NAFLD的分级增加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T2DM)合并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增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2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行腹部B超检测,根据有无MS.分为MS组与非MS组,比较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结果:(1)MS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非MS组(27.39%vs8.33%,P〈0.001)。(2)随着MS各主要组分集簇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也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显著相关(OR=4.149,95%CI1.856~9.274)。结论:MS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显著升高,MS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分析老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特点和危险因素。以本院体检的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将人群分组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和正常组。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的体重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逻辑式回归提示高密度脂蛋白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保护性因素,体重指数、γ-谷氨酰转肽酶、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收缩压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认为老年人群的肥胖、血糖和血脂紊乱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风险升高的显著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相关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20只,对照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葡聚糖蓝-2000作为标记物,观察大鼠胃肠道传输速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胃窦Cajal间质细胞的变化.结果复制模型成功,模型组胃肠道传输速度明显减弱(P<0.05),胃窦C-kit阳性Cajal间质细胞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胃肠道传输速度减弱与胃窦Cajal间质细胞的减少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护肝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护肝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2年2月至2003年3月内科门诊的82例NAFL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护肝片组42例,血脂康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护肝片和血脂康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护肝片组总有效率为90.4%,明显高于血脂康组的77.5%;治疗后,护肝片组ALT由治疗前的(95.54±46.5)IU/L降至(36.28±10.55)IU/L,血脂康组由(95.35±48.41)IU/L降至(45.17±11.08)IU/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护肝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NAFL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酶检测意义及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酶在儿童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检测意义及与血脂、体格测量指标的关系。方法:对79例肥胖儿童(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58例和无非酒精性脂肪肝21例)和93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肥胖儿童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79例肥胖儿童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AIT、TC、TG、LDL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LT、AST、ALT/AST〉I的发生率、TG、体重、BMI、腰围高于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组(P〈0.05或P〈0.01);经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ALT、TG、BMI与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联。结论:ALT、AST的升高是预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敏感指标;TG、肥胖程度和腹型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ALT、TG、BMI的升高可能是肥胖儿童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在诊断监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2017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80例,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联合对研究对象进行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彩色腹部超声检测,检测结果通过公式计算出RPR指数、BMI指数,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RPR指数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健康对照组RPR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RPR指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性别组RPR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男性组RPR指数高于女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BMI分类组RPR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BMI升高,RPR指数也随之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不同脂肪肝分度组RPR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脂肪肝分度的加深,RPR指数也随之升高。结论 不同临床特征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RPR指数之间存在差异性,男性、重度脂肪肝、BMI指数偏大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RPR指数有升高的趋势,由此推测RPR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肝纤维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脂肪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T2DM合并NAFLD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予以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所有患者行肝脏CT检查,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及TNF-α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TNF-α均降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BMI、TG、TC、TNF-α降低,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肝脂肪变的程度与BMI、TG、TC、TNF-α呈正相关(P <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合并NAFLD疗效明确,能降低TNF-α水平,减少肝脏脂肪变程度,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疗效优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8例脂肪肝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117例,占脂肪肝总体的74.05%,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其三个主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表现轻微,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机体的整体代谢调节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G、TC、HDL—C、LDL—C及BMI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运动量及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测NAFLD患者进行与未进行运动干预前后CHE水平的变化和肝脏的影像学改变,了解NAFLD与运动量及CHE的相关性。结果NAFL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前者BMI、DBP、SBP、TG、TC、LDL—C、FBG、2h—PG、ALT、AST均高于后者,而CHE、HDL—C均低干后者(P〈0.05,P〈0.01)。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CHE、TG、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实验组在试验前后分别行肝脏超声和CHE检测,结果显示,脂肪肝较前明显好转。NAFLD形成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E(P〈0.01)进入回归方程,可认为其是NAFLD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NAFLD患者CHE水平下降,CHE检测可以早期发现NAFLD。进行运动干预后NAFLD患者的CHE及肝脏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脂肪肝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