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比的方法观察了格拉诺赛特(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CODPL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及副作用。结果表明格拉诺赛特能显著提高ALL患儿疗程中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的平均水平,缩短粒细胞降到正常值以下的持续时间,促使ANC恢复,并能降低感染发生率,减少发热时间。该药副作用轻微,因此可成为小儿化疗中有价值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2.
王根杰 《中原医刊》2007,34(11):9-10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疗效。方法选择处于缓解期,且上次疗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ANC)曾降至〈0.5×10^9/L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41例,分为3组,分别在巩固化疗后48 h,ANC降至〈0.5×10^9/L和ANC降至1.5×10^9/L时使用G-CSF,连续用至2 d ANC〉1.5×10^9/L停药。观察ANC变化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化疗后48 h用药组ANC持续〈1.5×10^9/L的天数,ANC恢复至≥1.5×10^9/L所需的天数均小于其他两组(P〈0.01),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1)。ANC最低值高于其他两组(P〈0.01)。用药天数以ANC〈0.5×10^9/L,预防用药组最少(P〈0.05)。结论对化疗后有发生粒细胞缺乏倾向的患者建议化疗结束后早期使用G-CSF。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白血病巩固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疗效。方法 选择处于缓解期 ,且上次疗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 (ANC)曾降至 <0 5× 10 9/L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 4 1例 ,分为 3组 ,分别在巩固化疗后 4 8h ,ANC降至 <0 5× 10 9/L和ANC降至 1 5× 10 9/L时使用G -CSF ,用至连续 2dANC>1 5× 10 9/L停药。观察ANC变化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化疗后 4 8h用药组 ,ANC持续ANC <1 5×10 9/L的天数 ,ANC恢复至≥ 1 5× 10 9/L所需的天数均 <其它 2组 (P <0 0 1) ,感染的发生率 <其它 2组 (P<0 0 1)。ANC最低值高于其它 2组 (P <0 0 1)。用药天数以ANC <0 5× 10 9/L ,预防用药组最少 (P <0 0 5 )。结论 对化疗后有发生粒细胞缺乏倾向的患者建议化疗结束后早期使用G -CSF。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治疗组:急性白血病16例,年龄18~49岁,平均34岁,按张之楠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ANLL),其中M13例,M27例,M41例,M52例。对照组:为同期白血病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6~57岁,平均35岁,ALL5例,ANLL13例,其中M12例,M26例,M42例,M53例。1.2化疗方法:AN…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蜂 《广西医学》2004,26(12):1800-1801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 2 6例 ,分别在化疗结束后 4 8h(治疗组 )和中性粒细胞数 (ANC)≤ 0 .5× 10 9/L时 (对照组 )使用G -CSF ,观察ANC恢复时间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ANC≥ 1.5× 10 9/L所需时间及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天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早期使用G -CSF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疗效。方法 选择处于缓解期且上一疗程化疗后曾经中性粒细胞数 (ANC) <0 .5× 10 9L-1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5 6例 ,分为 3组 ,分别在巩固化疗结束后 48h(A组 )、ANC <1.5× 10 9L-1(B组 )和ANC <0 .5× 10 9L-1(C组 )时使用G CSF ,当连续 2dANC >1.5× 10 9L-1L时停药。观察ANC变化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A组ANC <1.5× 10 9L-1的天数、恢复至≥ 1.5× 10 9L-1所需的天数以及G CSF的使用天数均少于其他两组 (均P <0 .0 1) ,ANC最低值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 ,感染的发生率也较其他两组明显低 (P <0 .0 1)。结论 对化疗后有发生粒细胞缺乏倾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结束后应早期使用G CSF。  相似文献   

7.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colony stmin mulatingfactor,rhG CSF)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 ,和成熟。因此 ,对白血病强烈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有治疗作用。我科于 1996年 10月至 1997年 10月对 2 0例急性白血病在强烈化疗后使用 (rhG CSF)进行了临床治疗 ,疗效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病例本组 2 0例中 ,男性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大 60岁 ,最小 2 4岁 ,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血常规检查、组织化学及免疫学分型等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全组均为初…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效果和对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急性白血病患儿 ,以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 (WBC) <1 0× 10 9/L和 (或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ANC) <0 5× 10 9/L为标准 ,分为接受rhG -CSF治疗的治疗组 (110例次 )和对照组 (2 9例次 ) ,比较两组间粒细胞恢复的程度和时间 ,以及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rhG -CSF治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 ,有效率达 95 5 % ,治疗组外周血WBC及ANC恢复的数值和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rhG -CSF可明显缩短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 ,对感染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化疗后WBC低下时应及时应用rhG -CSF。  相似文献   

9.
10.
唐义平  缪世锟 《四川医学》2001,22(6):531-532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是强烈化疗 ,但是强烈化疗所引起的骨髓抑制 ,往往会导致严重感染 ,成为白血病的死亡原因之一。为了促进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恢复 ,防止感染 ,我们用小剂量分泌型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 ,rhG CSF)治疗急性白血病强烈化疗后所致的骨髓抑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1.1.1 治疗组 :我科住院的 2 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16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男 16…  相似文献   

11.
蔡礼鸣 《河北医学》2003,9(10):881-884
目的 :评价在普通病房内常规进行无创正压通气 (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 4 6例随机分为两组 :普通病房组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组 (RICU) ,在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加用NPPV。采用面罩 ,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通气 (PSV)、压力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PC -SIMV)或压力控制通气 (PCV)加呼气末正压 (PEEP)。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普通病房组治疗后 1h和 2 4hpH、PaCO2 明显改善 (P <0 .0 1 )。与RICU组治疗后的同期动脉血气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在平均通气时间、平均苏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失败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普通病房内常规N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衰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介入诊疗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通过对2000例介入诊疗病例的回顾性的调查统计,筛选出发生严重并发症病例,加以分析研究。结果2000例介入诊疗病例,共发生严重并发症23例,占1.15%。其中,截瘫1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急性肺水肿3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急性喉炎2例,肠梗阻3例,胆汁漏1例,严重顽固性感染2例,严重骨髓抑制1例,心脏停止跳动2例。结论介入诊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病人个体差异很大,术前认真分析病人的具体情况,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以把并发症的发生和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对在重症医学科集束化治疗期间的脓毒性休克(S S )患者的预后及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大足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5例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集束化,27例)和治疗组(医护联合查房集束化,28例)。观察两组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 T )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例数、乳酸清除率、复苏液体量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三管感染发生率、住院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达到EGDT达标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治疗72 h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及运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组6、12 h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组6 h内使用复苏液体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72 h复苏液体量较对照组少(均 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 U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 P<0.05),但两组三管感染率及住院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医护联合查房能提高护士的依从性及护理质量,从而缩短SS患者在重症医学科治疗期间的EGDT达标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合并肺不张、肺气肿、纵隔气肿、气胸、皮下气肿等情况。方法:总结1994至2000年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417例,其中发生合并症296例,占同期患者的80%。合并肺气肿214例,肺不张76例,纵隔气肿、皮下气肿4例,气胸2例。结果:取除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解除呼吸道梗阻后,合并症均于术后12d治愈。结论: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俣并症转归的关键是解除呼吸道梗阻和改变肺内压。  相似文献   

15.
周桃 《吉林医学》2014,(36):8131-813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改善重度烧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42例重度烧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音乐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并做好记录和评价。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和抑郁自测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考察组和对照组在接受治疗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接受音乐疗法后,SAS和SDS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对烧伤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最佳方法。方法随机将300例扁平苔癣患者分为3组:免疫组、封闭组、综合组。治疗并观察各组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免疫组使用左旋咪唑、多抗甲素口服治疗。封闭组采用2%利多卡因加5%泼尼松龙液等量封闭病变基底和神经末稍治疗。综合组将以上两种方法加上消除口腔及牙齿局部不利因素(如使用0.5%碘伏消毒口腔,洁刮治牙减少菌斑、牙垢,调合牙尖,拔除残根)的治疗方法。结果①免疫组总有效率58%,封闭组总有效率66%,综合组总有效率91%。综合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免疫组复发率33%,封闭组复发率45%,综合组复发率12%。综合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治疗法对口腔扁平苔癣的疗效明显优于免疫法和封闭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2例,其中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组(A组)32例,无大血管病变组(B组)30例,另选择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C组)。分别测定3组患者血清中MCP—1、hsCRP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和B组血清MCP-1、hsCRP水平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血清MCP—1与hsCRP正相关(r=0.748,P〈0.05)。结论血清hsCRP、MCP-1水平的检测对预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代彬 《中原医刊》2011,(14):16-17
目的探讨抗生素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疗效。方法分析23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应用抗生素与饮酒的关系及临床表现,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干预并辅以GICK液、补液扩容等治疗的疗效。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中15例在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后10~30min内症状缓解,其余8例在使用GICK液辅助治疗过程中(30—180min)恢复。结论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显效快,笔者认为有研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志伟  王爱平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4):2191-2194
目的评价奈西雅预防化疗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电子数据库PubMed、Spring、Ovi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Google搜索引擎,检索词包括“奈西雅/雷莫司琼”,“胃肠道反应/副作用/紊乱”,“化疗”;“nasea/ramosctron”,“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ide effects/disturbance”,“chemotherapy”,搜索试验组为奈西雅(盐酸雷莫司琼),对照组为格拉司琼或昂丹司琼等预防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提取的数据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1篇共1965例,其中各研究具有同质性(X^2=24.54,P〉0.05),可以进行合并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4h内奈西雅组对化疗药物呕吐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奈西雅预防化疗药物呕吐的有效率优于其他止吐药物,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本次Meta分析结果尚有待于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银川市城区部分托幼机构3—6岁儿童忽视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银川市城区4所幼儿园的1128名3—6岁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银川市城区部分托幼机构儿童忽视总发生率为24.4%,总忽视度为41.5;男、女童及不同年龄组儿童总忽视率、总忽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儿童在情感忽视率及忽视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岁组儿童情感忽视率及忽视度最高、最重,3岁组儿童最低、最轻。影响儿童忽视发生率和忽视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有父母文化程度、父亲职业、收入减少等。结论银川市城区儿童被忽视现象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