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丛麻醉与颈部硬膜外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民 《中外医疗》2011,30(3):48-49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颈丛神经阻滞与颈部硬膜外麻醉不同麻醉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颈丛阻滞麻醉和颈部硬膜外麻醉2组。颈丛阻滞麻醉采用双颈浅加单侧颈深[三点法]阻滞;颈部硬膜外麻醉选择C4~5硬膜外进行穿刺麻醉。并对2组患者麻醉前、切皮、分甲状腺上极及手术完成4个阶段的血压、心率、呼吸及SPO2的变化,以及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麻醉引起术中声嘶的情况。结果 颈部硬膜外麻醉组仅收缩压与麻醉前相比有差异(P〈0.05),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组舒张压,收缩压与麻醉前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颈部硬膜外麻醉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颈丛阻滞麻醉,2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且硬膜外麻很少引起患者声嘶。结论 颈丛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阻滞对与患者呼吸功能均无显著影响,但颈部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较轻,引起的术中声嘶极少,麻醉效果更满意,值得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2.
徐树莲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113-11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09年8月收治的120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 );治疗组患者应用高位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颈丛阻滞,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和麻醉结束后的心率、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不大,对照组患者在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明显,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硬膜外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影响不大,麻醉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单纯颈丛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10年8月在本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种,即单纯颈丛阻滞组(60例)和全身麻醉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和麻醉结束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身麻醉组血压与麻醉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糖在麻醉前后无明显差异.单纯颈丛阻滞组血压、心率在术中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且两组间也存在差异(P<0.05).单纯颈丛阻滞组发生5例并发症,全身麻醉组1例.结论 全身麻醉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规范化操作高位硬膜外麻醉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10年来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实施颈区、上肢及胸壁手术120余例,约占同期硬膜外麻醉手术的4%,选取其中30例,观察操作手法对术中、后患者心率、血压和呼吸等方面的影响。结论:高位硬膜外麻醉具有对有心率、血压影响小,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镇痛完善,可操作性强,术后护理方便及麻醉费用低等优点,是甲状腺、乳腺、颈区、上肢、胸壁手术选择的麻醉方法之一。笔者体会到,规范化操作高危硬膜外麻醉,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如甲磺酸罗哌卡因利于甲状腺手术高位硬膜外麻醉、微泵持续给药较间断硬膜外给药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影响小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颈丛一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颈丛阻滞 (Ⅰ组 )和颈丛—硬膜外联合阻滞 (Ⅱ组 )两组。局麻药为 1%利多卡因和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Ⅰ组颈丛阻滞深丛各 6ml,浅丛各 5ml;Ⅱ组先于C7-T1 行硬膜外穿刺 ,5ml试验量无异常后行颈丛阻滞 ,深丛 5ml,浅丛 4ml。术中每隔 60分钟硬膜外追加 5ml。记录①两组患者麻醉前 ,颈丛阻滞后 5、10、2 0、3 0、60分钟时的MAP、HR、SpO2 变化 ;②术中并发症情况。③阻滞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颈丛阻滞后各肘点MAP、HR较麻醉前均显著升高 (p <0 .0 5 )但Ⅱ组各时点指标显著低于Ⅰ组 (p <0 .0 5 ) ;且Ⅱ组阻滞占优的比例高于Ⅰ组 (p <0 .0 5 )。两组均无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和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颈丛一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较单纯颈丛阻滞麻醉满意程度提高 ,病人循环更趋稳定 ,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临床应用具有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下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下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大小。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 ,女性 ,甲状腺手术患者 30例 ,年龄 2 2~ 5 5岁 ,术前无呼吸、循环和内分泌疾病 ,随机分为颈丛阻滞组 (颈丛组 ) 15例 ,硬膜外阻滞组(硬膜外组 ) 15例 ;颈丛阻滞选用 0 .8%利多卡因和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以C4一点法行双侧深浅丛阻滞 ;硬膜外阻滞选用 1.3%利多卡因和 0 .15 %丁卡因混合液 ,穿刺点选择C4~ 5或C5~ 6间隙 ,采用侧卧位直入法 ,并向头置管 3cm ;分别测定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 2 0min、切皮、分上极、切腺体和术毕共六个时点的血糖、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例各时点血糖均逐步上升 ,于分上极、切腺体和术毕血糖值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硬膜外组只在分上极时SBP与麻醉前比较有差异外 (P <0 .0 5 ) ,而颈丛组在分上极、切腺体时DBP与麻醉前比较有差异 (P <0 .0 5 ) ,SBP、MAP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本研究表明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均不能完全抑制甲状腺手术的应激反应 ,在稳定甲状腺手术循环功能方面硬膜外阻滞优于颈丛阻滞  相似文献   

7.
颈丛与硬膜外阻滞对甲状腺手术中血糖和循环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丛、硬膜外阻滞对甲状腺手术中血糖和循环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级,年龄22-55岁,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30例,随机分为颈丛阻滞组(颈丛组)15例,硬膜外阻滞组(硬膜外阻)15例,颈丛阻带选用0.8%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以C4一点法行双侧深浅丛阻滞,硬膜外阻滞选用1.3%利多卡因和0.15%丁卡因混合液,穿刺点选择C5-6间隙,采用侧卧位直入法,并向头置管3cm,分别测定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20min,切皮,分离甲状腺上极,切腺体和术毕血糖,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各时段血糖均逐步上升,于分离甲状腺上极后各时点值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硬膜外阻只在分上极进SBP值明显高于麻醉前值(P<0.05),其余各时点血压,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颈丛组在分离甲状腺上极,切腺体时DBP,SBP,MAP均分别明显高于麻醉前值(P<0.05,P<0.01),结论: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均不能完全抑制甲状腺手术中血糖上升,现象,相比心血管反应而言硬膜外阻滞优于颈丛阻滞。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纯颈丛阻滞麻醉和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成人锁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中行单纯颈丛阻滞麻醉,观察组术中行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手术过程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心率(HR)及非侵入性血压(NIBP)水平交互比较有差异,切皮时、骨折复位时对照组HR及NIBP水平上升,观察组HR及NIBP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h、2h、4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两组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相较于单纯颈丛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较好,基本能完全阻滞锁骨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9.
观察高位硬膜外阻滞加七氟醚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将择期开胸手术病人 2 0例随机分为单纯七氟醚麻醉组 (A组 )和七氟醚加硬膜外组 (B组 )。结果 :A组病人插管时血压、心率、术中心率、拔管时血压显著高于麻醉前 (P <0 0 1 ) ,并且显著高于B组。而B组病人插管时的血压、心率、术中心率、拔管时血压与麻醉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B组病人七氟醚用量明显少于A组 ,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 (P <0 0 1 )。结论 :高位硬膜外阻滞加七氟醚麻醉优于单纯七氟醚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单纯臂丛神经阻滞、单纯颈丛神经阻滞和臂丛加颈丛神经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三组:I组采用臂丛阻滞麻醉,II组采用颈丛阻滞麻醉,III组采用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颈臂丛联合阻滞成功率高,麻醉效果最佳(P<0.05);而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要好于单纯的颈丛或臂丛阻滞麻醉,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