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几丁糖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雄然 《广西医学》2003,25(5):837-838
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形成是导致肠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对粘连形成机制的深入认识 ,预防粘连形成的措施也逐步深入。实验证明 ,仅靠娴熟的外科操作技术不能减少术后组织粘连的形成。 2 0 0 1年 3月以来 ,我院应用医用几丁糖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患者 30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 ,均为腹部手术患者 ,男36例 ,女 2 2例 ,年龄 9~ 69岁 ,平均 36岁。其中阑尾切除术 2 4例 ;胃大部分切除术 12例 ;脾切除术 4例 ;小肠部分切除、肠端端吻合术 7例 ;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 6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  相似文献   

2.
吕朋  李大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149-1149
腹腔粘连是腹部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而术后肠粘连长期以来一直是外科医师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我科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几丁糖预防术后肠粘连,经120例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屈振武  李瑞中 《中外医疗》2016,(26):129-131
目的:分析在手术后使用医用几丁糖对术后肠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0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将5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n=250)和对照组(n=250);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直接关腹;观察组患者则在关腹操作前使用医用几丁糖,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h)、肠鸣音恢复时间(h)、住院时间(d)以及肠粘连发生率和程度。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7.2±6.9)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8.1±4.2)h、住院时间为(10.2±2.0)d,肠粘连发生率为10.00%,四项指标比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接受腹部手术患者使用医用几丁糖能够有效降低肠粘连的发生率和程度,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几丁糖预防小儿开腹术后肠粘连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开腹手术是形成肠粘连的主要原因,临床上预防肠粘连曾试用过许多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作者使用几丁糖预防小儿开腹术后肠粘连,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几丁糖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几丁糖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15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几丁糖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疗效。方法:对我科157例腹部手术关闭腹腔前拭涂几丁糖至手术创面及周围腹腔内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肛门排气<48h145例(92.4%),>72h者12例(7.6%);全组病人术后均随访6个月未发现临床肠粘连症状及体征。结论:几丁糖是一种较理想的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7.
几丁糖是几丁质衍生物之一,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本实验旨在研究几丁糖在防止术后腹腔粘连方面的作用。以60只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制作肠粘连动物模型,然后用1%、2%的几丁糖作为预防肠粘连制剂灌注到腹腔;同时设右旋糖酐组、基质组作为对照。术后14天处死大鼠,依标准判断肠粘连等级。结果显示:实验组肠粘连发生情况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P<0.01)。实验表明:1%几丁糖溶液即具有较好的预防术后腹腔粘连作用。  相似文献   

8.
吕朋  李大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149-1149
腹腔粘连是腹部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而术后肠粘连长期以来一直是外科医师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我科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几丁糖预防术后肠粘连,经120例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研究医用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预防老年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腹症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取2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医用几丁糖,在关腹前涂抹于切口处,同时给予胃复安肌肉注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治疗措施,记录两组患者首次肠管通气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肠粘连的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和气过水声等腹腔粘连指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通气时间为(34.6±5.8)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3±7.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粘连的有4例,占3.6%,未使用几丁糖和胃复安的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粘连症状者有19例,占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和气过水声等腹腔粘连各项指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几丁糖与胃复安联合应用在减少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缩短肠管排气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用几丁糖预防剖宫产术后粘连的疗效.方法 以2005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二次剖宫产产妇为样本库,治疗组(使用医用几丁糖)102例,对照组(未使用医用几丁糖)100例.观察两组患者第二次剖宫产术时的盆腹腔粘连情况及第一次剖宫产术后排气时间、腹痛情况、术后病率、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盆腹腔粘连情况:治疗组预防粘连有效率达78.4%;而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9,P<0.01).治疗组的排气时间、腹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病率、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几丁糖预防剖宫产手术后粘连效果显著,同时可缓解疼痛促进术后早排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几丁糖对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于腹腔内浆膜损伤部位分别注入1%乳酸液、32%右旋糖酐-70液和2%几丁糖乳酸液各2 ml,术后14 d处死动物,观察各组腹腔粘连状况.结果 3组粘连分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粘连发生率与另2组有显著差异(P<0.05).光镜下C组炎症反应轻微,纤维增生不明显;电镜下C组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能力弱,间皮细胞增生活跃.结论几丁糖可有效降低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和粘连程度,其作用优于右旋糖酐-70,且不影响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以免为实验模型,将后肢第二、第三足趾Ⅱ区屈肌肌腱造成实验性损伤。实验组鞘内滴入2%几丁糖溶液0.2ml,对照组不滴。下肢石膏管形固定。分别于3周、6周后处死,行大体标本粘连等级分级,测试肌腱滑动距离,末节趾间关节活动角度和完成上述两项所耗功的生物力学,以及组织学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证明几丁糖能促进组织正常修复,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动,具有预防肌腱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明胶共混膜对大鼠腹膜粘连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壳聚糖 /明胶共混膜的生物降解特性及其对大鼠腹膜粘连形成的作用。方法 SD大鼠 96只 ,随机分成A、B、C、D四组。对所有大鼠的蚓突盲端行创伤致粘连处理后 ,在B、C、D组大鼠的创面分别用纯壳聚糖膜、含 10 %明胶的共混膜、含 5 0 %明胶的共混膜进行覆盖 ;A组为对照组 ,不用膜。术后 2周及 4周 ,每组分别随机取 12只大鼠 ,麻醉下再次打开腹腔 ,观察膜降解情况 ,评定粘连发生情况 ,并切取粘连处的蚓突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羟脯氨酸 (HP)测定。结果 ①膜降解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D组、C组和B组 ;②术后 2周和 4周 ,A组的粘连程度均轻于其它各膜植入组 (P <0 .0 5 ) ;术后 2周 ,B组的粘连程度明显轻于C、D两组 (P <0 .0 5 ) ;术后 4周 ,B、C、D组间粘连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③术后 2周和 4周 ,各膜植入组的H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膜植入组中 ,C、D组的HP水平又明显高于B组 (P <0 0 5 ) ;④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局部以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为主 ,且B、C、D组较A组为重 ,B、C、D组中见有少量异物巨细胞反应。结论 壳聚糖膜可加重腹膜粘连 ,而明胶的掺入可进一步促进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胎盘组织液抗大鼠腹膜粘连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腹膜缺损/盲肠刮伤模型,设立模型组、假手术组和人胎盘组织液组,于术后7、14d麻醉下再次开腹,肉眼评定盲肠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并取粘连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包括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TGF-β1测定。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人胎盘组织液组粘连评分明显降低(P〈0.05)。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人胎盘组织液组肉芽组织量少,肉芽组织疏松,炎细胞明显减少,胶原纤维明显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人胎盘组织液抑制了TGF-β1的表达。结论:人胎盘组织液通过抑制TGF-β1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胶原蛋白的形成,减轻了大鼠术后粘连发生的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5.
几丁糖预防腹膜粘连抑制胶原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几丁糖在胶原基因表达及预防大鼠腹膜粘连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回肠浆膜均一缺损的腹膜粘连模型 ,关腹前注入乳酸Ringer液或几丁糖 ,术后 14天进行粘连评分。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测定各粘连组织标本Ⅰ型胶原基因mRNA的表达 ;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 -偏振光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来观察和分析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在粘连组织中的分布及染色表达面积。结果 :与正常腹膜和乳酸Ringer’s液组相比 ,几丁糖组大鼠的粘连显著减轻 ,Ⅰ型胶原基因mRNA的表达减弱 ,Ⅰ型胶原形成减少 (P <0 .0 1) ,Ⅲ型胶原在各组间无差别 (P >0 .0 5 )。结论 :胶原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在粘连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几丁糖能抑制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减少Ⅰ型胶原的合成 ,从而减轻粘连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并探讨其预防肠粘连的效果.方法:将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按1:1质量比混合,加入戊二醛、硫酸铝铵双交联,甘油增塑后烘干成膜;测定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并行电镜扫描.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为3组(n=16),2组擦伤其回肠浆膜,制成肠粘连模型,于损伤部位分别包裹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壳聚糖膜;另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第14天观察各组肠粘连情况.结果:膜拉伸强度约为20 MPa,断裂伸长率约为65%;扫描电镜(SEM)显示膜表面结构呈相互交错的纤维状,表面有不规则的孔状结构.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组和壳聚糖膜组的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光镜下见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壳聚糖膜组炎症反应轻微,纤维增生不显著;对照组粘连处纤维组织增生活跃,局部炎症反应明显.透射电镜下见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组上皮细胞修复较壳聚糖膜组好,成纤维细胞增生不明显,对照组上皮细胞增生较慢,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功能活跃.结论: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适于术中缝合需要,预防肠粘连效果显著,性能优于壳聚糖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形成及减少子宫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割术+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割术+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人工周期治疗。术后1、3个月随访,均予宫腔镜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术后出血量、月经恢复情况、再粘连发生情况及感染、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研究组宫腔粘连率(20.75%、7.55%)低于对照组(33.96%、16.9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总发生率[(121.37±24.19)mL、13.21%)]低于对照组[(198.61±29.37)mL、52.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率(88.68%)高于对照组(66.0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形成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宫腔粘连,减少子宫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羊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羊膜在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对60只中国白兔行L5水平椎板切除术后,据术前随机分组,分别在硬膜外覆盖羊膜(羊膜组)、几丁糖膜(几丁糖膜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覆盖.术后2、4、8、12周每组分别处死5只动物,通过双盲法对所取标本做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暴露的硬膜发生广泛粘连,硬膜外腔几乎消失;羊膜组和几丁糖膜组硬膜外瘢痕稀少,硬膜表面光滑,硬膜外形成潜在腔隙,维持了硬膜外的有效空间.不同时间段三组间粘连度评价以羊膜组最低,几丁糖膜组次之,空白组最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在硬膜和骶棘肌间放置合适的材料可预防硬膜外粘连;羊膜能预防硬膜外瘢痕向椎管内延伸,是一种有效预防硬膜外粘连的生物相容性材料.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和尿囊素预防外科术后腹腔粘连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新  李孟彬  王为忠  施海 《医学争鸣》2006,27(12):1104-1107
目的:对比观察壳聚糖及尿囊素对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并探讨两者合用的协同作用及机理. 方法:成年纯种家兔96只制成粘连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壳聚糖组(B),尿囊素组(C)和壳聚糖 尿囊素联合用药组(D),每组24只. 观察家兔术后一般情况, 并于术后1 wk和2 wk剖腹观察其腹腔粘连情况,按程度分级,切取标本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粘连动物模型建立切实可靠,B,C组和D组粘连等级与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效果明显优于B,C组(P<0.05). 病理观察联合用药组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均轻于对照组. 结论:术中应用壳聚糖和尿囊素均有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两者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腹膜粘连是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肠梗阻、慢性盆腹腔疼痛、不孕等,并可增加再入院率、再次手术的风险及经济负担。建立合适的腹膜粘连动物模型对于研究腹膜粘连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粘连模型动物中以大鼠最为常用,根据腹膜粘连形成的不同因素,其造模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但目前尚无任何一种造模方式及评价方法可代表所有情况。本文对目前大鼠腹膜粘连模型常用的造模方式、评价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