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伟  张瑛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6):495-496
目的 :观察异丙酚 TCI用于全麻诱导对皮质醇、心率变异性影响。方法 :40例全麻插管病人随机分为 TCI组 ( A组 )和对照组 ( B组 ) ,每组 2 0例 ,A组采用 Diprifusor/TCI系统分六步诱导给药 ,B组用 2 .5 %硫喷妥纳。两组分别于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插管时、插管后 1 min、3min、5 min抽取静脉血检测皮质醇 ,并同时记录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插管后 1 min、5 min的 HRV变化。结果 :A组 HR、SPO2 、DBP、皮质醇各时点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 ,HRV、SBP各时点明显低于诱导前 ,但插管前后无明显差异。B组在意识消失时、插管时的 HR、BP明显低于诱导前和插管后的 1 min、3min、5 min,也明显低于 A组各时点 ,插管后1 min的 TP、HF、皮质醇明显高于诱导前、插管前和 A组。而 LF/HF明显低于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插管后 5 min及 A组。结论 :异丙酚 TCI用于全麻诱导插管时机体的应激反应小 ,可明显抑制交感神经张力 ,诱导过程中生命体征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 :Diprifusor/TCI用于全麻诱导对血糖、皮质醇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3 2例全麻插管病人采用 Diprifusor/TCI系统分六步诱导给药 ,观察 HR、BP、Sp O2 、ECG、HRV,并于诱导前 (T0 )、意识消失时 (T1 )、插管时 (T2 )、插管后 1 min(T3)、3 m in(T4 )、5 min(T5)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皮质醇。结果 :HR、Sp O2 、DBP、血糖和皮质醇各时点与基础值 (T0 )无明显差异 ,HRV、SBP各时点明显低于基础值 (T0 ) (P<0 .0 5 ) ,HRV在插管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Diprifusor/TCI用于全麻诱导插管时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小 ,诱导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氟烷、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对老年人麻醉诱导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10月~2009年11月期间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全麻老年患者69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3组:异氟烷吸入诱导组(A组),异丙酚静脉诱导组(B组),依托眯酯静脉诱导组(C组),每组23例,观察比较3组老年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及插管后10 min(T5)各时点血流动力学、血糖及皮质醇的变化.结果 与T0相比,A组T1、T4、T5时点的SBP、DBP明显降低(P<0.05),T1、T3、T4、T5时点的HR明显降低;B组T1、T3、T4、T5时点的SBP、DBP明显降低(P<0.05),T1时点的HR明显降低(P<0.05);C组T1、T4、T5时点SBP、DBP明显降低(P<0.05),T1时点HR明显降低(P<0.05),T2时点SBP、DBP、HR明显升高(P<0.05).与A组相比,B组T3、T4、T5时点HR明显增高(P<0.05);C组T2时点SBP、DBP明显增高(P<0.05),T2、T3、T4、T5时点HR明显增高(P<0.05).与B组相比,C组T1、T2、T3时点SBP、DBP明显增高(P<0.05),T2时点HR明显增高(P<0.05).3组患者各时点的SpO2和血糖浓度与诱导前(T0)及组间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A组、B组T3、T4、T5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逐渐降低,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组T3、T4、T5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T3、T4、T5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在老年人麻醉诱导中,静脉注射异丙酚或吸入异氟烷比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能更好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变,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更适合于老年人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异丙酚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行PCNL患者48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A组)24例和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B组)24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0min(T2)、转截石体位后(T3)、转俯卧位后(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清醒时间及呛咳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T1时点A组MAP明显下降(P<0.05)、B组HR和MAP均明显下降(P<0.05);T2时点A组MAP下降(P<0.05);T4时点B组HR升高、MAP下降(P<0.05);T5时点A组MAP升高(P<0.05)、B组HR和MAP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T1、T3时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点HR和M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B组相对平稳。A组患者苏醒拔管期间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异丙酚用于PCNL麻醉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安全迅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普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 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1.5~2.0μg/kg、异丙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注。B组在静注芬太尼前加用氯胺酮0.5 mg/kg。观察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5个时点的血压(MAP)、心率(HR)以及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与基础值相比较,诱导后即刻两组的MAP、HR均有下降,与B组比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 5);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 A组的MAP超过诱导前水平(P<0.0 5)。插管后即刻两组的HR均增快,A组的H R增快更明显(P<0.0 5)。插管后3 min两组的HR已基本恢复到诱导前水平。术后所有患者无明显精神障碍。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可使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且术后无明显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ProSeal喉罩(PLMA)置入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全麻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65-78岁,ASA分级Ⅱ-Ⅲ级)60例,随机分为2组(n=30):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两组均采用快诱导PLMA喉罩置入,术中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观察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及插管后10 min(T5)各时点血流动力学、血糖及皮质醇的变化。结果与T0相比,E组T1、T3、T4、T5时点的SBP、DBP明显降低(P<0.05),T1时点的HR明显降低(P<0.05),T2时点的SBP、DBP和HR无明显变化(P>0.05);P组T1、T4、T5时点SBP、DBP明显降低(P<0.05),T1时点HR明显降低(P<0.05),T2时点SBP、DBP、HR明显升高(P<0.05)。与E组相比,P组T2、T3时点SBP、DBP明显增高(P<0.05),T2时点HR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SpO2和血糖浓度与诱导前(T0)相比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相比,E组T3、T4、T5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逐渐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T3、T4、T5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T3、T4、T5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麻醉诱导中,静脉注射依托咪酯比静脉注射丙泊酚能更好地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变,抑制喉罩插管的应激反应,更适合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激和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85例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分为瑞芬太尼合用异丙酚组(A组,40例)和芬太尼合用异丙酚组(B组,45例),比较两组患儿4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血糖及皮质醇的变化及术后苏醒期躁动。结果①与T0相比,A组T1、T2时点MAP降低(P<0.05),B组T2时点MAP升高(P<0.05);T1、T2时点B组MAP高于A组。②与T0相比,A组T1、T2时点HR降低(P<0.05),B组T2、T3时点HR升高(P<0.05);T1、T2及T3时点B组HR高于A组(P<0.05)。③与T0相比,A组T1,T2和T3时点皮质醇下降,B组T1时皮质醇升高(P<0.05),T3时点皮质醇下降(P<0.05);T1、T2时点B组皮质醇高于A组(P<0.05),T3时点B组皮质醇低于A组(P<0.05)。④术后观察A组患儿苏醒快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全凭静脉麻醉能更好地稳定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苏醒时间短,能更适合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在换瓣病人麻醉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组(A组)和异丙酚组(B组),每组12例。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2 min(T1)、插管即刻(T2)和插管后2 min ( T3)各时点CVP、MAP、HR 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 B组在T1时点MAP、HR明显降低( P<0.05),在T2和T3时点CVP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点比较,T1时点B组MAP、HR、CVP明显降低,T3时点CVP明显降低(P<0.05),A组无明显变化;与T1时点比较,A组T2时点MAP、CVP明显升高,B组T2时点MAP、HR、CVP明显升高,B组T3时点MAP、HR明显升高(P<0.05);与T2时点比较,B组T3时点CVP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异丙酚相比,依托咪酯对心脏瓣膜换瓣手术的麻醉诱导是安全的,可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9.
周冬青  周期  陈立  王丽云  谢海 《海南医学》2012,23(11):12-14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鼻内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术毕前15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曲马多组(B组)术毕前15min静注曲马多40mg和生理盐水组(C组)术毕前15分钟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各30例。监测血流动力学,比较术毕即刻(T0)、拔管前5min(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min(T3)血压、心率、SpO2变化。比较术后2h、4h、8h、12h和24hVAS和BC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T1、T3各时点SP、DP、MAP、HR低于B组(P<0.05),T1、T3各时点SP、DP、MAP、HRC组均高于A组和B组(P<0.05),与T0时点比较,B组和C组T1、T2、T3时点SP、DP、MAP、HR明显升高(P<0.05)。T3时点SpO2C组均低于A、B两组,P<0.05,但其值均在97%以上,无临床意义。VAS评分术后2h、4h、8h、12h各时点A组低于B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BCS评分:术后2h、4h、8h各时点A组高于B组(P<0.05),B组高于C组(P<0.05);不良反应比较:B组恶心、呕吐率高于A、C两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鼻内镜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m=20),全麻诱导时,A组、B组、C组分别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为0.3、0.5、0.7ng/mL的舒芬太尼2min后.均输注效应室靶浓度为4μg/mL的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记录全麻诱导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10min(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T1、T2、T4时点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结果】(1)A组T2时点MAP、HR比T。时点明显升高(P〈0.0S),C组T2、T3、T4时点MAP明显低于A组(P〈0.05),C组T2、T3时点HR明显低于A组(P〈0.05),C组L、T4时点MAP低于B组(P〈0.05);(2)A组T2时点血浆AD和NA浓度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5)、较B组高(P〈0.05)、较C组高(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其中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5ng/mL复合异丙酚效应室浓度4μg/mL靶控输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我国新型小儿丙泊酚靶控输注系统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可行性,并与国外小儿Marsh系统比较.方法 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Ⅰ级、3~5岁、择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结扎术小儿,数字随机法分为L组(内嵌我国新型小儿丙泊酚药代学模型)和M组(国外小儿Marsh模型),每组45例.所有患儿术前不用镇静药,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BIS).两组分别以我国、国外两种药代模型行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初始目标血浆浓度为6 μg/ml,同时复合局部神经阻滞后开始手术.如切皮时发生明显体动则将血浆浓度上调1μg/ml,直至体动消失,最高至8 μg/ml,如仍有体动则停靶控输注改为吸入麻醉.监测诱导前(T_0)、麻醉诱导毕(T_1)、切皮时(T_2)、切皮后3 min(T_3)、5 min(T_4)和术毕时(T_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和BIS值.记录丙泊酚各目标血浆靶控浓度以及吸人麻醉下完成手术的例数,术后苏醒时间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L组在靶控输注下及血浆浓度为6 μg/ml时可完成的手术例数多于M组(P<0.01).T_1~T_4时点HR、SBP、DBP、RR和BIS值组内比较,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_2~T_4时点上述指标均小于M组(P<0.05或0.01).L组术中并发症少于M组(P<0.05).结论 小儿短小手术同样应用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6 μg/ml时,我国内嵌新型小儿丙泊酚药代系统较Marsh系统能较好地抑制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较少,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杰 《实用全科医学》2010,8(3):292-293
目的探讨高频通气加靶控输注在无痛纤支镜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高频通气加靶控输注全麻下,行纤支镜诊治肺结核62例,分别进行吸除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等综合治疗。分别记录T0、T1、T2、T3、T4及T5时的Bp、HR和SpO2,计算RPP,观察镜检期间有无呛咳及体动,在苏醒后询问有无术中知晓。结果T1时的Bp、RPP低于T0时(P〈0.05),H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2~L时的Bp、RPP和HR不高于T0;纤支镜检查期间所有患者的SpO2维持在麻醉前值或以上,无一例出现呛咳、体动及术中知晓。结论高频通气加靶控输注具有安全、舒适、血流动力学稳定、副作用少的特点,是无痛纤支镜诊治的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妇科腹腔镜术中七氟醚或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和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n=20)和异丙酚组(P组,n=20)。两组分别采用七氟醚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在诱导前水平仰卧位(T1)、水平截石位(T2)、诱导插管后即刻(T3)、诱导插管后5 min(T4),气腹头低位后即刻(T5)、气腹头低位后15 min(T6)、气腹放气后10 min(T7)观察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PaCO2、PETCO2、大脑中动脉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ime-average peak flow velocity,TAP)和脑短暂充血反应(transient hyperaemic response,THR)。结果 与TI时点相比,P组TAP在T2、T5、T6时点均无显著变化,而在T3、T4、T7时点明显降低,S组仅在T4、T7时点明显下降,T3时点明显高于P组,且与T1时点无显著差异;S组THR反应率(THRR)在T3时点与TI时点相比显著下降,且低于P组。结论 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时,异丙酚可降低CBF,但对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无明显影响,而七氟醚在吸入高浓度时能明显降低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CO2气腹与头低截石体位可显著升高CBF,其作用明显强于临床常用剂量的麻醉药物,但对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容量治疗方法对老年肺癌患者肺切除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肺切除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20例,随机分为容量限制组(A组)和扩容组(B组),每组10例.A组术中持续静脉滴注5 mL·kg~(-1)·h~(-1)乳酸钠林格液,B组在麻醉开始后30 min内静脉滴注10 mL/kg乳酸林格液及10 mL/kg 6%羟乙基淀粉(万汶),以后按基础需要量+禁食丧失量+术中丢失+第三间隙损失量补液.两组术中出血量由6%羟乙基淀粉按1:1补偿.记录诱导前(T_1,基础值)、麻醉诱导后10 min(T_2)、输液30 min(T_3)、侧卧位即刻(T_4)、开胸后即刻(T_5)、肺叶切除后(T_6)、关胸时(T_7)、术毕(T_8)及术后1 d(T_9)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ITBV)及胸内血管外肺水(EVLW).结果 两组间在T_1时间点的HR、MAP、CVP、ITBV、CI、外周血管阻力(SVR)、EVLW基础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在T_2、T_3、T_4时间点的HR、MAP均较同组T_1时间点显著降低(P值均<0.05).两组在T_2、T_3、T_4、T_5、T_6、T_7、T_8时间点的CVP均较T_1时间点显著升高(P值均<0.05),B组在T_2、T_5时间点的CVP显著高于A组(P值均<0.05).A组在T_3、T_4、T_5、T_6、T_8时间点的ITBV值较同组T_1时间点显著降低(P值均<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在T_2、T_3、T_4、T_6时间点及B组在T_2、T_3时间点的CI均较同组T_1时间点显著降低(P值均<0.05),B组在T_4时间点的CI恢复至T_1时间点水平,在T_6、T_7、T_8时间点的CI显著高于A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点SVR和EVLW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对心肺功能良好的行肺叶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限制液体输注并加用小剂量缩血管药物的治疗作用与麻醉诱导期进行扩容治疗对低血压的预防作用相当,在麻醉诱导期适当扩容治疗并不增加肺水肿的风险,且更有利于组织的灌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麻黄碱预处理在全身麻醉中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Ⅱ级、老年Ⅱ级心功能不全非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麻黄碱75μg/kg静注2min后,再注射咪达唑仑0.08mg/kg、丙泊酚1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5ml/kg,3分钟后行气管插管;对照组与上述给药方法和事件相似,仅麻黄碱改为相同容量的0.9%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入室安静≥10min时和气管插管成功后2min彩超监测EF值;记录诱导前(T0基础值)、插管即刻(T1)、插管成功后2min(T2)、4min(T3)、6min(T4)、8min(T5)、10min(T6)七个时间点MAP、HR、SpO2、BIS的数值。结果与同组T0时比较,对照组MAP、HR在T1、T2、T3、T4、T5、T6时间点明显下降(P<0.01),而观察组无明显差异。两组间MAP、HR在T1、T2、T3、T4、T5、T6同时间点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两组诱导后较入室时SpO2明显升高(P<0.01),BIS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安静后10min时与气管插管成功后2min比较,对照组EF明显下降(P<0.01)。结论老年Ⅱ级心功能不全患者在麻醉诱导期静脉注射麻黄碱75μg/kg 2min后,再注射麻醉诱导药,可有效地预防低血压、心率减慢的发生,增加围手术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舒芬太尼在老年病人全麻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在老年病人全麻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期在全麻下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 ,实验组诱导时加用舒芬太尼 ,对照组则加用芬太尼 ,分别记录麻醉前 ( T0 ) ,插管时 ( T1) ,插管后 2 min( T2 ) ,5 min( T3) ,1 0 min( T4 )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 ( MAP)、心率 ( HR) ,心输出量 ( CO)及心脏指数 ( CI)。结果 :MAP、CO、CI在 T2 、T3、T4 时点实验组较对照组低 ( P<0 .0 5 ) ,且 HR在 T3、T4 时点实验组较对照组低 ( P<0 .0 5 ) ,而实验组的 MAP、CO、CI、HR在 T2 、T3、T4 时点之间无明显差异 ( P>0 .0 5 )。结论 :舒芬太尼在老年人全麻诱导过程中不但对 MAP、CO、CI、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无影响 ,而且能更好地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赵亚琴  李伟  张珍妮  薛荣亮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9):1147-1149,1178
目的:观察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长托宁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及胃粘膜pH值(i-pH)的影响。方法:选择二尖瓣置换手术30例,随机分为两组,长托宁组(C组)和东莨菪碱组(D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min肌肉注射C组长托宁0.015mg/kg和D组东莨菪碱0.006mg/kg,记录患者在给药前(T0),给药后10min(T1),给药后30min(T2)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以及给药前(T0),给药后30min(T2),转机后10min(T3),转机后30min(T4)以及停机时(T5)对应点动脉血pH值(pH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胃黏膜的pH值(i-pH)。结果:给药后与基础值相比,D组心率明显增快(P<0.05),但血压基本平稳;C组用药后心率、血压与基础值相比明显下降(P<0.05);C组用药后心率、血压明显低于D组(P<0.05);两组pHa、i-pH在T2、T3、T4、T5时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D组比C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长托宁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于东莨菪碱,并且可以改善微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取石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麻醉下行ERCP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组38例(D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组38例(P组)。观察输注右美托咪啶前(T0)、诱导入睡(T1)、插镜(T2)、套石(T3)、退镜(T4)、睁眼(T5)时的HR、MAP、RR、SpO2,所需丙泊酚浓度、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镇静评分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P组T1时点MAP、RR较T0时点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P组T1时点MAP、RR较D组T1时点下降(P<0.05);D组T1~T3时点HR较T0时点下降(P<0.05或P<0.01)。P组丙泊酚所需浓度明显高于D组(P<0.01),D组患者呼吸抑制、术中体动发生率低于P组(P<0.05),D组镇静评分优于P组(P<0.05),D组患者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P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诊疗麻醉中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可以提供良好的镇静,节俭丙泊酚的用量、无明显的呼吸抑制,不影响患者的清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的双相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全麻老年患者50例,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C组),每组25例。 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稀释至20 mL泵注,10 min输注完毕,再以0.3μg·kg-1·h-1泵注至插管后5 min;C组静脉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记录入室后(T0),右美托咪定负荷量结束后(T1),气管插管前(T2)及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 (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2组患者MAP在T2~T5时点均较T0下降(P<0.05~P<0.01);D组MAP在T1、T2、T4、T5时点与T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和T2时点MAP与T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T2时点MAP高于C组(P<0.05)。 D组患者HR在T1、T2、T4和T5时点明显低于T0(P<0.01);T2、T4和T5的HR均显著低于T3(P<0.01);C组患者T4和T5时点HR均低于T0(P<0.05);D组T1、T2和T5的HR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全麻诱导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可以升高动脉血压,一定程度地抑制了全麻药物引起的血压下降,同时降低HR,减弱气管插管反应,稳定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臂丛麻醉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双盲分为4组,每组20例,咪达唑仑组(A组:咪达唑仑0.04 mg/kg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恒速输注组[B组:右美托咪定0.7μg/(kg·h)恒速泵入],眯达唑仑+右美托咪定恒速输注组[C组:眯达唑仑0.04 mg/kg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7μg/(kg·h)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恒速输注组(D组:负荷量2.5μg/(kg·h)诱导10 min+右美托咪定0.7μg/(kg·h)恒速泵入]。记录静脉给药前(T_0)、给药后10 min(T_1)、20 mm(T_2)、30 min(T_3)、60 min(T_4)及术毕(T_5)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心电图(ECG)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与T0MAP、HR和OAA/S评分相比,A组仅T_1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T_1-T_5均平稳,差异无显著性(P>0.05);C和D组T_1-T_4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4组间T_1-T_4MAP、HR和OAA/S评分比较,A组仅T_1较B组一过性下降,C组和D组均较B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和D组除T_1外均较A组降低,但C组和D组相比,D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四组组内和组间给药前后SPO_2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因心率减慢(HR≤45次/min)需给阿托品者,C组1例,D组5例,C组和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镇静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