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培养条件下动态张应变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牵张应变(10%应变、频率0.2 Hz,每小时加载10 min,共作用48 h)作用于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结果在动态张应变作用下,骨骼肌卫星细胞沿应力方向延伸,并见到肌小管形成;而未施加应力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在各个方向上都有突起,但未见到肌小管形成。结论动态张应变有利于肌纤维理想极性的形成,并有助于组织工程化骨骼肌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成年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鉴定的方法。方法:采用I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分离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后,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观察不同血清浓度下,卫星细胞生长融合的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利用结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肌卫星细胞。结果:细胞经过两步消化和差速贴壁后,纯度在90%以上,在生长培基中,细胞分裂增生;在融合培基中,细胞发生融合,形成肌管。结论:成年大鼠肌卫星细胞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可增生或分化,结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以早期鉴定骨骼肌卫星细胞。  相似文献   

3.
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生长和成肌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和纯化方法,并观察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增殖和成肌特性。方法采用改良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获得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免疫组化染色鉴定体外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MTT法检测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生长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特性。结果获取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度高,细胞中肌源性标志中间丝蛋白desm in呈强阳性表达。体外培养时,骨骼肌卫星细胞有1~2 d的潜伏期,5~6 d进入平台期。细胞汇合至60%~70%或降低培养基血清浓度时,开始相互融合形成肌管细胞。结论酶两步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获得较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方法。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时无需特殊诱导即可相互融合,形成具有骨骼肌收缩特性的肌管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和纯化方法,并观察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增殖和成肌特性.方法 采用改良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获得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免疫组化染色鉴定体外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MIT法检测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生长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特性.结果 获取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度高,细胞中肌源性标志中间丝蛋白desmin呈强阳性表达.体外培养时,骨骼肌卫星细胞有1~2 d的潜伏期,5~6 d进入平台期.细胞汇合至60%~70%或降低培养基血清浓度时,开始相互融合形成肌管细胞.结论 酶两步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获得较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方法.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时无需特殊诱导即可相互融合,形成具有骨骼肌收缩特性的肌管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原代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成肌分化特性。方法采用改进的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获得较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免疫组化鉴定所获取细胞的肌源性标志desmin。MTT法观察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增殖特性并绘制生长曲线图。同时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成肌分化特性。结果所分离的原代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度在90%以上。细胞体外培养时在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5~6d进入增殖平台期。细胞体外培养时无须特殊诱导可以自发出现成肌定向分化,相互融合形成具有自发收缩特性的肌管细胞。结论体外培养获取的骨骼肌卫星细胞数量可以满足组织工程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FGF和TGF-β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bFGF组、TGF-β组、bFGF+TGF-β组及对照组中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增殖状况。结果:bFGF和TGF-β单独作用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作用较弱;两者联合作用,促增殖作用显著增强。结论:bFGF和TGF-β联合作用对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云南白药对大鼠急性骨骼肌损伤后炎性细胞和肌再生细胞(卫星细胞)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制备跑台诱导大鼠骨骼肌急性损伤模型,造模24 h后,模型大鼠左侧后肢喷洒云南白药为治疗侧,右侧喷洒等量生理盐水作为非治疗侧,在损伤后2、4、7、10和14d分别取4只大鼠后肢的治疗侧和非治疗侧腓肠肌(快肌)和比目鱼肌(慢肌)做HE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炎性细胞和卫星细胞的数量及形态学变化。结果:药物治疗侧快肌在损伤后的第2、4、7天炎性细胞较非治疗侧明显减少(P<0.01),肌细胞的坏死程度较轻;云南白药治疗侧慢肌在损伤后的第2天炎性细胞较非治疗侧明显减少(P<0.01)。药物治疗侧的快肌和慢肌在损伤后的第7、10天损伤的肌纤维部分得到修复,卫星细胞的数量较非治疗侧明显增多(P<0.01)。结论:云南白药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对损伤后肌肉组织的破坏作用,缩短炎症反应进程,促进损伤后肌纤维的修复,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对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向成熟肌细胞分化、形成肌管的作用,探索定向诱导肌分化的途径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含不同浓度S1P的高糖DMEM培养基培养,收集细胞,在相差显微镜和共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变化,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成肌细胞分化的早期特异性标志—肌球蛋白和生肌素表达的改变。使用磷酸神经鞘氨醇激酶(SphK)活性抑制剂DMS和HACPT后观察S1P对骨骼肌成肌细胞的生肌素表达的作用。【结果】S1P能明显促进骨骼肌成肌细胞细胞形成肌小管,诱导2~3 d开始有肌管形成,之后肌管越来越多,到6~7 d达高峰;同对照组相比随S1P浓度增高,细胞核生肌素阳性率逐渐增高(P<0.01);SphK活性抑制剂抑制S1P促进骨骼肌成肌细胞生肌素阳性率的增高(P<0.01)。【结论】体外S1P可能通过提高SphK活性调节成肌细胞向成熟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纯化、培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纯化、培养、鉴定的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Ⅰ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纯化出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SC),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借此观察SC的增殖、分化特点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 两步消化法是获取SC可靠的方法。生长培养基促使细胞的增殖;延迟分瓶或分化培养基促使细胞分化形成肌管。骨骼肌肌球蛋白(myosin)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C呈弱阳性,而肌管呈强阳性。结论 体外培养的大鼠SC在合适的培养条件和传代比例下能够增殖与分化并保持其生物学特性,为其在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组织块培养技术探索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以成年SPF级Sprague-Dawley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取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并与C2C12成肌细胞进行比较,对两种细胞进行形态学研究及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种细胞α-actin蛋白和Desmi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从而对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鉴定。结果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取的细胞增殖旺盛,分化良好。免疫细胞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α-actin蛋白和Desmin蛋白在两种细胞胞浆中均有分布。结论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取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与分化能力,用此种方法可培养出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  相似文献   

11.
动态应变下肌腱细胞三维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三维培养条件下机械应变对肌腱细胞形态,排列,增殖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应变三维细胞培养装置,将机械应变作用于肌腱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结果:机械应变对肌腱细胞分裂,DNA合成和代谢的影响与应变作用的强度,频率,周期及作用时间有关。采用特定的应应(10%伸长,0.2Hz,每小时作用15分钟)作用48小时,加载组肌腱细胞数和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应变作用下,其细胞形态呈扁平形,沿应变方向延伸,机械应变还引起1型胶原合成增加(P<0.05),结论:周期性机械应变直接作用于肌腱细胞可以刺激其生长,这对于应用机械应变促进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猪缺氧后心肌连接蛋白Cx43 mRNA和蛋白含量的变化。方法对照组(C组):新生猪6头,未吸入低氧;缺氧组(H组):新生猪6头,吸入低氧(FiO2=0.1)维持1 h。于缺氧结束后5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Cx43 mRNA的表达。结果H组心肌组织Cx43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1),但两组心肌组织Cx43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可导致心肌Cx43蛋白的表达或分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机械牵张加重模拟缺血缺氧心肌细胞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验证机械牵张加重模拟缺血缺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效应.方法利用所建立的心肌细胞体外牵张模型,模拟施加缺血缺氧因素,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及碘化丙啶(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10%牵张后,心肌细胞形态完整,LDH及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模拟缺血缺氧后形态明显破坏,LDH及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牵张复合模拟缺血缺氧后,细胞形态破坏加剧,LDH含量急剧上升,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进步显著增加(P<0.01).结论机械牵张加剧了模拟缺血缺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效应,提示严重烧伤早期过多过快补液导致心脏前负荷的迅速增加对心肌组织产生牵拉可能会加剧业已存在的心肌细胞损伤,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心肌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 )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梗塞心肌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 分布及Ca2 波的恢复作用。方法自犬臀部取骨骼肌 ,提取、培养、扩增骨骼肌卫星细胞 ,4’ ,6-diamidino -2 -phenylindone(DAPI)荧光标记 ,经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自体急性心肌梗塞区域 ,2、4、8周后处死动物 ,取心肌标本行组织形态学、心肌细胞游离Ca2 分布及Ca2 波检测。 结果梗塞区观察到带荧光的细胞核及肌纤维 ,部分已分化成横纹肌并以闰盘相连。梗塞区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 增加 ,Ca2 波峰出现明显晚于正常区域心肌细胞 ,且峰值低于正常心肌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 8周后 ,梗塞区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 分布及Ca2 波峰恢复正常。 结论经冠状动脉灌注移植骨骼肌卫星细胞使梗塞心肌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 分布及Ca2 波恢复 ,利于心肌收缩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梗塞心肌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分布及Ca2+波的恢复作用。方法自犬臀部取骨骼肌,提取、培养、扩增骨骼肌卫星细胞,4’,6-diamidino-2-phenylindone(DAPI)荧光标记,经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自体急性心肌梗塞区域,2、4、8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标本行组织形态学、心肌细胞游离Ca2+分布及Ca2+波检测。结果梗塞区观察到带荧光的细胞核及肌纤维,部分已分化成横纹肌并以闰盘相连。梗塞区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增加,Ca2+波峰出现明显晚于正常区域心肌细胞,且峰值低于正常心肌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8周后,梗塞区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分布及Ca2+波峰恢复正常。结论经冠状动脉灌注移植骨骼肌卫星细胞使梗塞心肌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分布及Ca2+波恢复,利于心肌收缩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