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红岩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55-325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及疗效、安全性。方法:107例非ST段抬高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氯吡格雷组(n=52)。对照组(55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组(52例)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每次75mg,每日一次,疗程21d。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ACEI。21d后比较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氯吡格雷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皮疹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ACS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高平建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5):563-565,574
目的:运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对比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标准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统计心血管事件发生、检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变化、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P<0.05)。但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要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安全性良好,二者联合可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3.
汪亚芸  陈曼华 《重庆医学》2011,40(25):2527-2528,253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该院收治的ACS患者120例,其中观察组61例,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相同剂量。观察组在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期间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照组患者则单用低分子肝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8 d内全因死亡、顽固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在给药后明显降低(P<0.01)。两组轻度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用药前相比稍有下降(P<0.05),但数值没有超出正常范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在用药后虽有所升高(P<0.05),但未超过正常值的1倍以上。结论在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合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患者是有效并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高翔 《实用新医学》2007,8(6):01-501,525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及疗效、安全性。方法 87例非ST段抬高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氯吡格雷组(n=42)。对照组(45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组(42例)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每次75mg,每日一次,疗程14天。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ACEI。14天后比较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 氯吡格雷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皮疹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ACS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89例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治疗组(n=46)。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仅用氯吡格雷治疗,疗程7d。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ACE I、调脂、阿司匹林等治疗。结果:治疗组7d内主要心脏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总和)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波立维(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心绞痛中的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A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1次/日,随访1年;对照组B组给予安慰剂,观察心血管事件、猝死、脑卒中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波立维(氯吡格雷)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3例(6.0%),而安慰剂组心脑血管事件共发生12例(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心绞痛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国产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12月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基本治疗,观察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s-CPR、TIB、TC、LDL-C、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安全可靠,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强化抗血小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用的强化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普通治疗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疗程1周,氯吡格雷和肠溶阿司匹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ECG及凝血指标的改变,治疗后1周、4周内心绞痛再发率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及ECG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治疗组的心绞痛再发率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用的强化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并可明显降低近期心绞痛再发率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并优于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STEMI患者96例,按是否加用氯吡格雷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肠溶阿司匹林片口服,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12 h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以后75 mg/d.临床观察指标为梗死相关动脉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Ⅲ级血流、冠脉内血栓、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结果 氯吡格雷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TIMIⅢ级血流者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冠脉内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并发症、再梗死、心源性死亡、总死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尿激酶溶栓治疗STEMI能改善梗死血管畅通率,并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临床观察分析氯吡格雷、阿斯匹林、与低分子肝素三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心脏事件发生率、ST段回落与临床预后。方法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186例,分为联合治疗组96例和传统治疗组90例,联合治疗组在与阿斯匹林标准剂量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同时低分子肝素1ml,皮下注射1次/12h,共5d;传统治疗组则用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进行扰血小板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ST段回落(SRT),统计两组治疗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SRT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在SRT组和没有SRT组两者的临床情况和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溶栓前给予负荷量的氯吡格雷其发生自发性SRT的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好;治疗后两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相似;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比较,其SRT发生率较高(p〈0.01),而有SRT者比没有SRT者,其住院天数、心室射血分数、心房颤动发生率、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酶的肌酸激酶MB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I等有明显差异(p〈0.01)。出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需要停药。结论三药合用能有效发挥抗血栓作用,控制ACS的症状,降低再缺血事件发生率,而且安全性良好。提示SRT可以作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的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定治疗非ST抬高(NSTE)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两组患者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效果、心脏事件发生率及药物副作用。方法:NSTE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83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29例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54例,分入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89例,治疗组在给予阿司匹林标准剂量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则用阿司匹林加噻氯匹定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8周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栓和止血功能,统计两组治疗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总结两物的副作用。结果:治疗8周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而止血和血栓功能相似;治疗后两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相似;噻氯匹定与氯吡格雷的副作用中性粒细胞减少(3.4%比0)、胃肠道反应(11.2%比6.3%)、皮疹(9.0%比3.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均无需要停药病。结论:氯吡格雷治疗NSTE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噻氯匹定同等有效,而副作用的发生率较噻氯匹定减少,其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和皮疹,但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三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拜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组(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钠三联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复发次数减少百分比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出血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司三联治疗疗效较好,值得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96例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PCI+盐酸替罗非班)于术前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术后在半量低分子肝素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0.1μg·(kg·min)-1。微量泵持续泵入共24h;对照组(PCI+低分子肝素)术前、术后只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和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峰值和达峰时间、术后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情况,同时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即刻TIM13级血流灌注、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K—MB、cTNI达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达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率手术后均有明显降低,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手术后出血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进行PCI时加入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冠脉血流灌注,减少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高剂量与标准剂量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纳入2013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270例,按治疗时氯吡格雷用量情况分为2组,其中双倍剂量组120例,标准剂量组150例。双倍剂量组给予氯吡格雷150 mg每日口服,标准剂量组给予75 mg每日口服。比较2组支架内血栓事件、全因死亡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比较总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倍剂量组总出血事件显著高于标准剂量组(P<0.001),且其中的小出血事件(P=0.008)及轻微出血事件均分别高于标准剂量组(P<0.001)。Cox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血糖、血脂、血压、心率、疾病史等因素后,双倍剂量组较标准剂量组并未降低总事件风险(HR=1.32,95%CI: 0.83~1.89,P=0.654);但增加了出血事件风险(HR=2.52,95%CI: 1.13~3.03)。 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治疗中,高剂量氯吡格雷较标准剂量氯吡格雷并未降低支架内血栓事件及全因死亡率,但却显著增加了出血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16.
黄永健 《当代医学》2011,17(26):130-131
目的观察硫酸氯吡格雷片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等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氯吡格雷片首剂300mg,以后75mg/d,及低分子肝素5000uiH,2次/d,连用5~7d。结果治疗组明显减少胸痛发作频率(P〈0.05),改善临床征状,对改善ST段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氯吡格雷片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吴静  徐亮  杜华  王运茹 《疑难病杂志》2012,11(8):575-57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ACS行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首次顿服阿司匹林300 mg,而后100 mg/d;联合组(37例)首次顿服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各300 mg,而后阿司匹林100 mg/d+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2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0d、30d检测hs-CRP和TNF-α;在用药前、用药后30d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PLT);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0d、30d 2组患者hs-CRP和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6个月内联合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7%vs 22.9%,P<0.05);治疗前后30d 2组患者PT、APTT和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6个月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vs 8.6%,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ACS可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联合阿司匹林抗炎作用显著强于单用阿司匹林,且不增加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为提高心脏急症患者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急症组患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以及氯吡格雷治疗,稳定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以及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发作持续时间均有所下降,但稳定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急症患者的病情较稳定性冠心病难以控制,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以免死亡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