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进行硝酸甘油和麝香保心丸干预,观察两组药物及联合干预预防桡动脉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636例,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A组予硝酸甘油200μg;B组予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67.5mg(3丸);C组予硝酸甘油200μg联合麝香保心丸67.5mg。观察各组之间桡动脉痉挛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分别为:A组(13.1%),B组(14.2%),C组(8.5%),其中A组与B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C组与A组、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前予麝香保心丸降低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与硝酸甘油疗效相当,与硝酸甘油合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行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地尔硫卓、维拉帕米不同药物组合干预,观察其预防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效果。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鞘管置入后A组予硝酸甘油200 μg+维拉帕米200 μg处理;B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5 mg+维拉帕米200 μg处理;C组予硝酸甘油200 μg+地尔硫卓2.5 mg处理,记录各组RAS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RAS发生率A组小于C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动脉介入诊疗中,联合使用硝酸甘油200 μg+维拉帕米200 μg预防RAS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联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预防桡动脉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鞘管内注入生理盐水10ml;实验组注入硝酸甘油200μg加维拉帕米2.5mg,观察注药前及注药后2、5、10、30min患者的血压、心率及桡动脉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桡动脉痉挛31例(20.67%),实验组发生桡动脉痉挛7例(4.67%),实验组发生桡动脉痉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注药前、后心率及舒张压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注药前、后收缩压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收缩压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硝酸甘油200μg联合维拉帕米2.5mg预防经桡动脉路径行PCI中桡动脉痉挛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在冠状动脉介入中预防冠状动脉痉挛及桡动脉痉挛疗效.方法:行冠脉介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脉PTCA及PCI术患者600例,随机分A、B两组,A组为应用法舒地尔组,B组为对照组;A组常规术前半小时静滴法舒地尔30mg;B组无特殊处理,仅术前半小时生理盐水建立静脉路.结果:对照组382例,发生桡动脉痉挛和(或)冠状动脉痉挛患者32例(8.38%),应用法舒地尔组218例,发生桡动脉痉挛和(或)冠状动脉痉挛患者6例(2.75%);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显著减少冠脉介入中冠脉痉挛及桡动脉痉挛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宋春华 《当代医学》2009,15(12):68-68
目的对比研究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局部应用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及联合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防治桡动脉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95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鞘管内注入硝酸甘油200μg、维拉帕米2mg、地尔硫卓5mg,联合硝酸甘油200ug和维拉帕米2mg,用心电血压监护仪记录注入药物前、注入后患者最高(或最低)心率、最低血压、心电及观察桡动脉痉挛、局部和全身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药物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局部和全身症状发生率均低于硝酸甘油组和维拉帕米组及地尔硫卓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时,局部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并且对心率、血压和心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霖  黄创  郭鹏  陈艺钊  林文培  徐鸿远 《广西医学》2012,34(11):1534-1535,1545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预防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预防桡动脉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9例和实验组109例。对照组鞘管内注入生理盐水10 ml,实验组注入维拉帕米2.5 mg,观察注药前及注药后2、5、10、30 min患者的血压、心率及桡动脉痉挛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桡动脉痉挛21例(19.3%),实验组发生桡动脉痉挛9例(8.3%),实验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注药前后心率及舒张压无明显变化(P>0.05),但注药前后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收缩压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维拉帕米在经桡动脉路径行PCI中预防桡动脉痉挛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桡动脉人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桡动脉人路行PCI时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操作。我们对桡动脉人路行PCI的患者术前行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及安定干预,观察各组药物预防桡动脉痉挛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评价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与单独应用维拉帕米后对桡动脉管腔体积的影响。【方法】入选住院行择期桡动脉介入术的患者30例,按1:1随机分为Nv组(0.2mg硝酸甘油+2.5mg维拉帕米)和V组(2.5mg维拉帕米),在动脉鞘穿刺成功后5min和给药1min后,通过IVUS的管腔边界自动识别功能测量桡动脉管腔的体积。【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前后桡动脉体积有明显的变化,NV组从(450±178)mm^3到(507±192)mm^3(P〈0.01),v组从(454±191)mm^3到(508±169)mm^3(P〈0.01),两组之间桡动脉管腔体积增加的绝对数[(57±55)mm^3比(55±59)mm^3;P=0.921和相对数【(13%±15%)比(12%±20%);P=0.88]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IVUS的自动体积测量分析发现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与单独应用维拉帕米对桡动脉体积的增加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术前常规口服使用佳乐定片的基础上,观察联合使用口服多虑平片(盐酸多赛平片)强化镇静抗焦虑治疗,预防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中桡动脉痉挛(RAS)的效果.方法 入选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78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被分为A组390例(佳乐定片0.8 mg),B组390例(佳乐定片0.8 mg+多虑平片12.5~25 mg),在术前60~90 min服用,使用造影证实的临床RAS定义.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RAS的发生率(17.1%)高于B组(9.5%),不良反应相似.结论 在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建议术前使用佳乐定片0.8 mg+多虑平片12.5~25 mg口服预防RAS,该方法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管解痉药乌拉地尔和硝酸甘油对桡动脉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6年12月Au。。实验阳性并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80例,其中男性16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8±11(37~7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为乌拉地尔组(90例),B组为硝酸甘油组(90例)。桡动脉穿刺成功后,A组常规鞘入乌拉地尔12.5mg,B组常规鞘入硝酸甘油200μg,然后行CAG和PCI术,观察桡动脉痉挛发生率。结果 A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2.22%(2/90),B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12.22%(11/90),两组间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乌拉地尔对缓解桡动脉痉挛作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金修平 《河北医学》2013,19(2):197-198
目的:对利多卡因、硝酸甘油混合液实施局部麻醉给桡动脉痉挛(RAS)带来的预防成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10月经桡动脉冠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476例分2组,试验组238例,均采用利多卡因、硝酸甘油混合液进行局部麻醉,该混合液是由从5rag的硝酸甘油注射液再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选取出来的5mL+5mL的2%利多卡因注射液,配1-2mL的麻醉混合液进行局部浸润;对照组238例,采用l-2mL的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局麻;当对照组与试验组实施穿刺成功之后,将300ug硝酸甘油、30rag利多卡因、3000iu普通肝素钠经鞘管注入;对手术中RAs发生几率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RAs8例(3.4%),对照组RAS24例(10.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时,选取利多卡因、硝酸甘油混合注射液,可以大大降低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几率,使得手术成功的几率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穿刺方法的置管成功率,探讨当前临床上最优的动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对需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的4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通用Vasocan Braunule套管针;B组和C组均为试验组:B组采用ARROW桡动脉专用套管针;C组采用改良Vasocan Braunule套管针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所有动脉穿刺操作均由本院同一住院医师实施,最后对各组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粜B、C两组成功率与A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B组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Vasocarl Braunule套管针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较高,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24 h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0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经桡动脉途径PCI治疗组(A组,43例)和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组(B组,57例),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24 h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局部血肿、切口出血、尿潴留、失眠、肢体及腰背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而动脉痉挛或闭塞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较股动脉途径的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的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优缺点。方法:择期行CAG和PCI病人670例,按途径随机分为桡动脉组320例(包括2例股动脉途径CAG失败而改为桡动脉途径),股动脉组350例(包括10例桡动脉途径CAG失败而改为股动脉途径)。比较两组CAG和PCI的手术操作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CAG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组96.9%,股动脉组9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组91.8%,股动脉组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桡动脉组有6例病人改从股动脉途径完成PCI。外周血管并发症:桡动脉组1.9%,股动脉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途径与传统的股动脉途径相比能减少外周血管并发症,但手术操作的难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我院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分为两组:A组(桡动脉径路组)35例,B组(股动脉径路组)55例,比较两组临床基础资料、穿刺成功率、病变特征、PCI术成功率、术后及术后1年内并发症及事件主要心血管(MACE)。结果两组基础资料相似,A、B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7.1%vs 100%,穿刺时间为(3.0±1.5)min vs(2.5±1.1)min,手术成功率为94.2%VS98.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变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卧床时间A组(4.5±1.1)h明显短于B组(13.5±3.4)h,术后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1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TR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治疗成功率与经股动脉(TFA)途径相似,并发症少,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入选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A组,观察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管腔狭窄≥50%,A组患者再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累及血管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冠状动脉病变亚组;B组,对照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管腔狭窄〈50%。分别对各组的HbAlC、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合并糖尿病资料进行比较,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HbAlc明显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明显,斑块形成及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多,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累及支数越多,相对应HbAlc数值越高,内膜中层增厚患者越多,双支、三支亚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斑块形成及合并糖尿病,单支病变亚组患者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支及三支病变亚组患者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lC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能更好地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及程度,对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低钙透析液配合口服碳酸钙及阿法骨化醇胶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伴有冠状动脉血管钙化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继续使用标准钙透析液(钙1.75 mmol/L),B组改用低钙透析液(钙1.25 mmol/L);两组均根据血钙调整碳酸钙及阿法骨化醇胶丸的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穿刺法即1ml注射器辅助法在侥动脉援管的应用,观察其置管成功率与穿刺所需时间。方法选取300例重大手术需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直接穿刺置管法,Ⅱ组采用1ml注射器辅助穿刺法。结果Ⅰ组穿刺成功123例,Ⅱ组穿刺成功141例,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用时(56±10.4)s,后者(34±9.3)s(P〈0.01)。结论1ml注射器辅助穿刺是简单、快速、安全且损伤较小的动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