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治疗黄疸,医家多尊罗氏谦甫之说,分阴黄、阳黄论治,以其较为切合临床实际。观所用方药:阳黄不外茵陈蒿汤,枝子柏皮汤等清热利湿,疏肝运脾之方药;阴黄不外茵陈五苓,茵陈术附等温化分利之汤方。验之于临床,其效者确属不少,然有不效者,亦非不多。先师郭方伯累用“矾硫丸”退黄尤捷,兹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2.
茵陈的现代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茵陈来源于菊科植物茵陈蒿,滨蒿的幼苗或幼嫩茎叶,性平,微寒,味苦,有清热利湿之效。《本草注》称其有:“主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名医别录》称其有:“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痛,去伏瘕。”中医多用以治疗黄疸。现代药理证实,茵陈含有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和咖啡酸,全草含挥发油。从滨蒿中也能提得对羟基苯乙酮和胆碱等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连建伟教授临证运用仲景茵陈蒿汤加减诊治黄疸病经验,掌握其治疗黄疸病思路。[方法]整理连建伟教授临证论治黄疸病验案,并罹选验案5则,根据其病机将其归纳为五种辨治大法,并系统论述连教授辨治黄疸疾病的独到经验。[结果]连建伟教授临证善于运用张仲景茵陈蒿汤加减成茵陈合剂,治疗各种黄疸疾病。连教授论治黄疸,四诊合参以辨证组方,其针对不同黄疸证候,或用柴胡茵陈合剂退黄法,或用四苓茵陈合剂退黄法,或用凉血茵陈合剂退黄法,或用消毒茵陈合剂退黄法,或用参苓茵陈合剂退黄法,并常与利湿之法参用,常获佳效。[结论]仲景之方,严谨有度,其立茵陈类方,为后世论治各种黄疸疾病之准绳。整理连建伟教授诊治内科黄疸病之经验,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仲景辨治黄疸病之精髓,掌握治疗黄疸病思路,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及中医教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垂体炎(AH)是一种罕见的垂体炎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垂体内分泌异常或炎症压迫为特征,典型症状为头痛、视觉受压、多饮、多尿等,并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尽管进行了大量研究,但A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文讨论了最近关于自身免疫性垂体炎的潜在机制的发现,以深刻理解AH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为AH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陈宝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1):1002-1002
茵陈蒿汤又名茵陈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治疗黄疸病的一个名方.本方是由茵陈蒿、栀子、大黄等三味药组成,方中用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栀子之苦寒,清解三焦之邪热;大黄泄热通便,化瘀破结,共奏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黄疸病汉代张仲景从病因病机将其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和女劳疸等.近代则多从临床表现、特别是黄疸的色泽将其分为阳黄和阴黄.凡阴黄者,多由寒湿所致,其临床表现为黄色晦暗、四肢逆冷等寒湿诸证,治用茵陈四逆汤等.而阳黄者,多由湿热所致,其临床表现为黄色显明、身热口干等湿热诸证,治疗根据其湿热之偏轻偏重方用茵陈五苓散或茵陈蒿汤等.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发黄、热重于湿之阳黄证,且被后世看作治疗阳黄证的代表方.但是,使用本方时务必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茵陈的用量一定要大,一般可用至30~60克,或者更多.第二,必须先煮茵陈20~30分钟,然后再纳入余药,以便更好地发挥茵陈褪黄的作用,否则难以取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内外合治腹腔炎性包块,并与传统消炎药物静滴疗法作对比。方法:将各种腹腔炎性包块86例随机分好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仙方活命饮内服配合保留灌肠,对照组静滴消炎营养支持及清热解毒药物。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仙方活命饮内外合治疗效优于对照组,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志波教授认为脂溢性脱发是由于胃肠湿热向上熏蒸头面部,侵及发根致发落,湿热为因,与脾胃关系密切。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健脾祛风为法,辅以凉血活血,采用枇杷清肺饮合茵陈煎剂加减治疗,结合患者体质对证施治,善用膏方,注重内服外洗,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指由于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脏炎症性病变。目前临床上将自身免疫性肝病细分为三种类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不同类型其相应的治疗药物也不尽相同。近些年人们对于免疫性肝病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专家学者关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药物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对近些年关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普济消毒饮出自《东垣试效方》,有疏风散邪、清热解毒之功,主治大头瘟。现代医学常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颜面丹毒等症。本人自1986年以来用自拟减普济消毒饮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收到明显效果。兹简介如下,以供参考,并陈管见,以祈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0.
降低肝炎转氨酶升高的常用中草药有龙胆草、五味子、虎杖、茵陈、垂盆草、鸡骨草等等。临床中有的用之效佳。有的则效不显。究其不效原因。是没有掌握好辨证施治之法。故不能正确使用中草药。如不区别证候虚实。药性的温凉。一味滥用某种药物。是取不到理想疗效的。  相似文献   

11.
探讨少阳、少阴分别作为三阳、三阴枢机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影响,分析肝在人体枢机运转中的作用,阐释肝与枢机失畅而致咳喘哮病机的相关性,并归纳小柴胡汤、四逆散分别作为三阳与三阴枢机主方治疗咳喘哮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临证指南医案》是记录清代医家叶天士临床经验的医案专着, 由其门人华岫云等依据叶天士临证医案整理编撰而成。书中辑录经方医案展示了叶天士的诊疗经验和思想且包括许多方症具备的案例, 反映了叶天士对张仲景建中汤的临床应用心得, 是对张仲景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解发良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认识、临床治疗经验及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发现解教授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实证为主,包括气滞痰凝型、郁久化热型及热灼成瘀,痰瘀互结型,后期为以虚实夹杂证为主,包括心肝阴虚型及气阴两虚型,即分为了实证3型、虚实夹杂证2型,并附验案两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地黄汤类方由钱乙六味地黄丸发展而来,原方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6味药物组成,即张仲景的肾气丸去桂枝、附子。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加减化裁出诸多地黄汤类方,拓展了其临床应用范围。高思华教授广泛吸纳前贤使用地黄汤类方的经验,并将其与自身肝、脾、肾3脏同调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验结合,善用参芪地黄汤、杞菊地黄汤、黄连地黄汤、归芍地黄汤辨治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文章特举4例临床验案,浅析高思华教授使用地黄汤类方经验。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溃疡的节律性疼痛多在夜间发生或加重,这与《黄帝内经》中的“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理论相合。文章立足于此,依据阴阳学说、营卫气血理论及西医相关研究对十二指肠溃疡在夜间病情加重的现象进行分析,以求能够更全面地把握该病的中医病机,为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李跃华教授运用自拟方剂欣悦5号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心肾不交型抑郁症的主要病机为肾阴不足、心火虚亢,治疗当以滋阴补肾、平调阴阳为法,常以欣悦5号加减化裁,获效甚佳。  相似文献   

17.
从本虚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胃癌前病变,病位在胃,和肝脾相关,病理变化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脾胃气虚和胃阴亏虚,标实多是痰凝、血瘀。病因多和现代饮食及生活习惯相关。治疗上多以补虚去实为大法,但更注重于补虚,以期达到养正则积自除,脾胃气虚多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阴不足多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本病时,病证结合,并借用现代医学手段,从整体出发着重调整人体状态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肌无力是可见于各年龄段的一种常见疾病,属中医学痿证范畴。根据气化理论及其临床症状,认为中气不运为其病机关键,治疗宜针药并用以扶阳补阴,调和阴阳。  相似文献   

19.
介绍陆金根教授运用中药药对治疗肛肠疾病的临床经验,陆教授认为生地黄-黄柏凉血清热除湿治疗湿热下注、热盛迫血妄行之Ⅰ、Ⅱ度内痔出血;黄芪-玄参益气养阴、增液行舟治疗气阴两虚之老年功能性便秘;柴胡-白扁豆疏肝解郁、健脾止泻治疗肝郁脾虚之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血藤-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治疗湿热毒邪蕴结、气滞络瘀之溃疡性结肠炎;地肤子-白鲜皮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治疗湿热下注、热毒内蕴之肛门瘙痒症。并列举病案用以例证。  相似文献   

20.
张伯礼教授“以火立论”辨治口腔溃疡验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疾病,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缠绵难愈。引火归元法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虚火上炎之证,是阴平阳秘大法的具体应用。张伯礼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在治疗口腔溃疡上颇有成效,现将张伯礼教授治疗口腔溃疡临证辨治思路、遣方用药经验整理报告,期冀领悟张伯礼教授临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