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气血津液理论探讨糖尿病病理机制的规律 ,认为气血津液变化是本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并以此指导糖尿病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运用气血津液理论探讨糖尿病病理机制的规律,认为气血津液变化是本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并以此指导糖尿病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三焦"概念源于《内经》,职司人体津液水分的输布、疏通和排泄,其生理特征是鼓动阳气,蒸腾阴津而达到疏通、输布和排泄津液水分的目的。所以三焦与水液及营养物质新陈代谢关系密切,而糖尿病的形成主要是营养物质和津液的代谢紊乱,故而运用三焦理论,掌握"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采取解毒泄浊通络之法,将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津液是人体正常体液的总称.津液代谢即津液生成、布散以及废浊之物排泄的全过程.传统理论论述津液代谢与脏腑关系时多涉及肺脾.肾、膀胱、大肠、小肠、三焦,少论及心.我们认为:心具有协调津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密切协同的作用;在津液生成过程中,心主血合脉,在液为汗,津血同源,汗血同源,心与小肠表里,心直接参与、主导汗液生成,津血互生互化;在津液运行上,心行血亦能行津;在泄浊中,心在液为汗,肺主腠理开合,在尿液的排泄中,心行君主之令,肾司开合.心还直接关系水湿痰饮瘀血的生成、兼挟,心不行血可致津停化水、成饮、成痰,津停血瘀,血瘀津停,终致痰瘀互结.津液代谢失调的治疗应该考虑到心.  相似文献   

5.
对《伤寒杂病论》通调津液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并将其归纳为:开表发汗,宣泄津液,宣发郁阳,散达津液;散寒化饮,顺布津液;实卫行水,舒展津液;利尿渗湿,通泄津液;涤饮逐水,疏导津液;开源导流,分消津液;清热祛邪,流通津液;活血化瘀,畅行津液;调理枢机,升降津液;温阳化气,布行津液行气解郁;调畅津液等13种。并对各种治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人身之津液,辅助精、血共同发挥着滋润形体的巨大作用,其外布皮毛,内注百骸,各脏腑器官皆所受益。在祖国医学的历史长河中,重视人身津液的历代医家,在其理论与实践方面给予了较为深刻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其中最能启迪后世的,莫如以吴塘、叶桂为代表的明清温病学家,他们从温热病的角度,概括地提出了“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和“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著名论断,并开创了临证论治津液的理法方药。在治疗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围绕津液辨证施治,常可化吉于垂危,起死于膏肓。本文从津液之生,津液之行,津液之用,津液…  相似文献   

7.
《内经》的气血津液生成理论及其发生学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生学角度,对《内经》气血津液生成理论进行考察。认为气血津液在生成上具有共性环节——肺脾合气,“肺脾合气生成论”导源于“天地合气而万物化生”这一关于自然界演化原理的“援物比类”。  相似文献   

8.
针对膀胱贮藏津液生理功能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未有得到应有重视的现状,通过研究古今文献,特别是《内经》对膀胱生理功能的论述以及历代医家的注解与阐释,分析膀胱基本生理功能;同时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分析膀胱与脾、肺、肾在津液输布、排泄过程中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结果认为,膀胱基本生理功能为贮藏津液,衍化生理功能为参与调节津液的输布与排泄,膀胱的贮藏津液与脾的运化水液、肺的宣发肃降、肾的蒸腾气化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人体津液的生成、输布、代谢与排泄过程,强调了膀胱贮藏津液在津液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瑞林  李纪高  周全 《中医学报》2016,(11):1717-1719
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为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津液生成不足和津液输布代谢失常。肺、脾、肾是水液代谢和津液生成、输布的主要脏器,经脉是津液流通的主要通路。因此,治疗干燥综合征不仅要从津液的生成入手,还应从津液输布代谢失调与肺、脾、肾、经络的密切关系进行考虑,肺、脾、肾、经络"四位一体"辨证论治,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论中医理论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四个方面: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阴阳五行是论理方法;藏象经络气血津液是理论核心;辨证论治是诊疗特点。前三者是辨证论治的基础理论和依据,离开这些理论辨证论治就成为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