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下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韦育江 《广西医学》2002,24(4):529-529
因鼻泪管阻塞导致溢泪的患者在偏远地区较为常见。以往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泪道插管术以及近代发展的内窥镜鼻造孔术、激光泪道成型术等 ,或因操作复杂 ,置管时间长。或因设备昂贵而各具优缺点。我科根据邓金印等报道( 1) ,自 1 998年 9月至2 0 0 0年 1 0月采用下泪道逆行植入球头形硅胶管术治疗慢性泪道阻塞 ,操作简单 ,组织损伤小 ,疗效满意。现将术后随访观察半年以上的 47例临床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慢性泪囊炎 38例 44眼 (其中 4例 5眼合并下泪小管阻塞 ) ,单纯性鼻泪管阻塞 9例 1 0眼。9例 9眼有 1次以上鼻泪管探通史…  相似文献   

2.
3.
泪道阻塞10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及探索对儿童结膜炎继发泪道阻塞患儿采用Ritleng泪道插管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收集该院眼科2012年12月—2015年1月间接诊的由结膜炎引发的60例继发性泪道阻塞患儿进行临床研究,均行Ritleng泪道插管术进行治疗,术后3~6个月拔管,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观察.通过泪道冲洗检查与泪道荧光染料排泄试验(DDT)对60例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该组60例患儿拔管后均获1个月的随访,通过泪道冲洗检查与DDT试验评估疗效,痊愈45眼,占71.43%,患儿拔管后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泪道冲洗检查均为通常,DDT试验显示为阴性;好转7眼,占11.11%,患儿拔管后偶尔出现流泪症状,泪道冲洗检查稍有阻力,出现少量冲洗液返流情况;无效11眼,占17.46%,患儿拔管后泪道冲洗检查不够通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恶化,DDT试验显示为阳性.其中单纯性阻塞患眼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复杂性阻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结膜炎继发泪道阻塞患儿采用Ritleng泪道插管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Nd:YAG激光联合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0例422眼因各种原因所致的泪道阻塞性疾病分别行Nd:YAG激光联合植入泪道引流管的治疗及术后处理.结果 本组300例422眼中慢性泪囊炎52例58只眼;单纯泪小(总)管阻塞96例115只眼;鼻泪管阻塞或伴有泪小(总)管阻塞125例205只眼;单纯泪点闭塞或膜闭16例16只眼;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再次阻塞11例18只眼;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再次阻塞11例18只眼植入泪道引流管1年者临床治愈率为94.5%;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6个月者临床治愈率为90.2%;植入泪道引流管3个月者临床治愈率为84%;植入泪道引流管1个月者临床治愈率为72.48%.结论 建议植入泪道引流管时间在1年以上,本组观察结果表明:泪道引流管安放时间越长,成功率越高.各种原因所致泪道阻塞性疾病行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泪道植入泪道引流管的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其总的成功率优于以往的单纯泪道激光成形术.  相似文献   

6.
邹文青  李静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139-1139
目的探讨鼻泪道支架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溢泪和溢脓患者220例246眼,其中单纯泪道阻塞152例174眼,慢性泪囊炎68例72眼,分别植入鼻泪道支架。结果242眼植入了泪道支架,成功率为98%,单纯性泪道阻塞174眼均顺利植入泪道支架,慢性泪囊炎72眼,其中68眼顺利植入泪道支架,4眼植入失败。随访3-12个月,治愈230眼;好转11眼;无效1眼。总有效率为99%。结论鼻泪道支架植入是一种微创性鼻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省时,术中出血少,不改变原有的解剖结构,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患有泪道阻塞的大月龄儿,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症状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患儿(共132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泪道冲洗,以及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通过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所选患儿经过治疗后,相比治疗前而言,相关症状均有着明显改善。其中痊愈94例(120只眼),好转10例(10只眼),2例患儿(共2眼)治疗无效。无合并症出现,且无复发现象。结论对患有泪道阻塞的大月龄儿来说,其年龄因素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可采取正常方法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泪道激光下置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泪道阻塞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泪道激光下置引流管治疗,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泪道激光下置引流管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101例,占总数的50.5%,有效63例,占总数的31.5%,无效36例,占总数的18.0%,总有效率为82.0%。结论泪道激光下置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梅 《海南医学》2011,22(8):98-99
目的 探讨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76眼婴儿泪道阻塞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应用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其治疗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儿经治疗后76眼一次探通成功70眼(92.1%),二次探通成功2眼(2.6%),三次探通成功1眼(1.3%),3眼(3.9%)经三次...  相似文献   

10.
改良泪道插管术治疗泪道阻塞63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泪道插管术在泪道阻塞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外径1.0mm、内径0.8mm聚乙烯麻醉导管20cm套入0.5mm直径的牙用不锈钢丝芯,对63眼泪道阻塞者行泪道插管术并留管3个月,留管期间及拔管后3个月内定期泪道冲洗治疗。结果治愈47眼、好转8眼、无效8眼,总有效率87.30%。结论此法在治疗泪道阻塞中操作简易,取材方便,效果满意;可减少患者痛苦;即使失败也不影响再次手术。尤其在设备简陋的基层医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泪道栓塞术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治疗中及治疗后可能发生问题及处理方法。方法门诊经治的各种原因引起的轻中度角结膜干燥症患者30例,根据泪道大小,分别用法国产3682号和3990号硅橡胶泪道栓栓塞双侧上下泪点或双侧下泪点。结果泪道栓塞术后观察3月至2年,跟干患者泪液量增加,服干症状减轻,人工泪液使用减少,角膜荧光染色着色减少。2例1个泪道栓丢失,1例1个泪道栓滑入泪道,1例治疗后出现泪溢。上下泪点同时栓塞泪液量增加更明显,但是上泪点栓塞异物感更明显,2例因异物感不能耐受取出上泪道栓后缓解。单纯下泪点栓塞亦可起到治疗作用。结论上、下泪点泪道栓塞术方法简单,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轻中度角结膜干燥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泪道激光治疗不同类型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楠  刘翔  刘兰 《重庆医学》2004,33(1):52-53
目的讨论泪道激光治疗不同类型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泪道阻塞组、鼻泪管阻塞组、多部位阻塞组、慢性泪囊炎组的一次激光治愈率.结果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显著优于其他组,单纯泪道阻塞的疗效优于慢性泪囊炎组.结论泪道激光成形术是泪道阻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的疗效。方法确诊为BRVO并经激光光凝治疗的患者35例(35眼),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变化。结果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者13眼(37%),不变16眼(46%),下降6眼(17%)。初始视力为0.2或更差的患者激光治疗后视力预后较初始视力为0.2以上的患者差。经1-3次光凝治疗,35眼中31眼视网膜出血水肿及新生血管消退,FFA显示渗漏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88.6%)。无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光凝治疗能加速视网膜出血的吸收,消除黄斑水肿,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初始视力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96-99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饮食运动治疗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 年4—10 月于我院传统特色诊疗中心就诊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饮食运动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体重、腰围、身体质量指数(BMI)及中医症状评分评价,观察干预12 周前后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BMI 及腰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饮食运动或单纯饮食运动干预均能显著改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重、BMI、腰围及中医症状评分,其中饮食运动干预因素对疗效影响可能更为显著,增加了穴位埋线的饮食运动对中医症状的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2段急性闭塞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0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进行机械取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为32~84(62.5±14.4)岁;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4±3)分;术前ASPECTS评分为8.0(7.0,9.0)分;病因分型采用TOAST分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例,心源性栓塞10例,其他原因5例,不明原因3例;机械取栓前静脉溶栓6例,其中5例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1例使用尿激酶;优势M2患者14例;分析其手术方式、血管再通、颅内出血情况,并分析术后90 d预后。mTICI分级2b~3级为血管成功再通;mRS评分0~2分为临床预后良好。  结果  20例患者平均发病到股动脉穿刺时间为200~582 min,中位时间为370(277,483)min,发病到再通时间为(481.3±121.4)min;6例患者仅使用支架取栓,8例患者仅使用直接抽吸取栓,6例患者使用支架联合抽吸技术取栓,取栓次数为2(1,2)次;成功再通率为95.0%(19/20),4例患者发生颅内出血,其中2例为症状性颅内出血。90 d随访,20例患者中死亡1例,预后良好患者13例(65.0%)。单因素分析显示,联合静脉溶栓、不合并sICH与90 d良好预后相关。  结论  对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治疗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联合静脉溶栓、不合并sICH与90 d良好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后置入泪道引流管的疗效.方法 激光疏通泪道后,分别由上下泪小点插入泪道引流管,由下鼻道钩出引流管并打结留置6个月治疗160例.结果 泪溢消失者122例,泪溢好转者16,无效者22例,总有效率为86.2%.结论 泪道激光加置泪道引流管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溢泪是眼科门诊泪道阻塞患者的常见症状[1]。多为慢性泪小管炎、慢性泪囊炎引起的泪道不同部位阻塞或狭窄,导致泪液引流障碍而溢出眼外。反复炎症刺激引起泪小点充血、肉芽增生导致泪小点增殖膜形成后闭塞不通,其中慢性泪小管炎引起的泪小点膜闭占30%[2]。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3+7
目的观察单纯视网膜光凝术和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医院眼科的患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且伴有黄斑水肿的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激光组及激光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组(联合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无青光眼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且眼底状况无显著差异。联合组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1周后再行无灌注区光凝,单纯激光组患者分次行无灌注区光凝及黄斑区标准的格栅状光凝治疗,观察单纯激光组与联合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及OCT的对比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而CM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单纯激光组比较发现联合组效果优于单纯激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囊样水肿,可有效改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并探讨其降糖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行胃旁路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口服糖耐量、空腹血糖、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c肽、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饮食量的变化及术后6个月糖尿病的转归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患BMI(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口服糖耐量及C肽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均较术前显著好转(P<0.05),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下降趋,糖尿病症状获得明显缓解.空腹胰岛素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61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不需药物控制,67例明显好转,血糖值<1/2(术前血糖值一治愈标准值).术后6个月糖尿病的治愈率为95%(228/240).结论 胃旁路手术是2型糖尿病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陈阳  胡蕴刚  朱福 《疑难病杂志》2003,2(5):277-279
目的 观察通心络联合依那普利治疗 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 2型糖尿病肾病 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 ( 4 7例 )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 ,疗程 4月 ;对照组 ( 4 7例 )仅用依那普利。结果 治疗组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在降血压、改善血糖、调脂等方面的作用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治疗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有较好的改善及保护肾功能 ,减少尿蛋白作用 ,且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均有良好的作用 ,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