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的CT表现和CT扫描在胸腰椎爆裂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CT扫描资料.结果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CT表现如下:(1)椎体向心性爆裂;(2)碎骨片向后移位致椎管狭窄;(3)椎基静脉孔垂直矢状向骨折;(4)单侧或双侧椎板骨折;(5)部分伴横突,棘突,关节突骨折.椎管狭窄的程度与神经损伤密切相关.结论 CT在显示胸腰椎爆裂骨折及椎体后缘骨碎块上的优势明显,能很好地显示胸腰椎爆裂骨折和椎管狭窄的程度,对诊断,分型,判断椎管狭窄程度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认识螺旋CT扫描及不同后处理技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38个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进行横断位、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图像重建(3D)等后处理图像分析。结果:螺旋CT横断位及后处理图像能准确显示椎体爆裂骨折的部位、类型、椎体三柱结构异常,脊柱稳定性及椎管狭窄度。结论: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能明确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各种损伤情况,为制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胸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将原始数据进行多种方法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结果经后处理图像能从任意角度清晰显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部位、骨碎片数目和移位情况、椎管的狭窄程度,还很好显示附件的骨折及小关节脱位。结论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准确、全面、直观、多角度显示骨折,对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术后随访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传统X线和螺旋CT扫描及重建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12例,爆裂型骨折33例,骨折脱位型4例。螺旋CT平扫及重建在显示椎体骨折类型及椎管狭窄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结论螺旋CT及重建有利于胸腰椎骨折的分型、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45例胸腰椎骨折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并对其分型。结果压缩型骨折30例,爆裂型骨折15例,2个椎管狭窄指数为0,8个椎管狭窄指数为1,4个椎管狭窄指数为2,1个椎管狭窄指数为3合并脱位。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均有较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韩忠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900-900
目的提高CT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诊断作用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7例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X线平片或CR像所显示的部位决定扫描范围。结果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脊椎爆裂型骨折和椎管狭窄的程度,是诊断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重要方法,对帮助制订治疗方案起着重要作用。结论在X线检查有异常或有临床症状时,均应常规、及时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胸腰段爆裂骨折应用64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取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收治的80例胸腰段爆裂骨折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密切观察患者的诊断情况,分析患者的影像特点。结果 80例患者经64排螺旋CT诊断,显示均存在椎体爆裂骨折,其中胸椎骨折患者有23例,腰椎骨折患者有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有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有10例患者为胸腰椎均爆裂骨折,有13例患者为一节爆裂骨折另一节为单纯楔形压缩骨折。患者多为L1骨折,骨折累及前中柱者椎节有21个,累及前中后柱者椎节有26个。结论对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信息获取充分,后处理功能强大,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讨论胸腰椎骨折的螺旋CT扫描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胸腰椎山脉折的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50例72节胸腰椎骨折中,单椎体骨折36例。多椎体骨折14例,CT诊断准确率98%。以暴烈性骨折(占54%)和压缩型骨折(占36%)多见,三柱受累中以前中柱(占24%)和前中后柱(占56%)多见,椎管狭窄发生率高达58%。结论螺旋CT扫描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分类,判断脊柱失稳,评价脊髓损伤及选择治疗上有十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巍 《黑龙江医学》2005,29(8):575-576
目的研究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CT表现和椎体后缘的后移碎骨片引起椎管狭窄与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72个椎体爆裂骨折的CT表现,其中有2例为2个脊椎爆裂骨折。所有患者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结果脊椎胸腰段爆裂骨折的CT表现如下:(1)椎体向心性爆裂;(2)碎骨片向后移位导致椎管狭窄;(3)椎基静脉孔垂直矢状向骨折;(4)单侧或双侧椎板骨折;(5)部分伴随横突、棘突、关节突和/或椎体骨折。椎管狭窄的程度与神经损伤有关。结论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脊椎爆裂骨折和椎管狭窄的程度,是诊断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重要方法,并对制订治疗方案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例胸腰椎骨折的X线和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螺旋CT能清晰显示胸腰椎脊柱骨折、椎管狭窄和脊髓损伤的程度.结论:螺旋CT能明确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与X线相比能为临床的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信息及可靠依据,是目前脊柱损伤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肾癌的螺旋 CT 三期扫描表现及 CT 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透明细胞肾癌患者 CT 三期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结果:CT 平扫混杂密度12例,等密度者2例;增强扫描2例强化峰值80.94 Hu;12例强化峰值>105 Hu;患者皮髓交界早期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肾实质期(P<0.01);CT分期与病理分期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结论:螺旋 CT 三期扫描可对透明细胞肾癌作出明确诊断,CT 分期对术前方案制定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邹海勇 《当代医学》2011,17(16):56-57
目的对比研究4排螺旋CT与钡灌肠对结直肠癌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 76例结直肠癌作为研究对象,被分别给予螺旋CT扫描检查和钡灌肠造影检查。结果 CT扫描敏感度显著高于钡灌肠照影(x2=6.465,P〈0.05)。两种方法Duke分期和手术证实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4.338,P〈0.05;x2=6.148,P〈0.05),但两种方法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螺旋CT扫描对患者要求低,能更准确的诊断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结合16层螺旋CT扫描在肝小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常规B超和16层螺旋CT对20例肝小血管瘤(〈30mm)进行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3-6个月追踪、回访证实。结果20例肝小血管瘤患者B超检出率为100%,B超发现病灶不能定性者2例,平扫有3例未发现病灶,增强扫描检出所有病灶并全部给予定性诊断。结论肝小血管瘤大部分表现为B超高信号、CT平扫低密度,超声检出率优于CT平扫,对超声低回声者往往定性困难,而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准确诊断,二者联合运用能提高对肝小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食道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临床怀疑有食道异物患者,用3组不同的管电流(40、120、200mA)行螺旋CT胸部扫描.进行VR等后处理技术重建,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析3组图像的质量、异物显示情况、食道异物检出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可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的后处理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120、200mA扫描诊断的准确性都为100%.结论: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可明确诊断食道异物,并可作为电子内窥镜检前的筛查确定手术路径.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不影响图像后处理效果,可清楚显示病变,适用于食道异物患者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和临床确诊的PE患者影像资料,其中12例采用常规螺旋平扫和螺旋增强扫描,15例采用了回顾性的心电门控技术和分段数据采集方式。结果27例PE患者常规多层面螺旋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和心电门控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都能明确诊断,但心电门控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图像更清晰,避免了心脏和大血管搏动伪影的干扰,能显示更细肺动脉的栓塞。结论心电门控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图像清晰,可作为PE检查的首选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安强  李健丁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86-87,93,F000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2年10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CT表现、病理结果等。结果患者以中青年为主;肿瘤可发生在胰头、体及尾部,但胰尾部较多;肿瘤以囊实性为主,部分为实性或囊性成分为主;肿瘤包膜大多完整;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实性成分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成分不强化。病理表现为肿瘤假乳头和血窦样肿瘤血管的形成。结论该肿瘤的CT增强扫描有着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密切相关,充分认识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更容易对该疾病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价值。方法: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行CT血管成像处理,仔细观察其CT特征。结果:15例主动脉夹层按DaBaKey分型,其中I型7例,Ⅲ型8例。CT表现有如r特点:(1)病变主动脉增宽;(2)主动脉腔内有稍弯曲的低密度线状内膜片影;(3)撕裂的内膜片将主动脉分为真/假两腔,其内CT值相同或不相同;(4)多数假腔大,真腔小。结论:增强CT可快捷精确地明确主动脉夹层的诊断,CT血管成像可清晰直观地显不士动脉夹层的形态与范围,CT检查对确定本病的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万安  陈亮  王淑清 《吉林医学》2003,24(6):511-512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螺旋CT扫描机和自动高压注射器对12例患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行三期或二期增强加延迟扫描技术。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有利于肝脏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结论:灵活运用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腹膜转移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转移瘤的CT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32例中,结直肠癌17例,胃癌11例,肝癌3例,胆囊癌1例。32例术中均见腹膜转移瘤,20例CT见局限性瘤周转移,CT检出率为62.5%。CT图像中,14例见大网膜异常,6例壁层腹膜增厚,1例小网膜异常,1例盆腔内囊性占位,25例见腹水。结论 CT能够清楚显示腹膜早期转移瘤的直接及间接征象,是早期诊断腹膜转移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认识、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RO)的MSCT(多排螺旋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CT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RO的资料,所有病例均实行MSCT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分析病灶的MSCT特点。结果所有8例RO均为单发,CT平扫,平均CT值41HU,所有各病例均无钙化灶。病灶直径3.2cm-6.5cm,6例(75%)病灶边缘清楚,形态规则,无分叶,2例(25%)病灶边缘部分不清楚,形态规则,无分叶。3例(37.5%)见星状或条索状瘢痕。增强扫描,RO病灶均呈中高度强化,皮质期平均CT值约115,实质期平均CT值约128,排泄期平均CT值约105,强化特点为"速升缓降"改变,2例病灶内瘢痕呈延迟强化表现,2例病灶增强扫描皮质期与实质期、排泄期"强化逆转"(图2-4);结论RO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MSCT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