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顺义区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的154例NSTEMI和16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STEMI患者相比,N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多,NSTEMI组既往心绞痛与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多见(32.5%vs13.3%,11.7%vs 2.4%,P<0.01),NSTEMI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及女性所占比例较STEMI组高(70.8%vs 53.0%,P<0.01;27.9%vs 16.9%,P<0.05);NSTEMI组梗死后心绞痛比STEMI组增多(19.5%vs 1.8%,P<0.01)。NSTEMI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低[(650.7±625.4)vs(1825.8±1318.1);(77.2±71.4)vs(208.5±147.5),均P<0.01]。NSTEMI组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的比例较STEMI组高(56.5%vs 42.2%,13.6%vs 6.0%,P<0.05);NSTEMI组中度狭窄(76%89%)、重度狭窄(≥90%)病变较STEMI组多(14.3%vs 7.2%,P<0.05;55.2%vs 27.1%,P<0.01);NSTEMI组完全闭塞病变较STEMI组少(24.0%vs 61.4%,P<0.01);NSTEMI组侧支循环比STEMI组多(23.4%vs 10.8%,P<0.01)。结论 NSTEMI组患者危险因素较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及严重狭窄病变发生率高,梗死后心绞痛常见,应重视对其治疗。  相似文献   

2.
简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64-1165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临床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4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STE MI组,5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NSTE MI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非抬高组冠状动脉病变以3支病变为主,所占比例大大高于抬高组,抬高组单支病变所占比例较大,大大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而抬高组易发生心律失常;再灌注心肌治疗率明显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容易反复心绞痛发作,冠脉病变多为多支,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NSTEAMI与STEA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二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支数、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 NSTEAMI组的多支病变率为63.34%,其中大于75%的严重狭窄率为78.33%,侧支循环率为30.00%,三者均高于STEAMI组,而完全闭塞率为8.33%,低于STEAMI组。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变血管的构成上组间无差异。结论 NSTEAMI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于STEAMI,完全闭塞率低于后者,二者具有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性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50例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甲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另52例首次急性非ST段抬高性患者纳入乙组.对比两组患者发症及心功能,同时对两组患者行冠状动脉CT检查,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结果 甲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绞痛、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2.00%、10.00%、16.00%、14.00%,均明显高于乙组的1.92%、0.00%、3.85%、1.92%(P<0.05);甲组心功能指标LVEF、LVEDV、LVESV、LVEDD分别为(58.72±11.35)%、(123.81±13.69)mm、(58.62±12.38)mm、(51.85±10.34)mm,与乙组的(59.31±12.06)%、(125.93±13.91)mm、(59.13±13.06)mm、(53.02±11.1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为(2.06±0.68)支,明显少于乙组的(2.65±0.83)支(P<0.05);甲组侧支循环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乙组的26.92%(P<0.05).结论 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多,冠状动脉病变相对较轻,而首次急性非ST段抬高性患首发症状类型多,且冠状动脉病变较为严重,故应针对性的给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均行动态心电监护、冠状动脉造影及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检测。结果 STEMI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及3支病变率低于NSTEMI患者,心律失常率、单支病变率及再灌注心肌治疗率、CTNI、CK-MB水平高于NSTEMI患者(P〈0.01),两组患者双支病变率及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EMI和NSTEMI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有所不同,可据此对两种形式疾病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06月我院接诊的110例急性非ST段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标准12导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按照QRS时限、ST段压低的导联数以及程度、T波倒置分为四组,根据记录信息对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当QRS≥100 ms时,冠状动脉造影3支及左主干病变数为42.7%,和QRS100 m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支和双支的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ST段下移≥1 mm时,冠状动脉造影3支及左主干病变数为53.33%,明显高于ST段下移1 mm,但两组间单支和双支的病变例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导联数≥6时,冠状动脉造影3支及左主干病变数为75.56%,明显高于导联数6时,两组中单支和双支的病变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波倒置对冠脉血管病变无影响(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结果多符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从ST段下移程度、QRS时限以及ST段压低的导联数等判断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病变,为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了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冠脉病变特点。方法:连续住院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STEMI患者57例和NSTEMI患者19例,于梗死后7~14d内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病变的类型、范围、部位、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等。结果:NSTEMI组的多支病变≥90%的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比率均高于STEMI组,而完全闭塞率则低于STEMI组,两组病变类型无差异。结论:NSTEMI组的多支病变率多于STEMI组,且前者的远期预后有可能较后者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差异。方法:将2018年6月~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ST段抬高组(3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非ST段抬高组(30例),检查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MB、CK,CK-MB以及LDL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TNI、MB、CK,CK-MB以及LDL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对所有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心电图特征性改变。结果缺血性J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无缺血性J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冠状造影结果比较,心电图预判梗死相关动脉中,预判错误组2例(3.8%)、无法判断组8例(15.4%)、预判正确组42例(80.8%),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在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立东 《中外医疗》2012,31(25):47-48
目的研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4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依据心电图的显示有无ST段的抬高进行区别随机分为两组,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为甲组患者70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为乙组患者72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依据分析的临床特点进行治疗指导。结果甲组患者既往较多患有心绞痛、糖尿病等病史,患者冠状动脉存在侧支循环,较容易发生弥漫性病变。乙组的患者较容易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较多发生在单支。统计两组患者的致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较常发生于患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既往存在反复发作的心绞痛病史,冠状动脉变化较多发生与多个分支,较容易并发多个侧支循环,治疗预后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病人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大深圳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71例初发STEMI病人的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其中STEMI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病人29例,从其余242例STEMI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的病人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STEMI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STEMI的发生率为10.7%。单因素分析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和异常STEMI病人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平均肌酸肌酶峰值、ST段重新抬高和Q波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年龄、吸烟情况、糖尿病、缺乏梗死前心绞痛、室壁运动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吸烟、缺乏梗死前心绞痛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STEMI的相关因素(P<0.05),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STEMI没有相关性(P>0.05)。住院期间,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STEMI病人射血分数、心指数、每搏指数和室壁运动积分较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的病人明显改善(P<0.05),心脏病事件少于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的病人(P<0.01)。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STEMI常见于大量吸烟、缺乏梗死前心绞痛的年轻病人,可能与自发性再灌注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方案对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 疗相关指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行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110 例,以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 例。分别采用常规和改良PCI 介入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手术、门球时间 (D2B),患者从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C2B)、X 射线透视时间、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对比剂用量、术中并发症 发生率及术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D2B、C2B、手术及X 射线透视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和对比剂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 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随访MACE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0.05)。结论 改良PCI 介入治疗方案治疗急性STEMI 可缩短治疗用时,减少桡动脉痉挛概率,减少对 比剂用量,且未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患者1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予以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300mg顿服,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1次/d,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负荷量(5μg/kg)在3min内静脉推注后以0.07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24h。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相关导联抬高的ST段回落幅度、住院期间出血及继发血小板减少症等事件发生率、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2~3级者75例(93.75%),ST段回落幅度为(69.96±15.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例(82.86%)和(64.18±1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发生6例(7.5%),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小板减少情况未见明显增多(P>0.05)。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替罗非班组LVEF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MACE发生率则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替罗非班能有效提高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且不增加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同时可改善心功能、降低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测定来探讨BNP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和非ST段抬高组,分别测定发病6 h及24 h血浆BNP数值,比较两组血浆BNP水平。结果:ST段抬高组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组。结论:BNP升高水平与心肌坏死的范围成正相关。因此,血浆BNP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不同再灌注治疗方法的意义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大深圳医院271例初发STEMI病人的心电图、心脏超声和造影资料。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PCI)STEMI病人31例,静脉溶栓病人44例.其中溶栓联合PCI26例.补救性介入治疗PCI病人18例。结果直接PCI、溶栓联合PCI和补救性PCI的STEMI病人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症状开始至治疗的时间、侧支循环和TIMI血流0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期间不稳定性心绞痛、再梗死、脑卒中、心功能不全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和室壁运动积分、射血分数(LVEF)、心指数(Cl)、每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TEMI溶栓联合PCI干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补救性PCI可能有利于左室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肌应变参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重构(LVR)的预测价值。方法 序贯入组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确诊为STEMI且成功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的81例患者,均分别在急性期(发病7 d内)和起病6个月后进行3.0 T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起病6个月后是否发生LVR[第2次心脏磁共振检查测量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较基线增加≥20%]将患者分为LVR组(33例)和非LVR组(48例),探究心肌应变相关参数对STEMI患者PPCI术后发生LVR的预测价值。结果 LVR组心肌梗死急性期峰值超敏血清肌钙蛋白I(peak hs-cTnI)水平高于非LVR组,整体纵向应变(GLS)低于非LVR组,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短于非LV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eak hs-cTnI(OR=1.026,95% CI 1.006~1.046,P=0.012)和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OR=0.967,95% CI 0.950~0.983,P<0.001)是STEMI患者起病6个月后发生LVR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eak hs-cTnI为85.54 μg/L时,预测STEMI患者起病6个月后发生LVR的灵敏度为60.60%,特异度为97.90%(AUC值为0.795,P<0.001);GLS为-10.56%时,预测LVR的灵敏度为81.80%,特异度为70.80%(AUC值为0.761,P<0.001);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取309.12 ms时,预测LVR的灵敏度为87.90%,特异度为87.50%(AUC值为0.926,P<0.001)。结论 急性期peak hs-cTnI、GLS和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对成功行PPCI治疗的STEMI患者起病6个月后发生LVR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peak hs-cTnI、梗死区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是LVR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端  司良毅 《重庆医学》2016,(8):1053-1055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124例,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分为两组,观察组(n=56)行血栓抽吸并直接PCI术治疗,对照组(n=68)行单纯PCI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冠状动脉内溶栓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TIMI),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肌红蛋白、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术后1hST抬高回落超过50%百分比,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术后1hST段抬高回落超过50%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红蛋白、cTnT、CK‐MB水平,术后校正的CTFC、术后无复流率和慢复流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VEF>50%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并直接PCI对老年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直接PCI治疗。  相似文献   

18.
刘晓晨 《医学综述》2014,20(20):3776-3777
目的探讨白细胞和钾离子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急性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05例,根据ST段是否升高分为ST段抬高组(55例)和非ST段抬高组(50例),另外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白细胞和钾离子的情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非ST段抬高组患者相比,ST段抬高组白细胞数计数显著增高,钾离子水平显著下降(P<0.05)。ST抬高组患者的病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脏病复发率均显著高于非ST抬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及钾离子水平,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作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D二聚体(D-D)检测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注册研究评分系统(GRACE)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诊的急性STEMI患者1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参照《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行PCI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有无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两组。收集可能影响STEMI患者预后的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各影响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急性STEMI患者预后独立性影响因素,以ROC法评估各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38例患者中共有37例(26.81 %)术后出现MACE,单因素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KMBmass、D-D及GRACE评分为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CKMBmass、D-D、GRACE评分对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cut-off值分别为125.89 ng/mL、298.79 ng/mL、127.0分,AUC分别为0.856、0.850、0.789,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58,其诊断效能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CKMB mass、D-D及GRACE评分均为急性STEMI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三者均可作为急性STEMI患者预后预测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