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气温与节气对上消化道出血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B)与气温变化、节气更替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近5年来UGB患者1 183例,统计各节气时的发病例数及不同节气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较差(24h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雨日、降水量等数据,分析UGB发生与节气变更及不同节气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较差、雨日、降水量等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UGB平均发病人数以寒冷的惊蜇、霜降前后较多,与相对高气温节气(芒种-处暑)有显著性差异(P<0.05);UGB与不同节气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0.68、-0.71,均P<0.01);与气温较差呈正相关(r=0.61,P<0.01);与不同节气降水量呈负相关(r=-0.35,P<0.05).多元直线回归表明,UGB的发生主要与不同节气平均气温有显著性相关(校正复相关系数r=0.657,P<0.01).[结论]节气更替与气温等气象因子的变化与UGB有密切关系,符合中医学"天人相应"之说,提示对预防UGB的发生,应将其重点放在气温较低、气温较差比较大的惊蜇、霜降等节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温对脑出血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0 年荆门市脑出血逐日病例数和同期气象资料,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出血日发病率与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成负相关,与气温日较差和邻日温差成正相关.结论:荆门市脑出血发病与气温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3.
小儿肺炎发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发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方法利用南宁市15家医院15924例小儿肺炎的发病资料,与相应的南宁市月、旬、候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前一月、旬、候的气象因子建立预测模型,并将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比较验证。结果小儿肺炎发病与同期月、旬、候平均气温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6、0.6824、0.6509,P均0.01;与平均最高气温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61、0.6498、0.6123,P均0.01;与平均最低气温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31、0.6941、0.6596,P均0.01;与同期月、旬、候平均气压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81、-0.7282、-0.6677,P均0.01;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658、0.3382、0.2473,P均0.01;与平均露点温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81、0.7070、0.6561,P均0.01,与平均降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97、0.3213、0.1987,P均0.01。前一月、旬、候的平均气温值、平均最高气温值、平均最低气温值、平均气压值、平均露点温度值、平均降雨量对小儿肺炎发病预测价值较大,实测值和预测值相符率分别为73.2%、69.2%、70.3%。结论小儿肺炎发病与同期月、旬、候的平均气温值、平均最高气温值、平均最低气温值、平均气压值、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露点温度等气象因子变化密切相关。依据小儿肺炎发病与前一月、旬、候上述气象因子的密切关系,可以较准确可靠地对小儿肺炎发病进行长期和中期医疗气象预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对成都监测点蚊密度监测的影响,为提高国家病媒生物监测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06-2010年国家成都病媒监测点蚊密度(诱蚊灯)监测结果,与监测日当旬平均气温与旬旬降水量由SPSS软件计算Spearman秩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结果成都蚊密度监测结果与平均气温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0.21-0.91,P∶0.00-0.04),降水量则与蚊密度关系较弱(r∶-0.04-0.59,P∶0.02-0.05)。结论降雨量对蚊密度监测结果有正反两方面影响(r∶-0.32-0.38,P∶0.02-0.04),蚊密度监测需注意规避降雨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连市气象因素与同期脑出血发病的相关性,为易感、高危人群预防脑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大连市3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首发的脑出血2?560例,并收集同期气象资料。对各气象因素变化与脑出血发病进行相关回归分析,以脑出血日发病例数作为因变量,以每日气象因素变化作为自变量,对大连地区脑出血发病例数与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各气象因素与脑出血发病间相关性;并进一步对各气象因素变化与脑出血发病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建立气象因素相关脑出血发病预报模型。结果 ①大连市脑出血患者的发病趋势呈现季节趋势,即冬季高发,夏季低发,其中12月至次年1月份发病率最高,7~8月份最低。②大连市脑出血发病例数与日均气温呈负相关(r?= -0.292,P?<0.05)、日最高气温呈负相关(r?=-0.284,P?<0.05)、日最低气温呈负相关(r?=-0.293,P?<0.05),与日均气压呈正相关(r?=0.266,P?<0.05)、日最大风速呈正相关(r?=0.073,P?<0.05)。③对各气象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Y日(发病例数)=2.719~0.042×日最低气温(℃)。结论 冬季脑出血发病率升高,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增大时脑出血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洲加蓬弗朗斯维尔市疟疾、高血压、脑卒中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弗朗斯维尔市中加友谊医院和阿弥撒医院2017—2018年门诊收治的6 224例疟疾、高血压和脑卒中患者及同期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量等气象资料。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气象因素、疟疾、高血压、脑卒中在旱季雨季的分布规律,Spearman相关分析气象因素与疟疾、高血压、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雨季疟疾和脑卒中月门诊量显著多于旱季(疟疾t=-8.4,P<0.001;脑卒中t=-4.6,P<0.001);疟疾月门诊量与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有雾天数呈正相关(r=0.587、0.744、0.715,均P<0.01),与气压呈负相关(r=-0.705,P<0.001)。脑卒中月门诊人数与月平均气温(r=0.570,P=0.004)、最大湿度(r=0.519,P=0.011)和降水量(r=0.722,P<0.001)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呈负相关(r=-0.700,P=0.011)。高血压月门诊人数在旱季和雨季无差异,且与气象因素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气象因素是弗朗斯维尔市疟疾、脑卒中的发病的影响因素,在雨季气象条件下疟疾、脑卒中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之间的关系,为预测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发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1年石家庄市每月气象资料(气温、露点、气压、降水量、风速)和手足口病发病资料,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气象因素和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每月平均气温与手足口病发病数呈正相关(r=0.614,P=0.033);平均气压与手足口病发病数呈负相关(r=-0.688,P=0.013);平均露点、平均降水量、平均风速与手足口病发病数无线性相关性(P>0.05)。选择平均温度(X1)、平均露点(X2)、平均气压(X3)作为自变量,代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stepwise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247713.701-64.830X1-33.988X2-241.515X3,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模型复相关系数=0.784,决定系数(R2)=0.615,F=8.985,P=0.013〕。对3个自变量进行筛选显示,气压与手足口病发病数间的线性依存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温、露点与手足口病发病数间线性依存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关系密切,深入探讨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流行的关系,对于建立疾病早期气象预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合肥市1999-2009年度间日疟发病的季节性及其气象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合肥市间日疟病例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合肥市间日疟确诊717例病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疟疾发病进行季节性分析;应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合肥市间日疟与各种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合肥市1999~2009年11年累积间日疟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P<0.01),除了2000年以外,其它各年份发病均有明显的季节性(P2001<0.05,P其余<0.01),各年份发病高峰日不相同或不全相同(F=13.8946,P<0.01).平均高峰日为8月19日,发病高峰日最早出现在1999年7月12日,最晚出现在2002年9月17日,两者相差67d.相关分析表明,合肥市间日疟发病率与月均气温、月均最高气温、月均最低气温、发病前1月、2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发病前1月、2月降雨量、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月均气压呈负相关.逐步回归方程为Y=-0.03+5.018×10-4X1+4.968×10-4X2(Y、X1、X2分别代表发病率、最低气温和发病前2月平均气温),R2=0.465.结论 疟疾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气象因素影响着合肥市间日疟的发病变化,尤其是月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在以后的预防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其发病的季节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地理分布,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了中国用单次呼吸法测定68个单位的15549例健康男性和65个单位的11650例健康女性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相对湿度(X3),年平均气温(X4),年降水量(X5)和气温年较差(X6)的关系。【结果】六项地理因素与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有显著的相关性(男性P=0.001,女性P=0.000)。通过5层神经网络,经过500次至3000次自学习,建立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与海拔高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等要素间的非线性、复杂性关系特征模型,并用Aregis软件中的空间差值内插出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结论】海拔高度是影响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也在增加:年日照数也与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成正相关关系;而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气温年较差与其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北京市房山区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为预测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房山区2009~2013年手足口病月发病数和同期气象因素资料,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2010与SAS9.2相结合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月发病率与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水汽压、降水量、降水日数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呈负相关。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手足口病发病数影响大的气象因素依次为平均气压、气温、日照时数、平均水汽压、降水日数、平均风速、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结论房山区手足口病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降水日数多、降水量大、高温、高湿、高水汽压、低气压气候易引起手足口病的高发;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的预测方程可预测手足口病的月发病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芜湖市小儿急性肠套叠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肠套叠患儿的相关资料,记录其发病时间;收集同期气象数据,包括每日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平均风速。对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由SPSS 23.0完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定量评估气象因素对肠套叠发病人数的影响,由R 3.4.3统计软件的mgcv完成。结果气象因素对小儿肠套叠发病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气象因素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昼夜温差、相对湿度、平均气压、降水量、风速。发病前3 d内的气温变化和日气温较差与急性肠套叠发病相关。结论推测气温、空气湿度、气压等气象条件可能对急性肠套叠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按月整理2005~2010年间手足口病发病数及对应月份的气象数据.结果 4~7月为长宁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进行手足口病月发病数和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月发病数与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降雨日、蒸发量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显著性,与日照时间、相对湿度、降雨量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显著性.当月气温≥20℃(OR=13.32,95%CI=1.587~ 111.793),手足口病高发(≥50例/月)的风险加大.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和部分气象因素存在相关性.使用气象因素如平均气温等进行手足口病疫情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气象因素对冠心病影响的规律,为冠心病的预防提供气象依据。方法 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天气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月发病人数及冬季各旬发病人数与温度、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气压至正相关;秋季发病人数与气温呈负相关,春夏两季则不明显。结论 秋冬季节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阶段是冠心病的多发期。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The duration of viral shedding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2009 H1N1 influenza among individuals, especially among the younger population with mild illnes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now.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viral shedding of the young adult patients with mild 2009 H1N1 influenza in China.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9 to January 2010, the clinical data and serial nasopharyngeal swabs of 67 patients with 2009 H1N1 influenza and 37 patients with seasonal influenza aged from 18 years to 35 years were collected. The nasopharyngeal swab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real time RT-PCR to determine the viral shedding. All the patients did not receive the antiviral therapy but Chinese medicine for detoxicating.
Results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H1N1 virus infection, 82.1% (55/67)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fever symptom, while more patients with high fever (≥39ºC) were found in seasonal influenza patients (P <0.05). For the H1N1 patients, the median interval between the symptom onset and the undetectable RNA was six days (4–10 days). But viral shedding was still found in 31.3% patients after 7 days following illness onset. The median interval between disappearance of fever and an undetectable viral RNA level was three days (2–8 days), and 17.9% patients were found to be viral shedding 6 days later after normalization of body temperature. For the seasonal influenza patients, 94.6% patients were detected out viral RNA within 7 days. The median interval of seasonal influenza between the symptom onset and the undetectable RNA was four days (3–8 days). The median interval between disappearance of fever and an undetectable viral RNA level was three days (2–6 days).
Conclusion  It suggests that 7 days isolation period from the illness onset or 24 hours after the resolution of fever and respiratory symptoms are not long enough to cut off the transmission among Chinese young adults with mild illnes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节气与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历系统中4 83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频数分布统计法对其性别、年龄、发病节气、中医证型等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患者的发病日期对应的发病节气,然后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节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使用圆形分布统计法探究发病节气、中医证型的高峰点。结果 4 838例患者中,男性3 233例(66.8%),女性1 605例(33.2%);60~69岁有1 814例(37.5%),为发病人数最多的年龄段;阴虚动风证2 268例(46.9%),风痰阻络证1 231例(25.4%),两者为最常见的证型;清明为发病率最高的节气,总体发病节气无绝对高峰期,惊蛰为阴虚动风证发病高峰,小满为风痰阻络证发病高峰。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多于女性,60~69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整体发病不存在绝对高峰节气,阴虚动风、风痰阻络两种证型的发病存在高峰期,阴虚动风证的发病高峰节气是惊蛰,风痰阻络证的发病高峰节气为小满,提示二十四节气内均可发病,重点人群要积极且持续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银川市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气压等气象因素对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监测、收集2005-2011年银川市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结合7年银川市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气压、降水量、风速、日照时数等14个气象因素变化,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Stepwise法分析疾病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 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发病较多,以5月份总计发病最多为3708例,夏季无明显的发病高峰;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与平均气压、最高气压、最低气压、气压差、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温差、平均水汽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条件存在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银川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平均气温、水汽压、气温差、平均风速、气压差有线性回归关系,与平均气温和气压差正相关,与水汽压、气温差和平均风速呈负相关,平均气温和水汽压对其影响最大.结论 银川市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李争  李风森  高振  徐丹  荆晶 《海南医学》2016,(13):2107-2109
目的: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09-2013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情况与气象因素变化的相关性,为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09-2013年各月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住院治疗的本地患者7761例次。同时收集乌鲁木齐市2009-2013年各月的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气压及月最高、最低温度差值。分析各气象因素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相关性,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对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乌鲁木齐地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与月平均气温(r=-0.725)、平均日照时数(r=-0.605)、平均风速(r=-0.604)呈显著负相关;与平均气压(r=0.859)、平均空气湿度(r=0.618)及最高、最低温度差值(r=0.636)呈正相关,与月平均降水量(r=0.022)无显著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逐步回归筛选法,得到慢支(Y)关于气压(X1)、日照时数(X2)的回归方程为:Y=-21102.735+21.122X1+0.895X2。结论对乌鲁木齐地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住院患者人数产生影响的气候因素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速、日照时数等多个因素,月最大温差为新疆特有的影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对广州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尝试建立脑卒中发病的气象预报方程.方法:收集2006年8月1 日至2007年10月22日广州市每日呼叫"120"指挥中心救治的脑卒中发病资料数据,及广州市每日气象数据,以脑卒中发病人数作为因变量,以气象因素作为自变量,运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分别考察每日、每周脑卒中发病人数与同期气象因素的关系,找出相关的关键气象因素,建立发病预报方程.结果:1.广州市脑卒中发病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一天中以上午8至12时因脑卒中发病呼叫120人数较多,尤其是上午10时左右为高峰.2.广州市脑卒中的发病有季节性差异.冬春季(12月-5月)相对高发,夏秋季(8月-11月)相对低发.3.广州市脑卒中的日发病人数与当天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露点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日平均气压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98、-0.272、-0.311、-0.273、-0.287、0.268).4.广州市脑卒中周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有更高的相关性.5.广州市脑卒中日发病人数的回归方程(预测方程)为:Y日=(19.815-0.230×日最低气温)×1.00008n(n为距离2006年8月1日的天数).6.广州市脑卒中周发病人数的回归方程(预测方程)为:Y周=(141.451-1.760×日最低气温)×1.00057n(n为距离2006年8月1日的周数,日最低气温为周中位数).结论:广州市脑卒中发病有季节性和昼夜变化规律;气象因子中日最低气温与脑卒中发病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19.
赵宏  单淑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44-45,47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1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同期收治的85例中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以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60.49%)为主要诱因,胃溃疡(45.68%)、上消化道肿瘤(25.93%)为主要病因,黑便(59.26%)为主要症状;中青年组以饮酒为主要诱因,十二指肠溃疡(32.94%)、急性糜烂性胃炎(22.35%)、食管静脉曲张(20.00%)为主要病因,呕血为主要症状,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伴随疾病(90.12%)、并发症(22.22%)、再出血率(28.40%)和死亡率(16.05%)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起病隐匿,胃溃疡、胃癌发病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