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傅红  李春梅  胡爽  秦硕  孙明磊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513-2516
目的评估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持续负压引流并生理盐水冲洗应用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效及体会。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应用VSD切开引流治疗患者,术后行个性化系统管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有效负压盥洗与引流、基础护理、膳食营养支持、疼痛管理与心理辅导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复发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VSD并结合整体管理能够更加高效地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与手术切开引流在口腔颌面部脓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收治209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107例应用传统手术切开引流的方法,102例患者应用穿刺抽脓加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的方法,其中2例改为切开引流术而愈,在两组病例中对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使用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方法的患者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成功率显著增加,并发症明显减少,病程缩短。结论: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完全可以达到治疗标准,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并且术后美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脓肿切开引流,50例),观察组(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5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脓肿大小、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白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脓肿直径小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能提高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陈其雷  王明刚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7):155-158,47
目的 本研究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整形外科中多种复杂创面上的拓展性运用及辅助治疗效果,为临床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整形外科多种创面的治疗推广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拓展性运用于笔者科室56例各种复杂创面的治疗,其中临近肌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17例,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扩大切除加患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创面17例,感染清创术后创面12例,糖尿病足难愈性创面10例。根据具体病情特点,分别在肌瓣上一期植皮、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感染创面清创后、糖尿病足清创后安置VSD,根据VSD冲洗或引流情况放置时间约7~14天后拆除,中间如有VSD堵管不畅,处理后负压不理想,可根据情况予以更换。结果 将VSD拓展于上述创面治疗后,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 VSD能有效引流创面渗液,促进微循环、增加创面血流量,提供创面床准备、提高创面抗感染能力及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封闭断端淋巴管;拓展性运用VSD于肌瓣修复创面一期植皮、腹股沟清扫预防淋巴漏、控制创面感染及糖尿病足,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在整形外科中,VSD对复杂创面的拓展性应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与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脓肿直径和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计数(WB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脓肿直径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hs-CRP、NEU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VAS评分和血清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及软组织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虞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取并予以治疗的70例慢性骨及软组织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以改良负压封闭引流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到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观察组未出现再次感染情况出现,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再次感染,感染率14.29%,观察组再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骨及软组织感染患者来说,以改良负压封闭引流展开各项救治活动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同时还能防止再次感染等情况出现,可推广。  相似文献   

7.
向阳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54-4955
目的:探讨小切口负压引流术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广泛切口引流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切口负压引流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足量抗生素抗感染及其他对症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效果较好,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手术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9.
褥疮是临床护理中的常见病症,也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老年、昏迷、瘫痪者的常见并发症。因患者病程长,全身情况差,一旦发生,治疗难度较大。既往多采用外科普通换药方法治疗褥疮,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甚满意,患者痛苦,医护人员工作量大。2010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褥疮患者1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临床收治的80例四肢软组织创伤缺损、感染、坏死、溃疡、压疮及急慢性骨髓炎常规换药保守治疗40例与选择VSD 术40例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VSD组患者一次植皮后7天创面愈合比例(83.84%)明显高于对照组(7.26%);VSD组平均治愈时间(15.43±8.64)d明显低于对照组(91.52±12.78)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技术取得了用传统方法治疗复杂创面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结论: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该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实施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常规每天换药冲洗;观察组患者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行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和脓肿大小进行测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3.65%和100.00%,对照组分别为78.95%和82.46%,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疼痛和脓肿直径分别为(0.41±0.37)和(0.52±0.39)cm,对照组分别为(1.37±0.92)和(1.28±0.83)cm,观察组患者疼痛和脓肿直径下降率分别为(94.71±10.20)%和(92.63±9.8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1.35±13.25)%和(81.78±10.29)%。两组患者疼痛及脓肿大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实施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是一种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进一步探讨提高口腔颌面部异物的救治水平。方法 通过对 32例口腔颌面异物的诊断和治疗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32例均获满意疗效。结论 对口腔颌面部异物的清除应小心慎重 ,对不同的异物类型、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术进路 ,有利于提高对异物治疗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病规律、治疗方案,总结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唐山协和医院2002—01-01—2011~12—31住院的53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记录患者的症状、病因、感染部位、住院时间、治疗情况、并发症和愈后,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住院患者,男女比例为1.4:1,平均年龄(36.62±23.49)岁。农民在间隙感染的患者中比例最高,达35.0%(187/535)。分析发现:年龄、职业、自我治疗、入院体温是危及生命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论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合并上述危险因素时,为了避免危及生命并发症的出现,应及早进行规律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术中备皮及弹力绷带预防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术后密封不严而失去效能的作用。方法 2008—2010年对31例VSD覆盖创面患者用术中半透膜粘贴范围备皮,术后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并根据有无骨折使用骨牵引或石膏固定肢体制动,统计贴膜粘失效时间,与既往随机抽取72例失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VSD半透膜覆盖区采用术中备皮及应用弹力绷带后,早期可明显延缓VSD的失效时间,促进组织愈合。结论 VSD覆盖采用术中备皮及应用弹力绷带方法,能延缓贴膜黏性胶失效时间,提高VSD使用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小儿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6月,采用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共35例,待创面肉芽生成良好,外露的肌腱、骨膜表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后,给予植皮或者皮瓣转位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分别经1~3次VSD治疗后,创面均植皮或皮瓣转位成功,创面闭合,外观良好。结论 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可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与成人应用VSD相比,临床和社会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12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疗效.②方法 对12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给予不同程度的抗感染、切开引流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③结果 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牙源性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腺源性、外伤性、医源性.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感染、眶下间隙感染最为多见.④结论 对重症多间隙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应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地震骨折伤员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地震骨折伤员创面中防治感染、修复创面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19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并接受VSD治疗的22例开放性四肢骨折合并创面感染?plusmn;K胁±谠擞肰SD之前,均对创面进行扩创,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给伤员施加-18~-14 kPa负压,术后VSD引流8~10 d,严密观察负压引流量丈⑿灾?定期做引流液细菌培养,观察并记录肢体肿胀消退情况及全身炎症反应情况。 结果:22例伤员中无1例出现创面活动性出血或透明薄膜脱落现象。3例术后出现引流管堵塞现象,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去除淤塞的坏死组织后保持通畅。13例有骨外露的伤员在封闭负压引流的作用下,肉芽组织生长良好。2例术后局部红肿热痛炎性症状缓解不明显,再次行扩创,彻底清除坏死感染组织后症状缓解,其余?plusmn;谑鹾?~5 d内肿胀明显消退,红肿发热也相应缓解。结论:VSD技术的正确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感染创面的炎症反应,限制感染的扩散,在有骨外露的创面,VSD还能促进新鲜肉芽组织从周围向中心平整生长,减少II期为覆盖骨外露转移皮瓣的面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95-98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毒蛇咬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毒蛇咬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负压封闭引流。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CK、CRP水平,肿胀程度,住院时间,随访瘢痕大小。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3 d、7 d血清CK为(272.2±51.3)U/L、(94.6±22.4)U/L、CRP为(44.8±10.2)mg/L、(12.6±3.0)m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7 d后,观察组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4±2.1)d,显著短于对照组;瘢痕面积为(3.3±0.6)cm2,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毒蛇咬伤可有利于毒液的排出,缓解肿胀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小瘢痕面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在创伤骨科的护理体会。方法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和生物透性薄膜对12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伤部位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结果 10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5~7天后,创面经植皮或直接缝合愈合;1例每5-10天更换VSD材料8次后,创腔变浅改为普通换药,7天后愈合;1例双下肢动脉栓塞、右下肢坏疽病人愈合效果欠佳。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负压封闭引流术和传统清创、换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20lO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符合Wagner2—4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控制血糖和抗感染治疗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清创、换药、敷料治疗,试验组在清创后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截肢率。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2.43±4.90d,截肢6例.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6.58±3.77)d,截肢l例,住院费用对照组明显多于试验组。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少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