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军委 《中原医刊》2009,(12):23-2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忽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脂的影响。方法7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IDL—C)。结果治疗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清CRP和TC、TG及LDL—C浓度显著降低(P均〈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CPR水平增高,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脂和CRP,升高HDL—C。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ACS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0)及阿托伐他汀组(n=40)。常规治疗组应用阿司匹林、肝素、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等,不使用其他调脂、抗氧化药物、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物;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疗程4周。测定治疗前后CRP、血脂,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40)比较。结果ACS患者CRP升高,TC、TG、LDL—C升高,治疗后两组CRP均有下降,阿托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CRP降低更明显(P〈0.01),且CRP变化幅度与其降脂幅度呈明显相关性;ACS患者治疗后TC、TG、LDL—C下降,阿托代他汀组分别下降了15%、6%、16.4%,HDL—C升高达5.0%;阿托伐他汀组有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ACS通过降低CRP水平而起到稳定斑块、抑制炎症、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刘恋  王为珍 《海南医学》2010,21(15):12-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了解他汀类药物对血清CRP、血脂指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访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包括60例他汀类治疗者,60例常规治疗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他汀类药物治疗前、治疗后2周血清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NIHSS评分情况。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RP水平与入院时患者的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他汀组较常规组更能降低血清CRP以及血脂水平(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血清CRP水平的作用,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经临床诊断ACS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ACS的一般治疗,不予任何调脂药物;治疗组除给予ACS的一般治疗外,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d。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R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TC、TG、HDC—C、LDL—C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浆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CRP治疗后较治疗前分别下降39.82%和32.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患者能够使CRP显著下降,说明他汀类早期应用有抗炎、稳定斑块及防止斑块破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该院心内科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的7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 mg/d;连续用药4周。分别测定服药前、服药4周后患者血脂指标、CRP,比较两组患者血脂、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两组治疗后血脂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氟伐他汀治疗ACS,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TC、TG、LDL-C、CRP水平,升高血清HDL-C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符合ACS诊断46例,随机分成辛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并设健康组作为对照。分别在治疗前后(入院第2天)和治疗后4周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5mL,应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结果ACS患者CRP、TC、TG、LDL含量明显升高,而HDL明显降低,与健康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辛伐他汀治疗组CRP、TC、TG、LDL较常规治疗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HDL水平明显回升(P〈0.05)。结论ACS患者存在急性期反应,辛伐他汀干预后不仅降低血脂,而且能够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影响。方法 测定ACS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CRP与LDL、HDL、TC、TG含量变化。结果 ACS患者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降脂治疗后4周CRP浓度比治疗前降低,P<0.01,但仍 比正常对照组高;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能够使TC、LDL-C及TG分别下降28.9%、26.9%18.6%,HDL-C较前增11.5%。结论 辛伐他汀有良好的调脂效果,并可降低ACS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8.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冠心病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外,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QN口服,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超敏CRP、血脂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超敏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胆固醇(HDL-C)有明显升高(P〈0.01),而丙氨酸转氨酶、肌酐、肌酸激酶无明显变化。结论瑞舒伐他汀不仅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而且可明显降低血清超敏CRP,抑制斑块内炎症反应,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符合标准的ACS患者112例随机分为10mg/d阿托伐他汀组和20mg/d阿托伐他汀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RP、血uA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CRP、血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轻度升高,20mg/d阿托伐他汀组效果更好,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除均能有效降低ACS患者血脂水平外,同时具有抗炎、降低UA作用,其降低CRP〈UA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20mg/d阿托伐他汀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作用,观察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其中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应用统计学处理,比较P值。结果和治疗组相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血清CRP、TC、LDL—C、TG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仅有降低血脂作用.亦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临床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