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小鼠活体状态下内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和自发活动的变化,及其与mTORC1能量信号通路的关联及机制。方法 4周龄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6,未予处理)和抑郁模型组(n=16,CUMS方法造模8周)。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糖水摄取实验检测小鼠抑郁倾向,利用结构功能磁共振探究小鼠脑灰质体积和低频振幅的改变。而后,将抑郁模型组的CUMS小鼠随机分成CUMS治疗组(n=8,氯胺酮活化mTORC1通路)和CUMS对照组(n=8,生理盐水)。取小鼠内侧前额叶组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并比较正常对照组、CUMS治疗组及CUMS对照组3组小鼠mTORC1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ELISA法检测ATP和NADP+/NADPH为代表的3组小鼠组织能量代谢情况。结果 经过CUMS后小鼠出现明显抑郁行为倾向,CUMS小鼠的糖水偏爱百分比下降(P<0.05)、糖和水的总摄取量减低(P<0.01),旷场实验总运动距离(P<0.05)及中央区域运动距离(P<0.01)缩短,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CUMS小鼠不动时间增加(P>0.05),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磁共振检测发现CUMS小鼠内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增大,mALFF显著增高(P<0.01,Alphasim矫正);mTORC1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减低,ATP和NADP+/NADPH降低(P<0.05),经过氯胺酮治疗,mTORC1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ATP显著升高(P<0.05)。结论 CUMS小鼠内侧前额叶存在更高的自发活动以及更低的产能效率,这种自发活动与产能效率的不匹配提示内侧前额叶存在mTORC1磷酸化减低相关的能量代谢方面的障碍,且此障碍可以通过氯胺酮活化mTORC1通路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雄性和雌性抑郁样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和雌性C57BL/6小鼠各20只,随机分为8组(n=5):雌性对照组(FC组),雌性氯胺酮组(FCK组),雌性抑郁组(FD组)和雌性抑郁+氯胺酮组(FDK组);雄性对照组(MC组),雄性氯胺酮组(MCK组),雄性抑郁组(MD组)和雄性抑郁+氯胺酮组(MDK组)。FCK组和MCK组经尾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氯胺酮,FC组和MC组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FD组、FDK组、MD组和MDK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造模后FDK组和MDK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0 mg/kg氯胺酮,FD组和MD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试验评价小鼠抑郁行为变化,接着采集不同组别小鼠粪便进行粪便微生物16S rDNA序列定性分析及功能预测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不考虑性别时各组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性别因素和氯胺酮处理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必要时进一步采用Tukey校正的多重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后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分别与不同性别的对照组比较,使用CUMS方法处理小鼠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糖水偏好度明显下降(P<0.05),旷场试验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明显减少(P<0.05)。经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处理后,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物种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在经过CUMS造模处理后,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未发生明显改变。物种差异分析发现,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以改善抑郁小鼠放线菌的降低程度,使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变化,并使雌性抑郁小鼠Bacteroidaceae相对丰度降低程度得到缓解,而雄性抑郁小鼠Alistipes相对丰度增加。结论: 不同性别小鼠对CUMS刺激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处理表现出不同的肠道菌群变化。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以改善抑郁小鼠放线菌的降低程度,并缓解雌性抑郁小鼠Bacteroidaceae相对丰度降低程度,增加雄性抑郁小鼠Alistipes相对丰度,进而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型抗抑郁药沃替西汀对环磷酸腺苷/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AMP/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造模组进行造模,采用糖水偏爱试验考察模型是否成功建立。造模结束后将CUMS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沃替西汀组。采用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和旷场试验,考察沃替西汀对抑郁小鼠的抗抑郁作用。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cAMP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CREB(p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结果沃替西汀显著缩短小鼠在悬尾和强迫游泳试验中的不动时间(P<0.01),而对其在旷场试验中的自主活动行为没有影响(P>0.05),表明沃替西汀可改善抑郁小鼠的抑郁样行为;ELISA结果显示沃替西汀能显著增加小鼠海马组织内cAMP的含量(P<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沃替西汀可以促进p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沃替西汀产生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cAMP/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UMS结合CRS对小鼠海马神经胶质细胞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0)、模型组(n=20)。模型组采用CUMS结合CRS的方法制备抑郁症小鼠模型,持续造模7周。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及悬尾实验对造模3周、7周末小鼠进行行为学评估;实验结束后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海马TNF-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CA1区、CA3区、DG区Iba-1、GFAP MOD值;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Iba-1、GFAP、SYN1、PSD-95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SYN1、PSD-95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3周末,模型组小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移动总距离、直立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均低于正常组(P<0.05),悬尾不动时间长于正常组(P<0.01);造模7周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移动总距离、直立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平均运动速度均低于正常组(P<0.05),悬尾不动时间均长于正常组(P<0.01);海马TNF-a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海马CA1、CA3、DG区GFAP MOD...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妊娠期抑郁小鼠子代抑郁的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应激方法刺激妊娠期孕鼠,建立妊娠期抑郁小鼠子代抑郁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应激模型组、氟西汀阳性药组、逍遥散低剂量组和逍遥散高剂量组,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妊娠期抑郁小鼠子代抑郁模型,ELISA试剂盒检测子代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子代小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蛋白表达水平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应激模型组子代小鼠糖水偏好度显著降低(P<0.01),悬尾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旷场试验小鼠探索能力显著降低显著降低(P<0.01),血清和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BDNF、Trk B蛋白表达和CREB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应激模型组比较,氟西汀和逍遥散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子代小鼠糖水偏好度(P<0.05),减少悬尾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改善旷场试验小鼠探索能力(P<0.05),增加子代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水平(P<0.05),上调BDNF、Trk B蛋白表达和CREB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逍遥散可改善妊娠期抑郁小鼠子代抑郁模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BDNF/Trk B/CREB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交泰丸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交泰丸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采用CUMS方法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在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粪便,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菌群结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拟杆菌属(Bacteroide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丰度下降,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丰度上升;与模型组相比,交泰丸给药组的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拟杆菌(Bacteroides)和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的丰度提高,而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的丰度降低。[结论] 交泰丸对CUMS模型大鼠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肠道菌群,进而改变肠道菌群相关的机体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57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unpredictablemildstress,CUMS)联合孤养建立抑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3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CUMS+孤养组、CUMS+孤养+氟西汀组、对照组各10只,前两组CUMS+孤养致抑郁模型3周,3周后对CUMS+孤养+氟西汀组进行氟西汀干预,观察小鼠应激前、应激后及干预后的摄食量/体质量、旷场实验和液体消耗实验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建模21d后CUMS+孤养组和CUMS+孤养+氟西汀组小鼠摄食量/体质量、糖水偏好、旷场总行程显著下降(P〈0.05);经氟西汀干预14d后摄食量/体质量、旷场总行程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糖水消耗量明显提高(P〈0.05),与CUMS+孤养组比较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C57小鼠CUMS联合孤养制作抑郁模型的效果肯定,是研究抑郁症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舍曲林组(10 mg/kg,qd)、天麻素低、高剂量组(100 mg/kg、200 mg/kg,qd),除正常组外均接受CUMS造模,给治疗组2周的药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药物干预后,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大鼠行为,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糖水偏好度、水平跨格次数、修饰次数、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均降低,且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延长(P<0.05或P<0.01);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上述指标均相似(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舍曲林组、天麻素低、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显示出部分恢复(P<0.05或P<0.01)。②Morris水迷宫实验正常组、舍曲林组、天麻素低、高剂量组大鼠靶象限活动时间百分比高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或P<0.01),且第3天舍曲林组、天麻素低、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均短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天麻素可缓解CUMS致抑郁症大鼠抑郁样行为,并对其学习记忆功能可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PS)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抑郁模型小鼠Nrf2氧化通路和血清中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36只BABL/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Con)、CUMS组、氟西汀组(CUMS+F)、黄芪多糖组(CUMS+APS)。其中CUMS、CUMS+F和 CUMS+APS组小鼠采用CUMS刺激4周构建抑郁症模型,后通过行为学软件分析小鼠抑郁状态用以评价造模是否成功,待造模成功后,CUMS+F组给予剂量为10mg/kg的氟西汀腹腔注射,CUMS+APS组灌胃剂量为400mg/kg的APS,Con组和CUM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共治疗4周,后通过行为学软件分析小鼠抑郁状态是否改善。待改善后小鼠眼眶取血,检测血清中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阴离子清除率(Superoxide anion,O?-)、羟自由基清除率(Hydroxyl radical,.OH)水平。结果 药物干预后,与CUMS组比,CUMS+F和 CUMS+APS组小鼠悬尾实验中不动时间显著下降(p<0.05),蔗糖实验中糖喜好程度、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进入开放臂的次数、时间和旷场实验中交替次数均显著上升(p均<0.05);同时,血清中MDA、SOD、GSH-Px、O?-和.OH水平明显改善(p<0.05),小鼠海马中Nrf2含量明显上升。结论 APS对CUMS抑郁模型小鼠具有改善作用,其改善途径可能是通过改善海马Nrf2氧化通路和血清中的氧化指标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金胶囊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 CUMS)致抑郁症大鼠模型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造模7周后,采用白金胶囊(12.6 g/kg、4.2 g/kg、1.4 g/kg)和盐酸氟西汀(3.5 mg/kg)连续灌胃4周进行治疗,给药期间继续实施应激方案,共计11周,另设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监测糖水偏嗜度、以及动物在旷场中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等行为学指标;实验终点,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大鼠脑皮层、海马部位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NE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造模7周后,体重、糖水消耗百分比、旷场水平运动和垂直活动明显降低( 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金胶囊连续给药4周后,各剂量可显著增加糖水消耗百分比,旷场水平运动距离和垂直运动次数( P<0.05,P<0.01),改善抑郁动物行为学;可升高抑郁模型脑皮层中5-HT、DA以及NE的含量( P<0.05)。结论白金胶囊可改善CUMS致抑郁症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异常,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皮层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古方六郁汤对行为绝望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灌胃给予六郁汤大、中、小剂量组小鼠10.0,5.0,2.5g/kg六郁汤,连续给药7d,第7d给药后60min进行强迫游泳实验,测定不动时间;悬尾实验分组和给药方法同上;旷场实验中灌胃给予六郁汤组小鼠10.0g/kg六郁汤,连续给药7d,第7d给药后60min进行旷场实验,记录水平活动、垂直活动及修饰次数.[结果]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六郁汤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在悬尾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六郁汤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在旷场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六郁汤组及阳性对照组水平活动、垂直活动及修饰次数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六郁汤对行为绝望模型小鼠有抗抑郁作用,无中枢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ApoE-/-小鼠冠心病伴抑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并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急(CUMS)构建冠心病伴抑郁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30 mg·kg-1)和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60 mg·kg-1).采用HE和油红O染色检测A...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杜仲丸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3月龄快速老化SAMP6小鼠及其同源正常对照SAMR1为研究对象,应用杜仲丸、杜仲和续断进行治疗12周。末次灌胃给药1 h后,采用小鼠旷场实验(OFT)、小鼠悬尾实验(TST)、小鼠强迫游泳实验(FST)研究不同配比的杜仲丸的抗抑郁作用。[结果]在FST和TST中,杜仲丸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不动时间(P<0.05或P<0.01)。[结论]杜仲丸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OPC)联合胡椒碱(PIP)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小鼠的抑郁焦虑样行为的作用,通过分析海马、前额叶皮层和下丘脑中5-HT1A受体的变化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ICR小鼠分为正常组、CUMS组、CUMS+PIP(5 mg/kg)+OPC(12.5、25、50 mg/kg)组、CUMS+PIP(5 mg/kg)+OPC(50 mg/kg)+NAN-190(0.1 mg/kg)组、NAN-190组(CUMS+NAN-190 0.1 mg/kg)和氟西汀组(CUMS+氟西汀 10 mg/kg),共8个组。CUMS建模后,采用强迫游泳、悬尾、新奇食物抑制摄食实验和大理石掩埋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额叶皮层和下丘脑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UMS组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新奇食物抑制摄食潜伏期增加(P<0.05),大理石掩埋实验颗粒数增加(P<0.01);给予OPC(25、50 mg/kg)联合PIP(5 mg/kg)可改善由CUMS引起的抑郁焦虑样行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发现,OPC(25、50 mg/kg)联合PIP(5 mg/kg)用药可显著逆转由CUMS引起的海马、额叶皮层和下丘脑中的5-HT水平下降(P<0.05),然而对NE、DA无影响(P>0.05)。使用5-HT1A受体拮抗剂NAN-190(0.1 mg/kg)可逆转OPC和PIP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OPC和PIP联用可改善CUMS小鼠的抑郁焦虑样行为,这可能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5-HT1A受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研究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发病机制,有必要建立稳定的抑郁症啮齿类动物模型。目前文献常用的慢性抑郁症动物模型为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和社会挫败(social defeat,SD)两种模型。在该研究中,为了建立更稳定的抑郁症动物模型并比较两种模型的优缺点,对现有两种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整与改进。方法:慢性不可预测应激模型大鼠每天随机接受两种应激因子,进行为期 28 d 的应激刺激,刺激因素包括通宵照明、夹尾、湿笼、拥挤、冰水游泳、禁水及禁食等。造模过程中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以及氟西汀阳性药对照组(10 mg·kg-1)三组。小鼠接受社会挫败应激因素包括攻击鼠对实验鼠 5~10 min 的身体攻击(physical attack,PA)和 24 h 的感官接触(sensory interaction,SI),实验时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和 SD 应激因素两组。造模后使用糖水偏爱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社会交往率(social interaction ratio,SIR)等指标考察模型是否成功。结果:采用不同组合的慢性不可预测应激条件建立了大鼠 CUMS 模型,4 周造模后,模型组糖水偏爱率(69.3%±3.6%,n=27)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131.2±5.8 s,n=27)与非接受刺激的空白对照组大鼠的糖水偏爱率(81.0%±3.2%,n=17)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105.1±8.2 s,n=17)比较,糖水偏爱率显著降低,而不动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氟西汀组大鼠糖水偏爱率(82.1%±3.9%,n=10)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108.3±9.7 s,n=1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社会挫败应激经社会交往测试(social interaction test,SIT)后,选取社会交往率小于 1(即SIR= 有攻击鼠存在时 C57BL/6J 小鼠在接触区持续时间 / 无攻击鼠存在时 C57BL/6J 小鼠在接触区持续时间)的敏感小鼠用于评价糖水偏爱率。糖水偏爱测试结果表明,SD 模型组小鼠的糖水偏爱率(69.2%±2.4%,n=16)与对照组(78.6%±3.2%,n=9)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以糖水偏爱率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两个核心指标判断大鼠 CUMS 模型造模成功,小鼠 SD 模型以社会交往率和糖水偏爱率为指标判断造模成功,且模型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活动和肾上腺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连续造模给药21 d后,测定大鼠开野活动,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糖水消耗量;测定应激大鼠肾上腺体质量比率和皮质厚度,HE染色观察应激大鼠肾上腺结构的改变.结果 原花青素(25,50,100 mg·kg-1)组[(49±4.5)次,(52.6.±3.7)次,(54.1±1.8)次]的开野活动相比慢性应激模型组[(39.6 ±3.4)次]显著增加(均P<0.001);原花青素(25,50,100 mg·kg-1)[(83.7 ±8.8)s,(75.8±5.9)s,(67.2 ±6.5)s]相比慢性应激组[(103.5 ±10.2)s]明显缩短大鼠的不动时间(均P<0.01);原花青素(25,50,100 mg·kg-1)[(8.1 ±3.3)ml,(8.5 ±4.1)ml,(9.2 ±2.6)m1]相比慢性应激模型组[(5.8±2.5)ml]明显增加大鼠糖水摄入量(P<0.05);原花青素(25,50,100 mg·kg-1)相比慢性应激模型能明显减小肾上腺体质量比率(P<0.05),减轻应激大鼠的肾上腺皮质厚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原花青素能明显改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活动,对应激所致肾上腺的结构改变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栀子不同炮制品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炮制品栀子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小鼠模型,并采用栀子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干预;给药结束后,采用行为学评价其抗抑郁作用的差异,并探讨其分子学机制。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炒、焦、生栀子组小鼠糖水消耗显著升高(P<0.01);炒、焦栀子明显降低悬尾试验(P<0.05)和强迫游泳试验(P<0.05~0.01)的不动时间,生栀子对以上2者无显著改善;小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P<0.01)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P<0.01)的表达在造模后显著上升,炮制后栀子(炒、焦)抗炎作用优于生栀子。其中炒栀子抗炎作用最优,IL-β、TNF-α和GFAP均能被炒栀子显著下调(P<0.01)。结论 栀子不同炮制品抗抑郁作用存在差异,其抗抑郁作用差异与其调节小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等以及GFA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对Apcmin/+小鼠肠道腺瘤进展的作用。方法:将4周龄雌性Apcmin/+小鼠随机分为PBS组(灌服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FMT-H组(灌服健康人菌液)和FMT-C组(灌服结直肠癌患者菌液),每组10只。给予3d抗生素鸡尾酒预处理后,进行为期8周的粪菌移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每只小鼠肠道腺瘤负荷。收集肠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评价肿瘤细胞增殖水平及Wnt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结果:与FMT-H组相比,FMT-C组腺瘤数量和肠道肿瘤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FMT-C组中Wn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出现异位表达,下游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增多。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可诱导肠道慢性低度炎症、活化Wnt信号通路、促进Apcmin/+小鼠肠道腺瘤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