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美云  张艳 《河南医学研究》2023,(17):3103-3107
目的 了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2021年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和药品不良事件(ADE)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抽取2021年全年上报的54例中药注射剂ADR/ADE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发生情况和原因进行评价。结果 ADR/ADE报告中,>50岁报告40例,占比达74.07%,男女性别比为1.25∶1;主要涉及神经系统类和心血管系统类药物;累及器官/系统损害以皮肤及附件(37例次)和消化系统损害(10例次)为主,3例患者出现严重ADR/ADE;发生原因包括医护因素所致33例,药物本身原因或患者自身体质因素所致21例。结论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生ADR/ADE的占比较大,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损害为主,医护因素是导致ADR/ADE发生的主要原因,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和措施,并加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力度,为中药注射剂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127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网络监测数据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4-2010年7年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ADR报告1276例,分析评价该基层医疗机构的网络监测数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数据录入处理。结果 1276例ADR报告中累及系统排名依次是全身性损害(28.9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2.41%)、胃肠系统损害(11.98%);出现频次较高的ADR依次是皮疹(171)、寒战(119)、高热(86)。涉及药物化学药和生物制剂1119例,中成药156例。在可疑药品中抗感染类所占比例最高(23.91%)。结论 ADR网络监测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完善药品上市后的评价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我院近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上报的94例抗菌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94份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共涉及药物6大类20个品种;静脉滴注引发的不良反应93例,占98.9%;阿齐霉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见,有16例,占17%;变异性反应最常见,占59.5%;重度药品不良反应1例,占1.06%.发生ADR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1.08:l).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静脉注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予以特别关注.必须定期监测与分析不良反应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参考,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岩 《安徽医学》2013,34(6):829-830
目的分析135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对13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评价和分析。结果 ADR报告中居首位的是抗微生物药品,其次是中成药;皮肤及其附件是ADR最为常见的累及器官,其次是消化系统;以静脉给药途径发生率为高;ADR报告中联合用药占77.78%。结论药品生产企业、应用和监管部门应加强ADR监测,以确保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宁夏地区105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2003-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起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052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10524例ADR中,女性略多于男性;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居首位,占总例数的65.68%;ADR涉及药物种类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占总例数的47.90%;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35.55%;两种以上合并用药占总例数39.36%。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改善给药途径,减少合并用药种类,以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保证公众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我院2009年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归类统计和评价.方法 对11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药物剂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6例ADR中,以抗菌药物引起ADR最多,33例,占28.4%;临床表现方面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3例,占37.7%;无严重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基本无影响.结论 进一步加强ADR上报监管工作,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2010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2月收集的63例 ADR 报告分析.结果63例不良反应中,50~60岁患者 ADR 发生率最高占(36.5%);静脉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占(60.3%);由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中最多占(39.6%),涉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占(49.2%),结论 临床应加强重视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视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的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涉及的药品中,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构成比为54.69%,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高,构成比为41.86%。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状况,有助于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 对我院2009年收集到9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95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有67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其次为中药注射剂.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胃肠道系统反应.结论 由于静脉给药途径的ADR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做到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9年1~12月份上报的116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和ADR转归与评价等进行分析。结果 11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48种共10类;女性55.2%(64/116),男性44.8%(52/116);静脉给药83.62%(97/116);抗感染药物56.9%(66/116)。ADR的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要症状;ADR全部为一般性,并且转归良好。结论本组ADR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易发生ADR,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高。  相似文献   

11.
环孢素A人体药动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环孢素A的人体药动学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的肾移植患者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影响环孢菌素A血药浓度的因素很多,主要与肾移植患者的生理、病理因素,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结论由于环孢素A毒副作用大,治疗窗较窄,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应用时应常规监测其血药浓度。寻找影响血药浓度变化的可能因素,对于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降低其毒性和不良反应,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历代本草文献中,药物禁忌用语颇为常见,通过对不同禁忌用语运用情况的分析发现,本草文献中的禁忌用语有其相对固定的运用范围:“反、恶”主要用于药物配伍禁忌;“禁、忌、戒”主要用于服药食忌和疾病的药食禁忌;“不可合(同、和)……食之”、“勿,勿与(勿犯)……”、“不与……和不宜……”等表达方式,主要用于食物禁忌,且多数禁忌用语所描述的内容中包含不良反应记载,尤以药、食禁忌不良反应的内容居多。  相似文献   

13.
汪虹  刘立春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9):1558-1563
药品专利链接原为美国在仿制药注册过程中对其是否侵犯专利药的权利的一种审查程序。国内外学界对药品专利链接的研究主要是参考美式制度,且对药品专利链接的本质定义还未有明确界定,专利链接还局限在形式上。通过考察药品注册和专利审查的特点,结合中国国情,从部门职能协同的角度对药品专利链接进行界定,通过构建普通药品和可专利药品的各自的专利链接模式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对药物的影响。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书籍、文献,分析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对药物的影响。结果: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对药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方面,从而引起药物效应增加或降低。结论: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对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和疗效存在影响,发现其作用规律,将对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患者生活水平的改善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门诊退药处方特点,减少门诊退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统计门诊2007年1~9月的退药处方1292张,按退药率,退药科室,药物剂型,药物种类,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儿科退药多,注射剂退药多,抗生素退药多,退药主要原因是不良反应和一些不合理用药,[结论]通过分析退药的特点,加强合理用药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减少门诊退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药物代谢酶CYP3A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较多,作为参与药物氧化代谢的重要酶系,临床上约60%的药物由CYP3A代谢,许多经CYP3A代谢的底物同时又是它的诱导剂或抑制剂,因此阐明药物因素对CYP3A基因的调控对临床安全用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7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发生的272例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年龄在60岁以上;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主要临床表现多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靶向治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强,不良反应少,在癌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叶酸受体是高选择性的肿瘤标志物,其在许多肿瘤细胞表面均过度表达,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将抗肿瘤药物靶向传递至肿瘤组织或细胞,提高了抗癌药物的治疗指数,目前叶酸受体靶向递药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而其中利用高分子为载体,偶联靶向配体叶酸和抗肿瘤药物形成的高分子偶联药物,能显著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使叶酸高分子偶联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目前各类叶酸受体介导的高分子抗肿瘤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查该医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病历每年各120份,其中手术和非手术病历每年各60份,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药物使用排序,围术期预防用药使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情况,并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简单评价。结果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围术期预防用药率100%,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70%;病原学送检率及药敏试验率低,围术期预防用药药物选择及给药不规范,联合用药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结论该三甲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问题,尚需严格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