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洁明  钟冕 《重庆医学》2015,(20):2835-2837
目的 通过研究患者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各种临床疾病关系,并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及制订有效的饮食调节.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10例接受检测者行14种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疾病组发生食物不耐受率1.4%~71.2%,阳性率前3位为鸡蛋、牛奶、虾;疾病组与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食物不耐受程度高于男性.通过饮食调节指导及回访0.5~1.0年,110例中86例次有临床症状者可缓解或消失,有效率78.2%.结论 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食物不耐受所致疾病,科学饮食调节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徐卫华  赵英  符生苗 《海南医学》2012,23(13):95-96
目的通过检测14种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食物不耐受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150例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150例IBS患者中,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总阳性率为78.7%,150例对照组中,IgG抗体总阳性率为35.3%。结论食物不耐受与IBS的密切关系,临床可以根据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结果,忌食或少食相应的食物,从而有效地改善症状、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食物不耐受患者血清总IgG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物不耐受的研究始于1905年,食物不耐受可引起各系统慢性疾病[1],发病机制与特异性IgG抗体的产生有关[2].食物不耐受为许多疾病病因的确定又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目前,食物不耐受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我国,近几年也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受.本文对106例食物不耐受(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加以分析并作血清总IgG检测及食物不耐受结果阳性者回访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人群食物不耐受的情况,以对食物敏感者进行健康的饮食指导,并为协助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617例体检者血清中对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同时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季节分布关系。结果:617例体检者中IgG抗体阳性334例,食物不耐受阳性率54.13%(334/617),其中对食物轻度不耐受为30.1%(186/617),中度不耐受者为16.7%(103/617),高度不耐受者为7.1%(44/617);14种食物中以鸡蛋的不耐受者最多,猪肉和小麦无不耐受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在夏季较高(57.94%),冬季较低(50.00%)。结论: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有助于对食物敏感者进行健康的饮食指导,同时可协助临床诊断疾病。  相似文献   

5.
体检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体检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体检人群中食物不耐受情况,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70例体检者作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分析。结果在日常食用的14种食物中,不耐受率为0~40.1%,其中对蟹和鸡蛋的不耐受程度较高,不同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青少年组比壮年组和老年组不耐受程度严重,青少年组与壮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人群中存在食物不耐受者,不同年龄之间有明显差异,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4种常见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可能引起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近年来,食物不耐受与疾病的关系受到极大关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探讨食物不耐受在皮肤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本文对57例皮肤病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为其病因寻找和提供实验室依据并指导饮食治疗。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8例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结果所检患者中,有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水平升高者33例,占87%。其中IBS发生率最高,达88%(23/26),IBD为58%(7/12)。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率以蟹和虾的IgG阳性率最高,均占41%,其次为大豆、蛋清/蛋黄、大米、牛奶、小麦、猪肉、玉米、西红柿、牛肉、鳕鱼、鸡肉、蘑菇。结论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可能是儿童某些消化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对于存在食物不耐受的儿童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佛山市顺德地区人群食物不耐受情况,为本地区过敏性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 746例食物不耐受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根据各组(性别、年龄段、季节)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本地区患者食物不耐受情况。结果 1 746例食物不耐受患者中有911例出现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52.18%。按性别分类后统计,男性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51.65%,女性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52.8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检测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发现鸡蛋的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33.96%),其次为牛奶、大豆。按年龄分类统计:童年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80.26%),其次为少年组、成年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7种食物除虾之外,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一种、两种、三种以上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一种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最高。按季节分类统计: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患者在季节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增多与食物不耐受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蛋、牛奶是顺德地区食物不耐受的主要过敏原,童年组较多见,食物不耐受的阳性率与性别、季节分布无关,与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增多相关。通过本研究有助于对顺德地区人群食物不耐受进行健康的饮食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痛中的临床意义,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检测74例荨麻疹、63例过敏性紫癜、23例湿疹以及77例变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237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为67.1%,各组IgG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主要食物致敏源谱系既有相同性也有一定差异性,其中鸡蛋和牛奶是所有疾病组中检出阳性率最高的两种食物.食物不耐受患者中,对1、2种食物不耐受者居多.结论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密切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食物不耐受与人体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孙晓慧 《医学综述》2006,12(20):1266-1268
本文从食物不耐受的发病机制、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诊断技术的评价和治疗现状四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如果不能及时改变饮食结构,不耐受的食物会继续形成复合物加重原有的症状。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是未被证实的实验。可以判断是否因食物不耐受而产生了疾病,从而为传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徐卫华  符生苗  赵英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53-1354
目的通过检测14种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食物不耐受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为临床提供诊治疾病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690例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在日常食用的14种食物中,不耐受率最低为0(猪肉),最高为56.2%(鸡蛋),其不耐受率从高到低的顺序男性为:鸡蛋、牛奶、螃蟹、鳕鱼、大豆、西红柿、虾、蘑菇、玉米、大米、小麦、鸡肉、猪肉、牛肉;女性为:鸡蛋、牛奶、螃蟹、鳕鱼、大豆、虾、西红柿、玉米、大米、蘑菇、鸡肉、牛肉、小麦、猪肉。结论人群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不同性别有所不同。根据实验结果调整患者饮食结构,患者的症状多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迁延性腹泻儿童食物过敏的特征及近期预后.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浓度及血清总IgE水平,根据IgG浓度结果采取"安全进食"、"轮替"进食和"忌食"等不同的健康饮食指导,观察患儿症状改善及食物耐受的情况.3~6个月后复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浓度.结果 11...  相似文献   

13.
黎朗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40-142
目的观察个体化饮食护理方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将69例阳性RO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4例,予以个体化饮食护理方案+ROU常规治疗;对照组35例,仅予以ROU常规治疗,观察个体化饮食护理方案干预3个月后口腔溃疡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个体化饮食护理方案对ROU患者的疗效。结果78例ROU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阳性率为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15.00%)(P〈0.05),不耐受食物位于前3位依次为蟹、虾、蛋黄蛋白。完成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3个月者26例,有效者24例,占92.31%,与对照组(有效者15例,占51.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护理方案对ROU患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韩煦 《医学综述》2012,18(7):1043-1045
食物不耐受是临床上不同于食物过敏的另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它是机体的免疫系统针对某种或多种食物发生的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IgG抗体,抗体与过敏原反应产生免疫复合物而引起机体的相关疾病。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科学的饮食计划是治疗食物不耐受最佳且有效的方法。现就食物不耐受的发病机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食物不耐受的检测方法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李建业  胡卫红  刘运周  王超要  张薇 《西部医学》2012,24(2):383-384,386
目的通过检测10种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10种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与荨麻疹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556例患者血清中10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556例荨麻疹患者10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至少有一种阳性的占96.9%(442/556),同一荨麻疹患者有2、3种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均为阳性,健康对照无阳性,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是由荨麻疹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而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与迟发型食物过敏反应相关,因此,荨麻疹很可能是迟发型食物过敏引起,至少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荨麻疹中的食物过敏特异IgG间接反映可能为多种迟发型食物过敏的食物过敏原。结论鸡蛋、虾、蟹、牛奶、小麦、大豆的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阳性率高,很可能是荨麻疹患者迟发型食物过敏的主要食物过敏原。荨麻疹患者食物过敏很可能和某些蛋白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在珠海地区婴幼儿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302例门诊有食物过敏症状或体征的婴幼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比较IgG抗体在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组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并比较食物不耐受程度。结果 302例患儿中,283例(93.70%)特异性IgG呈阳性;总阳性率女性(94.78%)高于男性(93.05%),但男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组中IgG阳性率前4位均依次为鸡蛋>牛奶>鳕鱼>大豆。2个月至1岁、2岁组和3岁组特异性IgG总阳性率分别为90.24%、97.35%和91.8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不同食物的阳性强度分布不同。结论临床上具有某些过敏症状或体征的婴幼儿患者中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现象;不同项目总阳性率与阳性程度存在差异。食物不耐受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及不耐受食物禁食/轮替治疗对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98例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IgG与IgE;将其中中重度食物不耐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食物禁食/轮替疗法)与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受检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IgG阳性率(98.0%)显著高于IgE阳性率(33.7%)(P<0.05)。所有患者中,有56例中重度食物不耐受。经过3个月治疗,观察组疗效(92.9%)显著优于对照组(67.9%) (P<0.05)。结论 食物不耐受与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有显著相关性,不耐受食物禁食/轮替治疗对儿童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拟探索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血清中食物IgG水平和脂类的改变。方法美国BIOMERICA食物不耐受检测试剂盒;罗氏Modular PE检测血清脂类。结果螃蟹、虾、鸡蛋为阳性率最高的前3种食物抗体;鸡蛋IgG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和糖尿病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脂类代谢紊乱,并且有鸡蛋、牛奶、小麦、螃蟹IgG抗体升高。结论由于中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肠道屏障作用退化,引起血中IgG抗体升高,进一步加重多种代谢紊乱,值得关注食物IgG检测对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张利  赖蓉  尹洁 《四川医学》2009,30(2):256-257
目的探讨湿疹患者血清14种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患者200例。结果湿疹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不同程度的增高,阳性率依次为:蛋清/蛋黄(51%)〉蟹(47%)〉牛奶(35%)〉虾(33.5%)〉鳕鱼(19.5%)〉大豆(18%)〉鸡肉(6%)〉西红柿(5.5%)〉蘑菇(4.5%)〉玉米(4%)〉小麦(2.5%)〉大米(2.5%)〉牛肉(1%)〉猪肉(0.5%)。结论血清食物过敏原检测可及时发现湿疹患者对哪些食物过敏,并及早将这些食物从患者食谱中排除,此为降低湿疹患者食物过敏患病率和减轻相关症状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