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DM)大鼠模型建立过程中的一般状况,分析并探讨建立DM大鼠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以期提高造模率。方法 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90)。实验组采用STZ 65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的方式建立DM大鼠模型,注射STZ后根据是否达到成模标准,将实验组分为模型组和未成模组。监测各组大鼠的体质量、空腹血糖(FBG)、尿糖(UG)、尿蛋白(UP)、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血脂以及肾脏肥大指数(KHI);死亡大鼠解剖并留取病变器官,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病变器官的病理改变。结果 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的方式建立DM模型的成模率为58.89%,死亡率为43.33%;与未成模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尿量、FBG、肌酐、尿素氮、KHI以及大鼠的死亡率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增高,而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解剖及HE染色均证实有9只大鼠死于肺水肿,19只大鼠死于肾脓肿。另外,有11只大鼠死亡原因不明确。结论 65 mg/kg 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可以诱导DM大鼠模型的建立,但是死亡率高,可能与感染、营养不良、淋巴循环受阻、STZ本身的毒性以及环境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Flu)对糖尿病(DM)大鼠模型中肾脏p27kipl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脏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氟伐他汀对照组(CF),DM模型组(DM),氟伐他汀模型组(DMF);DM组和DMF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Z)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C组和CF组注射等量的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模型成功后CF组、DMF组即给予氟伐他汀灌胃,其余2组大鼠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实验8W时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和24h尿蛋白,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和肾脏肥大指数(KHI);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p27kip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8W后,DM组、DMF组的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24h尿蛋白、KHI、Ccr高于C组和CF组(P<0.05),DMF组24h尿蛋白、KHI、Ccr低于DM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半定量分析显示,DMF组中p27kipl蛋白表达水平较DM组降低(P<0.05);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条带显示,DM、DMF组p27 kipl水平较C、CF组明显增高(P<0.01),DMF组p27kipl相对表达量低于DM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有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剂p27kipl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6,TRPC6)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并探讨TRPC6在DM肾损害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G)15只和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EG)55只。实验组采用STZ 70mg/kg单次腹腔注射方式建立DM大鼠模型,按照成模标准去除未成模大鼠。监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蛋白(urine protein,UP)以及肾功能;分别于2、4、8周处死各组大鼠,收取肾脏留做病理及免疫组化;分别对TRPC6与尿蛋白以及肾功能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的FPG显著增加(P〈0.05),而DM组各时点间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4、8周大鼠的肌酐、尿素氮以及尿蛋白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M组2周大鼠的肌酐、尿素氮以及尿蛋白水平无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的TRPC6表达明显增加,并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继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大鼠TRPC6的表达水平分别与肌酐(r=0.745,P〈0.05)、尿素氮水平(r=0.695,P〈0.005)、尿蛋白水平(r=0.713,P〈0.005)呈正相关。结论高血糖可诱导DM大鼠模型肾脏高表达TR-PC6,TRPC6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大鼠模型蛋白尿及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致SD大鼠1型糖尿病(T1DM)模型状况的差异,探讨STZ建模的最佳剂量。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3个实验组分别一次性尾静脉注射40、50、60mg/kg的STZ,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枸橼酸盐缓冲液;监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尿糖、饮水量、采食量、排尿量和体重等指标。结果:D40组(40mg/kg STZ组)、D50组(50mg/kg STZ组)和D60组(60mg/kg STZ组)的成模率分别为70.0%、100.0%、100.0%;死亡率分别为:0.0%、10.0%、60.0%。各成模大鼠均有“三多一少”的糖尿病临床表现。D40组大鼠空腹血糖和尿糖水平2周后有明显下降趋势,而D50组及D60组大鼠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尾静脉注射50mg/kg STZ成模率高、死亡率低、模型稳定,是建立T1DMSD大鼠模型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5.
α-硫辛酸降低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α-硫辛酸(ALA)降低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的水平及α-硫辛酸的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和糖尿病硫辛酸治疗组(ALA组),每组各1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测血清丙二醛(MDA)、24h尿蛋白定量(UAlb/24h),称右肾重量,免疫组化法测定NF-Kb、TNF,同时做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8周后DM组24小时尿白蛋白、肾重/体重和血清丙二醛含量均较NC组增加;ALA组较DM组24小时尿白蛋白、肾重/体重和血清丙二醛水平降低(P〈0105),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有所改善。肾脏NF-Kb、TNF图像分析显示,DM组中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硫辛酸治疗能减轻此变化。结论氧化应激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ALA能降低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减轻DM大鼠肾脏炎症反应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的变化,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方法:雄性清洁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DM组,n=24)和对照组(NC组,n=24)。DM组大鼠一次足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NC组给予等量的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分别于注射后1、4、8和12周,检测体重、血糖、24 h尿量、24 h尿蛋白、肾重指数(肾脏重量/体重)和肾脏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肾重指数增加(P〈0.01);随着病程的延长,24 h尿量、24 h尿蛋白量均持续升高(P〈0.01)。病理切片显示,DM组大鼠肾脏重量增加、肾小体肿胀、肾小囊腔缩小、血管球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和肾小体基膜增厚等。结论:STZ可诱导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受损,成功制备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解聚复肾宁(JJFSN)对糖尿病(DM)大鼠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SD大鼠DM模型,将成模DM大鼠随机分为2组:DM模型(B组)、JJFSN组(C组),另设正常对照组(A组)。采用相应干预措施处理12周。常规方法测定12周末各组大鼠肾功能、24h尿量、24h尿蛋白定量(24hPro)、尿肌酐;ELISA法测定尿TGF-β1的水平;光镜观察肾脏形态。结果:与DM模型比较,JJFSN组大鼠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Pro、24h尿量、尿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尿肌酐排泄增高(P﹤0.05)。结论:JJFSN对DM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尿TGF-β1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葡萄子原花青素(GSPE)对糖尿病大鼠肾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0.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GSPE治疗组[GSPE组,GSPE 250mg/(kg·d)],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24周后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PG)、尿素氮(BUN)、肌酐(SCr)、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并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质谱鉴定方法比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结果 GSPE组AGEs、BUN、SCr水平较DM组降低(P<0.05),GSPE组肾组织病理改变较DM组改善。DM组与C组比较差异表达的蛋白点25个,其中蛋白SSP No.1252经鉴定为谷胱甘肽转硫酶Mu亚型(GSTM);GSTM在DM组表达较C组上调,在GSPE组治疗后回调(P<0.05)。结论GSPE可能通过下调GSTM表达而起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单侧肾切除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治疗组(DV)组。治疗组于注射STZ当天起给予缬沙坦50mg/(kg.d)灌胃,疗程为8周。第8周时,观测肾组织形态学及肾功能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肾脏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结果DM组大鼠尿蛋白持续上升 肌酐清除率(Ccr)下降,肾脏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增加。DV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DV组与DM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损害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抑制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芪术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来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NC)组、模型组(DM)、芪术胶囊(QZ)组、氯沙坦钾(LSTJ)组;成模1周后,QZ组按 1 g·kg-1给药,LSTJ组按 1.67 mg·kg-1给药.实验8周末观察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胱抑素(CysC)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并进行肾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DM组相比:QZ组大鼠血清 BUN、Scr、HbAlc、Cys-c和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低,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程度均明显改善,大鼠肾小球TGF-β1和CTGF表达均减弱.结论 芪术胶囊可以减少尿蛋白,降低血糖,改善肾功能,下调肾组织TGF-β1和CTGF表达,起到保护肾脏,延缓DN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糖尿病小鼠肾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LDR)对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脏形态及功能的影响,阐明低剂量电离辐射对糖尿病引起的肾脏形态及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适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组(DM)、LDR组和DM/LDR组。DM与DM/LDR组经腹腔注射STZ,建立DM模型,另两组给予等量枸橼酸溶液。造模后DM/LDR与LDR组给予25 mGy LDR隔日照射,共照射4周。在照射后2、4、8、12及16周检测各组小鼠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因子以及肾脏形态学。结果: 造模后DM和DM/LDR组小鼠血糖水平显著高于LDR和对照组小鼠(P<0.05),LDR处理2周后DM/LDR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受到抑制,显著低于DM组(P<0.05),且这种改变一直保持到16周。与另外3组相比,DM/LDR组小鼠尿液中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降低(P<0.05),肌酐(Cre)水平升高(P<0.05)。形态学检测, DM/LDR组小鼠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及系膜细胞增生较DM组减轻,肾小球结构改变较DM组减轻,而LDR和空白对照组肾小球及肾小管未见异常。结论: LDR能有效降低血糖,缓解糖尿病高血糖所引起的肾脏功能改变,抑制和延缓DN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刘萍  何兰杰  张焱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2):892-895,F0003
目的研究高脂高糖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可行性及其肾病特点。方法SD大鼠高脂高糖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STZ(35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观察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肾功能,并行光镜及电镜观察肾脏结构改变。结果高脂高糖喂养加小剂量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血糖,血脂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糖尿病12周时,肾肥大指数、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肾小球截面计、基质面积、基质面积比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毛细血管面积比下降。结论高脂高糖喂养加小剂量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符合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及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1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理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肾小管问质的病理变化。方法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65mg/kg)建立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注药后7d造模成功后分别于4周、12周和24周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TILS),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肾脏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lagenⅢ)在肾脏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肾脏光镜与电镜观察,并与同龄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肾脏纤维化指标PVCA、TILS、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电镜发现糖尿病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化。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模型已出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改变,损伤的肾小管问质有助于早期判断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nephrin在2型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脏组织表达变化,及其与肾脏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20只)和模型组(DKD组,30只),DKD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空腹状态下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NC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腹腔注射等量枸橼酸缓冲液,继续喂养8周。于8周末检测两组24 h尿清蛋白(UAL)、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肌酐(Ucr),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光镜检测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检测肾组织nephrin、BMP-7、CTGF、TGF-β1的表达。结果 与NC组比较,DKD组大鼠UAL、GSI明显升高,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BMP-7表达下调,而CTGF及TGF-β1表达上调,差异均有显著性(t=3.20-41.17,P〈0.01)。光镜下观察,DKD组大鼠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电镜下观察,DKD组大鼠肾脏足细胞肿胀,足突融合消失,足细胞损伤。结论 DKD 大鼠肾小球存在足细胞损害,其机制可能与 BMP-7 表达下调及 CTGF、TGF-β1 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C肽对12周STZ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STZ大鼠模型探讨单独应用C肽对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方法 大鼠分 4组 :(1)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的糖尿病胰岛素强化组 (DM I组 ) ;(2 )维持高血糖状态的糖尿病C肽 (130nmol/kg每天两次皮下注射 )组 (DM C组 ) ;(3)血糖水平与DM C组一致的糖尿病组 (DM组 ) ;(4)同龄正常大鼠为对照组 (N组 )。12周后测定肾重 /体重比值、肾小球体积、细胞外基质 /肾小球截面积比值、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 DM C组的肾小球体积与细胞外基质 /肾小球截面积比值达到DM I组和N组水平 ,约为DM组相应参数的 5 1%与 74 % (P <0 .0 0 1)。DM C组的肾重 /体重比值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接近DM组 (P >0 .0 5 ) ,高于DM I组 (分别为P =0 .0 3与P =0 .0 5 )。各组肾小球基底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独应用C肽 12周可以预防STZ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积聚导致的系膜扩张和肾小球肥大 ,且不依赖糖代谢紊乱的纠正 ,但对整个肾脏肥大和尿白蛋白漏出没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的表达以及罗格列酮干预后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非干预组(DM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DR组),并以正常组(NC组)作对照。干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糖、血脂、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变化;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nephr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①DM组大鼠尿蛋白、血BUN,Cr较NC组明显升高,肾组织nephrin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与DM组相比,DR组大鼠尿蛋白、血BUN,Cr降低,nephrin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②DM组血糖、血脂与N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表达,发挥不依赖糖脂代谢的直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IZ)致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状况的差异。方法 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大鼠(4组,每组12只)腹腔一次性注射40、50、60、70ms/ks的STZ以建立糖尿病模型;非糖尿病对照组10只,仅予注射缓冲液。注射后2,4、72h检测血糖,8周观察糖尿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肾脏指数及肾组织光镜和超微结构等变化。结果 腹腔注射STZ60mg/kg成模率高,模型死亡率较低。8周后大鼠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即升高,。肾脏超微结构检查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结论 腹腔注射STZ60mg/kg是致糖尿病SD大鼠发生肾病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8.
糖神胶囊防治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神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并探讨黄芪在糖神胶囊中的最佳剂量。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分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高剂量黄芪糖神胶囊治疗组(HDT组)、低剂量黄芪糖神胶囊治疗组(LDT组)。用药8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果糖胺(FIM)、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UAlb)、红细胞中山梨醇含量(RBCS)、肾重/体重等。行大鼠肾脏PAS染色测定肾小球平均截面积(MGA)及体积(MGV);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① HDT、LDT组较DM组Scr下降、Ccr升高(P<0.05),UAlb、RBCS、FBG、FIM、肾重/体重、MGA、MGV均下降(P<0.05);② HDT、LDT组均可降低ICAM-1的表达。上述指标以HDT组改善最明显。结论糖神胶囊能有效减轻糖尿病大鼠肾损害。黄芪在糖神胶囊中的最佳剂量为120g/料。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研究磷酸西格列汀(sitagliptin phosphate,SP)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脏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②方法用5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和糖尿病sP治疗组(SP组),除NC组外,其余两组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 eptozotocin,STZ剂量65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后治疗组每日灌胃给予磷酸西格列汀10mg/(kg·d),分别采集各组大鼠3、6、8周后的尿液、血液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脏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取一侧肾组织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③结果与NC组比较,造膜后大鼠的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SP组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组织VEGF的表达与DM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④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这类新型降糖药物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