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都是世界上很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二者分别是直接和间接致癌病原体。这两种病毒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易感性,并引起双方流行病学特征的改变,也因此而改变了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本文主要对二者流行病学特征方面的相互影响及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供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疾病是现代医学面临的挑战,而新病毒的出现使其研究面临着新的考验。有效地预防性接种疫苗似乎是近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抗病毒药物治疗是当今的主要方法。本文分析总结单纯疱疹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乳头状瘤病毒的药物治疗现状,增加人们对抗病毒治疗方法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人巨细胞病毒因易造成婴幼儿先天性感染、免疫抑制(器官/干细胞移植受体和重度艾滋病等)患者致死性并发症而备受关注。更昔洛韦等化学药物是目前防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主要药物,同时,巨细胞病毒特异性的抗体类药物也是防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努力方向之一。巨细胞病毒特异性的抗体类药物具有较强病毒中和能力,且可激活补体并介导调理作用,被证明为防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有效被动免疫制剂。本文主要就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抗体类药物,即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和巨细胞病毒特异的治疗性工程化抗体的研制、临床应用及目前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陈园园  王英红 《医学综述》2015,(6):1006-1008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目前公认的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病毒,尤其是高危型HPV。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即可发生侵袭,而侵袭转移是宫颈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该文主要综述HPV的研究成果、HPV检测的普及、HPV亚型检测的临床意义。HPV分型检测对未来于研发具有针对地区高危型HPV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人巨细胞病毒pp65蛋白(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已被认为是预测活动性感染非常好的指标。但临床医生对移植患者此项检查的最佳时机掌握并不十分准确。本文拟探讨HCMVpp65抗原移植患者阳性率、移植术后HCMVpp65抗原检测的最佳时期。方法①回顾性分析100例次HCMVpp65抗原检测,计算阳性率。②对10例HCMVpp65阳性患者,计算初次阳性出现时期例数分布情况。结果①移植患者术后HCMVpp65抗原阳性率为10.0%;②HCMVpp65抗原术后检测出现阳性时期集中在术后第一至三个月,此后极少。结论①肾移植患者术后HCMVpp65抗原阳性率为10.0%。②术后第一至三个月患者易感HCMV,为HCMVpp65抗原高密度检测最佳时期,第四个月至1年可低密度监测。  相似文献   

6.
现已公认,Hodgkin病肿瘤组织中的H/RS细胞是肿瘤细胞,但其成因尚不清楚。10多年前,在H/RS细胞内发现存在EB病毒基因组DNA,此后许多研究均支持这一发现,表明EB病毒在Hodgkin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许多EB病毒阴性Hodgkin病的病因尚无法用EB病毒解释。笔者应用显微切割、PCR、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等技术,发现在H/RS细胞内存在蛤巨细胞病毒基因组DNA和抗原,提示人巨细胞病毒在EB病毒阴性的Hodgkin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倪正君 《吉林医学》2009,30(16):1854-1855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是一种无包膜的小DNA病毒,具有强烈嗜上皮性、高度组织和宿主特异性,可致人类皮肤和黏膜异常增生。HPV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通常通过不洁性交,经受损的皮肤黏膜感染上皮,它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建德地区各年龄段与不同生殖道疾病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基因类型分布状况,为建德地区HP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别对2013年12月-2014年7月来医院就诊的1 137例可疑患者进行25种HPV基因亚型检测,其中包括17种高危亚型(HP 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7,68,73)及8种低危亚型(HP V6,11,40,42,43,44,54,55)。结果 :HP V阳性检出率为32.37%(368/1 137),其中高、低危型占阳性标本比例分别为78.53%(289/368)与27.99%(103/368),高危型中主要为HP V16,18,58感染,低危型主要为HP V6,11感染。20-30岁,31-40岁,41-50岁和〉50岁各年龄组中HPV阳性的比率为16.85%,20.92%,42.12%和20.11%。结论:建德地区1 137例妇科门诊就诊者HP V感染率较高,且以高危型H PV为主,其中最常见的是H PV16,18,58型。31-50岁为感染的高峰人群,对HP V阳性者进行定期的跟踪,是防治尖锐湿疣与宫颈癌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HPV感染与子宫颈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金莉  杨磊 《农垦医学》2008,30(3):229-232
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子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因此对已婚妇女进行HPV检测就成为宫颈癌防治措施中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国内外最新、最成熟的 HPV检测方法是杂交捕获二代法(HC-2).随着宫颈癌病因的进一步明确,采用HPV疫苗防治HPV感染和宫颈癌就成为最根本的病因治疗方法,近几年的HPV疫苗研制主要集中在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方面.本文就HPV感染与子宫颈癌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其研究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离培养原代人绒毛滋养层细胞(HTCs)并检测其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易感性,探讨胎儿宫内感染HCMV的可能途径。方法将30例健康孕妇经负压真空吸引手术所得的流产早孕绒毛组织充分剪碎,用0.25%胰蛋白酶和0.2%DNA酶混合消化法制备细胞悬液,细胞悬液经200目不锈钢筛网过滤后用Percoll液密度梯度离心对HTCs进行初步纯化,细胞传代中应用反复胰酶消化法对HTC进行3~5次纯化,通过细胞学形态观察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对HTCs进行鉴定;用HCMV病毒株体外感染HTCs,应用PCR、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对HCMV基因及蛋白进行检测,从而确定HTCs对HCMV的易感性。结果 Percoll分离联合胰酶、DNA酶消化法对原代HTCs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90%以上细胞表达CK-7相关抗原,HTCs体外感染HCMV 72h后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病毒基因及蛋白均呈阳性表达。结论原代HTCs对HCMV易感,通过HTCs感染胎儿可能是HCMV宫内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