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横断面定量测定指标对髌骨关节不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髌骨关节不稳患者32例(髌骨关节不稳组)和正常人42例(对照组)的MRI影像学资料。两组均采取仰卧位及双膝完全伸直进行MRI检查,扫描范围均为右侧全膝关节。 MRI图像的测量指标包括股骨滑车面对称性、股骨滑车深度、股骨外侧滑车倾斜度、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度、股骨滑车与胫骨结节间的水平距离( TTTG)。结果两组股骨滑车面对称性、股骨滑车深度、股骨外侧滑车倾斜度、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TTTG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滑车面对称性、股骨滑车深度、股骨外侧滑车倾斜度、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度和TTTG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955、0.943、0.922、0.971、0.521;股骨滑车面对称性、股骨滑车深度、股骨外侧滑车倾斜度、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度诊断界值分别为54%、15°、5 mm、16°、3 mm,敏感度为91.3%、85.2%、91.5%、83.1%、79.1%,特异度分别为91.4%、97.5%、88.4%、90.1%、100%。结论在行膝关节伸直位MRI检查时,股骨滑车面对称性、股骨滑车深度、股骨外侧滑车倾斜度、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度对髌骨关节不稳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各测量指标对髌股关节不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个髌股关节不稳的膝关节和34个正常人膝关节CT影像资料,测量两组髌股关节滑车沟角、外侧滑车倾斜度、滑车沟深度、滑车面不对称性、Insall-Salvati指数、股骨滑车与胫骨结节间的水平距离(tibialtuberosity-trochlear groove distance,TT-T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髌股关节滑车沟角、外侧滑车倾斜度、滑车沟深度、滑车面不对称性、Insall-Salvat指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T-T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MSCT图像上测量髌股关节滑车沟角、外侧滑车倾斜度、滑车沟深度、滑车面不对称性、Insall-Salvat指数对髌股关节不稳的诊断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髌股关节的动态MRI影像的的一些参数测量,确定其对髌股关节的定量评价的意义,明确有无临床怀疑的髌股排列异常。方法:对两组50例膝关节进行动态MRI检查,分别在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屈膝6,12,18.24,30,36,42测量髌骨最大径MPW,外侧髌股角LPA,股骨滑车沟角FTA,髌骨倾斜角PTA,股骨滑车沟深度FTD。结果:本实验结果认为在案18度或明或24度进行MRI检查,测量PTA(髌骨倾斜角)、FTD(股骨滑车沟深度)、FTA(股骨滑车沟角)可以用来定量评价髌股关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MR横断面定量测量指标对髌股关节不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单侧髌股关节不稳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行患侧膝关节MR平扫,对照组行双侧膝关节MR平扫,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股骨滑车面对称性、股骨滑车深度、LTI均显著较小,而PTA、BSO均显著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的TT-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滑车面对称性、股骨滑车深度、LTI、PTA、BSO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5、0.945、0.955、0.919、0.959,诊断临界值分别为<55%、<5 mm、<15%、>17°、>3 mm,敏感度分别为91.25%、91.25%、85%、81.25%、78.75%,特异度分别为92.5%、88.75%、97.5%、88.75%、100%,而TT-TG的ROC曲线下面积仅为0.518。结论:股骨滑车面对称性、股骨滑车深度、LTI、PTA、BSO等MR横断面定量测量指标对髌骨关节不稳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而TT-TG则无明显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常髌股关节切位的X线测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国人正常X线髌骨关节切位的测量方法及临床诊断意义,对80例年龄为18-40岁的健康人正常膝关节作了髌股关节切位X线测量研究。测量并获得其沟角、适合角、外侧髌股角、髌股关节指数、髌骨外移度和髌骨倾斜度等正常值参数。正常髌股关节切位的X线测量有助于髌知患的诊断,并为其治疗提供了客观的解剖学依据。作者认为:在各项测量指标中,适合和外侧髌股角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髌骨倾斜角动态变化分析对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髌股关节不稳定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本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人员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记录横轴位、矢状位以及膝关节屈膝0°和30°时的髌骨倾斜角。结果:研究组外侧滑车倾斜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0°髌骨倾斜角、30°髌骨倾斜角以及倾斜角变化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偏移加重型患者出现倾斜角增大概率均明显高于髌骨倾斜型与偏移减轻型患者(P0.05),髌骨倾斜型患者出现倾斜角增大概率明显高于偏移减轻型(P0.05);Wiberg分型Ⅲ型患者0°位髌骨倾斜角、30°位髌骨倾斜角均大于Wiberg分型Ⅰ、Ⅱ型患者(P0.05)。结论:在髌骨关节不稳定症的诊断中,对髌骨倾斜角变化值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结合髌骨外移比值对患者进一步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Fulkerson截骨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效果,为该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0年3月,我院采用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Fulkerson截骨术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23例(26膝)。手术前后均采用Fulkerson评分表和膝关节日常活动评分表比较髌股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此外,通过髌骨轴位X线片的检查,对反映髌股关节对合情况的相关参数指标进行测量并比较,其中包括:适合角(CA)、外侧髌股角(LPA)、髌股指数(PFI)、髌骨外移率(LS)。结果术后23例(26膝)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5.6个月。Fulkerson评分手术前后分别为58.36±12.90和83.25±8.36;膝关节日常活动评分手术前后分别为52.16±6.80和80.15±8.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股关节功能有显著改善。手术前后通过对18例(20膝)患者髌骨轴位X线片相关参数指标测量比较:外侧髌股角(LPA),适合角(CA),髌股指数(PFI),股骨滑车沟角(FEA),髌骨外移率(LS)四项指标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Fulkerson截骨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纠正髌股关节的异常对合关系,减小髌股关节间的压力,对保护软骨、缓解膝前区疼痛起到了积极作用,极大地改善了髌股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髌周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症的手术效果,为有效治疗该疾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髌周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治疗诊断为髌股关节不稳症的患者32例(36膝),平均随访时间为45.6(5-80)个月。手术前后均采用Fulkerson及Kujala评分表进行评分,比较髌股关节不稳症患者在采用该术式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另外,通过屈膝30°髌骨轴位(Ficat法)X片检查,对20例(22膝)患者手术前后反映髌股关节对合情况的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并对比观察,包括外侧髌股角(LPA)、适合角(CA)、髌股指数(PFI)、股骨滑车沟角(FTA)、髌骨外移率(LS)。结果 30例(34膝)患者Fulkerson评分术前为58.60±8.90(45-70)分,术后为86.25±5.36(80-93)分;术前Kujala评分为55.16±11.80(42-68)分,术后为85.15±7.12(78-9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术后膝前疼痛及关节不稳感均较术前有明显缓解,且髌股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此外,外侧LPA、CA、PFI、LS四项客观影像学指标手术前后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髌周软组织调整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术可纠正髌股关节的异常对合关系,有效改善髌股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王鹏  纪斌平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37-38,44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胫骨结节旋转内移术(改良三联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40膝)髌股关节不稳定症患者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胫骨结节旋转内移术。术后平均随访25.60个月(6~62个月)。手术前后测量Q角,采用Kujala评分表和膝关节日常活动评分表比较髌股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屈膝30&#176;的CT检查测量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髌股关节对合情况的参数指标。结果Q角术前(23.78&#177;3.76)&#176;,术后(13.78&#177;3.52)&#176;(P〈0.01);Kujala评分术前54.08&#177;15.72,术后80.33&#177;9.74(P〈0.01);膝关节日常活动评分术前54.98&#177;14.96,术后80.20&#177;9.53(P〈0.01);手术前后CT检查结果比较:适合角(CA)、外侧髌骨角(LPA)、髌骨外移率(LS)、髌骨指数(PE)、倾斜角(TA)、髌骨倾斜角(PTA)、股骨滑车凹中心与胫骨结节的距离(TTTD)7项指标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手术可以纠正髌骨病理运动轨迹,改善髌股关节功能,缓解髌股疼痛,并发症少,矫形可靠,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对改善髌股关节不稳定的疗效。方法 选取了66例在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的患者,所选的研究对象术前必须伴有髌股关节不稳定的症状和相关影像学证据。并于术前术后评估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运用CT检查获取髌股关节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前的髋关节活动弹响和异常姿势症状明显改善。此外,术后患者膝关节的疼痛也有显著的缓解,术前术后的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膝关节CT影像学的对比中可以发现,髌骨倾斜角,髌股指数和髌骨外移度指标在术后明显减小(P<0.05)。平均的外侧髌股角术后明显增大(P<0.05)。结论 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可以显著改善髌骨的外移和倾斜,从而增强髌股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胡剑波  肖林  刘冠霖  吴泽文  陈焱君 《西部医学》2012,24(4):728-731,735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RSP)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7例临床诊断为青少年RSP的48个膝关节行屈膝0°和30°股四头肌紧张状态下的螺旋CT扫描,并行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重建(3D),总结分析其影像表现,然后用屈膝0°的C T横断面图像叠加法测量外侧髌骨角(LPTA)、髌骨倾斜角(PTA),和谐角(CA)、股骨滑车角(FTA)、胫骨结节-髁间凹间距(TT-TG)5个参数。结果在48个膝关节中,股骨髁发育不良37个,髌骨形态wibergⅢ型15个,髌骨倾斜31个,髌骨外侧移位44个,内侧移位4个,内侧支持带萎缩9个,股内侧肌不良11个。各参数测量:LPTA:-4.2±3.4°;PTA:24.5±7.6°;CA:30.2±16.3°;FTA:148.7±13.4°;TT-TG:19.6±3.4mm。结论螺旋CT扫描能有效评价髌股关节关系,MIP及3D能直观显示髌股关节的骨性不良,是临床诊断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半脱位的重要辅助手段,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case report describes a rare case of recurrent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which was accompanied with trochlear dysplasia and malalignment of the patella in a 15-year-old girl. She complained of hemoarthrosis and recurrent patellar dislocation in the early knee flexion phase. Plain radi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howed patellar malalignment (quadriceps angle 20°) and severe dysplasia of the trochlea of the femur (sulcus angle 170°). Surgery was performed, consisting of trochleoplasty in addition to proximal and distal realignment. Trochleoplasty was undertaken using a modified Dejour technique. After surgery, the patient complained of joint contracture. Arthroscopic release of fibrous tissue relieved symptoms and obtained normal range of motion without patellar dislocation. Postoperative radiography and CT demonstrated improvement of the quadriceps angle (10°) and sulcus angle (14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频域OCT (spectral domain 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各参数对不同类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PACG)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PACG患者108例108眼,其中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APACG)56例56眼,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CPACG)52例52眼及健康人30例60眼进行SD-OCT检查,测量视盘形态学参数、整体平均RNFL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上方平均RNFL厚度、下方平均RNFL厚度、整体平均GCC (ganglion cell complex,GCC)厚度、上方平均GCC厚度、下方平均GCC厚度。测量结果通过ROC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判断频域OCT各指标对PACG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APACG组中,除上方平均GCC外(AUC=0.621,P=0.030),其他各SD-OCT参数均无明显的诊断意义,敏感度19.2%~35.7%。在CPACG组中,除视盘面积(AUC=0.468,P=0.561)外,其他各SD-OCT参数对于CPACG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0.01),其中除视杯面积(AUC=0.772)和视杯容积(AUC=0.736)外,其他各参数的的AUC均在0.8以上,敏感度为55.4%~82.8%,提示SD-OCT对CPACG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作为客观的形态学检查方法,SD-OCT能够敏感的监测到视盘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的改变,APACG及CPACG虽同属于闭角型青光眼,但其临床表现及病情转归都有很大的不同。在OCT的形态学检查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现。OCT的表现为分析不同类型青光眼病情提供了有力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愉  蒋敏 《中国CT和MRI杂志》2020,(2):135-137,141
目的探讨MRI测量腰椎关节突角度在早期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均进行MRI检查,并根据其椎间盘突出类型分为中央型、旁侧型,例数分别为41例、56例。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腰椎MRI显示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MRI测量观察组和对照组L4-5节段左关节突角度值(α)和右关节突关节角度值(β),最终角度值为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值平均值,关节突夹角差值γ=|α-β|,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判断标准为γ≥10°,比较两组L4-5节段α、β、γ值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情况,以及不同分型L4-5节段α、β、γ值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α值大于对照组(P<0.05),β值小于对照组(P<0.05),γ值大于对照组(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大于对照组(P<0.05);旁侧型α值大于中央型(P<0.05),β值与中央型无显著差异(P<0.05),γ值及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均大于中央型(P<0.05)。结论 MRI测量腰椎关节突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诊断具有指导作用,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和康复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检测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笔者医院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患者352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血症组(109例)和非脓毒血症组(243例),检测入院当日CRP、SAA、PCT及FIB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上述指标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血症组PCT、CRP、SAA、FIB均数水平均高于非脓毒血症组.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06),而CRP、SAA的AUC面积分别为0.745、0.707,FIB的AUC最低(0.627).当PCT截断点为1.11ng/ml时,诊断脓毒血症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9.0%和73.7%,Youden指数为0.627,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3.38和0.30.PCT与CRP、SAA均呈显著正相关(r=0.318、0.224,P均=0.000),而PCT与FIB的相关性较弱(r=0.120,P=0.024).结论 PCT优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炎性反应参数,可作为脓毒血症早期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促代谢因子联合抗苗勒管激素(AMH)评估年轻不孕妇女卵巢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22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25~40岁,根据卵巢储备功能,将患者分成卵巢正常反应组(n=166)和卵巢低反应组(n=54).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促代谢因子和AMH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促代谢因子和AMH联合诊断价值.结果 卵巢正常反应组血清促代谢因子水平低于卵巢低反应组;而卵巢正常反应组血清AMH水平高于卵巢低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可得,血清促代谢因子诊断的临界值为123.45 pg/mL,其对应的灵敏度为57.41%,特异度为62.6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19(95%CI:0.545~0.693);血清AMH诊断的临界值为4.12 ng/mL,其对应的灵敏度为59.26%,特异度为63.25%,AUC为0.718(95%CI:0.650~0.786).在最佳临界切点时,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1.48%,特异度为60.84%,AUC为0.791(95%CI:0.735~0.847).平行联合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诊断的AUC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平行联合诊断时,当任一指标为阳性即可确诊卵巢低反应.结论 血清促代谢因子和AMH二者单独检测对卵巢储备功能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储备功能诊断的灵敏度,为临床评估年轻女性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不同体位下检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浆醛固酮浓度(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和醛固酮/肾素比值(aldosterone/renin ratio,ARR)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被笔者医院怀疑为PA的患者216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其行立位、坐位、卧位检测血浆PRA和PAC,计算ARR,以静脉盐水负荷试验诊断结果为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各体位检测PRA、PAC及ARR在诊断PA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PA组患者的血钾水平与非PA组比较(P<0.05),其他临床资料组间比较(P>0.05);不同体位检测下的PRA值和PAC值PA组与非P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A组、非PA组患者不同体位检测PRA值和PAC值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体位下PRA、PAC、ARR的AUC均>0.5,其中卧位PAC的AUC为0.823,AUC 95% CI为0.743~0.903。结论 卧位PAC在诊断PA中准确性较高,对怀疑为PA且不宜进行静脉盐水负荷试验的患者,行卧位检测PAC是一种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Galectin-3、CK19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甲状腺结节病例150例,其中PTC 66例分为PTC组,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84例分为NG组。对两组的超声特征进行比较;以病理组织的检测为标准,分析以FNAC的标本检测CK19和Galectin-3的表达情况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应用ROC曲线统计分析患者结节的TI-RADS分类、CK19和Galectin-3的表达分级的情况,比较超声、CK19、Galectin-3单独或联合诊断PTC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约登指数最高时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PTC组出现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低、微钙化以及血流达3级的超声特征均较NG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AC检测CK19、Galectin-3表达的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16%、87.50%、89.51%和87.85%、87.270%、87.65%。单独超声、CK19或Galectin-3诊断NG、PTC的AUC分别为0.846、0.829、0.785,三者诊断效能均为中等水平;而联合超声、CK19和Galectin-3诊断NG和PTC的AUC为0.904,诊断效能较高,其敏感度为83.3%、特异性为79.6%时约登指数可达0.629。结论 术前对超声引导穿刺的标本进行CK19和Galectin-3表达强度的检测结合超声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对于PTC和NG的鉴别和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早期诊断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anastomotic leakage,AL)的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6年11月~2017年11月220例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直肠癌患者为纳入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术后未发生AL患者205例(无AL组),发生AL(AL组)的患者15例,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7天检测外周血NLR、PCT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评价NLR、PCT在早期诊断直肠癌术后AL方面的价值。结果 220例患者中,15例患者术后发生AL(发生率为6.818%),两组患者NLR值水平在术后第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6、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ROC曲线分析发现术后第6~7天NLR的AUC值>0.800,且在术后第7天出现最大值(AUC=0.848);两组患者PCT值在术后第2、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5、6、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ROC曲线研究时发现术后第4、5、6、7天PCT的AUC值>0.800,且在术后第5天达到最大值(AUC=0.903)。结论 NLR、PCT均可用于早期诊断直肠癌Dixon术后AL,且PCT比NLR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