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裸鼠肺移植瘤试验的方法探讨1 7β 雌二醇对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系Mc3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肺移植成瘤能力影响 ;并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Mc3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进行检测 .结果 :在体外 ,0 .1 μmol/L 1 7β 雌二醇可促进Mc3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在裸鼠体内实验中给药组 (5 .2 μg/d)及对照组肺表面的转移结节数分别为 (1 1 9± 70 )个和 (1 4± 1 2 )个 ;对肺转移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给药组转移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同时 ,在Mc3细胞和瘤体组织中均发现有雌激素受体的表达 .结论 :生理浓度的雌激素可促进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微血管密度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micmvessel density,MVD)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内微血管密度,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微血管密度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微血管密度可能参与或促进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芳香化酶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表达与分布,为黏液表皮样癌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涎腺MEC组织和17例正常涎腺组织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结果MEC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表达率分别为55%(22/40)和17.65%(3/1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涎腺MEC组织中过高表达的芳香化酶局部催化产生的雌激素可能对涎腺MEC的发生和发展起一定的作用,涎腺MEC可能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芳香化酶抑制剂可能成为一种治疗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2007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8例MEC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MEC组织、2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KiSS-1和VEGF的表达,统计学比较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ME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的差异.光镜下计数利用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统计学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MEC组织MVD值的差异,并观察KiSS-1和VEGF的表达对MEC组织MVD值的影响.结果 68例MEC组织中KiSS-1的阳性表达率为38.24%,明显低于正常涎腺组织的70.00%,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0.59%,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的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SS-1的表达与MEC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VEGF的表达与MEC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KiSS-1阳性组MVD值为(29.50±9.14),明显低于阴性组的(35.24±10.45),VEGF阳性组MVD值为(35.33±10.20),明显高于阴性组的(27.57±8.45),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KiSS-1的表达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rs=-0.488,P=0.000).结论 在MEC组织中KiSS-1表达的下调可能促进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了MEC组织血管的生成,促进其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5.
杨邵东  曾鸣  刘德裕  谢福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9):1114-1116,1123
目的:探讨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4(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4,HER4)的表达及与ME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黏液表皮样癌和1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HER4的表达。结果:HER4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当着色强时,通常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胞膜着色。MEC阳性表达31例(69%),阴性表达14例(31%)。HER4的表达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直径、临床症状、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HER4的表达与MEC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ErbB4癌基因可能参与MEC的发生与发展,需积累更多的资料研究,以明确其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增殖活性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标本中MMP-9及PCNA的表达.结果 MMP-9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Ⅲ Ⅳ期者,MMP-9的表达分别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Ⅰ Ⅱ期者(P<0.05).黏液表皮样癌中MMP-9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1,P<0.01).结论 MMP-9在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涎腺黏液表皮样癌恶性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轶  龚忠诚  南晓红  朱建华  林兆全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7):506-508,512,F0004
【目的】研究Cox-2和EZH2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6001二步法检测34例MEC、11例正常涎腺组织(NSG)中Cox-2、EZH2的表达,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ox-2与EZH2在ME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NS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在MEC高、中、低分化、复发及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ZH2在MEC高、中与低分化、部位、复发、转移中的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者在ME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80,P<0.01)。【结论】Cox-2、EZH2在MEC中高表达,且与MEC病理分型及复发、转移密切相关;EZH2的表达还与MEC的发生部位有关;联合检测Cox-2和EZH2有助于ME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Cox-2、Ki-67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正常涎腺组织(normal salivary gland,NSG)中Cox-2、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为MEC预后评估提供可筛选的标志物.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PV-6001二步法)检测11例NSG、34例MEC中Cox-...  相似文献   

9.
黏液表皮样癌(MEC)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晚期MEC患者通过传统的手术切除、放、化疗均无法根治,患者生存率低.近年来,随着对MEC的发生及进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其涉及一系列分子水平变化.目前已有多种MEC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展现出一定的治疗潜力.探究分子靶向治疗在MEC中的作用,可能是未来的研究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蛋白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46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进行Ⅳ型胶原蛋白的检测。结果: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Ⅳ型胶原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Ⅳ型胶原的异常表达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因子,几乎参与体内各种疾病过程,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血管生长因子。而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要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VEGF对肿瘤的血管生成起到关键作用。笔者就VEGF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癌的发生、转移、复发、预后及治疗等方面予以综述。1 VEGF的组织来源1983年,Senger从癌性腹水和肿瘤细胞培养介质中发现VEGF,当时称为血管通透因子(VPF);1989年,Ferrara等在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体外培养液中首先纯化出一种糖类蛋白质[1]。研究证明两者是同一蛋白质。它是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辛伐他汀组、TNF-α组、辛伐他汀+TNF-α组、IL-1β组、辛伐他汀+IL-1β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TNF-α和IL-1β对细胞中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并观察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结果:TNF-α组和IL-1β组的VEGF及其受体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十TNF-α组和辛伐他汀+IL-1β组表达分别明显低于TNF-α组和IL-1β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抑制炎性刺激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72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 ,10例正常食管组织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抗VEGF单克隆抗体检测VEGF的表达 ,抗CD34单克隆抗体测定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VEGF在 4 0例 (5 5 .6 % )食管鳞癌中阳性表达 ,而正常食管组织不表达 ;食管鳞癌组织MVD为 6 7.5± 2 7.6 ,正常食管组织MVD为 2 9.9± 9.4 ,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VEGF评分为高级的食管鳞癌组织MVD高于VEGF评分为阴性和低级的食管鳞癌组织(P <0 .0 1) ,MVD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1) ;VEGF的表达和M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1)。结论 :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表达且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VEGF的表达和MVD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手术范围的重要指导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VEGF-D)表达、癌周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R-3、VEGF-C及VEGF-D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进行淋巴管密度计数、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VEGFR-3在癌细胞及癌周脉管内皮细胞表达,表达水平与VEGF-C、VEGF-D表达及淋巴转移显著正相关.淋巴管密度与淋巴转移、临床分期、VEGF-C表达、VEGF-D表达显著正相关,MVD与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显著正相关.结论VEGF-C、VEGF-D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上调刺激VEGFR-3表达并与之结合,诱导癌周淋巴管生成,促进肿瘤的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15.
血管抑素下调人舌鳞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对人舌鳞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Tca8113人舌鳞癌细胞移植到18只裸鼠皮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裸鼠分成3组(每组6只)。PBS组:注射PBS;AS(250ng)组:注射250ng纯化AS;AS(30μg)组:注射30μg纯化As,腹腔注射,2次/d,同时测量肿瘤的大小,2次/周。21d后处死小鼠,将取出的每个肿瘤2等分,一半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及其两个受体(VEGFR1、VEGFR2)和CD34,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另一半用半定量RT-PCR检测VEGF、VEGFRl和VEG-FR2的mRNA表达。结果AS(250ng)组和AS(30μg)组中,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增加(P〈0.05);而肿瘤体积、微血管密度(MVD,用CD34抗体标记并用来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及VEGF、VEGFR1和VEGFR2在蛋白质和mRNA的水平表达,都有明显降低(P〈0.05),且AS(30μg)组更为显著。结论AS下调人舌鳞癌细胞VEGF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套 (V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检测 5 7例子宫颈癌 (鳞癌 30例、腺癌 2 0例、腺鳞癌 7例 ) ,2 9例宫颈上皮内肿瘤 (CIN)和 16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 VEGF蛋白的表达 ,以 CD34抗原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 ,测定其微血管密度及癌巢与基质间的血管套。结果 :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 ,MVD逐渐增高 ,VC表现明显 ,VEGF的阳性表达率渐增高。MVD在以上 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正常组 VC与各组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VEGF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子宫颈鳞癌、腺癌、腺鳞癌细胞浆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8.8% (3/ 16)、82 .8% (2 4 / 2 9)、93.3% (2 8/ 30 )、10 0 % (2 0 / 2 0 )、7/ 7(10 0 %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MVD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 (rs=0 .335 ,P<0 .0 1) ,VEGF的不同表达强度与 MVD的表达量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子宫颈癌淋巴转移者 MVD的表达量较阴性者高 (P<0 .0 5 )。结论 :VEGF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促进血管形成作用 ,MVD与子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肝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大肠癌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人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和或其受体抑制剂Herbimycin A(HA),用Western blot、RT-PCR、ELISA等方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其受体磷酸化表达及大肠癌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肝细胞生长因子在10~100 ng/ml浓度范围内较对照组相比显著促进大肠癌细胞VEGF mRNA(增加了4~5倍)、蛋白质表达(增加了3~10倍);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引起其受体磷酸化,并与其诱导的VEGF表达相关.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肝细胞生长因子呈剂量依赖性促进大肠癌细胞VEGF表达,其表达与其受体磷酸化水平相关;其受体磷酸化抑制剂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及正常胰腺标本中的平均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了解胰腺癌肿瘤血管生成情况.方法:胰腺癌标本26例,慢性胰腺炎标本7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26例(采用胰腺癌标本中无肿瘤浸润的组织),所有标本均行免疫组化染色.MVD检测为在200倍显微镜下计数5个视野最高数目的微血管,以其平均数表示.VEGF的定量标准为VEGF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值的乘积.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二元变量相关分析法.结果:VEGF在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有表达.胰腺癌组织的MVD值及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P<0.01).26例胰腺癌组织MVD值及VEGF表达水平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Spearman法r=0.862,P<0.000;Pearson法r=0.855, P<0.000).结论:胰腺癌的微血管生成水平高于慢性胰腺炎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组织内MVD值及VEGF表达水平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