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血塞通O.4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西比灵10mg口服1次/日;眩晕停25mg 3次/日.疗程20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20d.20d后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54/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47/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西泮、利多卡因、丹参联用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09年8月到我院急诊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18例。随机选择59例为治疗组,另59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地西泮10mg肌注1次后,利多卡因100mg,丹参2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d,疗程为5天,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10mg肌注1次,利多卡因、丹参剂量给药方式同治疗组,疗程为5天。结果地西泮组疗效优于山莨菪碱组,且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地西泮、利多卡因、丹参联用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3.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静注治疗眩晕症即时及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 0 8例眩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 60例 ,对照组 48例 ,均于发病 2 4 h内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 30 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 1 0 0 mg利多卡因 ,稀释于 1 0 %葡萄糖 45 ml内 ,以 3ml/min的速度缓慢静推 ,每日 1次 ,两组均连用 2个疗程 ,观察治疗后 4h及 2 4 h的即时及 1 0 d长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远期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且短时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有良好的远期临床疗效和短时症状缓解疗效 ,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及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与胞二磷胆碱及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法。方法:治疗组30例,用生理盐水500ml 灯盏花素液50mg 胞二磷胆碱液0.5g,静滴,每日1次,连用7d;利多卡因液20mg 5%的葡萄糖液250ml,每日1次,静滴,连用7d。对照组30例,用利多卡因液200mg 5%葡萄糖液250ml,每日1次,静滴,连用7d;生理盐水500ml 丹参液20ml,每日1次,静滴,连用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与胞二磷胆碱和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王玲  王国平 《中原医刊》2003,30(20):50-50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盐酸培他啶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 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5例 ,应用川芎嗪针 3支加入 5 %葡萄糖 (或生理盐水 ) 2 5 0ml中静滴 ,并联合应用盐酸培他啶注射液 5 0 0ml静滴 ,每日 1次 ;对照组 2 5例 ,用复方丹参 2 0ml加入 5 %葡萄糖 (或生理盐水 ) 2 5 0ml中静滴 ,每日 1次 ,疗程 5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对照组总有效率 68%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治疗眩晕症 ,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陈仁智  常红  邹俊 《包头医学》2007,31(2):72-7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与尼莫地平治疗眩晕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眩晕患者 13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70例用利多卡因 50mg 50%的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40ml静脉注射及纳洛酮 1.2~ 2.0mg加入生理盐水 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 62例用尼莫地平 2~ 4mg 5%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250ml静脉滴注以 1次/天共 3天,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利多卡因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的影响。方法 采用 6 8例新生儿惊厥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 34例 ,对照组 34例 ,治疗组加用利多卡因 ,每日 6mg/ (kg·d) ,分 3次加入 5 %葡萄糖 10ml静滴 ,持续 1h ,连用 5~ 7d。对照组用苯巴比妥。两组同时监测血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79.4 % ,对照组总有效率4 7.1% (P <0 .0 1〉。治疗组临床症状迅速好转 ,止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0 1)。治疗组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下降 ,同时血气恢复正常优于对照组。结论 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疗效显著 ,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及硝酸甘油1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1次/d,疗程10 d.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1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1 次/d,疗程10 d.两组均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 U,皮下注射,2 次/d,疗程6 d,阿司匹林100 mg,1 次/d;贝那普利10 mg,1 次/d;氟伐他汀40 mg,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疗程结束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胸闷、胸痛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对极重型ITP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2岁10ml,2~5岁20ml,5~9岁20~40ml)溶解于10%葡萄糖100~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0d为1疗程,并同时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每天400mg/kg冲击治疗5d及地塞米松每天1.5~2mg/kg,对照组除未用参麦注射液静滴外,余同治疗组,结果两组间疗效有明显差异(P<0.O5),提示参麦注射液有一定的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及明显的升血小板功能,能改善全身状况,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评价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眩晕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5%葡萄糖250ml+川芎嗪注射液240mg静滴1次/d,10d为1疗程;治疗组应用5%葡萄糖250ml+天麻素注射液0.5g联合5%GS250ml+川芎嗪注射液240mg静滴1次/d,10d为1疗程。观察2组患者经治疗后眩晕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7.5%(31/40);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7.5%(39/4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老年性颈性眩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福  杨明珊 《河北医学》2006,12(5):440-441
目的:观察针刺相应颈夹脊、风池、外风池(经验穴)、肩井、大椎、陶道、太冲治疗老年性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8例老年性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单纯用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48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一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均能减轻眩晕,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8.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相应颈夹脊、风池、外风池等穴是治疗老年性颈性眩晕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贺宇  葛海 《河北医学》2003,9(10):913-914
目的 :探讨治疗突聋药物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分别采用赛莱乐、利多卡因治疗突聋患者 73例 (80耳 )的资料。结果 :赛莱乐组和利多卡因组治疗突聋的疗效分别为 :85 .4 %、76 .9% ,耳鸣疗效分别为 :84 .6 %、79.2 % ,眩晕的疗效分别为 :85 .7%、5 0 % (p<0 .0 5 )。结论 :赛莱乐组稍优于利多卡因组 ,特别适用于伴有眩晕的患者 ;利多卡因也是治疗突聋的重要药物 ,但两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显著优于对照组(85.1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颈性眩晕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提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单纯针刺治疗效果明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岐黄针疗法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对生活质量健康观察。方法 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岐黄针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中医证候积分、经颅多普勒、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眩晕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在改善脑供血情况均有恢复,治疗组患者潜伏期及达到波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岐黄针疗法与普通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比较,岐黄针疗法优点突出,见效快,患者痛苦少,能迅速缓解的眩晕症状,患者接受度高,生活质量好。  相似文献   

15.
化痰止眩饮联合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化痰止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口服西比灵胶囊联合中药化痰止眩饮;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及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收缩末期最大流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5%(P<0.05);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末期最大流速情况明显改善(P<0.05);血液流变学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化痰止眩饮能够有效治疗气虚痰热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相似文献   

16.
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筱莉 《重庆医学》2006,35(10):932-933
目的 探讨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共80例,其中50例为给口服西比灵治疗,另30例为给静脉用654-2治疗。两组均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基础治疗,疗程30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及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63.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西比灵治疗VBI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TCD)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 方法 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与治疗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评分和眩晕症状评分、TCD参数、血液流变学和ET-1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96%)高于对照组(7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DHI评分和眩晕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DHI评分和眩晕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和右椎动脉脑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和右椎动脉脑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血清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且可降低ET-1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丁苯酞治疗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联合血栓通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疗程为14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眩晕强度、眩晕缓解度、止晕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3天,两组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评分进一步下降(P〈0.05);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止晕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用于PCI性眩晕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患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替卡因肾上腺素(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孕妇急性智齿冠周炎治疗中的麻醉起效情况.方法 将200例孕妇(患有急性智齿冠周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研究组治疗前采用碧兰麻麻醉,对照组治疗前采用盐酸利多卡因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比对照组麻醉起效速度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均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在疼痛程度、恐惧程度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碧兰麻和利多卡因在孕妇急性智齿冠周炎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明显,且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