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内经》论消渴谭一松(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关键词内经,消渴,病因病机,治疗理论消渴病名首见于《内经》,以其病邪的性质、发病的部位及证候的表现不一,又有鬲消、消中、消瘅、肺消等不同名称。《内经》对消渴的论述虽无专篇,然从散在的篇幅中,对消渴的论...  相似文献   

2.
对《内经》论消渴病重在胃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和长期的临床实践,认识到消渴病的病机不是以肾虚为本,而是以胃热为本;不是以燥热为标,而是以气虚和阴伤为标;胃热是因,气虚和阴伤是果。今就此问题探讨于下,供同道们参考。1 《内经》认为消渴病的根本在于胃热《内经》首创“消渴”病名,虽未设专篇讨论,但内容散见于诸篇经文之中,并就消渴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在病因方面,认为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六淫侵袭等因素,与消渴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  相似文献   

3.
以《内经》"二阳结,谓之消"的理论剖析消渴病的发病病机,并结合"三消"论中消渴病发病不同阶段的病机演变与临床表现剖析"二阳结"思想在古代组方中的多重内涵,以及"二阳结"思想对古代消渴病饮食调摄的深远影响;同时分析近现代名老中医对"二阳结"病机理论的传承与内涵的迁移及扩大,丰富消渴病从脾胃系统论治的立法组方思路。  相似文献   

4.
消渴病理法方药运用是从《内经》中提出消渴开始的,但《内经》多理论而少方药。此后,历代医家随着对消渴病病因病机认识的逐渐深入,理法方药运用也逐步充实起来。《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消渴之名,认为其病位多在上、中二焦,始于胃而极于肺。并根据病人的体质等分为肺消、膈消、消中等。关于病因及治法也有了初步而较简单的认识,除论及火热及禀赋不足外,也暗示了湿郁在消渴病中的重要性,清代更提出病位在肝的理论,发挥《内经》而立化痰利湿治法,并在临床实践中体现出来,基本形成了辨证论治消渴病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探析《内经》七篇大论对疾病的认识,认为这些理论与《内经》其他篇章的论述有明显的不同。它们的特点有:论病证重症状描述,少病理分析;论病因重气候变化,少内因认识;论病机重五脏乘侮,少阴阳虚实探析;论治病重治则治法,少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6.
《内经》厥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归纳整理《内经》有关厥证的论述,将其分为病因病机与临床症状两类,并与现代临床病证加以比较,以揭示《内经》所论厥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7.
《内经》正邪离合论与中医病邪理论的气化观宫锡杭,陈受强北海市皮防院关键词内经,邪气,正气,气化学说中医的“邪气”与“正气”作为一对应用广泛的概念,涉及中医发病观,邪正虚实病机与扶正祛邪治则等重要理论的阐释应用。但一般解释往往偏重于正邪的对立斗争,而忽...  相似文献   

8.
湿证论     
湿为六气之一。湿邪发病,比比皆是,何止万千。《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伤寒论》的气化学说,认为太阴本湿而标阴,因其标本之气相同,故太阴病从本湿之化。从《内经》到《伤寒论》所论之湿病,无不与太阴脾家密切相连。这是一条主干线,必须在其指导下来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内经》六气病机理论中体现的选择论,即天人同气相求中双向随机选择的病机理论,论述了《内经》对天人相应内外六气的多层次关系的认识,以及中医六淫病因的关系客体属性,阐明了六淫致病同气相求的随机性、选择性病机。同时强调从《内经》的气化学说去研究中医六气病机和六淫病因,应立足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系统科学的选择论,正确地认识和发展中医病机学。  相似文献   

10.
再论消渴病概念与临床面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病与2型糖尿病(T2DM)均为饮食相关性疾病,从脾瘅到消渴病,再发展为偏枯、雀盲等,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再到并发症期的自然发展过程相吻合,但在T2DM中约85%的患者肥胖或超重,60%血脂异常,80%的症状不典型,50%的无任何症状。许多患者初次诊断为T2DM就已经存在早期血管并发症,故与传统具有“三多一少”,病机为“阴虚燥热”的消渴病有本质的区别,见于肥人的消渴病符合《内经》“中满内热”理论,由此推测,在消渴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另外一条非“阴虚燥热”的发展/转变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