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浩  俞小炯   《四川医学》2018,39(4):404-408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复发性小肝细胞肝癌的近期疗效比较。方法收集同期经皮微波消融和再次肝切除治疗复发性小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资料,比较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肝硬化、肿瘤个数及术后复发时间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微波消融组术后下床时间、进食时间、疼痛评分和术后住院天数指标,均好于再次肝切除组(均P<0.05)。微波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不增加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病例术后无瘤生存率(χ~2=0.001,P=0.975)及累积生存率(χ~2=0.090,P=0.76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微波消融可作为复发性小肝细胞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照比较开腹手术中射频消融与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开腹射频消融与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24月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本组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41患者,术前AFP升高者36例,术后33例降至正常,2年内14例(34.2%)肿瘤复发,外科手术中经肝包膜进针射频消融治疗的38例患者,36例术前AFP升高,术后35例降至正常,2年内7例(18.4%)患者肿瘤复发(P0.05);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感染和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9%和2.4%,开腹射频消融治疗后感染和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3%和7.9%;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8.1%和65.9%,开腹射频消融治疗组则分别为92.1%和81.2%(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后患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应注意保护。开腹经肝包膜射频消融术后肿瘤复发率低,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察早期肝细胞肝癌患者采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患者38例,均给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且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38例患者中,随访6~125个月,1、3、5年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93.8%、80.1%、68.8%;复发率分别为19.4%、4.2%、1.9%。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早期肝细胞肝癌患者,有效的破坏了恶性肿瘤,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远期生存率得到提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特殊部位肝癌患者58例,根据采取的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行腹腔镜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和对照组(29例,行经皮微波消融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有无新发现的肿瘤病灶、肿瘤病灶消融率、肿瘤再发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有5例患者在术中发现新的肿瘤病灶,而对照组患者未在术中新发现肿瘤病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病灶消融率高于对照组(93.10%vs75.86%,P<0.05),肿瘤再发率低于对照组(3.45%vs13.79%,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34%vs24.14%,P<0.05)。结论相较于经皮微波消融术,腹腔镜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肝癌,肿瘤病灶消融率高,肿瘤再发率低,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有进一步研究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目的评价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早期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自1994年5月至2004年6月,216例直径≤5.0 cm的原发肝细胞肝癌患者共275个结节进行了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男性193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4.68岁),所有病例均在我院诊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微波治疗。分析了肿瘤完全坏死率、远期生存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本组平均随访期为40个月±24个月(6~127个月)。随访中159例(73.61%)存活,57例(26.39%)死亡。微波消融后95.64%(263/275)的肿瘤呈完全灭活,患者1、2、3、4和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87%、88.81%、80.44%、74.97%和68.63%。微波消融后1、2、3、4和5年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20.01%、32.04%、39.57%、44.97%和52.90%,3例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包括针道种植1例,胆瘘2例,1例于治疗后一周死于肺部感染。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早期肝细胞肝癌在大部分病例可达到肿瘤完全坏死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满意的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肝癌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85例进行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肝癌的手术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加强手术中观察、提高术中护理配合技巧。结果本组185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微波消融手术治疗,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肠漏外(1/185、0.54%),1例麻醉意外(1/185、0.54%),1例严重心率失常(1/185、0.54%),其余均为消融后综合征(包括患者最常出现的低热和不适及伴有寒颤、疼痛和恶心等症状统称为消融后综合征)。由于术中讲究配合技巧185例肝癌患者中无1例发生皮肤灼伤、细菌感染、针道种植、膈肌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肝癌手术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配合技巧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国产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招募龙华医院肿瘤科行CT引导下国产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的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共23例。记录冷冻消融术中的影像学信息、术后复发及不良反应,评价国产靶向刀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肿瘤消融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23例患者中21例在靶向刀冷冻消融术中冰球完全覆盖肿瘤,2例为不完全覆盖,完全消融率为91.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0(7.0, 12.0)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95.7%(22/23)。肿瘤长径之和(P=0.028)、肿瘤并发症(P≤0.001)与靶向刀冷冻消融术后无进展生存有关(P=0.015、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长径之和(P=0.033)和肿瘤并发症(P=0.007)是靶向刀冷冻消融术后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23例患者术后肝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3例患者出现少量腹水,2例出现少量咯血,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对小肝癌合并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微波消融术(经皮或开腹/腹腔镜)治疗小肝癌合并肝硬化病例46例作为观察组,行手术切除(开腹 / 腹腔镜)治疗小肝癌合并肝硬化病例46例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仅发生胸腔积液1例,并发症发生率2.2%;对照组发生胸腔积液3例、肺炎2例、切口感染1例、严重肝功能衰竭致死亡1例,并发症发生率1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4.929,P=0.026)。观察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存活,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5%(43/46)及95.7%(44/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646),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2.6%(38/46)及87.0%(40/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P=0.772)。结论: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疗效相当,微波消融技术创伤及操作侵袭更小,更利于术后恢复和预后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复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50例复发性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根据肿瘤大小选择不同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术后1个月观察肿瘤的大小、内部血流变化和并发症。结果治疗1个月后超声检查显示肿块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其内部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检查均显示肿瘤内血流减少或消失,其中36例(72%)患者肿瘤完全凝固坏死;12例(24%)患者原发病灶有局部残留,直接接受第2次PMCT,术后均完全凝固;2例(4%)患者肝内其他部位出现新病灶改行其它治疗。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术后随访3-12个月,4例患者原治疗肿瘤周边出现新的复发灶,其余未见复发。结论就近期疗效看,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适用于复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其远期疗效有待于病例数的进一步增加与随访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0.
王细文 《西部医学》2017,29(2):183-186
【摘要】 目的 对比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26例小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者61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术者65例(经皮射频消融术组),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无中转开腹情况。经皮射频消融术组完全消融,术后1个月的疼痛、肺部感染、出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83%)低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267%)(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低于术前(P<005),同时经皮射频消融术组术后1个月的的血清ALT与AST明显低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P<005)。经皮射频消融术组的生存时间与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421±298)月和(2720±311)月均高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2844±419)月和(2298±378)月(P<005)。结论 相对于腹腔镜肝切除术,经皮射频消融术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成功率高,有利于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近十年的103树新生儿尸检结果进行死因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占61.17%,颅内出血占29.13%。7天内死亡者占90.29%,出生低体重儿占死亡者的76.70%,出生时系难产者占死亡者的60.19%。出生后有窒息者占死亡者的69.9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占25.2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对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变性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变性的子宫肌瘤与非变性的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红色变性除外),其症状与肿瘤生长部位及大小有关。结论变性子宫肌瘤的特殊临床症状,结合超声检查的声像图分析,总结出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提高了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浅谈影响放疗摆位精度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以经验交流的方式,阐述影响放疗摆位精度的各种相关因素,以最大努力去消除或减少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的精度,同时达到与放疗界其他同行的共勉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治疗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葳  李韬  周其文  杨东山 《河北医学》2004,10(3):239-242
目的:总结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共34例,年龄2~16岁,3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改良B-T分流术,1例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无远期死亡。结论:本症应争取早日行根治术,肺动脉发育差者应行改良B-T分流术,右室发育不良者在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死亡原因以低心排综合征多见,应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多种方法预防。  相似文献   

20.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